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史研究》2021,(4):136-150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集中展示了新文化运动的制度之维,而此制度主要作用于教育界。以江苏无锡教育界为视域,可揭示五四白话文运动地方化的过程。尽管白话文观念在某些地方早已存在,但推行白话文成为国策,对地方而言仍有一定的突然性。而五四前地方教育界对国文教学实践与白话文价值的一般认识,使其对于白话文革新的理解在歧异迭出之余,亦在整体上呈现出某些倾向性。同时,表面空前剧烈的白话文革新,未能以行政强力保证其细致准确地施行,由此促成了地方内部各行其是的实践。经由地方能动性与制度的综合作用,趋新者设想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并峙的过渡期,却成为五四后长期延续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及民族主义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即1919年前后的几年,是中国社会异常活跃的年代。广义五四运动,是指五四时期的多种国民运动,既包括“对外的”新外交运动(梁启超所谓“作为外交的国民运动”),也包括“对内的”新文化运动、新社会运动和新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3.
钱玄同(1887-1939),名夏,以字行,晚复名夏;少字德潜,改掇献;号疑古,晚号逸谷,一署逸叟,浙江吴兴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从事国语运动20年,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参加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也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 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从 此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白 话文开始登上大雅之堂。在 这场…  相似文献   

4.
侯志平 《世界》2003,(8):25-29
《世界》杂志是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会刊,于1981年创刊,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如果进一步向前追溯,可以远到上世纪30年代,因为在那时,也有一份全国性的世界语刊物,与本刊同名,也叫《世界》(La Mondo),当时,这本刊物在“为中国的解放而用世界语”的口号下引导全国的世界语者加入民族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适(1891—1962)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提倡白话文,鼓吹新诗。他早期即以《尝试集》风靡诗坛。书名本意是尝试写白话诗,而其中也收了一些格律诗词。  相似文献   

6.
张企程 《世界》2004,(7):40-43
我结识世界语在上世纪20年代,是受杨贤江主编的《学生杂志》的启发而认识世’界语的。那时我想,世界上居然有那样一种既容易学而又有国际性的语言,实在值得一学。于是就向上海世界语函授学校报名,开始学习。由于我已经懂得一些英语,所以学起世界语来。果然十分容易,学了半年就毕业了。毕业以后就加入了上海世界语学会,但并未积极参加世界语运动。当时我想,学习一种语言就是要努力学好,为何还要搞什么运动呢?一直到“九一八”事变以后,我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世界语联盟(简称“语联”)的工作,才认识到世界语运动的重要性。更到后来,我注意到,不仅世界语,就是英语、法语、  相似文献   

7.
陈旭 《文史春秋》2003,(4):50-50
在我国现代史上,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他的文学创作也在我国现代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曾经在国内、国外及港澳地区,先后获得过52个博士头衔,尽管这些头衔“名誉”的成分很大,但也可以看出他在文化方面的造诣和影响。“五四”时期,胡适曾大力提倡白话文,攻击文言文是“半死文学”,“可读而听不懂”。为了推行白话文,他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哩!1934年秋,胡适在北京大学讲课的时候,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赞扬。这时,一些醉心于文言文的学生不免对他的讲课生出抵触情绪。就在胡教授讲得最得意之时…  相似文献   

8.
许承宁 《神州》2010,(5):24-26
九十一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震古烁今的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中国百年现代化运动中的一个富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点。“五四”启蒙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提倡新文化、新文学,批判继承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理性吸收外来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个"会合的历史运动",也是一个有中心主旨并自具体相的运动。一个同质性的五四形象,既是在无意中形成,也包括时人和后人的构建。从相对宏观的视角观察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联,探索后者究竟是外来冲击的反应还是自我的觉醒,并考察民初新旧之争怎样发展为向"文化"开战、一体两面的正本清源努力如何兼容破坏与建设,以及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相互影响等面相,进而从后五四时代的认知去检视新文化运动的遗产,可以看出五四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识。  相似文献   

10.
子明 《炎黄春秋》2009,(9):40-45
1995年初,笔者写了《梁启超与五四运动》一文,其宗旨之一就是切割(作为学生爱国运动和国民外交运动的)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本文的宗旨,则是在此基础上,对于“新文化运动”进行深入剖析。五四没有“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现在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说法,指的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彭明在《五四运动史》中写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新青年》是在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的。”周策纵在《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中认为:新文化运动始于“新知识界领导人1917年云集于《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其实,一直到五四运动爆发,后来所谓“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们,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由于白话文是新生事物,当时社会上对此的反对异常激烈,反对白话文运动的有大学者吴宓、黄侃、林纾、梅光迪、章士钊等人,尤以黄侃为最。  相似文献   

12.
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由于白话文是新生事物,当时社会上对此的反对异常激烈,反对白话文运动的有大学者吴宓、黄侃、林纾、梅光迪、章士钊等人,尤以黄侃为最。  相似文献   

13.
唐宝林 《神州》2008,(5):24-26
提起五四运动,人们就会想起当时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陈独秀和他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因为他发起并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爱国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在五四爱国运动中,陈独秀与他的新文化运动战友及时报道形势,并提出行动口号和纲领,这些活动实际上起了引导运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始产生于1919至1927年间,即“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大钊是第一个拓荒者。“五四”运动以前,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五四”以后,他写了许多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论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走向“政治解决”的“中国文艺复兴”──五四前后思想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关系罗志田关于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学界已有的研究不可谓不多,但文学革命主要人物之一的胡适晚年以为,文学革命“这一运动时常被人误解了”。周作人则更早就指出:对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16.
谔谔之士博斯年 1926年秋,德周马赛港,阵阵汽笛声中,傅斯年登上了开往故国的轮船,作别7年的留学生涯。他一路穿越地中海、印度洋,看波滚浪涌,海天苍茫。这位新文化运动的青年先锋、“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此时并不知道自己将栖身何方。  相似文献   

17.
薛立林 《神州》2012,(28):29-29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宣传的社会主义思想也直接成为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但是人们至今仍在激烈争论这场运动的是是非非。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影响和意义之深远。我们探究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思想遗产,对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浅析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其历史背景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新”字突出分析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张艺赢 《神州》2013,(21):45-45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文化更新运动,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然而,时过境迁,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工作中,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即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史实结合当前文化建设的现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提出“人权”与“科学”两大口号。登高一呼,天下响应。1917年,《新青年》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要求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革命,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吴虞、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都以言论激烈而领潮头之先。“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研究俄国革命问题蔚为风气,各种社团、报刊风起云涌,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广泛传播,中国出现了李大钊、陈独秀、邓…  相似文献   

20.
汉平  利民 《世界》2003,(10):4-6
今年的“十一”国庆节,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在这个举国上下欢庆的日子里,中国的世界语者也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由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主办,延边世界语协会承办的第5届全国世界语大会于10月2日至4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举行。本次大会是新世纪中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的世界语大会,也是2004年北京国际世界语大会召开前的一次最重要的演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