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进 《百年潮》2009,(9):65-67
祖父许德珩是九三学社首任主席,生于1890年,属虎.九三学社第二任主席周培源,生于1902年,也属虎,我称呼他周公公.1989年10月17日,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在北京医院北楼病房举行活动,庆贺我的祖父步入百岁之年.早晨,我给祖父穿上了红色的寿袍.不久,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周培源主席和严济慈名誉主席陪同万里委员长和习仲勋副委员长来到病房.  相似文献   

2.
郑有慧 《世纪》2023,(5):74-77
<正>祖父郑逸梅先生,于1992年7月11日凌晨仙逝,至今已然过去31年了。我是祖父抱着长大的,祖父残存的数本日记中,常常会见到某年某月“晴转多云,买小菜,抱有慧”之类的记载,字里行间透露出祖父的舐犊之情;我和祖父共同生活38年之久,耳濡目染老人家许多趣事、艺事。  相似文献   

3.
难忘的岁月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农历十二月初三, 我出生于无锡胡埭西溪大听上一个贫苦的百姓家庭. 我的祖母在我父亲两岁时就去世了, 祖父在我父亲十四岁时在逃难的路上突发急病而亡, 父亲在本村村民的帮助下把祖父安葬在异乡义塚,尸骨都没能带回家.  相似文献   

4.
张孝祥 《江淮文史》2022,(5):136-144
<正>张恨水最早起步于安徽芜湖,而对他走向文学道路影响最大的人是郝耕仁和我的祖父张九皋。我的祖父张九皋先生与郝耕仁是挚友,张恨水正是通过郝耕仁认识我祖父的。1913年张恨水在上海认识了郝耕仁,并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恨水说,是郝耕仁改变了他的人生。而祖父张九皋则为张恨水提供了一个起步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许进 《百年潮》2008,(3):50-51
我的祖父许德珩是九三学社的首任主席。吴阶平教授是九三学社的第三任主席。1952年,吴阶平教授受我祖父的影响加入九三学社。1986年,吴阶平教授以其精湛的医术,挽救我祖父的生命于垂危。这两件事情都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6.
刘长琨 《百年潮》2012,(12):53-57
我未曾谋过面的祖父我没有见过我的祖父,我出生时他早已牺牲。父亲对我祖父也没有多少直观印象,因为祖父牺牲时,他才12岁。而在这12年中,祖父一直在外面从事革命工作,很少回家,父子二人见面不多。我对祖父的印象大多是从祖母的讲述中得到的,再就是有关党史资料的记载。《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载有我祖父  相似文献   

7.
祖父     
同学说他祖父去世了,寿终正寝。他请了一周假回了趟湖南的老家,精神略显疲惫,但聊起来一点不悲伤。他说,我和祖父没什么感情。中国人和祖辈的关系总是这样走极端:要么感情深挚,要么没什么感情。我很能理解,因为我和我的祖父也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徐珣 《钟山风雨》2013,(2):50-52
我的祖父徐菊农是旧时没落的火柴业主,因为"与财无缘",便自嘲为"火花世家".火花,乃火柴盒上的小小商标,他为了补贴家用,经常为新的品牌设计火花.不想在慈禧太后六十寿辰那一年,被两江总督府招纳为这方面的"贡管",不但自己创作,还评审了所有"祝寿"火花. 祖父在"任"仅有七八个月,名字都没有公示过.但是,用他老人家的话说,冀无身外忧,自有闲中益. 祖父生于1844年,病亡于1915年.  相似文献   

9.
韩绍初 《世纪》2022,(5):30-34
<正>1931年,我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县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我的祖父韩惠安是民国时期武汉商界巨子、湖北商会会长、盐业首富。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逼近武汉,我祖父决心不为敌伪做事,隐姓埋名避战乱,迁到上海租界隐居。我少年时期就与父母分开,随祖父生活。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正随着祖父在香港,在南华中学念书。1951年8月,我由香港回到了武汉。当时大学高考期已过,偶逢武汉大学补招税务专业的大学生,我就应试考入了武大,确定了以税为业,一辈子为党干好税务工作的夙愿。从意气风发的专业税务工作者到中学教师1953年8月,因国家急需人才,我从武大提前毕业,因成绩名列前茅,又是共青团员,被组织选派到了当时税务工作的国家最高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作。我作为国家培养的第一批税务专业的大学生,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重用。  相似文献   

10.
陈小薰 《世纪》2023,(1):48-51
<正>我祖籍浙江湖州,太祖父陈容生和陈立夫先生的祖父陈延佑是亲兄弟。我的祖父陈其文、陈立夫的父亲陈其业和沪军都督陈其美都是其字辈,从辈分来说,陈立夫算是我的伯父。说来也巧,我与伯父陈立夫的生日时隔49年,在阳历年与农历中国年竟然都是同一天,阳历的1949年8月21日,农历的七月二十七。伯父于2001年2月8日在台湾逝世,已经有二十多年。他的音容笑貌依然让我印象深刻,我想说一说我眼中和心里伯父是怎样的一个人,以此缅怀与追思。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月4日,著名哲学家、翻译家王玖兴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 王玖兴先生和我祖父是赣榆县简易师范的前后届校友。我在童年时代就常听祖父讲,兴庄出了个大学者王玖兴,19岁全省师范会考获第一名。1987年春,我调到县志办公室工作,因修志业务  相似文献   

12.
鲍强 《纵横》2008,(3):62-63
我的祖父鲍汝现去世已37年了。作为新中国早期的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一生有许多传奇的经历。时隔多年,我与弟弟鲍建谈起当年毛泽东主席接见祖父的往事时,仍然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13.
我的祖父刘兴沛,字云章,1892年生于辽宁开原古城堡村,前辈是从山东登州府蓬莱县逃荒过来的,时间已无从考证。祖父在兄弟五人中排行最小,同大祖母成婚后生有我大伯、大姑。1910年他赴日本留学,后毕业于明治大学法学院,在留学期间结识了我的日本祖母,待祖父、祖母和不足周岁的姑姑回国时已是三口之家了。光宗耀祖,荣归故里,在老家的大祖母和大伯、大姑见到我这位日本祖母的复杂心境是可想而知的,多年后祖父才将我那在老家寡居了多年的大祖母接到身边,她不识字也不多话,但对凄苦冷落的过去既愤恨又无争,无奈的诅咒过后依然如旧。我不想、更不愿…  相似文献   

14.
我祖父曾厚诚,"老通成"(后更名"老通城")创始人,原是汉阳永安堡九真山松树湾的贫穷雇农,1904年到汉口谋生. 进城后,祖父当过"野扁担"、苦力、茶房,后上轮船当茶房,跑单帮,在上海大开眼界,还将天官坊"通成酒楼"的价廉物美铭记在心.后落难到苏州,给富户当保镖,认识了我奶奶蒲守道.奶奶用她十多年当"梳头丫鬟"积攒的十...  相似文献   

15.
程震山自述     
我叫程震山,原名程青麟,震山为字,以字行,1909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十三日),出生在山西省夏县水头乡小晁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我家并非望族,但因我祖父程宗孟为人正直耿介,享誉乡里,乡亲们曾送其一块“德高望重”的牌匾,足见祖父当时声望之高.祖父一生勤劳,善理家事,家境尚可,后因灾荒,夫妻双双早逝.我的父亲程养性,从小失去双亲,在中秦村老姨家寄住,后作长工,终生务农,未曾读过书.父亲与母亲晋氏结婚后生得三男四女.长兄程青驹,自幼在外经商;二哥程青骥,在家务农;我行三,为小弟.四个女儿长大成婚,  相似文献   

16.
祖父的规矩     
日后知道,祖父在临终时哪个儿女都不理,只是抱着我的照片一个劲呜呜直哭。就是我念大学第一年寄回家那张,身后是片蓝莹莹的大海祖父是大户人家出身,自小未吃过苦。他的父亲,即我的曾祖,据老一辈的人说,当年是声闻百里为人景仰的硕儒,立世做人莫不讲究一个方正、讲究一套规矩。作为硕儒之后,我的祖父,除继承了满腹诗书之外,老  相似文献   

17.
70多年以前,我的祖父张肖鹄曾在汉阳板子桥一带避过难.那年月,湖北地区被军阀把持着,革命者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祖父张祝南,字肖鹄,诗人.两湖师范就读期间曾加入共进会,后参加辛亥革命,曾参与创立鄂军政府机关报《中华民国公报》,任副主笔,并在军政府中兼职.袁世凯称帝死后不久,张勋复辟,祖父与革命元勋蔡济民等受孙中山之命,组建了鄂西靖国军,祖父任秘书长.1919年初,总司令蔡济民不幸遇害,鄂西靖  相似文献   

18.
张孝祥 《江淮文史》2016,(1):108-111
正祖父张九皋先生(1887年1月—1963年6月)原名张可铣,号鹤影,一生从事新闻事业40余年,是安徽著名的老报人。1910年,祖父和维新人士谭明卿创办了安徽历史上第一张对开大报《皖江日报》。1915年,他又独自创办了《工商报》。这两份报纸对于当时芜湖宣传辛亥革命、鼓吹新文化、响应"五四"运动起了重要作用。祖父曾说过:"我办报就是为  相似文献   

19.
《河南文史资料》2011,(3):76-81
吕烈培是我的祖父,是我们河南的辛亥革命志士。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怀念我的祖父,现对我祖父的一生作一概略的回顾。  相似文献   

20.
我家原籍江西,来尚嵇场定居,到我已历七代.先住尚嵇街后农村,土墙茅屋,耕读为本.曾祖父时,迁居街上现在住地,兼营零售盐业,渐成小康之家.祖父耀廷公曾任地方团首.1905年,尚嵇小学校舍的创建,是余鉴塘、熊文勋、周志铭等前辈与祖父负责筹建,载在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