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芬 《沧桑》2009,(5):7-8
长江流域一些商代遗存发掘之后,为商代南土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资料。通过对考古资料的研究,理清了商代南土的变迁情况。在早商时期,长江以北的黄陂及其附近地区是商王朝的南土;中商时期,南土的范围有所扩大,向南逾长江在湖南和江西形成个别据点,商王朝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早已越过江汉地区,深入到今日的鄂赣与湘皖广大地区。商代的南土范围大致包括江汉平原,并进入长江以南两湖及江西部分地区,在外层周边地区为商文化波及区。但到晚商时期,自"殷墟文化"时期开始,中原与南方关系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商王朝的南土范围向北收缩,退至河南信阳罗山一线。  相似文献   

2.
论商文化对荆楚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商文化对荆楚地区的影响黄有汉殷商时期的荆楚地区是殷商王朝的南土方国,殷商王朝在荆楚地区的统治达600年之久,对荆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强烈的影响,以至使两周时期的楚文化也带有浓厚的殷文化的特色。一殷商王朝对荆楚地区的征伐和控制殷商王朝建立后,...  相似文献   

3.
“南国”与“南土”是两个并不等同的概念,“南土”或为周王直接控制的位于王畿南部的区域.在其南部边城地区甚至设有“侯”之类具有军事防卫职能的长官。而“南国”却位于“南土”之外,远离王畿,王朝对该地区的控制强弱视王朝的实力而定。  相似文献   

4.
陈朝云 《史学月刊》2003,1(11):17-21
早商时期是商王朝势力开始迅速扩展的时期。早商政权的迅速扩张可以从商文化取代二里头文化及其对周边地区的文化侵略得以展示。跟随二里头文化的推进步伐,早商文化迅速把势力扩张到湖北、江西北部和湖南北部,其主要目的应该是拓展王朝势力和觊觎长江中下游地区丰富的铜矿资源。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使盘龙城商城得以在商王朝建立后迅速兴建。盘龙城商城可能就是商王朝把中国南方与中原早商核心地区连接起来的一个交通枢纽,是商王朝赐封诸侯的王国之都及军事据点。中商时期,由于商王室王位更迭引发了政治动乱,导致盘龙城商城这一地区中心聚落的废弃。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从商文化在南方的分布变化探讨商王朝的南土.近年,随着一批新材料的公布,我们认识到在二里岗上层至殷墟一期阶段,商文化在南方已经越过霍山,势力发展到安庆一带,并在强盛时突破石门皂市——岳阳铜鼓山一线,推进到了江西樟树市附近.而在西南方要远至商洛的东龙山,东南方达盐城龙岗.殷墟二至四期阶段荥阳小胡村和正阳傅寨两处族墓地的发现,填补了安阳至罗山一直鲜有晚商时期商文化遗存发现的空白,对殷墟二至四期商文化的南界在罗山一带提供了支持.此外,本文还总结出了南方地区商周分界的三项标准.  相似文献   

6.
晚商时期,当商王朝的势力在北方、西方、南方和东南部退缩时,唯有东方地区聚落分布密集,文化繁荣,与殷墟文化关系也最为密切。周初所分封在东方地区的近二十个姬姓、功臣及姻亲邦国均位于晚商文化的分布区内,说明这些封国主要是管控东方地区势力强大的殷遗民。  相似文献   

7.
孙卓 《江汉考古》2023,(6):67-77
通过梳理盘龙城及周邻南方地区发现的中商时期遗存,以盘龙城的废弃为标志,中商时期南方地区文化格局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偏早以盘龙城为中心,南方地区显现出中原文化的强势影响,中原商王朝对南方地区青铜器等礼仪用器及相关活动可能有着直接控制。而晚于盘龙城,以庙台子、台家寺为代表,南方地区青铜器的生产和使用日益扩散、大型城市聚落消失,南方地区的上层贵族开始出现独立化趋势。中商时期南方地区文化格局转变背后,反映了这一时期商王朝对外经略方式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从盘龙城城址、宫展、贵州墓葬的存在及化面貌的性质来看,其为南方土方国的可能性不大,应是商人南下所建直系方国的都邑所在。作为商人在南土的区域统治中心,其作用应该说是多方面的,相比而言,盘龙城对商王朝来说,经济上的作用可能更加重要,一方面为商王朝在南方收取贡赋及各类物质,以保障商王室及其他贵族的生活需要和国家机构的运转;另一方面重点开采、收集南方的铜矿资源并由此转运北上,以满足商王朝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广泛需要。  相似文献   

9.
三星堆和吴城城址是长江流域两个商代重要方国的都邑,二者平面布局、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中原商文化的影响,与商王朝的都邑与军事重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甚至在考古实践中还存在商代方国都邑与商王朝军事重镇不易区分的问题。本文以三星堆和吴城这两处明确的商代方国都邑为例,对比分析方国都邑和盘龙城城址等商王朝军事重镇的异与同,以期深化对商代政治地理结构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豆海锋 《江汉考古》2012,(3):69-80,68
本文以安徽沿江平原地区的商时期遗存为考察对象,将该地区商时期遗存划分为两种,其中沿江西段为"薛家岗遗存",东段地区为商文化"大城墩类型"。通过与周边地区比较,对两类遗存的年代、性质及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了揭示沿江平原地区商文化的来源,本文将该地区所见商时期遗存与周边的江淮西部、宁镇及江汉东部地区进行比较,得出了商文化南下对安徽沿江平原的东、西两段地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应与商王朝对铜矿资源追求及南下路线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商王对南土方国征伐简论彭明瀚,陈树祥商革夏命而有天下,商汤平定海内,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为了巩固统治、开拓疆域,掠夺邻国财富,商王朝经常与周边各方国兵戎相见。我们拟在本文中着重探讨一下商王朝与分布在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邵阳湖平原上的南土诸方国之间的战...  相似文献   

12.
王寿芝 《文博》2003,(4):3-6
在中国历史上,商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商汤(太乙)建国到纣灭亡(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的554年间,曾两度强盛。一是商王朝前期,商汤即位,四处用兵,据说“十一征无敌于天下。”二是商王朝后期,盘庚迁殷后,“行汤之政”,加强了王室的治理,到武丁时,商王朝达到了极盛时期。武丁南征北战,出征50余次,征服了商王朝的西南和西北以及南方广大地区。商王朝的势力达到西南何处?又与西南各族关系怎样?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晋东南地区的长治小神遗址可以作为安阳殷墟商代晚期文化在山西的代表,与河南相邻的垣曲古城东关也处在商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晋中地区的灵石旌介商墓三座大墓的墓主人存在殷墟不见的三棺或两棺一椁、男女合葬的现象,决定了其与商王朝或商文化的距离,他们当是没有彻底被商文化同化,或在葬俗方面有自己特色的当地贵族;殉人所代表的群体可能出自汾阳"杏花Ⅶ期2段居民".柳林"高迪H1遗存"的研究表明,夏代晚期至商、西周,吕梁山一线已经从晋中地区脱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面貌,还影响着晋中和临汾盆地,这就是河套及北方草原地区文化的传播和入侵,最终出现了杏花类型和浮山桥北遗存.在商王朝往西部地区推进排他性的占领了关中、张家口,甚至包括河套地区的时候,却始终没有占领晋中地区.商王朝对山西另一种模式的统治实践,一直影响到周代政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原商文化的北渐及商王朝势力的北向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里岗下层早商文化的分布范围主要在郑洛地区。二里岗上层一期,商文化主要向北方扩展,此时商文化聚落遗址已蜿蜒扩展至太行山以北的壶流河流域,北易水流域以南地区已成为早商文化的分布区,并可能被早商政权所控制。同时,商文化沿黄土高原东、南两翼的拓展,恰好形成了针对此时商文化西北方的"钳形包围"或"犄角"拱卫之势。中商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点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北中南部的分布比较密集。殷墟文化时期,商王朝的政治疆域格局大体与中商文化基本相同,只是商文化分布区在北方已完全回缩到北易水流域以南。虽然殷墟式青铜器向北、西北传布很远,到达长城以北及河套地区,但这些商代铜器都是脱离殷墟文化陶器群孤立存在的,不能以此为据来确定殷商文化的分布范围。商文化向北方的扩张与退缩,是与商人的进退相联系的,反映了商王朝政治势力的北向消长。  相似文献   

15.
所谓商文化,指的是商王朝时期商族所创造的文化。商王朝建立之前的商族文化,可称作先商文化,以遗址命名,又可称作下七垣文化。商文化与先商文化通称为商族文化。对商族文化进行研究,这是多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对于先商文化和商文化的形成与分布地域的研究,尤为学术界所重视,可谓是研究商族起源必须涉及的问题。众所周知,有关商族起源诸观点中有一“东方说”,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商族文化存在着由东而西渐之势。本文在确定商代初年文化和先商文化的基础上,认为商文化存在着由西而东渐之势,进而否定有关商族起源的“东方…  相似文献   

16.
自殷墟向南沿太行山南麓至崤函故道的交通线,是晚商时期安阳与关中地区间的主干道。这一交通线与黄河南岸郑洛地区的晚商时期铜器墓,年代与等级研究长期模糊。在葬俗文化认同接近安阳,可视为被商王朝控制的背景下,上述与安阳空间距离有别的铜器墓,在不同区域内的表现不同。这种差异反映出商王朝管理重心乃至晚商地方经略体系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盘龙城、新干和宁乡是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发现青铜器最多的三个地点.三处的青铜文化分别代表了早晚不同、前后继承的三个阶段.商王朝对荆楚民族的军事行动促使其政治中心转移,形成三地的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从考古遗存中辨析出古代文献所载最早的两个王朝——夏、商王朝的更替,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考古学的一大热门议题。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发现伊始,就成为夏商王朝分界研究的焦点所在,先后有众多的提案被推出,尝试在二里头文化各期和二里岗文化之间区分夏、商王朝文化。形形色色的观点包括"二里头主体商都说"、"二里  相似文献   

19.
先秦秦汉时期历史地理与考古学文化研究向为艰涩之学,荆楚地区处周代南土,相关传世文献稀少,考古材料庞杂,不易索解,善治之者不多。徐少华先生是这一领域少有的专家,继《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以下简称《南土》)之后,最近又推出新著《荆楚历史地理  相似文献   

20.
商王朝疆域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民 《史学月刊》2004,(12):16-19
商王朝的疆域 ,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考古发掘的日益增多 ,可以与文献相互参照并结合甲骨文资料 ,逐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从目前掌握的文献与考古资料 ,可以明确看到 ,对商王朝的疆域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探讨 :一是商王朝的直接辖区即王畿 ;二是商王朝行政、信息所达 ,基本上能够管理的地区 ;三是商王朝影响所及的地域。在三个层次中 ,惟有第二个层次才是商王朝的疆域。据此 ,《汉书·贾捐之传》所言之“东不过江黄 ,西不过氐羌 ,南不过蛮荆 ,北不过朔方” ,正是商王朝的疆域所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