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夏文峰 《收藏家》2020,(2):85-94
河北博物院藏有一件明崇祯青花八方罐(图1),口径10.5、通高38厘米。器身主题纹饰绘一只身体肥硕的大象,作站立状,头向左侧弯曲,象鼻下垂,扭捏之态尽显。周围几个胡人或在祈祷,或在进行洗象的准备工作,佛陀立于旁,作双手合十态,余处配以花木、山石、祥云等。  相似文献   

2.
<正> 笔者收藏有一件透雕鸱面人手神鸟铜带钩,通长7.8厘米,钩面最宽处2.8厘米。圆形钩纽在钩背中部,直径1.6厘米。钩面上的鸟首喙前突向下,喙尖略向内勾,喙两侧是猫眼状的双目,鸟首上方两侧为角状双耳,是一个角鸱的面部造  相似文献   

3.
1959年冬,甘肃华池县东华池豹子川王家街子社员凿崖修窑时,发现一件透雕金带饰。1984年3月,这一饰件归陕西省博物馆收藏。这件透雕金带饰呈长方形,长8.7、宽6.3厘米,重63克,含金量为80%。四周有  相似文献   

4.
一组宋元时期的玉雕童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世文物当中,有着大量衣着各异、形态不一的玉雕童子。由于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这类作品极其相似,考古发掘材料中又未见有玉雕童子出土。古文献中也很难见到有关琢制玉雕童子的记载,因而,鉴定工作亦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执莲童子是宋代的玉雕中流行的一种造型,为一类风俗题材玉雕,可称"莲孩玉"。本文探讨了宋代这类玉雕的起源和定名。  相似文献   

6.
季寿山 《收藏家》2000,(10):59-60
西汉玉器在我国玉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堪称是一个辉煌发展时期,其作品在造型设计、花纹布局以及雕琢技法诸方面,在继承战国玉雕的基础上,又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中国古代玉雕工艺推至又一高峰。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汉墓1998年出上的龙凤纹形玉佩,就是其中一件精美的玉雕艺术品。一、形玉佩(见图)龙凤纹形玉佩高6.2厘米,宽5.5厘米,厚0.4厘米。为白玉质地,两面琢雕呈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博物博馆藏文物中,曾经保存着九柄清代如意,一向被视为稀世之珍,从其质料来看,包括白毛、红白玛瑙、云碧毛、翡翠、水晶、黄玛瑙等。现简述如下: 白毛如意一对。一只通长42.9厘米、阔7.3厘米。另一只通长42.5厘米、阔7.7厘米。通体白色,唯首端稍带翡翠色。形同灵芝,首端雕饰伏螭、柄中雕饰蝙蝠衔双鱼,尾端的连环扣由一块整玉雕成。紫檀木底座透雕灵芝花纹。  相似文献   

8.
试论北京琉璃河西周墓出土的玉冠饰杜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一件玉雕冠饰,编号为M253∶43①。这是一件用扁平板材雕琢而成的长条形玉器,青白色,上宽5.9厘米,下宽5.1厘米,高16厘米(图一)。关于这件...  相似文献   

9.
北京东正     
《收藏家》2013,(1):87-88
清乾隆白玉雕麒麟背书摆件长8厘米来源:劳伦斯·埃温斯夫妇旧藏出版:《asian art KNAPTON PASTI》Lot.34说明:此件玉麒麟以整块白玉雕琢而成,采用立体圆雕手法琢制而成。麒麟呈立姿,牛蹄形足,前肢一足向后抬起,作行走状,宽长狮形尾,尾向背卷并紧贴。麒麟顾盼回首,口吐烟云,背负书,书下有祥云。在民间传说中,麒麟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传孔子降生的当晚,有麒麟降临孔府阙里,并吐玉书,上有"水精之子孙,  相似文献   

10.
19.透雕双兽纹金牌饰:长8.7、宽6.2厘米.重62.5克.战国,1987年甘肃长庆油田水电厂交,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长方形,上下边框内沿各有一排乳钉,内透雕一对兽,兽身上各立一瑞鸟,两兽间有狼头纹饰。左下角边框还用一长2.4、宽0.7厘米的金片铆补(图21)。20.透雕双驼纹金牌饰:长7.6、宽4厘米,重82.5克,战国一汉,1974年西安市北郊龙首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长方形凸起的方框内,两只口衔枝叶的骆驼相对立于阔叶树下。牌饰背面有两半圆钮(图22)。21.马形金饰件:长6、宽3.5厘米.分别重46克、38克,汉,1971年陕西省横  相似文献   

11.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玉童子像被解释为善财童子,似有不妥(见本刊2002年第5期《杭州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及意义》一文)。此像可清楚地看到童子穿右衽交领短袍,下着长靴,双手叉腰,从衣着和姿态看,表现的是西域人物装束的童子在跳舞;尽管身侧有祥云,台座是须弥山纹饰,但这是玉工们按习惯所套用的吉祥纹样,并不意味着突出佛教的须弥山和人物的佛教身份。  相似文献   

12.
<正>2004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发掘黑龙江宁安渤海上京城第2号宫殿基址时,出土了淡黄色玉石质器物一件(04NSGⅢT002006(2)∶1),高10.4厘米,管箍状,中空,上为母口,下为子口,器表透雕3条首尾相逐的龙(图一)(1)。此器物在上京城址发掘报告、《海曲华风》等图录或著述中(2)均定名为杖首,这显然是错误的。秦汉以来杖顶端有横出之扶手,呈丁字形,直到唐代尚  相似文献   

13.
<正>1981年,在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附近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熏炉,后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十八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其通高58厘米,最大直径9厘米,重2.57千克。炉身为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圈足底盘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咬住竹柄。柄端铸三条蟠龙,均以龙头  相似文献   

14.
范学静 《收藏家》2004,(8):12-16
玉雕童子是宋代玉器中的重要品种,深受当时各阶层人士的喜爱。童子造型相当丰富,有的手持莲花或莲叶,有的足跨枝叶,有的抱球或持盒,有的嬉戏,有的舞蹈,特别是持莲童子更加富有生活情趣。玉雕童子的出现和盛行显示出民间清新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持荷玉童这种题材在金银器、漆器等其他器物上也曾出现,存在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宋代儿童生活风俗有关。他源于当时流行的佛教“鹿母莲花生子”的故事。故事说:古代西域波罗奈国的国王见到行路步步生莲花的鹿母夫人,心生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素有“金有价,玉无价”之说,汉代则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奠定了中国玉石化的基本格局。1969年在河北定州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中出土的两件玉器绝品——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和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充分体现了汉代玉石化风格和死的身份地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咸阳博物馆收藏的一组闻名全国的汉代玉雕中,国家一级文物玉熊是其中造型最生动,形象最可爱的一件。玉熊高4.8厘米,长8厘米,系用和田玉精磨细雕而成,玉质圆润,近白色,局部有玉璞的红皮色。玉熊尖首圆眼,凝视前方,双耳后抿,两颊刻划数道短弧阴线,给人以浑身鬃毛的感觉。四肢微曲作漫步行走状。熊体丰满圆润,笨拙可爱。汉代玉器已开始冲破了周代以来传统礼制观念束缚,在艺术风格上更多地吸收了楚文化玉器清逸脱俗、自由浪漫的特色,走上了自由奔放,蓬勃发展的道路。在玉器制作方面对战国以来的琢玉技术进行了发展,采用高浮雕和圆雕手法制作的玉器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以动物为造型的玉雕作品最为精美,最为传神。这件玉熊充分显示出玉料所独具的晶莹润泽的魅力,反映了汉玉豪放博大的风格,是我国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瑰宝。汉玉瑰宝玉熊@刘晓东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毕节市海子街镇平山村一组村民靳飞秀家里发现一锭明墨。该墨珍藏于一个精致而外有丝织装饰图案的长方形墨盒内 ,色漆黑而光亮 ,椭圆形 ,长10 5厘米 ,宽5厘米 ,厚1厘米 ,重65克。墨正面(见图一)主体部分是一金龙戏珠祥云彩绘浮雕。龙为飞龙 ,俯首曲身 ,除舌为红色、颈为白色以外 ,其余须、嘴、角、身、尾、爪都是金黄色 ,龙身上下共有三团红色火焰。龙首前有一银白色宝珠 ,银珠被红色火焰围绕。金龙戏珠浮雕共长8 5厘米 ,上下四角各有一朵金色祥云陪衬。祥云外围距边缘0 2厘米处有一银白色对称钩状椭圆形镶边图案。背面…  相似文献   

18.
旅顺博物馆珍藏一件红花藏草瓶。高21.6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11.92厘米,直口卷沿,颈部修长,中部凸出扁圆状体,肩部丰满,腹部下敛、至足旋即大展,底足内凹。白釉为地,珊瑚釉作花纹装饰:腹部为西蕃莲大花;颈项处为上下错落有致的六朵梅花;边饰为扁圆状体下部的垂云如意纹,腹部上下的花蕾纹,蕉叶纹,足部的莲瓣纹。此器造型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20,(2)
正高:18厘米日本山中商会旧藏。此座清乾隆白玉雕瑞狮钮香炉仿青铜器造型,端庄沉稳,雍容华贵。其钮、耳皆为兽形,盖为圆撇顶,顶饰太狮、少狮钮,二狮侧身昂首作相互追逐状,极具生趣。盖身琢缠枝花纹,炉身琢夔龙缠枝纹,肩部四侧皆雕琢龙耳,口衔活环。炉盖亦然,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发掘的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乐器祭坑出土编镩3件、编钟8件。其中最大的1件青铜镩高度为65厘米,透雕扁形龙纹纽,体腔及舞部主题纹饰为龙纹,附铸四条龙纹脊。镩鼓部有竖向排列的铭文26字,铭首为“秦子”二字,故曰:“秦子”镩。这种形制的编镩承袭了西周晚期的“克铸”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