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往事漫忆     
正我二姐文树新于1934年4月,与杨晦先生一道到上海去了。当年7月,我父亲(文宗淑,时任中国驻日使馆外交官)回国来,把母亲和其余的6个子女带到东京去受教育。1935年4月19日,我二姐在医院里生下一个女儿,小名叫绵绵。然而她本人不出一个月就染伤寒而去世。周作人的准儿媳是她在孔德学校读书时的同窗好友,她闻讯赶去照看我二姐,结果也传染上了,搭  相似文献   

2.
往事漫忆     
文洁若 《江淮文史》2014,(1):123-127
我二姐文树新于1934年4月,与杨晦先生一道到上海去了。当年7月,我父亲(文宗淑,时任中国驻日使馆外交官)回国来,把母亲和其余的6个子女带到东京去受教育。1935年4月19日,我二姐在医院里生下一个女儿,小名叫绵绵。然而她本人不出一个月就染伤寒而去世。  相似文献   

3.
我认识聂力已经半个世纪多了。同班小学毕业,同班中学毕业,一起赴苏留学,一起回国分配到国防科委老五院,同在国防科研战线上(她在最上层,我在最基层)干到了退休。对我来讲,她是我相处最长相知最深的大姐,对她来讲,恐怕我也是她最老的朋友了。我一生中命运之转折,几乎都与聂伯伯、聂力有关,若用老话说,很托聂家的福,他们对我有大恩大德。可惜我从来没回报过什么。现在老人们都已辞世,每每想起,心中不免黯然,所以就想写点什么,特别是少年时代晋察冀度过的三年,以铭记聂力大姐对我的情谊。与她初次见面是1946年春,那时我在…  相似文献   

4.
今年5 月3 日,我正客居外地,看电视时忽见其中有个熟人。看着看着忍不住指着那个荧屏中人对人说:“这丫头,我瞧着她长大的!” “这丫头”就是中央电视台青年节目特邀主持人竞赛首奖金杯获得者许戈辉。她,小名大辉或大灰,我的孩子叫她“大灰狼”——比猫更可爱的“狼”。她是学外语的,外事活动中洋朋友常叫她“灰灰”。几年前她用大号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后,不少读者致函称她为“哥哥”、“叔叔”和“先生”。这位“先生”4岁时,有次来我家,见邻居是位瘦小个女同志,张口就赐以雅号:小脸蛋儿。使被听和听者都哭笑不得。我每次见她总要引她露一手,…  相似文献   

5.
正1975年我高中毕业,不能直接考大学,要上大学得到农村劳动两年,才具备上大学的资格。上大学不是通过考试,不是凭文化成绩,而是根据工作和劳动表现,群众推荐,具体到农村,是大队干部推荐、公社批准。高中毕业生不能直接考大学,而是到农村去,是因为1968年,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  相似文献   

6.
巴芮 《人物》2018,(3):38-41
录《三个院子》时,我一直问我妈,问了得有四五十遍吧:你到底还有什么想干的?趁这机会,花别人钱赶紧干咱自个儿的事儿啊(笑)。她老是客气,说不用,都挺好的。我说没有什么挺好的,你现在已经不是你了'你就是张曼玉啊,想干吗就干吗。  相似文献   

7.
1968年5月到1970年5月,哈尔滨市66届到69届共有初、高中毕业生14.72万人,其中有12.5万余名、占毕业生总数85%的知识青年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怀着"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的豪情壮志,奔赴农村,奔赴边疆。那三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高潮迭荡。  相似文献   

8.
吉林集安县花甸公社钓鱼台大队贫农女儿石运芝,只念过六年书,经贫下中农推荐担任大队卫生员。她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防治疾病,克服了文化水平低、不懂技术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北方靓女镜泊湖○沈飞镜泊湖向以清纯自然而著称,犹如北方的靓女。她的迷人丰姿,曾令多少游人倾倒。在北京,一些朋友相聚,提起要去东北,常有人提议去看镜泊湖。到了关外,一些朋友们也常常相劝,看看镜泊湖再走吧。直到去年秋天,我第二次去延边,才有机会一睹她的芳...  相似文献   

10.
我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30多年前那场上山下乡运动中,不存在到农村去的问题,但我1975年高中毕业时,却不能考大学,必须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所以,我也算是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吧。当我听说当年那篇把上山下乡推向高潮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  相似文献   

11.
高醇芳 《百年潮》2010,(6):57-61
当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提议我动笔写一写宋庆龄与我家的关系时,我很感动。的确,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我从小就特别珍惜宋庆龄和我父母的友情,经常听到父母谈起他们之间的交往,一直感到非常光荣,20世纪70年代我到法国后,继续和宋庆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直到她逝世。我从来没跟任何人提起我们家尤其是我和宋庆龄的关系,一来是低调,二来也算是“保密”吧!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发生时,宋庆龄对张、杨的主张极为赞同,当孔祥熙请她发表声明,谴责张、杨,并要求无条件释放蒋介石时,她明确地回答说:“张学良做得对,要是我处于他的地位,我也会这样做,甚至还会走得更远!” 但是,宋庆龄毕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她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立即作出了亲赴西安劝说张、杨释放蒋介石的决定。 据胡子婴回忆:“事变的第二天(即12月13日),孙夫人叫我到她家去,把西安事变告诉了我。作恶万端的独夫民赋落入法网,我以为她一定会高兴的。哪知她带着焦虑的样子,问我能否陪她到西安去。我好奇地问她:‘…  相似文献   

13.
第二章 留迹 来到桂林只得祈求神灵的保佑 关于章亚若来桂林待产的日期,唯一的见证人桂辉,在生前有两种回忆:一是1941年秋,二是1942年初。现在已是无法再弄清楚了。 但对于受邀来桂的往事,桂辉则作了清淅的回忆,她说:“我从赣南三青团干训班结业后,被分派到临川县分团部工作,亚若则仍留在专员公署。1941年夏,亚若突然拍来电报要我去赣州,我去见到她时她既高兴又秘密地对我说,她已与蒋慧风(蒋经国情名)相恋怀了孕,决定到外地生养,选择了广西桂林,要求我同她一齐赴桂。我当时想,这是她们的私事,就表示不愿意去。亚若生气地说:‘易晚香同学要同我去,我还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文革"期间,很多大学毕业生被发配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去的是四川省最穷、最偏僻的地方奉节县(今属重庆市管辖),人称四川的"西伯利亚"。1969年4月1日晚8时,收音机传来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的新闻,接着播送林彪副主席的政治报告。可是当我们把这特大新闻告诉我所在新民公社正在开会的村民时,他们竟漠漠然无动于衷,散了会各自回家睡觉。只有大队革委会主任有些兴趣,问我们:"能  相似文献   

15.
美丽聪慧的萧绰,小名燕燕,16岁为皇后,29岁为太后。她开启了辽国的萧太后时代。在她治下,辽国盛极一时,与北宋签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相似文献   

16.
张国宝 《百年潮》2013,(8):78-79
1999年初,春节期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湖北灾区看望慰问灾民。同行的有朱镕基夫人劳安、国务院副秘书长马凯、总理秘书李伟和当时在国家计委工作的我。除夕夜湖北省委省政府为总理安排年夜饭,总理会见了抗洪救灾烈士家属、劳动模范和灾民代表。和朱基总理吃年夜饭时,我提议增加节假日  相似文献   

17.
1969年10月-1970年5月,我就读的兰州大学经济系师生,来到甘肃省平凉县(现改为市)四十里铺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正处“文革”高潮,大搞阶级斗争。生活于那种政治气候下的人,经常遇到一些今人看来十分难以理解而且颇具黑色幽默意味的事情。我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半年期间,就经历了许多这样的事,现择几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嚼不动的鱼     
禹正平 《湖南文史》2014,(12):65-65
1977年秋天,我高中毕业,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下放到了湘西南的邵阳新宁县双罗大队农场,成了千百万知青中的一员。我下放的那个大队,老乡的生活很艰苦。因为刘姓居多,于是有一大半的人叫刘有油、刘有粮、刘有盐……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每餐能有米饭吃,炒菜时能多放点油盐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19.
在民和三川地区和全省各地农村,有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即婴儿满月时,提前备好饭菜请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给新生婴儿起个乳名(奶名,也叫小名).俗话说:“若要富贵安康、长命百岁,小名叫到老.”看来给新生婴儿起个称心如意的小名是个美好的愿望.所以,在民和三川地区的农村土族人家要是生个男婴起乳名时免不了选择富贵长寿、生财、兴旺、吉祥之类的词语.至于女婴起乳名也好,正名也好,自然离不开莲、兰、梅、菊、桂、花、玉、芳等字眼.  相似文献   

20.
尼姑高小花     
尼姑来住院时已经剃了光头,头上烧了9个香疤,因为用香灰止血,有些感染,其中两个甚至在流脓。香疤大小不一,并不整齐漂亮。我给她清理创伤,用碘酒消毒、再敷上抗生素。我问她,烧的时候痛不痛,是和尚还是尼姑干的,她说不怎么痛,是一个高僧剃度的。她穿着一件尼姑的棉袄,紫红色,没有一粒扣子,我以为是羊毛的,旁边一个女疯子说,那不是羊毛,是人造毛。她的名字不叫智能或静虚,当然我肯定她不叫妙玉和灭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