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到 《中华遗产》2009,(5):14-15
我国的传统纪年,源远流长。除大家普遍熟知的干支纪年法之外,中国历史上曾存在过若干种纪年方法,主要有元首名号纪年法、谥号与元首在位期间改元相结合的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国号纪年法、政体纪年法和用传说或历史人物纪年法等等。其中,用谥号、庙号、年号等纪年的方法均首创于中国。据历史学家们研究发现,在汉武帝以前,中国主要采用包括谥号纪年法在内的元首名号纪年法,历时一千四百年以上;其后,我国则主要采用年号纪年法,历时两干多年。由此可知,年号纪年法和谥号纪年法是中国元素含量最高的纪年方法。  相似文献   

2.
楚国有三种纪年方法,即序数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和大事纪年法。大事纪年法较多见于楚简和铜器铭文,于是许多专家认为大事纪年法始于楚人。但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资料,西周早期就有以大事纪年的方式,因此大事纪年法并非始于楚人。齐国铜器铭文和陶文中也有不少大事纪年资料。楚国和齐国都继承了周人的大事纪年方法。  相似文献   

3.
《陕西史志》2004,(6):45-45
晚清时期,随着封建王朝的日益没落,延续了2000多年的传统帝王纪年法也受到了挑战和批判。据钱玄同总结,那时的学共提出四种代替帝王法的新的纪年法。即康有为主张的孔子纪年法;章太炎主张的西周共和纪年法;刘师培与宋教仁等主张的黄帝纪年法;高梦旦主张的世界通用耶稣纪年法。  相似文献   

4.
楚铜器铭文和楚简中关于以事纪年的材料已发现较多,为了解和研究楚国纪年法提供了重要材料。楚国纪年法情况如何?与周王朝及其诸候国的纪年法关系如何?楚国纪年法有何特点?在楚史、楚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如何?对这些问题,目前似尚无专文讨论,在此试作简要论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楚国纪年法,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楚国历史年代的方式、方法。综观现有的纪年材料,楚国纪年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几种  相似文献   

5.
辽代的纪时法建立在中原历法基础之上,由于史料缺略,其记载多见于金石文字中,但其种类繁多、错误不断,究其原因,是碑志铭记的作者多为下层知识分子。辽代的纪时法由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和纪时法四部分组成。纪年法主要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还有十二辰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和生肖纪年法;纪月法分为:四季纪月法、序数纪月法、十二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律吕纪月法、专名纪月法及其他异名纪月法;纪日法共分为干支纪日法、蓂荚纪日法、月相纪日法和五行纪日法;纪时法有三种:地支纪时法、特殊的天干纪时法和干支纪时法。对碑志铭记中的纪时法进行研究,对了解辽代"纪时内容"作用巨大,也能纠正因碑石残泐而产生的误释现象。  相似文献   

6.
曾国为缯—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为缯—随说张昌平七十年代以来,曾国铜器在湖北随枣走廊一带屡有出土,但关于曾国铜器的国族属性即所谓“曾国之谜”却引起人们的种种推测.考古材料本来作为印证古文献的一种主要的手段,但问题在于,曾国铜器所出土的地域范围基本就是文献记载中的随国所在,另外,...  相似文献   

7.
曾国青铜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有出土,是反映曾国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材料。即便略去曾侯乙墓等出土的大宗战国时期青铜器不计,曾国青铜器属于西周和春秋阶段的仅礼器的数量就有30余批、近200件,这在周代诸侯国之中十分突出,曾国青铜器的特  相似文献   

8.
正上世纪六十年代,湖北京山苏家垄出土了一批高等级的曾国青铜器,从而揭开了学术界对古代曾国研究的序幕。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曾国考古又取得了许多重要收获,从叶家山到郭家庙再到文峰塔,新的考古材料大大推动了有关曾国的探讨,使曾国成为迄今为止两周时期唯一一个能利用考古材料构筑其基本历史的诸侯国。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继续成为本世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叶家山曾国墓地是西周早期最典型、内涵最复杂、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姬姓诸侯国墓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形势的需要,此时的曾国成为第一等诸侯国。曾国不仅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已成为周王朝攫取土地与矿产资源的有力帮手。  相似文献   

10.
<正>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精美器物,一个不见于文献记载的曾国从此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曾国的历史面貌如何,它与随国究竟是一还是二?这些问题曾被学者们形象地称为是"曾国之谜",学术界还就有关问题展开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近年来,随着曾国文物的大量发现,"曾国之谜"正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为了进一步推进曾国考古与历史文化的研究,2014年12月21日,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北京大学震  相似文献   

11.
曾国是在传世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基本被考古工作所揭示出来的周代诸侯国。围绕曾国的考古发现从50年前的苏家垅,到5年前的叶家山,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经历了不同的热点和趋向。本文回顾了50年来曾国考古的重要发现及其意义,从曾国的国族性质等历史问题、曾国物质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景观问题、到曾国研究对于周与楚文化的理解问题等方面,总结与检讨了特别是最近5年来的研究,以展望未来曾国等诸侯国的考古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河南淅川徐家岭墓葬区出土一件春秋晚期小口鼎,肩部有两周阴刻篆书铭文,文中使用太岁、岁星混合纪年法,这是目前太岁、岁星纪年最早的出土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随州地区在周代方国众多,随枣走廊是中原文明与南方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文献及铭文记载有唐、厉、鄂、曾等国,其中曾国资料最为丰富。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确认了战国时期曾国的存在。此后针对随国与曾国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曾、随之谜"的讨论。2002年在枣阳郭家庙发现有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墓地。2010年,随州叶家山发现了大批西周早期曾国墓地。2013年,随州文峰塔又发现春秋至战国时期曾国墓地。  相似文献   

14.
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首次陈列展出湖北省博物馆关于随州擂鼓墩发掘的文物,不但使港民增加了对中国考古与历史的兴趣和了解,而更促进了专家的注意。八四年十二月初,湖北代表团又举办了一场学术讨论会,较详细的解释这批出土文物的价值。当场,因时间的限制,还有许多问题没能提出。本人就借江汉考古所组织笔谈的机会来请教关于曾国物质文化的复杂面貌。一、曾国与随国的关系现所知有曾国铭文的铜器出土地点,除随县之外,亦包括湖北京山与枣阳县,以及河南新野。曾国所  相似文献   

15.
张昌平 《江汉考古》2007,(1):80-86,91
擂鼓墩墓群是一处包括有8个墓地的东周墓群,在规模上有曾侯乙墓与擂鼓墩M2等带土冢的大型墓、擂鼓墩M13等带墓道的中型墓、小型的竖穴墓。各大型墓彼此独立,从规模和布局看他们都是属于曾侯之墓,大墓组成曾国国君的陵园,使用时期大约为曾国灭国之前的战国时期。中小型墓葬都属于战国中期及其后,是曾国灭亡之后的曾人墓葬。  相似文献   

16.
湖北随州叶家山新出西周曾国铜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的一批有铭铜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根据考古材料对主要铜器铭文进行了释读,进而讨论西周早期曾国的政治中心及曾与鄂的问题,认为西周早期曾国的政治中心应在今漂水下游南岸的庙台子遗址;西周早期曾与鄂两国一度同时并存于汉东地区,曾国主要地望应在漂水下游以东区域,而鄂国则应在其西约25公里的溠水流域。  相似文献   

17.
有关曾国的实物资料宋人即有著录,解放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全面开展,曾国铜器在随枣走廊一带屡有出土,是周代在中原地区以南的一大宗铜器,因此也广为学者所援引。历年的发现表明,比较明确属于曾国的铜器年代早的在西周晚期,晚的可到战国中期,因此这一时期鄂北豫南地区曾国的确实存在是不再令人怀疑的。随着曾国问题研究的深入,作为基础工作的铜器分期的进行是必要的。特别是原来的报道者只对大部分铜器作了较笼统的年代划分,而有几批铜器的时代仍值得商榷,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青铜器铭文,勾勒出曾国贵族的婚姻关系状况,西周早期姬姓南公从周朝都城被封到曾国,曾侯谏的夫人为媿姓,媿姓女子来自北方狄人或者胡国。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的婚姻关系逐渐本土化,北与黄国通婚,西与邓国联姻,结成政治联盟,曾、楚虽然冲突激烈,仍然保持通婚关系。春秋早期晚段,曾国实际上已经成为楚国的附庸国,春秋中晚期,两国的婚姻关系密切,一直持续到战国中期,曾姬无卹是楚声王的王后,联姻是维持曾、楚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叶家山M107是位于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中部的一座中型墓葬,出土铜、陶、玉、漆木等质地器物110余件套。根据墓葬及随葬器物特征、铜容器铭文,可推定该墓为西周早期曾国贵族墓葬。10件带铭铜容器铭文族徽大多相异,表明该墓铜容器来源较复杂。铭文"西宫"是第一次出现在西周早期曾国青铜器铭文里,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0至5月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京山博物馆对京山县坪坝镇苏家垄墓地进行了实地踏勘和抢救性发掘,清理残墓一座,出土西周末至春秋初年的曾国青铜器和陶器9件。此墓的发掘更进一步证明了1966年7月出土97件曾国青铜器的地点为墓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