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于成龙爱写百姓能看懂的诗,被蒲松龄写入《聊斋志异》于成龙是近期新闻上频频被提及的一位清朝人。先是戏曲晚会上,中央七常委与首都近千名观众观看了《廉吏于成龙》;接着,关于于成龙的纪录片又在电视上热映。对一个从贫困之地县令起家,一步步升迁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来说,于成龙所演绎的廉政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康熙皇帝称赞他为“天下廉吏第一”,屡次破格提拔,把于成龙树为廉政典型。事实上,于成龙不仅是能做实事的廉吏,更是爱好  相似文献   

2.
《沧桑》1994,(1)
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哺育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其中也包括一些品德超群的清官廉吏。被康熙皇帝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封建社会中寥若晨星的一位清官。  相似文献   

3.
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溟,清初名臣,官至两江总督,为官清廉,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谥“清端”。  相似文献   

4.
看了19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不仅为太原电视台给全国提供了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好剧而叫绝,同时,更为我们山西这块“地灵人杰”的宝地,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位如此出色的贤吏、廉吏而自豪!  相似文献   

5.
清代廉吏第一人清朝末年,官场黑暗,官吏腐败。但在清朝初期,一些官员尚能克制自已,廉洁清正。曾被康熙誉为"廉史第一"的于成龙,就颇有些代表性。于成龙在出任罗城县官时,勤于治政,安抚百姓,行为清正廉时,很得百姓们的爱戴。一次为民处理完事情后,一贫民在公案...  相似文献   

6.
正于成龙是清朝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清官廉吏,被康熙帝评价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45岁出仕,为官23载,从七品知县到封疆大吏,所到之处皆有政声。他3次被举"卓异"(清朝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每3年、武官每5年考核一次,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清史稿》中专门有记载其事迹的《于成龙列传》。  相似文献   

7.
于成龙是清代著名廉吏能臣,十分重视方志修纂,任职直隶和两江期间,主持修纂《畿辅通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等,是方志编纂的中坚力量。他还为多部志书撰写序言,确定义例。于成龙以修志为责任,视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科学编排志书体例,形成了关于修志方法、志书内容、文本特点、修志目的在内的方志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赖晨 《文史月刊》2012,(1):57-57
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的清代名臣于成龙(1616-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他23岁考取贡生,45岁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所到之处,都有政声。他在23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而蜚声朝野。  相似文献   

9.
我们家的事,贵阳市政协文史资料上有一个人写过于德楷的一篇资料,白云区有两个人写过有关我家祖父及父亲的材料。从他们写的材料上看,说我们是于成龙的后裔,从现在掌握的材料看,我们家与于成龙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从平刚老先生写于德坤的材料又有这个说法。在我们家谱上,又查不到我们家与于成龙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晋芳 《文物世界》2011,(1):79-80,82
2007年夏,太原晋祠博物馆开始在关帝庙东厢房举办三晋廉吏展。开馆伊始,展览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宣传廉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2月,经过改造后的三晋廉吏展以新的面貌示人,但不变它的宣传廉政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  相似文献   

11.
林光钊 《福建史志》2023,(4):46-51+72
“闽都”方志蕴聚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主要有廉吏传记、廉洁诗文、贪腐事例等,其中廉吏传记数量最多。发掘、整理这些文化元素,可以扩充古代廉洁文献存量,丰富古代廉洁文化研究对象,探究古代廉政建设的做法,对推进当地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争寡妇     
于成龙,清初大臣,康熙帝誉其为清官第一。一生断案无数.其中不乏一些经典案例,《争寡妇》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明知"廉吏不可为"却"不可为而非为",他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廉洁永远是那历史中的常青树,千百年来,它无时无刻不敲打着每一个人的良心。山西历史上廉政名人层出不穷,出了"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著名清官陈廷敬等。廉政文化建设也是反腐倡廉、净化政治生态的"精神食粮"。通过《清代廉吏石家绍》一文,继承和发扬古人的廉政思想和廉政举措,使其真正成为廉洁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于成龙故居     
<正>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先后升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于在任上去世。于成龙明确保甲制度,全力推行农耕,造福一方百姓。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他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  相似文献   

16.
略说清官     
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有很深的清官情结。时至今日,这种清官情结也还没有完全消除。近年来,电视台播放的描写包拯、海瑞、于成龙等人的清官戏,曾在某些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刘墉祖籍日照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笔者修志过程中发现的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日照刘氏族谱的记载,结合实地调查取证以及走访相关人士,考证清代廉吏刘墉祖籍在山东日照,弥补了史志记载缺憾。  相似文献   

18.
一代廉吏于成龙手书碑刻,近日在山西平定县旧关村古关隘处发现。此碑高149CM,宽73CM,青石质地。这块古碑虽已被撞折三截,经初步考证,此碑确系于  相似文献   

19.
陈友林 《文史春秋》2013,(12):64-64
杨震(59—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少好学,博览群经,时称“关西孔子杨伯起”。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是东汉时著名的廉吏。  相似文献   

20.
略知明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海瑞与严嵩忠奸斗争的故事。而奸相严嵩与廉吏张却有着师生关系而不为人所知。严嵩,明弘治十八年进士,因善于谄媚皇帝,官拜英武殿大学士,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师。入阁并擢首辅后,揽权贪贿,残害忠良,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相。张何许人也?因何成为严嵩的老师?为何张又和奸相严嵩形成强烈的反差,成为明朝著名廉吏呢?张(1461—1518),字仲,别号泾川,广西平南县城西厢一里(今平南镇)人,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元及明,张氏家族八代连中科甲,其中进士二人,解元(举人第一名)一人,举人十人。平南民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