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粟裕将军一生功勋卓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样一位将军,本应受到历史和人民的敬重,但是由于受到党内“左”的思想的影响,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却把粟裕作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代表人物进行批判和斗争(另一位元帅刘伯承也被冠以“教条主义”的代表人物而受到批判),并涉及到萧克等军队高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
《百年潮》1997,(2)
1958年,人民解放军内部曾经卷起一场反教条主义斗争的风波。这场斗争令人震惊地在军内高层揪出了一个所谓“以萧克为主帅、李达为副帅的反党宗派集团”,一批高级将领和高中级干部被打成“反党分子”,包括刘伯承在内的一批军中将帅受到错误批判和处理:刘伯承元帅被迫辞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的职务;主管全军军事训练和院校工作的解放军训练总监部被撤销,箫克上将、李达上将被免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部长、副部长的职务,调出军队,陈伯钧上将、宋时轮上将、郭天民上将等也都受到严厉批判。这场斗争使建国后刚刚起步的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进程受到严重挫折,极大地破坏了军队训练和院校教学工作,并且给以后的军队建设工作造成了长期的恶劣影响。这段历史过去快四十年了。这里发表的萧克将军的回忆,真实地记述了这场所谓“路线斗争”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3.
周炳钦 《百年潮》2009,(4):45-49
编者按:<百年潮>2009年第1期刊登了萧克将军与朱德、陈毅、贺龙、林彪四位元帅相识相交的经历,颇受读者好评.经与作者沟通,作者又补充了萧克将军担任叶剑英、聂荣臻的副手,在刘伯承、彭德怀麾下工作时的一些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萧克与历史问题的拨乱反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24日,萧克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中共中央的讣告中,对这位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赞誉,盖棺论定。对萧克将军八十年革命生涯来说,这一论定名至实归!  相似文献   

5.
1958年军队进行反“教条主义”斗争,当时令人震惊地在军内高层揪出了一个所谓“以萧克为主帅、李达为副帅的反党宗派集团”,包括刘伯承元帅在内的一批高级将帅及高中级干部因此受到错误批判和错误处理。而实际上。处理这一问题的那次军委扩大会,还有另外一个议题.那就是把粟裕作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代表人物进行了批判。会后,粟裕很快被撤销了总参谋长职务。  相似文献   

6.
1928年4月,萧克同志率部分湘南起义农军奔向井冈山,直至1934年8月率红六军团突围长征,他与湘赣边区人民并肩战斗了六个多春秋。1991年10月8日,江西省永新县举办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纪念活动,萧克将军应邀回到了阔别57年的故地。当晚得知时任中共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的萧克将军,欲去酃县(1994年4月更名为炎陵县)拜谒炎帝陵的消息,颥县县委立即作了安排,湖南省顾委决定由副主任赵处琪前往酃县迎接。沔渡圩上忆往事10月11日,天气晴和,金风送爽,萧克将军乘车抵达湘赣交界处,健步走下车来,同省顾委副…  相似文献   

7.
洛松 《炎黄春秋》2001,(8):14-16
1990年,时任中顾委常委的萧克将军参与发起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于翌年5月在北京宣告成立;7月,这个研究会主办的《炎黄春秋》正式创刊。从此,《炎黄春秋》在执行会长(现为第一会长)萧克将军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走上了由初创、发展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内曾产生了1975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三次较为严重的“左”倾错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比,这三次“左”倾错误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其特点及其形成的根源,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高执行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季音 《炎黄春秋》2004,(3):36-40
从1958年到1961年,我在渤海湾边的一个国营农场里,度过了两年半苦涩的岁月。尽管历史已经翻过近半个世纪,但这段沉重的往事,至今未能忘却。一人们通常都把上世纪50年代的反右派斗争视为是1957年的事,有人曾称之为“沉重的1957”。其实,反右派斗争是1957年发端的,但到1958年并未停止。根据1957年9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反右派“必须克服温情主义”的指示精神,全国各地仍继续大抓右派,一直延续到1958年,斗争规模比1957年毫不逊色,当时称为“反右补课”。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就是在1958年被“补”进右派行列的。人民日报社也不例外。1958年…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党和人民对“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千千万万人因此惨遭迫害,甚至含冤而死。  相似文献   

11.
这是萧克同志1971年冬在江西永修云山国务院农林部“五七”干校写的一篇读书笔记。原文写于作者所存1960年人民出版社《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91─599页眉批上。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75周年,又是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发表的75周年,我们特请萧克同志将他这篇文字核校后,在本刊发表,想来定能给读者以教益。  相似文献   

12.
《炎黄春秋》2003年9期上刊登《谈谈为尊者讳》一文说:“《彭德怀自述》中多有彭德怀对各个时期是非得失的检讨,唯独对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只字未提。”好像是说在这次会上彭德怀“整”了刘伯承、萧克、李达、栗裕等人。笔者当时在林彪那里担任秘书,也是林彪那里的唯一秘书,清  相似文献   

13.
卢林林 《炎黄春秋》2008,(12):F0003-F0003
2008年11月5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鲁迅博物馆举行“深切缅怀萧克老会长追思会”。萧克同志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担任过执行会长、会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爱国大团结,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陈虹 《炎黄春秋》2005,(10):1-9
一小引文革中,许多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英勇斗争、功勋卓著的优秀儿女,被“革命”“吃”掉,或者被“咬”伤。1965年冬,所谓“罗瑞卿问题”,就是事例之一。十多年前,笔者曾就此事请教过当年亲身参加揭批罗瑞卿的上海会议的杨成武将军,探讨过发生这种斗争的缘由。罗瑞卿大将早  相似文献   

15.
人民的中流砥柱——回忆周总理在“文革”中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在若干重大问题上的斗争吴庆彤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他的出发点是反修、...  相似文献   

16.
四年前的夏天,萧克将军为《陈独秀诗集》写了序言,此前,特地邀我们几位编者到京交谈这部诗集的注释。老将军平易近人,他论诗及人,笑语风生,兴致勃勃同我们谈了两个小时。临别时,他又把刚出版的大作《朱毛红军侧记》题签赠送。这是一部关于党史、军史的重要著作,翔实生动地记述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萧老在这部书的前言中说:“这是一个曾在朱毛红军战斗过的老战士的怀念与追思”,“我不满于自己的记忆,许多问题都是在翻阅大量原始资料基础上进行研究的,还曾与一些当事人商讨,与党史、军史部门的研究人员共同研究,认真甄别…  相似文献   

17.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在华北局前门饭店会上,内蒙古党政军一把手乌兰夫就被打倒了。1967年,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滕海清将军去内蒙古执行支左任务,成立革命委员会,当了主任。1968年滕海清发动了“挖乌兰夫黑线肃乌兰夫流毒”的“挖肃”运动。这个“挖肃”运动的中心要害是,挖所谓乌兰夫的“暗班子”——“反党叛国”的“内人党”。  相似文献   

18.
赵勇田 《百年潮》2011,(6):79-80
《百年潮》2011年第2期刊登的《协助白求恩锯臂救彭清云将军》一文中,白求恩同志给彭清云将军截肢的惊险场面和将自己的鲜血输给彭清云将军的感人故事,深深吸引和打动着读者,很有教育意义。我与彭清云将军有过一段交往。他在总参通信部任政治委员时,我在他领导下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他调任总参政治部主任时,我在总参政治部文化部任副部长,工作关系非常融洽。我与该文作者李朝选同志,30年前在组建中央军委直属队体工队时曾共事5年。对于他文章中提及的彭清云将军“击毙”常冈宽治一说,我认为不准确,应该是“击中”。  相似文献   

19.
1966年,我在湖北汉川搞“四清”运动,夏秋之交,由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四清”运动提前结束,10月初我回到了湖北应城县三合区参加“文化大革命”,当时,我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问题,对于过好“文化大革命”这一关,还充满了信心。殊不知,我是区委书记,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20.
易非 《炎黄春秋》2009,(3):84-85
今年8月24日,我从报上看到我们尊敬的革命老前辈萧克将军逝世的噩耗,心中十分悲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