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赘婿地位看入赘婚的家庭关系--以清代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向有“夫为妻纲”的说法 ,这是指丈夫在家庭中具有主导、决定性的作用。入赘婚相对于正常婚姻是一种异变。本文利用清代档案文书及其他资料 ,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考察 ,以期对赘婚制家庭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清代中期婚姻行为分析——立足于1781—1791年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乾隆朝刑科题本婚姻家庭类档案中收集的个案资料 ,对 18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婚姻行为包括初婚年龄、离婚表现和再婚状况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 ,在当时社会 ,女性早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男性中早婚和晚婚两种现象并存 ;离婚是人们尽可能避免的 ,离婚中 ,丈夫休妻和嫁卖妻子为主流 ;丧偶妇女再婚和守节并存 ,中青年丧偶妇女再婚比例较高 ,但守节也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3.
赘婿婚是元代社会婚姻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原汉族传统的婚姻方式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赘婿婚制的剖析,以揭示蒙古入主中原的近一个世纪社会婚姻制度的某些特点。一关于赘婿婚制的源流赘婿婚制是男子入妇家的一种婚姻形式,它和一般婚姻关系中男子娶妇入家的特点不同。妇入夫家称娶,男落妇家则称赘,这里显然反映了男子在婚姻关系中地位的降低。赘婿婚制尽管仍然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结构,但由于男子出赘妇家,在男权中心的社会里这无疑象征着出赘男子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的低落。  相似文献   

4.
宋立永 《沧桑》2008,(1):8-9
赘婿,在传统社会一直处于被贱视的地位,人们万不得已是不会选择这种婚姻形式的。但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明清江南地区,赘婿婚却普遍流行,特别是一种称为"卷帐回门"式的赘婿婚在这一区域流行,具有特别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即对其婚礼仪式、流行区域、社会经济原因进行较为细致的考辨,揭示传统婚姻多元化形态。  相似文献   

5.
倒映着蓝天白云,50多平方公里水面的沪沽湖,犹如一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云南西北部宁蒗县与四川西南部盐源县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之间。这里,不但有明媚的湖光山色,而且还有着独特的社会风俗。散居在沪沽湖周围的4万多摩梭人,至今仍旧保留着某些母系社会的遗迹,因此被外界誉为神奇的“女儿国”。独特的婚姻形式走婚,这便是摩梭人独特社会风俗的标志之一。目前,在摩梭人中存在着这样三种婚姻形式:阿夏偶居婚(即走婚)、阿夏同居婚及一夫一妻婚,但阿夏偶居婚,仍旧是他们的主要婚姻形式。阿夏一词是摩梭语,意为亲密的情侣。摩梭人…  相似文献   

6.
明清徽州下层社会的非常态婚姻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清时代的徽州,不同的阶层其婚姻状况也各不相同.下层民众由于数量的庞大和普遍的贫穷,因而广泛存在着劳役婚、入赘婚、买卖婚和契约婚等几种非常态的婚姻形式.本文通过对徽州婚书、入赘文书和明代歙南吴氏族谱的量化统计和分析,得出在这些非正常的婚姻中有着广泛的身份下降和再婚尤其是女性再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日本古代社会的近亲婚及其实质——兼与中国古代“同姓不婚”的比较官文娜婚姻,是人类自身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当人类迈出动物界门坎、开始社会生活的同时,就开始对自身繁衍的婚姻形式逐渐形成种种社会规范和禁忌。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婚姻形态又...  相似文献   

8.
戴雷 《神州》2012,(30):161+163-161,163
1994年2月1日《结婚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我国逐渐开始不再承认事实婚的效力,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而同居的现象已比较普遍,这实质上也就是我国已不再承认的事实婚姻状态。同时,我国《刑法》有关于重婚罪的规定,但《刑法》规定的重婚情节只包括了两个婚姻都是法律婚和前婚是法律婚而后婚是事实婚的情形——尚需注意的是我国刑法依然采用事实婚的概念一显然没有包括的两个婚姻都是事实婚和前婚为事实婚而后婚为法律婚的情形,这样规定个人觉得将不利于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而我国目前的婚姻采取的是登记生效主义的立场,即只有经过了合法登记形成的婚姻关系才具有法律效力,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的立场显然不会保护事实上形成的婚姻关系。本文中,作者试从借鉴物权法中登记的对抗要件主义理论的立场论述.适当的修正结婚登记的作用,赋予事实婚姻适当的法律拘束力。以期能更好的贯彻和实现婚姻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原则和民法上意思自治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跨国婚姻女性的访谈,考察全球化时代中日跨国婚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女性因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而发生跨国流动,由于喜爱中国或从事中日贸易而来中国的日本男性增多,这增加了婚姻双方相遇的机会。不同于以往因国家之间经济差异、为追求阶层上升而发生的“上升婚”,中国女性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主体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多选择了学历、阶层类似的“同质婚”。跨国婚姻模式的转变,既有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带来的影响,也有女性在出生国经历的家庭关系以及个人自我主体性带来的影响。任何形式的选择都充满偶然性,跨国婚姻女性拥有越多的“移民特殊资本”,越能应对“同质婚”里的偶然和未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唐朝以来,男女婚姻,“俨同贸易”,并有卖婚、换婚等婚姻形式的出现。由于潮汕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婚姻之守旧,“则竟有甚焉,婚姻腐败,痼疾莫疗。”“父母主婚,媒妁之言”盛行。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在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下,社会及家庭均是以男人为中心,女人处于从属地位。婚姻讲求门当户对,“门第奁聘之观念日炽”。  相似文献   

11.
婚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以人类自身生产为前提的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理所当然地有其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婚姻人际关系所表现出的社会组织系统,属于社会构成的特定形式范畴,故其婚姻形态总是与相关的经济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内约外规相适应。本文拟就商代婚规婚礼以及求生、冥婚、名子礼俗等,试作考察论析,尚冀读者赐以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2.
张家山汉简中的婚姻禁令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通婚范围的禁令,包括禁与逃亡者为婚、禁奴与主婚配、禁异国通婚等内容;二是有关婚姻伦理的禁令,包括禁通奸、禁烝报等内容.这些禁令既对当时的婚姻嫁娶有强烈的规范意义,又对后世的婚姻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婚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婚俗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中原农村的婚姻缔结模式从包办婚过渡到自由婚,婚姻圈由小变大,嫁娶成本逐年上升,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得到提高。这些变化间接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赘婚是传统的中国男权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婚配形式。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制中,婚姻发生的方式是男聘娶女,女人嫁去男人家与公婆叔伯姑一起生活;赘婚则相反,男人“嫁”去女人家生活。这种婚姻形式起源何时,至今无人考证。应该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就存在这种婚姻,西汉贾谊作文:“秦人家贫,子壮而出赘。”①战国时《孟子》载:“帝馆甥于贰室”②。都可以为证。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义利观念的根本转变,导致婚姻关系中的门第婚让位于财婚,婚姻论财成为一种颇具时代特征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促成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厚嫁风气,这不仅仅体现出宋代社会对女子的爱护,更为当时妇女在家庭以及社会上提供了一定的经济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6.
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明形式,是构成家庭、产生宗族的基础。早期满族的婚姻形态处处渗透了宗法的色彩和内容,以宗族家族利益为目的,财产作为婚嫁中介,严门第等原则成为制约满族婚姻缔结的宗法性因素;包办婚、收继婚、早婚、一夫多妻等婚姻习俗.反映了宗法的族权、父权、夫权在满族家庭婚姻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体现了浓厚的宗法性。  相似文献   

17.
杨明璋 《丝绸之路》2012,(12):35-42
敦煌文献中存有大量丰富的关于婚仪文学的资料,这些资料与一般传世文献中所记载的婚仪资料有所不同.但其中也多有相同之处。本文从障车词、催妆诗、却扇诗、呪愿文等几方面对敦煌文献中记载的婚仪诗文与一般传世文献中记载的婚仪资料做了详细对比,认为敦煌文献所记载的婚仪文学有自己的特点,是研究古代婚仪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血缘家庭”的论述,我们一般把血缘家庭的婚姻特征理解成为“同辈婚”,即血缘家庭内是祖、父、己、子、孙辈互为兄弟姐妹,同时也互为夫妻。然而,随着民族学资料的不断发现,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血缘家庭的婚姻特征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同辈婚,而是双方年龄相当的近龄婚,既包括兄弟姐妹的同辈婚,又包括双方年龄相当但又不同辈的血缘婚。具体例证如下: 1.当时的经济生活使按年龄分工的集团与通婚集团一致。“血缘家庭”出现于人类蒙昧时代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封建婚姻以“婚姻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为信念。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欧风美雨影响下的戊戌变法首先对旧式婚姻进行批判,传播西方文化思潮,风气渐开,旧式婚姻向文明婚姻转变。继之而后的辛亥革命更加大张旗鼓地抨击封建婚姻。代之以自由、民主的新式文明婚姻。五四运动更是对旧礼教旧婚姻的当头棒喝,给予了婚姻文明化发展更大的空间。本文通过这一时期的婚姻制度、婚姻观念和婚礼婚仪等方面的变化反映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特殊的婚姻形式。  相似文献   

20.
北朝社会的婚姻状况带有浓厚的母系制的文化习俗。由于少数民族的落后性,其婚俗有门户婚与非门户婚并存,婚姻重财币、流行早婚、再婚及妒嫉成风等特征,并且这种风俗文化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