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人物档案:李柱,老红军,陕北人。11岁就跟着刘志丹闹革命,1932年入党,任过苏维埃乡儿童大队长。不到15岁就给胡耀帮当警卫员,抢救过胡耀邦的生命,并曾任过苏维埃赤安县儿童书记。从1935年到1952年,长期在胡耀帮领导下工作。后任过西北农业机械制造厂工会主席、重庆新民机械厂厂长、四川石油管理局江津重晶石粉厂厂长等职,现离休在家。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无论祖上还是亲友,祖祖辈辈连村民组长那样大的官都没出过。1970年我14岁,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就回家帮大人干活了。乡亲们看我年纪小让我当生产队的记工员,一年后又选我当民兵排长,后来当到民兵营副营长。到1974年,村里人都...  相似文献   

3.
正1913年除夕,我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安化乡一个四面透风的破屋里。父亲是一个贫苦的雇农,终年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和打短工养活全家。我六七岁时就开始帮大人干活,一家人忙活一年也混不上一顿饱饭。杨克明引领我当红军1928年,经卖盐的舅舅介绍,家里经常来一些经营布匹的商客,其中一个叫杨克明的"布客"很会讲些四面八方的新鲜故事。他逢集就在我家用门板摆布摊,平时背着货筐,走村串乡地摇着货郎鼓卖布,结交农民朋友。后来我  相似文献   

4.
泥土的故事     
三年初中就快过去了,回顾三年生活,有许许多多让我难忘的人和事,同学之情,师生之情,而最使我难忘的是我们学校的食堂师傅。食堂师傅是一个很善良的老伯伯,他大概有五十多岁了,逢人总是乐呵呵地笑。有时中午锅炉里没水了,他便把自己热水壶里的水倒给我们喝,还说:“冷水喝坏肚子,孩子们到我这儿来喝热的。”每逢食堂师傅打菜,那天打菜的同学一定会非常多,因为食堂师傅很慷慨,总是打很多菜给我们。所以我们大家总是亲切地  相似文献   

5.
我叫田际钿,1917年腊月二十日出生在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县)中伙镇烟墩村,家境贫寒,幼年失学,最为不幸的是10岁左右父母双双病故,甩下我这么一个儿子撒手而去。于是,13岁起便给人家放过牛,帮客栈当杂役,在勤坊铺当过学徒,在酒馆、茶社跑过堂,也帮人家烧过火,给富户人家做长工,小小年纪便品味到了生活的艰辛及世间的冷暖。  相似文献   

6.
三次不幸婚姻让三个不同血缘的孩子走到了同一个家庭,在聚散离合的折腾中演绎着一个至真至深的亲情故事——1984年,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四川南充师范学校教师唐柏林与张某手挽着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一年后,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夫妻二人取义碧血丹心,给孩子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唐丹。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唐柏林沉浸在得女的喜悦中,张某却移情别恋。1987年初,张某索性撇下不满一岁的唐丹与人私奔。看到唐柏林又当爹又当妈,一些好心人四处牵线搭桥,帮他结识了南充市高坪区国税局龙门分局干部李玉碧。当时,李玉碧也…  相似文献   

7.
杨远源,字救贫,1921年1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北中区玉珠乡将军村(今北中镇将军村)西畈组一个大户人家,幼年读过私塾,青年时期曾在将军山下杨氏宗祠办私塾教书。1931年到1949年的18年间,杨远源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军养伤员、写传单、送情报、筹军饷……一心帮百姓,真情为革命。解放后,他当选为太湖县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2012年3月27日病逝,终年91岁。  相似文献   

8.
卜楠 《丝绸之路》2000,(4):49-49
当中国政治文化中心日渐东移之后,地处在历史长河中,西北一隅、黄土山塬的灵台被冷落了。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灵台还有个皇甫谧。东汉建安二十年(215),皇甫谧生于今灵台县朝那乡的皇甫湾。3岁时,由于生母病故被过继给叔父,迁居河南渑池。40岁后又回到灵台,在皇甫湾居住了短暂的时间,然后搬到今灵台县独店乡张鳌坡村,直到公元282年溘然长世,葬在张鳌坡村边。  相似文献   

9.
1982年3月,绍兴南池乡施家桥村村民卢法泉掘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当我处闻讯后去调查时,墓葬结构已毁,随葬品易位.后从卢法泉处收集到越窑青瓷器13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期,八百孤军扼守四行仓库,浴血奋战,从此“八百壮士”享誉中外.昔日英雄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岁月及不为人知的流浪颠沛生活,更激起了我们对抗日将士的钦佩与爱戴.请听一位“八百壮士”幸存者田际钿那刻心铭骨的诉说…… 毅然参军 我出生在湖北赤壁市(前身是蒲圻县)中伙镇烟墩村,家境贫寒,幼年失学,最为不幸的是10岁左右父母双双病故,甩下我这么一个儿子撒手而去.于是,我13岁起便给人家放过牛,帮客栈当杂役,在勤坊铺当过学徒,在酒馆、茶社跑过堂,也帮人家烧过火,给富户人家做长工,小小年纪便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及世间的冷暖.  相似文献   

11.
小田四十二岁到团田寨文财主家当长工,每天早出晚归,牧羊放猪砍柴打杂活,累得又黑又瘦。小田四帮了三年,得不到一分工钱,吃的是杂粮拌康秕,穿的是初来时,文财主老婆给他的一套麻布衣,现在已经破烂不堪了。可悭吝狠毒的文财主还骂他:“穿衣不爱惜,三年就穿破一套新麻衣!”  相似文献   

12.
叶汉文:我的父辈弟兄四个。因为家庭贫困,大伯12岁就到康兴泰行里学徒弟,学的手艺是做皮货。本来应该三年出师,但老板不同意放人,说还要帮师一年。我大伯是老板的叔伯外甥,大伯向他求情都不行,老板说,你要出去做,不管到哪里,我都找得到你。要是你出去摆摊子,我就砸你的锅。把话说绝了,只好又帮师一年。一年以后大伯回来,老板康兴泰也来了,一定要把30吊钱作为大伯帮师的钱.并说.你以后出去做活也好,在外头摆摊子也好,我再无权干涉了。给这30吊钱让我大伯有本钱起手摆摊子做皮子手艺。  相似文献   

13.
段子     
《环球人物》2013,(28):96
不找麻烦今天师傅来装空调,我一再提醒他小心点,安全第一。他说:"看不出来你年纪不大还很谨慎嘛,放心,出了事我也不会找你的麻烦!"说完就从窗台上滑下来一屁股坐在我养了5年的仙人球上。那一刻,1楼到15楼的声控灯全亮了!走错门帮同事搬家,抱起电视机就要走,一位老奶奶从门外进来喊道:"你抢劫呀!快放下,不然我报  相似文献   

14.
“船头”接受革命思想李文才(1889—1972年),柳林县三交镇石头滩则村人,自幼家贫,未上过学,但聪明、好学、勤快,许多农活一学就会,放羊、喂牛、耕作、撑船样样精通。他酿的米酒醇香绵厚,深得邻居好评。后来苇园沟商人梁大昌的酒坊缺师傅,多方打听后,把李文才招到酒坊当师傅。时  相似文献   

15.
旧上海大名鼎鼎、显赫一时的青帮大亨黄金荣,在上海解放后,于一九五一年五月七日向中共军管会呈交“悔过书”。当时,黄金荣已经八十四岁,已从他在八仙桥韵培里旧居迁至龙门路。悔过书系由黄金荣口述,请人代笔,经本人亲笔签名并盖章。两年后黄病故于上海。原件存上海档案馆。悔过书全文如下:我姓黄,名金荣,又名锦馆,上海人,今年八十四岁,住龙门路一四五弄一号。我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十七岁到城隍如姊夫开设的核书店里学生意,二十岁满师,五年后,考进前法租界巡捕房做包打听,那时候觉得做校书师傅没出息,做包打听有出息。现在…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三穗县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毗邻,是贵州扼守东部入黔之咽喉要道.1897年10月2日,甘凤章先生出生在距县城13公里的长吉乡. 一 甘凤章之父甘嗣华,原籍湖南衡阳,19岁后挑着一副货郎担,由湖南辗转来到贵州三穗,再来到长吉落脚,在街上租房子开了一间小杂货店.21岁时,经人介绍迎娶三穗顺安堡(今顺洞村)杨氏为妻,杨...  相似文献   

17.
孙贵颂 《文史月刊》2012,(12):51-52
翁同龢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出身于官宦之家,6岁入私塾,21岁选为拔贡,23岁中举人,27岁以一甲一名进士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其父心存,咸丰朝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后授读同治帝。长兄同书、次兄同爵,均官至巡抚。同治四年,翁同龢接替父业,入值弘德殿,为同治师傅,前后教读9年。  相似文献   

18.
梅州大侠廖安祥先生,1907年4月28日出生于广东梅县三乡的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寒,从小经历生活的种种磨练。1925年初到香港,从此在外拼搏达七十余年,于1997年1月5日在香港逝世,享年九十三岁。廖安祥先生一生爱国爱乡,深受世人景仰。  相似文献   

19.
何文珺 《神州》2012,(13):12-13
闽南文化就是"闽越文化"中的一支亚区域文化,它从地域上说是指地处闽南(福建南部)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地所存在的文化。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说,闽南文化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以上区域。我国大陆的浙南、粤南、海南以及台湾地区,形成了带有变异型的闽南方言社会与乡族社会。即使在东南亚地区以及海外的许多地区,70%的华人也是说闽南话的后裔,在当地被称为"福建帮、兴化帮、潮州帮、  相似文献   

20.
正陆文夫16岁来到苏州,在此生活了51年。苏帮菜的新鲜与精致,使他更加迷恋这座古城。苏州人对饮食,有自己的态度,不时不食、不鲜不食、不近不食、不精不食、不亲不食,由此形成了苏帮菜“时令、新鲜、精致”特色。陆文夫也热衷探讨这个话题。1944年,16岁的陆文夫,到苏州姨妈家养病。一踏上苏州土地,便激动起来。“我到姨妈家只是稍坐片刻,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