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闻一多,湖北浠水人。最为人们所了解的是代表了我们中国人骨气的"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闻一多。为了追求民主和真理,1946年闻一多牺牲在国民党的枪口下。他47年的生命,始终贯串彰显着同一个追求——美,纯美的艺术、醇美的生命、审美的人生。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同时还是一个艺术家。他不但早年在美国学习油画艺术,而且还两度在北京国立艺专任教务长兼油画系主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许多人都在课堂上读过他那沾着鲜血写成的《最后一次演讲》.他又是著名的学者、诗人,读过现代诗歌的人,自然会想起他的一本名叫《红烛》的诗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是早期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是“五四”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画家,青年时期曾赴美留学三年,专心研习美术.闻一多的诗和画突出地表现了他浓烈、真挚、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为了追求民主和真理,于1946年牺牲在国民党的枪口下。毛泽东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评价了闻一多为民主而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4.
谢泳 《文史精华》2001,(6):9-17
1946年 7月 15日,闻一多在昆明西仓坡住所附近被暗杀,时年不到48岁。 闻一多参加民盟后,对民主运动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他被暗杀之前,昆明发生的几乎所有民主运动中,闻一多都是主要参加者。闻一多对于民主运动的理解,和我们后来评价他时所强调的那些东西并不完全一致,许多同时代在政治上认可闻一多的人所写的回忆录,对于闻一多的评价也是不完整的。他们的那些评价,现在看来并没有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闻一多。在他们笔下,我们只看见了一个政治性的闻一多,而没有看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闻一多。因为有一句“我们要写朱自…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先生原名家骅,1899年生于湖北浠水一个书香门第,幼读诗书,常“忘寝食”。后入清华学堂,“五四”运动时曾作为清华学生代表到上海去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讲。清华毕业后赴美学习美术。归国后,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后回母校清华大学任教,抗战开始后转入西南联大。他既是著名的新月派诗人,出版有《红烛》、《死水》等诗集,又精研中国古代文学,旁及历史学、民俗学、文字学、训诂学,无所不通,而且功力很深。他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都是中国文学系教授,当过系主任,主要讲授《易经》、《诗经》…  相似文献   

6.
正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1899年生于湖北黄冈市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他一生的道路曲折,有过迷茫、有过失误、有过苦闷,在中国共产党的关心与帮助下,找到了真理,此后便义无反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追求真理而英勇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7.
正还有两年多,湖北美术学院将迎来它的建院百年诞辰。百年历程是湖北现代美术教育的历程,也是湖北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曾任第二届、第三届武汉市政协常委的张肇铭先生,在很长时间作为湖北美术的领军人物亲历了这个历程。从这段历程,可以看到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美术间的关系和影响。(一)1920年,国立北平艺专首次在湖北招生,张肇铭是当时被录取的5人之一。在北平艺专学习期间,得名师王梦白、  相似文献   

8.
首先,闻一多在《廖季平论离骚》中肯定了屈原的存在及其学史地位。其次,他在《读骚杂记》中,指出屈原自杀不是爱国,不是尸谏,而是洁身而死。这一论点折射出闻一多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自命清流的思想。再次,他的《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一,阐明屈原是一个化奴隶式的“弄臣”,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和赋予诗歌教育功能及健康艺术形式的学家。他强调屈原双重人格中的作为反抗的奴隶、人的尊严、“火气”的、孤高激烈、“人的导师”的一面。,这是在新的时局面前,闻一多自己思想的发展和提高的反映。最后,他的《人民的诗人一屈原》从人民性的高度,对屈原人格精神高度礼赞。这一结论代表了闻一多的人民民主这一基本社会政治理想。闻一多对屈原的解读及这一解读的发展、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正是他自己思想发展、提高和最后定型的过程,前是后的一种表现形态。闻一多对屈原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9.
华罗庚和闻一多,一位是数学家,一位是诗人、学者,似乎不搭边。然而在抗战时期,两人同在西南联大当教授,同住一个屋檐下,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抗战前,年轻的华罗庚因数学家、名教授熊庆来的推荐,得以在清华大学工作和学习,由此认识了在清华执教的闻一多。他读过闻一多把黑暗的  相似文献   

10.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以楚辞、乐舞和漆器闻名。在美术史上,北宋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和明代山水画家吴伟都有一定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北的美术教育成就卓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画家。在上世纪80年代,湖北成为“新潮美术重镇”,一大批青年美术家登上历史舞台,“新水墨”“超写实”“波普风”“新表现”等美术现象.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30年4月,由于学潮,闻一多辞去了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兼外文系主任的职务。由此他赋闲在家,精神极度苦闷,不久便前往上海找工作。在上海他遇到了正在受教育部委派筹备青岛大学的老朋友杨振声(杨已被内定为校长,此时来上海物色教员),老友相见,格外高兴。杨振声邀他到青岛观光,并拟邀他去主持青岛大学中文系的工作,同时还想邀请梁实秋主持外文系的工作。刚开始,闻一多有些犹豫不决。杨振声一再劝说他青岛是难得的胜地,风光秀美,气候湿润,冬暖夏凉,既可修生养性,又是做学问的好地方。正赶上梁实秋正准备回北平探亲,于是闻一多便与梁实秋决定去青…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先生《诗·〈新台〉“鸿”字说》,1935年夏发表于《清华周刊》,至今已经54年了.半个世纪以来,《新台》之“鸿”即赡蜍的结论,已被学术界所肯定.郭沫若在开明版《闻一多全集·序》中,先是说闻一多的学术研究,“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接着他便以《诗·<新台> “鸿”字说》为例,对闻一多发千古之覆的创见,大加赞誉,他说:  相似文献   

13.
<正>闻一多是现代著名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其诗沉郁奇丽,具有强烈而深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闻一多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成就非凡,郭沫若叹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闻一多先后在国立青岛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学校任教。他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再  相似文献   

14.
梁实秋先生在他的《谈闻一多》的长里,曾经引用冯夷的一段字,记述闻一多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清华大学讲授《楚辞》时的情景:“记得是初夏的黄昏,……七点钟,电灯已经亮了,闻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  相似文献   

15.
周利成  左力 《百年潮》2020,(1):62-66
1946年7月15日上午,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闻一多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下午的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与大儿子闻立鹤一同回家,当走到西南联大职员宿舍时,身后一声枪响,闻一多应声倒地。立鹤立刻扑在父亲身上大喊:"爸爸!"四个身穿蓝色中山装的大汉从前后扑来,向立鹤连开三枪后将其从父亲身上拉起摔在一旁。立鹤还想挣扎着起来,再中两枪后倒在血泊中。四个大汉集中火力射击闻一多头部,闻一多当场气厥身亡。  相似文献   

16.
他生于1887年,死于1987年,活了一百岁。他1923年来到中国并在此终老,是亲历中国北伐、抗H、解放战争、“文革”及之后改革开放初期共六十余年激荡岁月的外国人。他曾执教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是吴宓、闻一多、李约瑟、费正清的挚友,季羡林、杨绛、何兆武的老师。他的教学理念流传于各大学,曾为清华校产挺身而出,曾多年保存闻一多的骨灰,曾与学生杨绛一起捉猫……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洋教授。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是武汉会战80周年和湖北联中创建80周年纪念年,借此之际,武汉市老教授协会和闻一多基金会"抗战时期湖北联中教育及当代价值研究"课题组一行12人通过"重走联中路,寻访联中人,征集联中物",弘扬联中精神,到恩施进行了一次重温历史、面向未来的实地调研考察。基本概况我们一行2017年10月11号早晨从武汉出发,10月18号晚上返回,历时8天,  相似文献   

18.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1999年,王学泰在他的代表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引用了闻一多先生(原话来自于英国学者韦尔斯的(《人类的命运》,闻一多在《关于儒·道·土匪》中引述过来)的这句话。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时任武汉市市长的黎智同志,曾向老诗人也是他的老朋友曾卓,布置了一个创作任务:想请他编写一部以闻一多先生为题材的电影学剧本。  相似文献   

20.
《武汉文史资料》2008,(10):F0002-F0002
~~湖北当代美术名家作品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