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温州北宋白象塔于1965年拆除,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因第二年时逢“文革”未及整理和发表清理报告。直至1987年才于《文物》第5期发表《温州市白象塔清理报告》、《温州市白象塔北宋彩塑艺术》、《早期活字印刷术的实物见证——温州市白象塔北宋佛经残叶介绍》。本文就白象塔出土北宋砖雕像的铭文、造型、服饰、工艺等方面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温州白象塔出土《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分析研究,结合专家对此印刷实物的考证,认为它是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的难得实证。  相似文献   

3.
刘云 《文物》1988,(10)
《文物》1987年第5期刊登了金柏东同志《早期活字印刷术的实物见证——温州市白象塔出土北宋佛经残叶介绍》一文,作者断定1965年温州市白象塔出土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叶为北宋活字版印刷品,"是当前极为罕见的早期活字印刷本,是沈括关于毕昇活字印刷记述的确切实证"。我们认为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值得商榷。活字印本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字与字的笔画之间绝不交叉。雕版印书,是先将文字书写成叶,反粘在板上,再行刊刻刷印。为了做到行气整齐、字体结构美观,上下字之间的笔画时常相互照应,可能发生交叉。这一点可从大量雕版印本书籍中找到证据。而活字印本则不同,它是每字为一刻,自为一整体,活字之间彼此没有交叉的可能。温州白象塔出土的按回旋式排列的《佛  相似文献   

4.
温州市北宋白象塔清理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象塔又称白塔,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郊梧田区南白象乡(今属瓯海县),距市区约12.5公里。东、南是水田;北面依山临河;西为古刹瑜珈寺(今白象小学),稍远为白象街。塔砖木结构,六面七层,高31.3、底径7.8、壁厚2.2米,外围层层有出檐、平座和  相似文献   

5.
1965年温州市白象塔清理出一些宋代彩塑造像,这些造像不仅有佛教神祇,也有道教神像。结合两宋时期"三教合流"社会背景及历史潮流的影响,考察造像的放置方式、供奉情况,笔者蠡测,白象寺、塔在宋代可能与摩尼教有关。  相似文献   

6.
1965年,温州市白象塔清理出一尊编号为24号的宋代彩塑造像,原清理报告、《白象慧光》图录及馆藏陈列均将其定名为"天王像"。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及考古图像资料,可基本认定,白象塔24号彩塑造像并非佛教中的天王像,而是具有道教文化因素的真武神像。温州白象佛塔出土的这尊道教真武神像,不仅为探讨宋代"三教合流"社会背景影响下的民间宗教信仰状况提供了典型案例,也为研究真武神像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其信仰传播问题增添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温州白象塔彩塑佛教造像是宋代彩塑在江南绽放的艺术之花,不仅充分体现了宋代彩塑典型的艺术特征,而且其制作工艺也体现了瓯塑的地方特色,堪与晋祠彩塑相媲美,成为宋代彩塑又一个标志性的范例,为宋代彩塑锦上添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白象塔彩塑供养菩萨立像则更是宋代菩萨造型的典型作例。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纯银阿育王塔,塔身内用金棺盛装佛螺髻发舍利,是当年吴越国王钱俶建造皇妃塔(后称雷峰塔)的核心所在,专为雷峰塔打造,是钱俶毕生崇佛的体现。银塔直接仿自延寿造夹纻育王塔(温州白象塔出土的漆塔),间接仿自鄮县阿育王塔。  相似文献   

9.
温州白象塔出土的彩绘木雕像共17身,其中12身保存尚好。其造像年代不一,原料全部使用杉木,雕刻技法及彩绘工艺则可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祁海宁  龚巨平 《东南文化》2012,(1):76-82,127,128
2008年发现的南京北宋长干寺圣感塔地宫形制为圆形竖穴土圹式,为目前发现宋代舍利塔地宫中所仅见,而与南北朝时期的早期佛塔地宫形制一致。通过全面梳理我国舍利塔地宫的发展脉络,以及南京长干寺自东吴开始的建塔历史,可以认为北宋长干寺圣感塔地宫独特形制的形成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沿用六朝长干寺佛塔地宫,其二是北宋建塔过程中有意模仿南北朝时期的地宫形制。  相似文献   

11.
临猗县仁寿寺北宋塔宫清理简报乔正安(临猗县博物馆)1993年7月,山西省临猗县盗掘原仁寿寺塔宫的犯罪分子被公安人员抓获,收缴回北宋珍贵文物十三件。县博物馆闻讯,立即派人前往对塔宫进行了调查清理。塔宫内破坏极为严重。西侧砖壁塌毁,直入宫室。宫室内一石函...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大报恩寺是明代永乐年间朱棣为纪念生母而建的,报恩寺塔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饰有狮子、白象、飞天、飞马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  相似文献   

13.
为未来负责     
唐民 《文史月刊》2012,(1):14-14
北宋仁宗年间,朝廷准备在京城开封东郊建一座塔,命名为开宝寺塔,预浩是当时最著名的工匠,朝廷请他负责设计、建造这座塔。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赣州市慈云寺塔发现一批珍贵文物。对于这批文物的年代,先后有南朝至北宋遗物说和北宋遗物说,但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问题。除了“大中祥符六年”“大中祥符七年”两个北宋纪年外,慈云寺塔瘗藏文物中,我们还可以明确发现“端拱元年”的存在。通过对《四分戒本》残卷的重缀和考证,可知尾记中的“大宝”不是萧梁年号,而是南汉年号。这件抄写于南汉大宝二年(959年)、从岭南流入虔州的写经,是国内现存最早的道宣删定《四分戒本》,也将慈云寺塔瘗藏文物的大致年代限定在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  相似文献   

15.
彩塑像作为佛教造像的一种形式,起源于中国,盛行于唐代,至宋代流行而普及,并迎来了彩塑艺术的辉煌时期。温州白象塔曾一次性出土了四十二身北宋彩塑泥造像,形态毕肖,敷彩描金,精彩绝伦,极具绚烂之美,是宋塑的典范之作,也是泥塑中的珍品。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彩塑菩萨立像就是其中之一。这尊彩塑菩萨立像通高64厘米,杉木条为骨,掺有谷壳、麻丝的黄泥为肉,拌入桐油、麻丝的细白泥为肤,衣饰绘彩描金。像保存比较完整,彩绘已有脱落。像头微颔,面相长圆。长眉细目,点画睛珠,谦和垂视。直鼻窄翼,樱桃小口,点画朱唇。下颌丰满,双耳下垂。颈部细长,划…  相似文献   

16.
水西双塔一为大观塔(图一),一为绍兴塔(图二),均座落在皖南泾县城西两公里水西山。 大观塔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宁国府志》、《泾县志》的记载和现有塔 上的题记刻石,都证明了这一点。塔共七层八面,底层直径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砖  相似文献   

17.
浙江永嘉霄梵寺出土的石阿育王塔,由基座、塔身、山花蕉叶等构件组成,塔身镌刻佛像及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纪年,为目前浙江境内发现的有明确纪年且年代较早的寺院石阿育王塔,对探讨五代两宋时期阿育王塔图像的演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繁塔始建于北宋初年,是开封市内现存最早的砖石建筑。它不仅结构奇特,满壁佛砖,而且保存有一百多方以北宋为主的历代碑刻。其中宋代石壁佛经在《中州金石志》、《寰宇访碑录》等书中曾有著录,而多数修塔捐施题记则因其文辞简陋,不为金石界所重。河南博物馆关伯益先生曾拓编《繁塔石刻志》二卷。因故未能面世,1930年又择其中五十品编缀成册,名《繁塔石墨撷英》,惜拓本有限,流传不广。近几十年来,繁塔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外界对塔内碑刻实况  相似文献   

19.
最近,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在维修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梅县高塔寺塔工程中,发现一批珍贵的出土文物。高塔寺塔,系北宋砖塔,位于黄梅县城关东南隅,塔为八角十三层,除第一层为空心外,其他均为实心砖造。塔呈楼阁型,四面有小佛龛,内供佛像。由于年久失修,塔之上部青砖严重糟腐,塔刹无存,塔轮廓不清晰。为此,文化部文物局决定拨款维修,勘察、维修工作由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安吉灵芝塔始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塔体构筑仍保持五代吴越国时期的建筑风格。1993年对该塔落架大修时,在塔刹套筒上发现了北宋庆历七年(1047)、南宋景定元年(1260)各经大修的题记;于天宫内发现一批包括有明确纪年铭文的银质鎏金金涂塔等在内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