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妮娜 《神州》2012,(33):235-236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体现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有了公信力,政府从政治上来说,就拥有了足够的合法性资源;从道德上来说,就有了很好的道德基础;从经济上来说,相当于有了社会资本,可以节约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成本。稳固的公信力体现着政府产生与存在的合法性。稳固的公信力也是一种执政资源。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着地方政府的权威流失、公共政策的执行乏力、腐败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及政府信息缺少透明度等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应从理念转变、制度完善、职能转变、政策制定、流程优化五个层面着力。从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凤艳  温玉国 《神州》2012,(9):14-14
政府公信力作为社会信用的基石,不仅关系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而且涉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升政府公信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信力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治伟 《攀登》2007,26(1):76-78
公信力研究是信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基本概念研究不足。从已有的概念来看,主要有“信用”观、“资源”观、“能力”观、“信任”观。这些观点分别从某一侧面揭示了公信力的内涵。综合这些研究,对公信力可以作出这样的定义:公信力是指公共权力领域与公民社会领域中以组织形态存在的行动者(公共机构)及具有“公共性”的抽象存在物(主要包括语言、制度、权力、货币、真理等)因赢得公民的普遍信任而拥有的权威性资源。  相似文献   

4.
李波 《沧桑》2013,(5):105-108
后转型社会,稳定是首位的,较高的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稳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必然有其中的规律,加深对其认识有助于政策的实施以及对于政策的评价。较高的评价是公信力建设和公信力形象建设的基础。然而公信力的建设规律内在地包含与其他因素的联系,本文正是在全面分析政府公信力面临的困境、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以及建立政府公信力的对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研究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府公信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旨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化促进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黄艳玲 《沧桑》2014,(1):180-183
我国信访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多头上访、集体信访、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问题,而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及上访者本人的一些有悖于自然正义的行为,交织在一起,导致了这些信访诟病的产生。唯有从信访问责机制、司法公信力层面、公民法律意识等方面分析原因,改变地方政府、司法机关及公民自身的非正义行为,方能解决信访之瓶颈。  相似文献   

6.
我国信访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多头上访、集体信访、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问题,而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及上访者本人的一些有悖于自然正义的行为,交织在一起,导致了这些信访诟病的产生。唯有从信访问责机制、司法公信力层面、公民法律意识等方面分析原因,改变地方政府、司法机关及公民自身的非正义行为,方能解决信访之瓶颈。  相似文献   

7.
沈丹 《神州》2013,(35):262-263
新闻媒体承担着舆论引导的重任,务必建立一种有公信力的媒介文化。本文试图探讨揭露性报道与媒介公信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公信力的构成要素以及揭露性报道的制作方式,从而得出结论---揭露性报道本身是塑造媒介公信力的利器,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会对媒介公信力产生冲击,降低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依赖。因此,在揭露性报道的制作过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李金莹 《神州》2012,(28):251-251
有着“第四种权力”美称的媒体在当今社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媒体传播了大量的信息,成为受众最直接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媒体也成为社会公信力的代表,民众对其寄予越来越大的信任和支持。在公众、政府、经济交织的复杂现状下。媒体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同时又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这成为当前信息化和网络新时代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丽媛 《区域治理》2022,(9):73-76,120
政府信任是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是民众期待与政府回应程度的结果.我国政府越来越注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民众的政府信任是政府行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当前的政府信任表现为"央强地弱"的差序政府信任格局.同时,社会公平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我国在各领域注重公平,但实际社会生活中仍无法避免不公平现象,社会公平与差序政府信任情况值得探...  相似文献   

10.
颜永超 《神州》2013,(31):251-251
政府公信力是衡量社会信用状况以及信用程度的重要概念。可以说,政府的公信力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个讲诚信的政府,不但可以教化民众,而且还能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但据调查显示,当前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公信力水平都普遍偏低,对高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本文基于公民参与的视角来研究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状况,以期为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研究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吴玉敏 《攀登》2013,(2):15-21
从字面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普及和深入人心的问题,而干群关系则主要是干部在实际工作能否做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解决群众疾苦的态度、作风及方法问题,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并不明显。但无论在具体实践中所反映的情况态势,还是理性逻辑层面的认识分析,都一再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与深入无不与实际中干群关系的变化之间有着既特殊又紧密的内在联系。换种说法,即现实中干群关系的是否良性不仅影响到执政党的声望及其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而且影响到广大群众对执政党倡导的价值观及指导理论的理念认同与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12.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形象、政府公信力与执政能力的展示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应用,近些年在国家各级各类政策的指引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系列普遍性问题。本研究选取青海省8市州为例,以青海省智慧政府构建为目标,力图从网络政治参与角度对青海省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予以评估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期望能为当地智慧政府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信力的概念,接着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然后分析了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方式。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概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2年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50万亿元,达到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我国的在科技、教育和文化方面都取得的很大的成就,例如:2012年6月16日,我国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  相似文献   

14.
杨洋 《神州》2014,(6):197-198
如今,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如能在公共危机中从容应对,可化主动为被动,在处理危机中提升自身形象,提高公信力。要通过从诚信着手,给予公民知情权,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确保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攀登》2017,(5)
在网络政治生态中,政务微博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传统执政理念和传统媒体的影响以及对网络问政的不适应,暴露了一系列的弊端和问题,引发公共舆论,危及政府公信力。本文通过探析深层次的原因,为避免政务微博陷入"塔西佗陷阱",从而正视挑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重塑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浙江义乌及青田三地田野调查之基础上,以从事中国商品国际贸易及相关产业的海外华商为研究对象,探析中国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信任"与海外华商族群网络的关系问题。研究指出,人际信任,尤其是特殊信任是海外华商族群网络建构的基础。借助于信任,华商可以获得赊款采购、赊款货代、信用担保等优惠,进而有助于拓展其商业网络。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信用实践、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以及"集体制裁"等,促成了华商族群网络中信任的产生及维系。  相似文献   

17.
赵喜平 《攀登》2005,24(12):42-43
本文从行政法的法理角度,论证了依法行政与政府诚信的内在关系。认为,诚信是现代法治政府的内在属性,严格执法是政府诚信的具体表现,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赵喜平 《攀登》2005,24(Z1):42-43
本文从行政法的法理角度,论证了依法行政与政府诚信的内在关系.认为,诚信是现代法治政府的内在属性,严格执法是政府诚信的具体表现,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朱移山  陈明胜 《安徽史学》2013,(5):70-74,94
政府公信力源自廉洁高效、公平公正。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民国政府公信力迅速下降,一个原因是腐败无能,另一个原因则是其执政过程中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有法可依而有法不依,势必导致国民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通过对南通唐闸自治实验区申办过程的微观分析,可以生动再现战后民国政府所陷入的公信力危机。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东沙群岛曾在广东地方政府与新旧海军部门之间发生管辖权之争,经过反复交涉,最终以广东地方政府成功维护管辖权而告结束.史实证明,管辖权问题在多方面关系到主权维护,是主权问题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