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骚》:“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王逸注云:“乱,理也。所以发理词指,总撮其要也。”除《离骚》外,《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招魂》等作品中也有“乱曰”。《康熙字典》云:“又乐之卒章曰乱。”“乱”应该训为理,还是训为乐之卒章?本文将谈谈我的意见和理由。  相似文献   

2.
“杂治”一词,屡见诸两汉史乘。它是一种典制用语,后代治史者对其已不甚瞭然。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杜延年传》时,也仅说“交杂共同治之”而已,对杂治的对象、事由等均无说明。南宋徐天麟编纂《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也未将有关杂治的史料钩稽为专条。 《中文大辞典》倒收有“杂治”辞目,其释文说: 诸事皆治也。《史记·准南衡山王赐传》:“与沛郡杂治王。”《汉书、楚元王传》:“杂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學已經吸收醫術理論闡述修齊治平的身心觀念,但比較偏重於治氣養心。自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數”的思想,漢儒借助戰國秦漢間以陰陽五行學説爲框架的宇宙觀和醫術等術知識,建構其道德原理和治國之術。特别是保存了大量方技思想的讖緯文獻,發展爲一套完整的道德、政治與醫術相結合的理論,顯示出漢儒重視治氣養性的思想傾向。讖緯文獻中還保存了豐富的上古醫學内容,可與《黄帝内經》、馬王堆出土醫書等互證,其儒學色彩也影響了東漢以後的醫術理論。  相似文献   

4.
校理图书,我国春秋初期有宋国大夫“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战国初期有鲁国孔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由此看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校理图书的萌芽。 西汉时期,曾数次大规模地搜集、整理图书。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儒家典籍来加强思想专制以巩固其封建统治。由于西汉官府藏书已“书积如丘山”,有许多图书“学残文缺,稍离其真”,甚至有的“经或脱简,传或间编”。再加之”书缺灭而不明,篇章弃散而不具,晁错等辈,各以私意,分析文宇,师徒相因相授,不知何者为是。”鉴于这些原因,西汉朝廷遂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派遣众多学者,“陈发秘藏,校理旧文”,进行长时间的大规模整理。史有记载的就有五次。其中汉成帝执政期间由刘向、刘歆父子领导的那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业绩也最突出,并且创立了较为完整而  相似文献   

5.
拍前预览     
《收藏家》2005,(8):76-79
徽宗玉、奇玉刀、元青花、金镶玉佛、傅抱石《丽人行》、白石真人《长江所见之景》、刘旦宅邮品原画《金陵十二钗》、陆远《山水》、黄宾虹《山水》册页,这些在北京中招国拍秋拍鉴赏会上展出的拍品令人赞叹不已。在玉石收藏界,“徽宗玉”和“乾隆玉”并称玉中极品,一直被众多海内外收藏家所追捧。不过乾隆玉常有,而徽宗玉却极为罕见,实属可遇不可求之物,许多爱玉之人终其一生也难觅其容。鉴赏会展出的这件羊脂玉鸳鸯笔洗,取材于优质和田玉,长23、宽及高近9厘米,雕工极为精美,雄鸳鸯气宇轩昂,背负着娇小温良的伴侣,别有一番情致。此件笔洗的底部镌有“宣和御制”款识,  相似文献   

6.
从文明起源的方式来追寻中国文化的基因,我们发现中国文化重血亲人伦的伦理型特点。由于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都用宗法的亲属关系来规范和调节,中国古代社会是以伦理为本位的。伦理即人伦之理,论及人们之间长幼、代系、辈分的有序关系,《说文解字》云:“伦,辈也。从人仑声。一日道也。”从语音语义上说,“理”也是由“玉”和“里”构成,  相似文献   

7.
《晏子春秋(?)下》第四:“景公令兵搏治”,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云:疑搏埴,埴治声相近.”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六云:“治者,砖也.谓搏土为砖.《广雅》曰:‘治,砖也’.”王氏所释未免穿凿,孙氏所释亦不全面.“搏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除了孙星衍.王念孙以外,历代关于《晏子春秋》的校释、笔记均未解释过.笔者认为:“搏”是“搏”的误字,“治”是“埴”的假借字.“搏治”当为“搏埴”试述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工染色是玉器制造的重要工艺,早在一、二千年前,我国的玉器制造就采用了染色工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记述:“又东三百七十里日侖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英(艹丹隻),有木焉,其状如谷而赤理,其汁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日白(艹处口),可以血玉。”郭朴注曰:“血,谓可染玉作光彩。”(《山海经·南山经第一》)这是对染玉工艺的明确表  相似文献   

9.
循吏理讼     
刘隆有 《文史春秋》2005,(12):60-61
循吏是封建时代地方官吏的优秀典型。自司马迁《史记》创立《循吏列传》后,2000多年间,生平治绩能被国史载入《循吏传》,一直是地方官员的热切向往和期盼。汉宣帝曾动情地说:“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仇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汉书·循吏传·序》)这里提出的“政平”、“讼理”,既是中央王朝也是小民百娃对官员治绩的最佳期望值,更是史官选择《循吏传》的一个硬务件。所谓“政平”,即办事公平公正,使社会安定祥和。所谓“讼理”, 即及时依法判理诉讼,而无冤滞。“讼理”是“政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政平”的重要途径。历代的循吏们,都将“讼理”作为施政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帛书易传《要》篇所谓“六府”,当为“藏六物之税”之“六府”,所谓“五正”,当为“五官之长”。将“六府”解释为《淮南子·天文训》中所言“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六府”,“五正”解释成《鹖冠子》中的“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五正”,皆与《要》篇之义不合,因而由这种解释推出的卦气说早在先秦已有的结论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1.
《原本玉篇残卷》即南朝梁陈问顾野王所撰《玉篇》的唐写本,其征引《说》训释颇多,是研究《说》古本、校勘今传大小徐本的重要资料之一。但这些资料尚未得到比较细致的整理。今辑《言部》训释若干,并随偶作校勘,希望能为治《说》提供些许方便。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以黄帝、颛项、帝喾、尧、舜为五帝,作《五帝本纪》,而后有《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这标志着上古史和古代史的分期。夏商周史称三代,是我国古代最早建立的国家,其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礼记·大传》:“礼,不王不谛。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而且认为只要真正懂得禘礼,治天下“如运诸掌”,就很容易了。因此王  相似文献   

13.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它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如《文心雕龙·史传》所言:“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赢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为劳。”因此,中国历代史家多好以治史致用、治史明理、明治国安邦之理为己任,将经世致用奉为最高使命,并将其付诸实践。本文拟按其发展的几个阶段对史学的经世思想进行阐释。 一、传统史学的劝惩鉴戒功能 从夏、商、周到鸦片战争以前,史学被誉为兴盛不衰的“显学”,受到了历代君主帝王的高度赏识。它之所以这样兴旺发达,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它能…  相似文献   

14.
一玉简文云:余身遭病,为武戚忧,反昃,无间无瘳,众人弗知,余亦弗知,而靡又鼎休。“鼎”,从曾宪通等先生释注1。字当读为“贞”,《说文》云:“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所说。”《说文》又于“鼎”字下云:“籀文以为贞字。”“贞”、“定”义通。《释名.释言语》:“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荀子.儒效》云:“反而定三革。”杨注:“定,息也。”二玉简文云:东方有士,姓为刑法,氏其名曰陉。洁河以为法,静可以为正。“士”字从李家浩先生释注2。“东方有士”指下文“使明神智吾情”一句中的明神,即天之刑神。“士”是法官…  相似文献   

15.
德符之思     
李红霞 《收藏家》2006,(5):16-18
“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说文曰:玉,石之美,有五德……是玉与石所异惟德耳。管子云:玉有九德。聘义云:君子比德于玉。其说视汉儒尤详焉。若言符,则王逸王部论以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脂肪黑如纯漆为玉之符是已。于今思之,言德尚矣,言符末也。后世有膏(窃)玉之名而不知其非者,皆符为之也。故玉贵德不贵符,然此亦惟为知玉者言之,必执是以为衡。……名玉者愈多,则玉之真愈掩。”—《石雅》章鸿钊第一次接触到“首德次符”与“忽德重符”这两个词是在杨伯达先生的文章中,推崇前者、批评后者。笔者望文生义的将“德”与“符”的含义理解为玉文化的…  相似文献   

16.
两周“佩玉”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讨论的“佩玉”,是古文献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它和平常意义的“所佩之玉”有所区别。《周礼·天官·玉府》:“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郑玄注引《诗传》曰:“佩玉,上有葱衡,下有双璜衝牙,(虫宾)珠以纳其间。”又《毛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传曰:“杂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类。”此处的杂佩,也即本文中的“佩玉”。综上,周代所谓的佩玉,或称杂佩者,并非泛指单一的玉佩饰,而是由诸多特定玉件  相似文献   

17.
屈赋句诂     
1.“盍将把兮琼芳”(《九歌·东皇太一》)王逸《楚辞章句》:“盍,何不也。”戴震《屈原赋注》:“盍,合也。”皆非是。盍(hé),语气词。《集韵》:盍,“丘盖切音嘅,义同。”《说文》:“嘅,叹也。”何剑熏《楚辞拾瀋》:“将,当训请。”刘梦鹏《屈子章句):“将,进也。”刘说近是。将,当释为奉献,敬享之意。《诗经·周颂》:“我将我享,维羊维牛。”《商颂》;“顾予烝嘗,汤孙之将。”朱熹《诗集传》云;“将,奉也”。“把”,一把,即一束的意思。“琼芳”,芳香如玉的花朵。琼芳即瑶芳,为神麻花一类的白色香花。此句意为向天神敬奉一束馨香如玉的鲜花。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學已經吸收醫術理論闡述修齊治平的身心觀念,但比較偏重於治氣養心。自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數"的思想,漢儒借助戰國秦漢間以陰陽五行學説爲框架的宇宙觀和醫術等術知識,建構其道德原理和治國之術。特别是保存了大量方技思想的讖緯文獻,發展爲一套完整的道德、政治與醫術相結合的理論,顯示出漢儒重視治氣養性的思想傾向。讖緯文獻中還保存了豐富的上古醫學内容,可與《黄帝内經》、馬王堆出土醫書等互證,其儒學色彩也影響了東漢以後的醫術理論。  相似文献   

19.
殷人宝玉、用玉及对玉文化研究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骨文所反映的殷人宝玉意识及用玉制度对我们认识商代及其前、其后不同时期的用玉制度及其发展是很有启示的。卜辞中的“玉”及有关记载表明 ,玉为商奴隶主贵族贪求和崇拜的财富 ,并千方百计将之聚敛到当日的王都殷墟。殷人的宝玉意识 ,被周人继承并直至春秋时期而不衰。殷人祭祀时 ,不惜动用珍爱的玉为祭品 ,但行祭比用物牲和人牲不仅次数少 ,而且数量小。所祭商先王为商王中重要者 ,因而用玉行祭规格较高。甲骨文用玉行祭的祭名很多 ,但包括“燎”在内没有一辞是祭天者 ,甚至用玉祭上帝也极少见。这说明 ,把《尔雅》、《周礼》及汉儒注疏中有关燎祭祭天的说法派用到商代考古现象的解释中 ,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因此 ,我们研究商代及商代以前时期的用玉制度 ,不应儒学化 ,特别是“汉儒”化 !  相似文献   

20.
贉,音dǎn或dàn,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平常少有用它。贉字究竟作何解释呢?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未收此字,南朝梁顾野王撰《玉篇》时也未收此字。在唐人孙强增补《玉篇》时,才收入《大广益会玉篇》,该条云:“贉,徒感切,预入钱也。”在以后的《康熙字典》、《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中,又增补了一义,将贉释为“卷首贴绫”。现就这增补之义加以讨论。《康熙字典》对贉增补的释文是:“贉……又《米芾书史》:隋唐藏书皆金题锦贉。注:贉,卷首贴绫,又谓之玉池。有毬路锦贉、楼台锦贉、樗蒲锦贉。”《辞源》云:“……(二)卷首贴绫处曰贉,亦谓之玉池。古藏书用锦贉,见《米芾书史》。”《辞海》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