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37年9月至1938年4月,正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最高潮.德国商人拉贝在南京写下了长达两千多页的日记。在这当中的三个月内,大贝还在自己的住宅后院和办公室里收容了六百多名中国人,使他们免遣日军屠杀。如今,六十年过去了,随着(拉贝日记)的发现,被称为“南京的辛德勒”的拉贝先生再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六十年后渐渐重现的拉贝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十年,历史总是不断被人提起,又不断被人遗忘,如果不是一位华裔女作家因一心想写一本关于中国抗战的书而四处搜集资料,精心订成八大本的(拉贝日记)至今仍将深藏在拉贝后代的地窖里落满尘…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中国“辛德勒”的拉贝是一位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德国纳粹党人。在侵华日军施行南京大屠杀的恐怖岁月里,他不顾自身安危,组织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利用其特殊身份同日军交涉,为亟需帮助的南京人民伸出援手。《拉贝与南京的生死缘》完整地记录了由此引发的一段感人肺腑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1937年11月底,20多位西方人毅然留居危城南京,其中15人自发组织成立了南京安全区(难民区)国际委员会。德国商人约翰·拉贝被推举为主席。他们以人道主义精神,救助了20多万中国难民,保护了安全区内的房屋财产免遭火灾。拉贝将亲眼目睹的日军暴行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为后人留下了日军大屠杀的铁证。日军在南京的滔天罪行使拉贝万分震惊,南京人民的鲜血也使拉贝看清了侵略战争的本质。这一时期的恐怖经历使拉贝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根据档案资料及“拉贝日记”,对拉贝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行为及这段经历对其思想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1988年第6期《民国春秋》上介绍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旧译雷伯)返回德国后的情况,以及南京市民为其发起的募捐活动。现就拉贝日记及拉贝在南京住处的发现,叙述如下。 拉贝日记重见天日 1996年12月12日下午2:30,美国纽约洲际大旅馆,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正在举行记者招待会。会场上,无数电视摄像机和照相机都对准了一位德国妇女。她,就是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的外孙女赖茵哈特夫人,她向各国记者展示了她外祖父拉贝先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写的战时日记及资料。沉寂半个多世纪的拉贝日记重见天日,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中、日、美、英、德等国家的电视和报纸都作了广泛报道。  相似文献   

5.
儿时的南京     
大约在1950年前后,在南京教书的父亲把我们全家接到南京。头几年住在莫愁路,明德女中(后改为五女中、三十六中)隔壁的一个院子里。院子南北各有洋楼两幢,中间是树木和花圃。我们当然住不上洋楼,我们一家住在楼旁的汽车库里。倏忽之间,过去了半个世纪。有天晨练,我和妻子走到莫愁路,便  相似文献   

6.
约翰·拉贝故居的大门重新打开。在中、德四方近一年的共同努力下,拉贝故居修缮完工。从现在起,拉贝故居将成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和“拉贝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2006年10月31日,南京大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博西家用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在南京大学举行揭幕仪式,这标志着修缮一新的约翰·拉贝故居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各方为时近一年的不懈努力,饱经风霜的约翰·拉贝故居今天修缮一新,并将作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和”拉贝和平与冲突化解国际研究交流中心”对外开放。作为一个综合性学术研究的国际平台,该中心将不仅用来纪念在二战中协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拯救了超过25万人生命的约翰·拉贝先生,还将致力于促进国际和平研究和文化交流。故居修缮工程费用225万元人民币由各方联合集资,西门子为主要资助方,南京大学负责具体修缮事宜。  相似文献   

7.
由外籍人士所写、被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最新铁证”的《拉贝日记》,在尘封6O年后,于南京大屠杀6O周年祭日前夕公诸于世。这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保  相似文献   

8.
高峰 《百年潮》2013,(10):47-49
在电影《拉贝日记》中有她的影子;在哈金的小说《南京安魂曲》中有对她的描写;在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中,有她正义的呐喊;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风月女子们危难时刻挺身救士兵的感人故事,真正幕后导演是她;她用滴血的笔记录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暴行;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把金陵女大改成难民收容所,挽救了上万条中国人的性命。在那血雨腥风的时刻,她是当时全南京城难民心中的"观音菩萨"、"神的使者"。在  相似文献   

9.
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因其英文版《南京大屠杀》而被世人所熟知。在该书的创作过程中,她独身一人来到南京实地采访,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拉贝日记》。她知恩图报,将第一手资料与国内专家学者分享,并坚决地与日本右翼势力作斗争。虽英年早逝,张纯如对待工作的执着、专注与投入,为人的热情、谦逊与随和让人难忘。张纯如是南京大屠杀史研...  相似文献   

10.
近据报载:德国西门子公司与南京大学达成协议,争取尽快修复位于鼓楼坡下小粉桥1号的拉贝故居,西门子还出了一笔巨资。这一新闻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而南京人民特别是老一辈南京人对拉贝怀有特殊的感情,对他相当尊敬,因为他是一位传世英雄。约翰·拉贝,1882年出生于德国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屠杀又一铁证拉贝日记公布于世刘兵1996年12月12日,在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份南京大屠杀见证人的日记被公布于众。这位见证人就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主席,主持难民保护工作的,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  相似文献   

12.
与“忧愁”无关的花姑娘 49岁的格桑曲珍家住堆龙德庆县桑木村,她有两个妹妹:二妹巴桑46岁,三妹米玛40岁。姐妹三人“不约而同”地都没有结婚,住在一个大大的藏式院子里,院子里收拾得千干净净,开满各种鲜花。 春天,她们不仅在土地里种下青稞、麦子和土豆,还在院子旁边的地里洒下花的种子。每年的68月,花开了,格桑曲珍就每天坐18路公交车到八廓街四周的小巷里卖花,她是西藏版的“卖花姑娘”。  相似文献   

1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 ,留在南京的国际友人为维护正义和人道 ,展开大规模的救援工作。其中有德国禅臣洋行的京特博士和丹麦斯密斯公司的辛德贝格先生。他们在南京江南水泥厂组织了难民收容所 ,收容难民 4 - 5万人。这些难民屡次向他们呈文 ,诉说自己所遭受的苦难。这些呈文的德文译文 ,保存在德国档案馆和拉贝日记中 ,从而使我们今日得以了解当时栖霞、江宁、句容农民身受日军杀烧淫掠的苦难  相似文献   

14.
乡下的院子     
大部分的农村人家,都有一个院子,有院子和院门。我的老家,在一个小乡村,父亲虽然在外工作居住,但老家也有一个院子。小时候,我最喜欢回老家,喜欢到二伯家的院子里玩耍,坐在院门的门槛儿上与表妹玩“拍巴掌”。我那时是很喜欢在有月亮的晚上,与表妹一起,搬出张长椅,躺在院子里看月亮,数星星,并不懂得什么是北斗星,什么是勺把星,然后在习习的夜风里,不知不觉地睡去。在院子里过节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一家大大小小都聚在院子里,摆上几桌酒菜,男人、小孩、妇女们都分别而坐,然后是边吃边谈边笑。男人们蹲在木椅上,大碗喝酒,大声描述在哪接了活儿,…  相似文献   

15.
岳家沟是秦始皇陵西南的一个村庄,地属今西安市临潼区晏寨乡。1986年1月,岳家沟一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挖出一座古墓,我们随即进行抢救性清理,并将此墓编为一号汉墓(M1)。当陕西省秦始皇陵考古队对秦俑一号坑进行第二次发掘时,又在该村民院子里发现二号汉墓(M2)。同年8月,我们对M2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将两座墓的发掘情况简介如下。两座汉墓位于秦始皇陵的西南,在陵园西侧内、外城之间的南端,西距外城60米,南距外城约350米(图一)。一号墓和二号墓东西并列,相距4米。这两座墓地处骊山北麓大水沟口的山前洪水冲积扇上,系黄土沙砾堆积,土质疏松而坚…  相似文献   

16.
鹌鹑 《世界》2008,(2):114-115
黄昏,车终于到了苏斯特——巴方边检海关所在地,也是一个围墙环绕的院子,同样简陋许多,也就没有那么戒备森严。这院子里的人无比热情,每问个问题,立刻有无数闲杂人等张嘴抢答,乱到根本听不清答案。  相似文献   

17.
冯述田 《南京史志》2022,(36):63-65
<正>【失误原文】院子里的板栗树南京六合区棠城学校八(9)班胡天琪家乡的院子里有一棵板栗树,若累了没有地方去,唯一的选择就是倚在蓝色的纱窗边,对着窗,欣赏院内的这棵遒劲苍然的板栗树。细细凝望,这棵板栗树很高大,枝叶十分茂盛,树干上果实累累,十分诱人。这时,捧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前,听秋风穿窗而过,听板栗窃窃私语,听秋虫鸣唱心曲,仿佛进入了一个澄澈空明的天地之中。  相似文献   

18.
南京的冬天     
南京的冬天既没有海南的温暖,也没有哈尔滨的寒冷。但总是有些美丽的事物,给这个季节增添了独特的风韵。南京的冬天是个奇怪的女巫,她总让人摸不着,猜不透。今天早上湿润的空气中还稍许透着些暖意,可当你正在暖和的被窝里做着甜美的梦时,女巫已经把她的礼物撒到了人间,那白的雪就是冬天的象征。一大早,孩子们就从舒适的床上爬起来,穿上羽绒服,兴高采烈地跑到院子里,玩着永远玩不腻的游戏。而有些小朋友,舍不得那暖和的被窝,又挡不住那一年只有一次的游戏的诱惑力,只好用小手把玻璃上的雾气抹开,或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市亚尔乡“西依提勒克”村,一户农民家里出土20多公斤古钱币,据称几年前在院子里栽葡萄,挖到1米多深时发现的。出土时见有棉口袋残片和短截麻绳,可能是祖辈用麻绳串系后装入口袋埋入地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遗产》2013,(5):10-19
古戏台大都修建在庙宇和祠堂里。造在庙宇里的戏台,面对大殿,中间隔个院子,普通人站在院子里看戏。院子两侧有厢楼,楼上是大户人家看戏的地方。演戏的日子,厢楼下摆满了小吃摊.热气腾腾,油香扑鼻。这个形制,历经一千多年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从明代后半叶起,经朝廷开禁,全国到处掀起来了兴建宗祠的热潮。拜祖宗和拜神道差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