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献》2017,(6)
新近出版的《汤显祖集全编》中收录了新近辑得的《诗文续补遗》一卷,其中出自宗谱文献的十一篇,除出自《文昌汤氏宗谱》中的一副对联可以确定为汤显祖所作外,其馀十篇均有作伪的嫌疑,其中八篇作伪证据明显,基本可以确定为伪作。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出自宗谱中的署名为名家的作品的辑佚和采录,一定要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另外,《诗文续补遗》中所收入的两篇出土文献,也存在着明显的作伪嫌疑。  相似文献   

2.
清代作家李文瀚的散曲集《味尘轩词余》曾被《全清散曲》辑编者所关注,但由于条件所限而未能被收入。笔者在国家重大项目《古本散曲集成》的文献普查工作中发现了原书,该书共收录散曲套数十五篇,其中有八篇可补《全清散曲》之遗,具有重要的辑佚价值。本文对这八篇套数进行了校点,对相关人物作了考证,并在此基础上对李文瀚的散曲创作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马融文章考     
范晔《后汉书》述马融文章21篇,明张溥辑为《马融集》1卷,清严可均《全后汉文》辑19篇.兹按《后汉书·马融传》所录文类,参以严氏《全后汉文》,并考诸书所见马融文章、残篇、残句、存目,得赋颂10篇、书奏(含表)10篇、对策2篇、遗令1篇、书序2篇、自叙1篇,哀辞未知篇数.  相似文献   

4.
书讯     
《藏族习惯法:传统与转型》陈庆英著。全书集的36篇文章绝大多数是作者本人独自完成的。其中有两篇与他人同著。作者在前言中提到"是为了怀念这两位曾经和我亲密合作的英年早逝的藏族朋友"。该文集按照所探讨问题的年代先后分为六篇,即吐蕃王朝篇、宋代藏族历史篇、元代藏族历史篇、明代藏族  相似文献   

5.
宋书兰 《黑龙江史志》2013,(17):122+124
本文从宫卜万著述《牟平遗香集》着手,结合烟台图书馆所整理出的珍贵牟平文献,对宫卜万编纂《牟平遗香集》的过程与缘起、范围体例及文献价值、存世版本诸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0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00年桂林·中国青花梅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市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各级领导等180余人出席大会。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探讨中国青花梅瓶文化与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的有关问题。会议共收到论文120多篇,其中64篇已收人《中国陶瓷研究》第六集出版,另有一部分将由《南方文物》期刊发表。配合此次会议,桂林博物馆选编出版了《靖江藩王遗粹》大型图集,并精心设计推出了全国惟一的梅瓶专题陈…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正2018年12月8-9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13位外国专家和27位国内学者,分享了各国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一般简称为"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方面的举措、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本专栏的四篇论文中有三篇来自此次会议。其中国际著名非遗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前主任爱川纪子女士(Noriko Aikawa-Faure)的论文是她在此次大会上所做的主旨发言。她从发  相似文献   

8.
一、《全唐文》的价值 1.《全唐文》是一部清嘉庆时官修的唐五代文总集,一千卷,所收资料比其他同类书丰富。首先从所收文章数量看,如《文苑英华》收诗文近两万篇,唐五代作品占九成,其中所收唐五代文只有八千篇,而《全唐文》收文两万篇,其篇数是《文苑英华》所收唐五代文的两倍半。《唐大诏令集》是唐代诏令之集大成者,收诏令1686篇,《文苑英华》收唐代诏令1681篇,二者合计3367篇,其中还有许多重复。而《全唐文》收诏令近6000篇,约为《唐大诏令集》、《文苑英华》二书诏令总和的二倍。像墓志铭,《文苑英华》收222篇,而《全唐文》收472篇,比《文苑英华》多一倍。像赋,《文苑英华》收1300余篇,而《全  相似文献   

9.
王云  崔建利 《文献》2006,(4):89-96
一、《识后》写作背景及版本状况 《徐忠勤公遗集识后》(以下简称《识后》)是我国近代藏书家徐坊之子徐锺蒧为徐坊作品集写的一篇序跋性文字.徐坊(1858-1916),字士言,又字矩庵,号梧生,又号蒿庵,山东临清人.  相似文献   

10.
普鲁塔克的《传记集》和《道德论集》,实际来自后世对其126篇存世著作的分类汇编。这一格局初见于公元三、四世纪的《兰普里亚斯书目》,后随著作主要抄本、印本、译本编纂的变化而逐渐成型。国内学界在谈及此两个著作集时,往往将其误作普鲁塔克当时写成的两部书。而以《希腊罗马名人传》命名所有50篇存世传记的做法,虽效仿文艺复兴时期阿米约法译本和诺斯英译本,却忽略了两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同时也与其中46篇以希腊—罗马形式配对写成的《对传》相混淆。《传记集》和《对传》的内容性质并不相同,研究中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江贻隆 《沧桑》2008,(3):250-251
史可法遗著,经过罗振常先生广为采辑,成《史可法集》。今据清代至民国安庆一府六邑方志,为《史可法集》补苴四篇,其中一篇为奏疏,三篇为书牍,《请建宿松城疏》是现今所能见到的史可法的第一篇奏疏。另外,本文对四篇遗文写作时间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2.
王昶是乾嘉之际著名学者,其一生著述宏富,在当时诗坛亦占有重要地位。《春融堂集》为其诗词古文之合集,是研究王昶的重要资料。此外,王昶还有大量文章并未收入集中,从全面占有文献的角度而言,这些未收之文也是进行王昶研究不可忽缺的一手资料。201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点校本,其中附录了未收入《春融堂集》之王昶佚文一篇。今笔者在王芑孙《惕甫未定稿》中又辑得王昶的两篇书信,此两篇虽未收入《春融堂集》,然其对于研究王昶其人及其诗文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末家铉翁《则堂集》原本散佚,乾隆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而收入《四库全书》.近检四库本《则堂集》及相关文献,考有《则堂集》佚文1篇,集内隐藏佚诗2首,误收诗3首.另《宋代蜀文辑存》有家铉翁文5篇,其中4篇未见《全元文》收录.  相似文献   

14.
查继佐是明清易代之际的明遗民词人,《全清词·顺康卷》"补编"收其词4首。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查继佐《敬修堂诗后甲集》附《敬修堂诗馀》,收词27首(含断篇2则),除了前4首即"补编"所收者外,馀23首为其所遗,今辑出以补其阙。  相似文献   

15.
文耀 《考古》2015,(2):31
《成都考古发现》(2012)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本,正文共591页,约88万字,文后附有彩色图版24页。定价238元。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12年度考古报告集。共收录了考古发掘报告24篇,包括新津宝墩遗址、西昌横栏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新津柳河村宝墩文化至十二桥文化遗址、新都高桥村宝墩文化至三星堆文化遗  相似文献   

16.
张鸣凤里籍     
张鸣凤,生卒年不详,约明穆宗隆庆年问在世,晚年自号漓山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官至应天府通判。张呜风博雅能文,噪名嘉靖七子之右。一生颇为勤奋,笔耕不辍,著述甚为丰富。著有《漕书》八篇、《西迁注》一卷、《桂胜》十六卷、《桂故》八卷,还有《浮萍集》、《东潜集》、《河垣稿》、《谪台稿》、《粤台稿》等。晚年,受广西巡抚蔡汝贤委托编修《广西通志》,书未成就病故。张呜凤之孙释超拨,自称家遗镌刻七种,值兵火幸存,因而从全稿内掇其十分之二为《羽王先生集略》,此集今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死后的24卷定本?1927年6月2日,王国维(1877-1927)在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王国维之死,世人热议已久。毕竟斯人已逝,整理其遗著成为当务之急。其友人罗振玉1927年编印《海宁王忠慤公遗书》,其弟子赵万里1940年编印《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以下均简称"遗书本"),均应时而生。在这两部卷帙浩繁的"遗书本"之中,王氏代表作《观堂集林》必然辑录,共计24卷。这部《观堂集林》,是王国维国学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确如梁启超所赞"几乎篇篇都有新发明"。  相似文献   

18.
杨欣 《沧桑》2013,(4):233
张海瀛史学研究文选《治史集》由张晨编,三晋出版社于2012年11月正式出版。张海瀛先生从1964年在《光明日报》发表首篇论文至今已四十八年了,先后发表史学论文数十篇,现从己刊和未刊论文中,遴选出四十六篇结为一集,取名《治史集》。收入的文章大致可分三类,一类为史论类;二类为山西史志研究类;三类为史志评论类。其中关于中  相似文献   

19.
郑玄经注传疑例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玄经注传疑例述略吴庆峰郑玄注经,条例广多,张舜徽先生著《郑学丛著》(齐鲁书社,1984年6月),其中有《郑氏经注释例》一篇,专解郑注条例。张先生在此篇的“自序”中说:“古人著述不言例,而例自散见于全书之中,后人籀绎遗编,多为之方以穷得其例,信能执简...  相似文献   

20.
清末山西著名的学者,戊戌六君子之一者杨深秀,由于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历来为中国近代史及三晋地方史研究者所重视。但他存世诗文只有《雪虚声堂诗钞》三卷及《杨漪村侍御奏稿》一卷。其中《雪虚声堂诗钞》是光绪八年以前所作,奏稿也只收四篇,俱为光绪二十四年,即戊戌年之作。其它所作俱不见流传。武育元《雪虚声堂诗钞序》中云:“君顾欿然不熹,随手零落,录存者才寸余”。《戊戌六君子遗集》之编辑张元济先生在是书序中谈及编辑杨深秀遗作之经过时说:“漪村之诗,则止于壬午以前。书衡求后集於其嗣,亦不可得也”。可见杨深秀的诗文在当时就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