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在考虑对遗址本体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也要体现出展馆建筑与所属环境的协调统一,突出自身特色;在展陈设计上着力保持考古发掘现场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同时强调与观众的互动体验,围绕主题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设计互动情境,鼓励观众动手动脑参与展览。  相似文献   

2.
原丰 《东南文化》2021,(4):16-21
搬迁保存的考古遗迹是一类特殊的不可移动文物,因学科研究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当前考古发掘和博物馆陈列工作中都受到相当的关注和重视.这一类文物具有特殊性、典型性和原真性等特点,在各地博物馆陈列中广为运用,其在博物馆陈列中通常采用复原陈列的方法,策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好展陈体系的融合、展陈空间的利用、展览内容的解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伴随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当代博物馆展陈在博物馆建筑、展厅以及装饰细部等陈列元素上体现出鲜明的隐喻特征。这些充满象征与暗示的元素综合生成了博物馆的个性空间,成为博物馆表达历史记忆的载体,也是构建视觉文化的重要端口。当代博物馆借助隐喻的视觉文化来塑造观众的"看"进而实现对观众的引导与塑造。因此,研究展陈中的隐喻对于探讨当代博物馆的展陈理念以及背后的文化诉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湘越 《文物天地》2023,(S1):127-132
以外国领事馆及附属建筑为主的烟台山近代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通过展陈活化利用,有效发挥它的文物价值,是新时代赋予文博工作者的责任和任务。针对以往展陈利用工作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探析问题存在症结,思考问题解决的路径,提出将烟台山近代建筑打造成以烟台开埠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群的构思,希望能给其他近代建筑群的展陈利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打造沉浸式展陈空间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邹城博物馆孟子馆为例,对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文化主题场馆展陈中的应用及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博物馆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场馆展陈活动提供了相关内容参考。  相似文献   

6.
任琳 《东南文化》2021,(4):158-163
近年来,"了解故事"代替"欣赏珍宝"成为博物馆观众最主要的参观目的.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亦呈现四种叙事趋势:主题展代替珍品展、语境阐释逻辑代替符号分类逻辑、动态故事代替静态描述以及多元媒介组合代替单一媒介组合.推动展陈"走向"叙事的原因有西方博物馆展陈经验的影响、博物馆"泛艺术化"困境的阻挠和文物身份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当下,博物馆人应兼顾"具有中国风格的叙事结构""以人为焦点的叙事视角"和"规范化展览叙事机制",努力呈现具有科学阐释逻辑、较高传播效率和理想认知规模的展览.  相似文献   

7.
方云 《东南文化》2018,(1):110-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又一重要体现。如何做好非遗事项的展陈,如何通过有形、静态的"物品"呈现非遗无形、活态的"信息",这是博物馆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与趋势。"云泽芳韵土布展"通过两位女性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织布作品来讲述其个人生命故事,更好地呈现"物"与"人"的关联,使观众于观展过程中,不仅能了解非遗技艺,提升非遗保护意识,更能通过对他人生命故事的解读,完成自我生命的观照与思考。此案例可以为更多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玲 《东南文化》2018,(2):92-97
博物馆展览的女性文化属于社会建构的一种身份文化。因受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她"故事在"他"历史中,长期处于被叙事、被表征的从属地位。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博物馆,早期受"他"文化叙事模式的影响,展示中较多充斥着男权话语。20世纪80年代,受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多元叙事方式影响,女性主题叙事逐渐进入博物馆。近年,国内博物馆在展览实践中也开始改变传统"国之重器"观的宏大叙事模式,从"小历史"视角重新审视、诠释和再现女性文化,先后策划了一系列颇具变革性的女性主题展览,为消解男权表征体系中单调的女性形象,重构女性文化身份,实现"她"故事的自我讲述等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文化平台。  相似文献   

9.
刘守柔 《东南文化》2013,(1):117-122
美国的历史住宅博物馆主要是由曾作为居所的历史建筑改建而成的一类博物馆,也是历史建筑保护和展示的方式之一。博物馆通过复原室内历史场景,让观众体验和了解历史;以物质文化来解读历史,其展示内容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试图通过对历史的表述来影响人们的观念。关于展示内容"真实性"的讨论,又涉及了博物馆实务与展览理念。同时,美国这些故居旧宅改建的博物馆对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中国钱币博物馆推出的《中国货币通史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中国货币通史陈列》以小文物、大主题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货币背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货币讲好中国历史和中国故事。中国钱币博物馆首次参加此项活动并获此殊荣,充分展现了中国钱币博物馆在货币史研究和展陈方面的实力,将对博物馆今后工作起到进一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博物馆中数字技术也成为辅助展陈的重要工具。数字技术不仅能提高博物馆展陈的丰富度,还能够利用现代化设备,以更加直观且有趣味性的方式向参观者介绍博物馆内的展品,让参观者对产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参观的趣味感,增强参观体验。因此,数字技术辅助博物馆展陈成为博物馆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何在博物馆展陈中合理运用数字技术,成为博物馆管理工作者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文章将对数字技术辅助博物馆展陈的方式展开探讨,并且结合当前数字技术实际情况提出博物馆展陈的几点思考,希望可为博物馆展陈工作提供全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民俗陈列由于展示内容的通俗化,在博物馆展陈中打破了文物罗列的教科书化,如讲故事一般更加注重"俗"。民俗文化深圳博物馆的第二大基本陈列《深圳民俗文化》通过集中展示区域民俗、广府民俗、客家民俗和海洋文化习俗,全方位讲述了一支乡土味浓郁的"深圳故事"。作为深圳民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展览,《深圳民俗文化》借鉴了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香港故事》、首都博物馆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等国内其他综合类博物馆的民俗陈列,展陈语言逻辑清晰,表现方式灵活多样,展陈效果极具感染力,是深圳博物馆最受欢迎的基本陈列之一,对深圳地区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深圳博物馆《深圳民俗文化》陈列展为例,从展览文本、表现手段、空间布局、受众体验等角度分析民俗陈列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康纳派瑞历史博物馆为代表的美国博物馆通过以观众体验为核心的调研、分析和创意设计,成功缔造了博物馆营销的传奇。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博物馆而言,既需要学习西方博物馆先进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同时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博物馆的"原真性、学术性和原创性",才能在日趋激烈的文化娱乐行业竞争中,重新构建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陈列是在博物馆语境中通过空间、展品和设计传播知识、影响观众判断及态度的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博物馆展陈有不同的要求。博物馆陈列内容是一个多成分、多层阶、多联系的复杂网络,博物馆实物、博物馆空间和陈列设计是构成博物馆陈列的三个元素,其中的实物性元素包括实物、图示、仿复制模型、场景、美术创作等;博物馆陈列内容的组织方法有分类标本类、知识教学类、主题类、讲故事类和论证类等类型,设计人员应根据陈列目的和观众学习需求妥善设计内容呈现的次序和状态。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肩负着"文化输出"的责任,讲好中国故事是博物馆的时代使命。数字信息技术对博物馆改善展陈效果、丰富宣传手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映出观众的真实诉求。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博物馆各方面变化巨大,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是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提升博物馆的活力,增强其对当代人的影响力,是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以莘县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梳理文博资源、阐释文物价值、创新展陈方式、观众互动体验、搞好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利用的改善措施,让观众了解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学习文博知识、陶冶情操,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政育人的作用,以促进博物馆宣传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博》2019,(6)
本文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举办的《翠石瘗玉——唐代女性碑志拓片展》的探讨,从展览的展陈方式、展品解读、内容构架、合作模式,以及高科技展示手段的植入等方面做了一些分析,试图在探索高校博物馆办展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滕州市博物馆新馆自运行以来,以国家一级馆的展陈原则为指导标准,不断夯实展览能力、提升展陈水平、扩展服务形式,积极打造县级博物馆展陈新高地。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完善,全方位优化提升,展览陈列水平不断提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使观众逐渐树立起喜欢到滕州市博物馆“看展览、做活动、听讲座、买文创”的观念,因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文章探索滕州市博物馆新馆在展陈方面的新措施和新经验,以期为中小型博物馆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博物馆在社会整体形象构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和新形态的博物馆不断出现,工业博物馆作为展现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将视角聚焦在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建筑、展览策划和形式设计,观察目前工业博物馆在遗址利用、主题策划、展览展示和社会教育方面的特点,以沈阳工业博物馆和柳州工业博物馆为主要研究对象,浅析工业博物馆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林 《东南文化》2021,(1):161-167
考古文物是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核心展品,在其主要社会职能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考古学阐释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物证史法、情境展示法、关联阐释法等已被逐渐应用到博物馆展陈中.但以传统考古学为核心的阐释方法在公众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单一视角与多元需求的矛盾、学科思维与展陈逻辑的矛盾、学术规范与启发教育的矛盾.对于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