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福山和他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与陈启能先生商榷张铭读陈启能先生在《史学理论研究》杂志1997年第3期上的文章《历史终结了吗?——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很受启发。陈先生是学界前辈,文章功力深厚,深入浅出,洋洋洒洒几近两万字,实为近年来评价福...  相似文献   

2.
探索马克思对世界史研究的贡献问题,无疑是我们史学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最近发表的彭树智先生的长篇论文:《马克思对世界史研究的贡献》(载《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以下简称彭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努力。彭文较系统地展示了马克思从青年时期到晚年对世界历史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为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史的来源及其建立提供了一条基本的线索。但是,论文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订正的问题,特别是在有关马克思早期对世界史问题的研究方面,彭文在史料的运用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失误。例如,彭文在谈到马克思“在1843年—1848年间的另一部有关世界历史的笔记是本世纪30年代发现的《巴黎手稿》”时(参见《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第4页。重点号是引者加的。以下凡引此文,只注  相似文献   

3.
一、圆桌会议史学理论杂志创刊20周年笔谈…………于沛、陈启能、庞卓恒、何兆武、张广智、苏双碧、朱政惠、姜、刘军2007.1——4外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王加丰、沈坚、孙立新、梁民愫、陈新、张经纬2007.2——4世界历史上的文明:文化比较与交流……徐蓝、王燕平、韩东育、徐天新、陈志强2007.3——4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陈之骅、沈永兴、赵士国栾景河2007.4——4二、专题研究伊斯兰传统文明的基本特征与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哈安全2007.1——22……………………………………前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的任务,这其中也包括历史学。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史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话语体系,深刻总结中国史学的优秀遗产,形成中国史学特有的风格、特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把世界历史作为自己的研究范围,建立自己的世界史研究体系;必须贯彻"百家争鸣"方针,鼓励不同学派争鸣,同时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应对挑战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史学。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重点学科主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的小型座谈会,除重点学科的成员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庞卓恒、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所长张顺洪应邀出席。与会学者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八封信入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发展唯物史观,自觉地用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这里发表六位学者的发言稿,希望引起学界更广泛的重视,共同开创唯物史观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一 总论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2 0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于沛 史学理论研究 2 0 0 0 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葛恒云 袁吉富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 0 0 0 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宫敬才 光明日报 2 0 0 0 1 2 1 2试论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贡献 陈应仙 李军生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 0 0 0 3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世界历史观 金邦秋 社会主义论坛  2 0 0 0 7落日的辉煌———十七、十八时期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学习时报》编辑部 光明日报 2 0 0 0 6 1 9论历史学…  相似文献   

7.
从知识的积累与变革理论来看,1978年至今的三十年,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积累S形曲线,遵循了指数增长和范式转变的基本规律。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方针,可以视为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A点,即从缓慢积累转向加速发展的加速点。思想解放带来了史学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变,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与新实践的基础上,开始重新审视西方史学、苏联史学和唯物史观,进入了自主探索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总论唯物史观:纯粹实证科学还是哲学的社会批判学说卞绍祖理论探讨98.6内在于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谢龙新视野98.5邓小平史学思想探析曹景文思想理论教育98专辑刘大年在《马克思主义是史学研究最根本的方法》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人民日报98.6.20马克思历史阶段理论中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刘忠世学习与探索98.3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郑吉伟内蒙古社会科学98.1马克思历史理论建构的方法和逻辑叶险明中国社会科学98.6文化历史──历史向人的回归:关于整体性世…  相似文献   

9.
(1983.1—1983.9)马克思和历史科学(匡萃坚) 《历史教学问题》1983一4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中阶级斗争的几个问题 (徐泰来)《湘谭大学学报》1983一3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资产阶级 史学的批判和胜利(朱本源) 《陕西大学学报》1983一3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16—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浙江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所共同主办的第18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学者参加,既有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亦有年富力强的中坚学者,更有代表学界未来的年轻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纪之交的史学理论研究",研讨围绕"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成就与问题"、"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于沛 《史学集刊》2020,(1):20-2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新史学,构建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学术体系提上日程。所谓“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学术体系”,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通过原创性和批判性的研究实践,逐渐形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关注人类的世界史理论框架。其目的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认识纷繁复杂的人类历史,科学阐释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获取历史的启迪和智慧,以更清醒地把握现实、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世界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而是生产力普遍增长和人们交往普遍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人类历史三大社会形态说,是我国学者正确理解世界史的出发点。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乃是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人类在没有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劳动分工之前,是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的。因此,世界历史的形成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方法论 王啼升 哲学研究 95.1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模式 义研究95.3马克思历史评价理论辩析江丹林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及其特点 (武汉)95.3张康之马克思主学术月刊95.4李海滨理论月刊也谈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一与启良同志商榷孟庆 仁东岳论丛95.2 ’论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 孟庆仁齐鲁学刊(曲阜) 95.2 赫从历史决定论到历史选择论一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 再认识张曙光学术月刊95.4(历史学笔记)一一部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马克思晚年的 重要著述聂锦芳哲学动态9S.6马克思古代东方社会理论形成的历史郑祖铤史学…  相似文献   

14.
史学理论主要研究历史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历史研究的开展具有理论和方法论指导的意义。我国自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史学》,逐步实现旧史学向新史学转化以后,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由蒋大椿和陈启能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史学理论大辞典》,是一部对近百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史学理论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5.
由陈启能、于沛、姜、张雅琴、朱政惠、张耕华合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们努力站在今天时代发展的高度,对一个世纪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全书分成两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和思考。第一部分《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着重对“历史规律问题”、“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和选择性”、“社会形态理论”、“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历史思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几个具体国家的考察》则分别对中国、英国和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其中着重对苏联…  相似文献   

16.
会议通告     
<正>第十八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拟于2014年"五一"前后在杭州召开。会议主题为"面向新世纪的史学理论研究"。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包括:1.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成就与问题;2.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成就与问题;3.新世纪以来在史学理论和方法论问题上的新探索。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与浙江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所联合主办,《史学理论研究》杂志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史  相似文献   

17.
由蒋大椿、陈启能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史学理论大辞典》,是第一部对近百年来我国史学理论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的工具书。该书贯通古今,融会中外,不仅辞目涵盖面广,而且辞条释义力求准确、详细,虽有不足之处,但总体质量可谓精彩逼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通史传统是指在长期、丰富的通史编纂实践中,中国历史学家逐渐形成的以通古今之变为核心的历史认识理论和通史编纂思想。通史传统是中国历史编纂学重要的理论资产之一。在世界史研究和编纂过程中,应当通过对通史传统的深入挖掘和不断发扬,赋予当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理论体系鲜明的民族特色,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学优秀传统和当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9.
院跨学科研究组于1月8日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的陈启能、王小宽,近代史所的蒋大椿,考古所的仇士华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所的胡作玄,自然科学史所的董光璧同志,就史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方法结合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座谈。院跨学科研究组的金吾伦、童天湘、秦麟征、刘奔、金周英等同志参加了座谈,会议由陈启能同志主持。现将座谈情况综述如下。 一、国内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19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以其强大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包容性在世界史坛上迅速兴起,对世界历史的变迁和重大事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阐释,在许多国家形成深具影响力的史学流派。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直吸引着各国学者的研究兴趣,不断推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创新之作。经过一百年的积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以唯物史观为主导的历史学开始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影响巨大的唯物史观研究范式。20世纪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