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汉考古》2021,(2):3-17
2008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襄阳邓城遗址东南侧的周家岗遗址部分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灰坑6座、灰沟1条、房址1座、水井1口,出土了大量陶质生活用器。遗存分为三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及春秋早期,属周代南土邓国文化遗存,为研究古邓国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2.
襄樊邓城黄家村遗址2005年西区周代灰坑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在襄樊邓城城址东侧的黄家村遗址清理出灰坑14座,出土较多的陶器,器类主要有鬲、(觑)、盆、盂、豆、罐等,其时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文化面貌具有典型的中原周文化风格,灰坑所在的村落遗址属邓国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襄樊邓城城址东侧的黄家村遗址东区发掘9个10×10米探方,清理出周代灰坑10座,水井1口,出土较多的陶器,器类主要有鬲、甗、盆、盂、豆、罐等,其时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属邓国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4.
任义玲 《收藏家》2008,(11):37-42
河南南阳在西周时为周的封国,周宣王时封其舅申侯于南阳,是为申国。春秋时期楚国势勃兴,兼城灭国,楚文王时灭南阳盆地的申、吕、邓等国,并在南阳设申县辖南阳盆地,春秋晚期南阳盆地尽属楚有。楚人进入南阳以后将融其信仰、礼乐、风俗、审美情趣乃至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楚文化带至南阳,与南阳当地中原文化相互浸润,  相似文献   

5.
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西周墓地出土了67例西周人骨,对其性别、年龄、人口寿命、体质类型、身高情况的分析特别是对颅骨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梁王城西周组居民属于蒙古人种,具有中颅型结合高颅、狭颅的特点,同时具有狭额、高眶、阔鼻、正颌的面部特征,并且具有长狭的下颌。梁王城西周组居民的颅型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面部特征与东亚类型、北亚类型比较接近;体质形态与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出土的同时代人骨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小于梁王城西周组与梁王城大汶口组、殷墟中小墓III组、滕州前掌大B组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西周、春秋时期,在今河南南阳之南、汉水之北,有一个名为邓的诸侯国。而邓国的国都在哪里?历史上多有异议。近年来学术界争论更加激烈。笔者认为,西周、春秋时期的古邓国都城,秦、汉、魏、晋时期的古邓县在今河南邓州市(原邓县)境内。  相似文献   

7.
李宏飞 《中原文物》2020,(1):77-85,130
本文将邳州梁王城遗址发现的西周墓葬分为三期,年代分别相当于西周早期、西周中期及西周晚期早段,初步建立苏鲁豫皖交界地带西周时期墓葬的分期年代标尺。西周墓葬随葬陶器群具有浓厚的殷墟文化遗风,并首次发现商系文化的男女合葬墓。根据全新材料及全新认识,铜山丘湾社祀遗迹的年代应属西周,该遗迹年代的改定,对于深入认识西周"殷社"的考古学面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钱     
"西周"、"东周"与"安臧"圜钱均为战国晚期周王畿内受秦货币影响,或在秦占领下出现的秦式钱。圆孔(方孔者伪),面有内外郭,背平素。"安臧"钱无郭。 "西周"圜钱,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城,称西周,此钱西周君铸。  相似文献   

9.
一、琉璃河西周卜甲之发现 1996年春、秋两季,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琉璃河考古队,对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①。尤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宁县文物局在安徽省怀宁县孙家城遗址发掘了西周早期大型灰坑H29,所出陶器群呈现商文化与本地文化相融合的特征,对于探讨东南地区西周早期殷遗民居址陶器群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楚王城遗址是襄阳市域一处重要的西周遗址,2005年确认为西周城址。2011年复查后,对城址布局、城垣结构、城内文化层堆积和整体文化内涵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并发现了附属的许家河遗址。本文认为,该城或许就是西周晚期楚熊渠征伐和封王之鄂王城。  相似文献   

12.
西周青铜器年代学[英]杰西卡·罗森(女)著冯林,罗亚萍译西周,作为一个历史时代,其年代界限是根据政治事件定义的,它开始于周灭殷商,结束于西戎入侵,攻陷西周都城(今西安附近)。周统治者被逐出陕西后,西周东部陪都,即所谓的成周(今洛阳附近)仍为周所统辖。...  相似文献   

13.
古代襄樊城市变迁进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襄樊古城缘起于西周晚期仲山甫封樊,但本文运用最新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考证后认为,古代襄樊城市的源头为至少西周中期建都于今樊城西北的古邓城,并详细分析了襄樊城市发展史上三座古城邓城、襄阳城、樊城的变迁进程,阐述了古代襄樊城市变迁与政治、军事、地理形势变化的密切关系,从而揭示出古代襄樊城市从"一城独镇"到"双城并雄"、"三城竞秀"、"南城北市"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秦咸阳城若干问题研究吕卓民秦咸阳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的首都,也是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它上承西周之丰、镐,下启汉唐长安城,在我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数十年来,在秦咸阳城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考古发现,以其丰富的遗迹遗物...  相似文献   

15.
襄樊市区附近在西周至春秋早期为邓国地盘,都城就在今襄樊市樊城西北的邓城,公元前 678年邓被楚国灭掉,成为楚国邓县。四百年后,被秦攻陷,成为秦邓县所在地。秦为了加强统治,采取了驻军、移民等措施,如《史记·  相似文献   

16.
繁昌汤家山西周墓是一座高等级的吴国墓葬。通过对长江下游西周至春秋时期吴国墓葬的等级规模和出土青铜器的比较研究,汤家山西周墓与丹徒烟墩山、荞麦山西周墓和北山顶、青龙山春秋墓属同一等级的墓葬,皆为吴王之墓;根据汤家山西周墓主身份和墓地位置推测,《左传》记载的"鸠兹"应为西周晚期的吴国都城。  相似文献   

17.
陉庭、荧庭和陉城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在今山西省南部的地名, 一些学者以为陉庭和荧庭是一地二名, 又有人把陉城当成陉庭, 所以出现了三名同地的现象。我们认为陉庭和荧庭截然两地, 陉城也不是陉庭。对三者的具体位置, 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为了解在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附近勘探墓葬的时代、保存状况以及与城址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部分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M175为西周晚期墓葬。该墓为土坑竖穴墓,葬具一棺一椁,出有铜器、陶器、石器、蚌器等遗物56件(组)。以该墓为代表的西周晚期遗存的发现,为了解汉魏故城西周遗存的分布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河北元氏县出土西周贝币高英民西张村北距元氏县城5公里,东临槐水河。1984年秋,在该村东一处土岗上发现一座小型土坑墓。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兵器和车马器,发掘结果表明该墓时代为西周。伴随青铜器而出的是五十六枚海贝。它们散乱地置放于一件铜尊之内,...  相似文献   

20.
湖北襄阳邓城韩岗遗址汉唐墓葬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7座汉唐时期墓葬是1996年襄樊邓城韩岗遗址发掘的收获之一。它们的发掘,丰富了该地区的化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