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氏三兄妹     
吴保初为清广东水师提督安徽庐江人吴长庆次子,以名公巨卿之子而能胸怀大志,卓尔不群,诗有声,与湖北巡抚湖南浏阳人谭继洵之子嗣同、湖南巡抚江西义宁人陈宝箴之子三立、福建巡抚广东丰顺人丁日昌之子惠康,并称为“清末四公子”.  相似文献   

2.
《柴翁诗卷》为一横披手卷,高三十余厘米,长近三米。卷前有许宝蘅题签,为“柴翁诗卷”四字。诗卷内装有郑珍写致道员于钟岳的诗作七首,字系行草,书于数张信笺之上,乃郑珍手迹,殊为珍贵。卷中又有《郘亭五兄属题李斯泰山石刻十残字搨本即次郘亭韵二首》、《郘亭五兄属题前明巡抚杨公文聪山水》三诗,书于同样信笺之上,字为行书。卷后有傅增湘写于辛已(1941)十一月的题识、邢端写于壬午(1942)夏至的题识,最末为章士钊作于庚寅(1950)的七言律诗一首。该手卷今藏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  相似文献   

3.
清代制度,奉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什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对其叔伯兄弟和旁支子孙,则称为觉罗。因以系红色带子为标志,故称“红带子”。 一 廷奭生平及著作 觉罗廷奭,字紫然,号紫然居士;又字棠门,又号饭石道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生于山东省其父任署中。祖籍长白,家居北京。早卒,卒年不详。为觉罗崇恩第四子。觉罗崇恩(1803—1870)字仰之、号语铃,官至山东巡抚。善诗,有《香南居士集》八卷。廷奭之母钮祜禄氐,亦能诗。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致吴君遂书》手迹,凡十通,上海图书馆藏。八行信笺书写(《第二书》用"东吴大学日记"稿纸),共二十八叶,写于1901年至1902年间。除两通录入《国粹学报》外,其余都没有发表过。署名有章绛、知拙夫、支猎胡等。吴君遂,名保初,字彦复,安徽庐江人,清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补刑部主事,  相似文献   

5.
章士钊与郑孝胥的交游近二十年,从沪上初游到天津李园学诗,再到二人异途而趋,其间世事沧桑,二人有离有合,性格、志行于此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黄潮平 《江淮文史》2009,(6):159-162
在皖江天门山之梁山南悬崖边,有一方摩崖石刻,面略平整,墨迹清晰,东晋书圣王羲之自右向左横书着“振衣濯足”四个道劲有力、凝重厚实的大字,其后竖书着“永和三年羲之”六字落款。有关此石刻之来历,史书几无记载,唯有当地人口碑传闻种种。其中最动人的一则称此与东晋时王羲之、殷浩、谢尚之间深厚的私交有关。兹搜罗铺陈如下:  相似文献   

7.
郑孝胥与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本为樽酒论文的知交,从1894年至1929年,两人的交往极为频繁。《郑孝胥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中关于陈三立的记述共有230余处之多。其中有40余处直接或间接涉及陈三立的家人,包括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长子陈衡恪(字师曾),次子陈隆恪(字彦和),三子陈寅恪(字彦恭,未用)①,四子陈方恪(字彦通),五子陈登恪(字彦上,未用);长女陈康晦,婿张宗义;三女陈安醴,婿薛琛锡;长孙陈封可;侄儿陈覃恪。虽然《日记》中记述朋辈知交家庭成员的为数不少,如周玉山家族,陈曾寿父子昆仲,徐志摩父子,龙榆…  相似文献   

8.
丘禾嘉为贵州贵定洛北河乡人 ,他是明朝奉政大夫、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编修丘禾实之弟。丘禾嘉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3年)乡试中举后 ,鉴于战乱年代因而“好谈兵”。“崇祯元年 ,有荐其知兵者 ,命条上方略 ,帝称善 ,即授兵部职方主事”后“苏辽总督梁廷栋入主中枢 ,衔总理。廷栋力推禾嘉才 ,超拜右佥都御史 ,巡抚辽东 ,兼辖山海关诸处。”丘禾嘉任辽东巡抚 ,因抗击侵略者 ,收复四座城池 ,崇祯皇帝钦题“倚为长城”四字金匾赐之。现在山海关上仍有丘禾嘉塑像。其兄丘禾实有诗词文章传世。如为皇帝讲课的《经筵讲进录》、为贵州巡抚郭…  相似文献   

9.
金融大亨康心如之子康国雄,因康家与蒋介石的关系而以“蒋介石的干儿子”获罪,在“文革”中被整。身份特殊的章士钊不惧嫌疑,三度为康国雄喊冤,终于使“生死攸关之急迫重案”有了转机。  相似文献   

10.
《明史》卷一八六《许进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924页)云:许进于弘治“七年迁陕西按察使。土鲁番阿黑麻攻陷哈密,执忠顺王陕巴去,使其将牙兰守之。尚书马文升谓复哈密非(许)进不可,乃荐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按文中“右佥都御史”之“右”字,应为“左”字之讹。《明史.许进传》所载弘治七年许进被委任为“佥都御史,巡抚甘肃”一事,在《明实录》中有比较明确的记载。据《明孝宗实录》卷九五,弘治七年十二月庚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4年校印本。下引亦出此校印本)载:“升陕西按察使许进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甘肃等处。”又,《明…  相似文献   

11.
爱新觉罗·永忠(?——1793),字良辅,又字仙,号榈道人。康熙帝玄烨第十四子允第二子多罗恭贝勒弘明之子。辅国将军。能诗善书,《清史稿》称赞他“诗体秀逸,书法遒劲,颇有晋人风味。常不衫不履,散步市衢,遇奇书异籍,必买之,归虽典衣绝食不顾也。”爱新觉罗·永擅以竹叶制酒,名为彭泽春,爱新觉罗·书也擅以竹叶制酒,名曰颐志春,永忠亦是以诗酒是务,三人均隐于酒。一日,永与书雅集,永忠因足疾不能赴宴,戏呈云:“临风也自思元度,骂座应怜少灌夫。”乾隆四十六年(1781),敦城新葺数椽,命名葛巾居,招客赋诗,以冬十二月…  相似文献   

12.
晁公武《郡斋》卷四云: 荚公宇源一卷右皇朝释梦英撰。梦英通篆籀之毕,书偏傍五百三十九字。郭忠恕云:按(说文字源)惟有五百四十部,“子”字合收在于部,今目录妄有更改。又《集解》中误收去部在注中;今点检偏傍,少“晶”、“税”、“至”、“龟”、“弦”五字。故知林氏虚诞误後进,其《小说》可焚。梦英因书此以正之,柴禹锡为立石。  相似文献   

13.
民初国会选举后,为了破坏国民党在国会中的多数地位,袁世凯使出了种种卑劣手段,对国民党分化瓦解。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提供巨额经费,诱使国民党人另立山头。在袁世凯诱惑下,国民党中的志行薄弱者纷纷脱党,另组政团,与国民党分道扬镳。率先从国民党中分裂出来的政团是孙毓筠“主倡”的国事维持会,1913年2月17日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还有王芝祥、王人文、扬曾蔚、于右任、章士钊等。该会以“维持大局、俾国家得抵于和平统一”为宗旨,具体纲领有三项:一、维持立法与行政之冲突;二、维持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冲突;三、维持政党与政党之冲突(《申报》1913年2月25日)。国事维持会要求会员在言论行动上“不得挟持私见,有所偏倚。”(同上,2月15日)但在实际上,它却完全站在袁世凯一边。正式国会召  相似文献   

14.
爱新觉罗永(?——1750年),字嵩山,别号延芬居士。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第八子惠顺亲王枯塞第三子康良亲王杰书第五子康亲王椿泰之子康亲王崇安第三子。追封礼亲王、镇国将军。能诗善书。著有诗集《延芬室集》。《清史稿》说他“诗宗盛唐,书法赵文敏。晚年独居一室,不与人接,诗多散佚。”《雪桥诗话》则说“嵩山将军永,诗才绝妙。所居水云乡,山房颓坏,一日雨夜浸漏,至不能寝,因得句云:“自信平生多坦白,谁知一夜数移床。”可见其生活之清苦。永隐于酒,也善制酒。曾亲手制成桔酒赠与爱新觉罗敦诚。敦诚见酬以诗,…  相似文献   

15.
张耀明  王玮 《收藏家》2003,(11):43-47
清安氏刻《孙过庭书谱》系清代大收藏家安岐摹刻木刻版。共27片,正文13片,陈奕禧书释文14片,梨木质,采用白文双刀技法镌刻,每片长103厘米,宽33厘米,厚3厘米。史评墨迹完好,钩摩尽善,与他刻迥异,为安氏木石二刻之木刻本,现藏诸城市博物馆。孙过庭(约646—691年),字虔礼,唐吴郡人,一说陈留人,官师府录事参军,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艺术理论家,善真、行、草书,尤以草书为最精。与书家王绍宗,名才士陈子昂相友善,当其卒后, 陈子昂颂其为“有唐之不遇人也。”《孙过庭书谱》是孙过庭书法理论著作手稿,完成于垂拱三年(687年)。孙过庭在几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谜其理。”“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  相似文献   

16.
祖远 《湖南文史》2010,(9):67-68
陶澍(1779—1839),字子霖,清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  相似文献   

17.
秦简文字是战国晚期秦人的墨迹,其字体介於篆隸之间,又稱古隸或秦隸,从總方面看,是不难辨認的,秦简整理小组已为全部简文窵了釋文,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特别是一些形体比较特殊的字,也得到了确切的隸釋,如1040号简有两例结体相同的字,写作(?)、(?),整理小组釋为“叕”,读为“(食叕)”。按之简文文意,这两个字釋为“叕”,是很确切的,但在近3.8萬字釋文中,難免有些字隸釋有误,有些字解释得不太准确,在81年版《雲夢睡虎地秦墓》一书误釋或没有确釋的字中,有的字在90年版《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中已改正过来,如872背面简的(?)字,原釋为“蔦”,误“女”为“(?)”,新版已改釋为“(?)”;813背面简的  相似文献   

18.
吕潜(1621—1706),字孔昭,号半隐、耘叟,晚号石山农,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明代遂宁有“席、黄、吕、旷”四大家族:席氏以宰相席书、侍郎席春、给事中席梅山为代表;黄氏以工部尚书黄珂及其子布政使黄华、女黄峨为代表;吕氏以宰相吕大器及其子吕潜为代表;旷氏以巡抚旷昭为代表;均遐迩闻名。吕潜之祖吕有闻,系遂宁乡贤;父吕大器,官至明末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大器有子四:吕潜、吕渊、吕泌、吕溥;女婿有李实(进士、语言学家)、张象种(进士、胶州知州)。崇祯十五年(1642),吕潜中举人;十六年(1643)中三甲第287名进士,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吕大器奔南京,以弹劾马士英去官,人广东。吕潜奉母寓于浙江省之苕溪(今湖州市),复流寓扬州。  相似文献   

19.
爱新觉罗·弘,字仲新,号瑶华道人。系康熙帝玄烨第二十四子城格亲王允秘第二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封二等镇国将军,三十九年进封贝子,屡坐事在爵。嘉庆间授奉思将军,卒。弘的诗、书、画并佳。《清史稿》有“工画,师董邦达,自署瑶华道人。名与紫琼并”之评语。其为沧州张桂岩州判所作《咏百合花》云:瓦主何妨种玉姿,士。兰芳韵两三枝。天然太素无人识,寄语沧州老画师。爱新觉罗·弘晏@高兴璠  相似文献   

20.
丘良任 《古籍研究》2000,(3):110-112
吴敬梓《木山房诗说》久已亡佚。金和在《儒林外史》跋中说:“先生有《诗说》七卷,是书载有《溱洧》篇数语;他如“南有乔木”为汉江神女之词;《凯风》为七子之母不能食贫居贱,与淫风无涉;“爰宋唐矣”为戴妫答庄姜“燕燕于非”而作;皆前贤所未发。又说:“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