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伟伟  元敏 《沧桑》2014,(2):170-173
在我国成功完成土地改革之后,毛泽东基于中国的国情及中国农业生产的实际,为使落后的农村生产力与新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开始了走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探索。中共山西省委率先在长治地区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创举,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的共识和统一意志,完成了农村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毛泽东农业合作社的重要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深化农村生产体制改革,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合作社是现代烟草农业的神经末梢,那么合作社的社员就是一个个细胞,他们来自基层扎根基层,是最接近广大烟农的现代烟草农业的排头兵。发展烟叶种植合作社是全面落实标准化烟叶生产,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要求,它对改造传统烟叶生产转变为现代烟草农业,推进烟叶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促进烟叶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云南楚雄烟草加速烟叶转型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黄正林 《近代史研究》2012,(4):77-98,160,161
内容提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开发西北和建设抗日后方基地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在甘肃推行农贷政策,建立了以新式银行、合作社和合作金库为核心的金融网络,形成了“政府一银行一合作社(合作金库)一农户”的农贷模式。甘肃农贷以1941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1年之前以救济农村为主,之后以国民经济建设为主,发放农田水利、农业推广、土地改良、农村副业和畜牧业等贷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农贷的发放,使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呈上升趋势,也使抗战时期成为近代以来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1956年到1966年中国农村的社员"小私有"政策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956年至1957年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社员小私有政策相对宽松;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社员小私有被"共产风"刮得一干二净;1961年至1966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社员小私有政策基本上恢复到了高级社的状态。十年之间,每当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方面滋生"左"的情绪时,社员的小私有政策就会紧缩;反之,社员的小私有政策就会宽松。这种政策变动走向,对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或消极或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恢复和发展湖北手工业、试办手工业合作社的基础上,1953~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先后多次召开手工业会议,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集中解决手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手工业合作社的性质、任务和方针,建立全省手工业管理机构,保证手工业合作社及其生产的快速发展。到1956年底,全省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全省又着重解决了农业社和手工业社的关系、集中经营和分散经营的关系,以及社员分配问题,从而大大促进了湖北手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农村组织发展形式先后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这样几个阶段,而作为人民公社基础的合作社,在建立阶段,曾经经历了徘徊和争论,最后才在中央的肯定下,得以在全国铺开。而当时受到中央肯定和办社情况比较好的,当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单一农户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低下,经营和销售困难的问题,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出发,通过针对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收集数据,从社员个人状况、合作社财务状况、合作社管理状况、社员满意度情况四类指标出发,对可能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已加入合作社的农民进行了满意度测算,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排序,从而得到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效率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苏联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进行的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向来被说成是执行了列宁的合作社计划。这不仅是苏联理论界的定论,也是我国理论界一部分同志的看法。但是,事实究竟怎样呢? 究竟什么是列宁的合作社计划? 列宁的合作社计划,是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导苏维埃俄国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孟红 《史志研究》2002,(1):52-5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蓬勃开展的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化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形式多样的下乡活动为载体,正是推进农村精神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农村新情况、新问题的有益探索。本仅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强调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理解和认识现代农业?其基本内涵是什么?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曾把现代农业概括为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尤其强调农业机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平均主义倾向,明确提出了反对"农业社会主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共中央一度出现分歧,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农业互助合作的形式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不再被当作批判的对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调整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此后,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2.
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它的解决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部署、关系到是否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而海南农业在海南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好海南农村才能保证海南经济的腾飞,而海南农村的发展关键还在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责任田作为安徽社会主义农业的一种生产管理体制,滥觞之地在何处?毫不含糊地说,在宿县褚兰公社光华大队(今宿州市褚兰镇冯楼行政村)的虎山。 回首1961年 1961年,中共安徽省委为了扭转当时农业生产和公社社员生活面临严重困难的局面,有领导地推行了责任田办法。这一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度过经济难关确实起  相似文献   

14.
刘艳红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4):48-63+157-158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应用起步、组织建构、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速四个阶段,并取得重大历史成就: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农村通信网络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由机械化自动化迈向数字化智慧化新阶段、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村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网络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历程不仅反映了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之所以能克服小农生产方式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制约,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有三方面的经验启示: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奠定了必要认知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与结构优势提供了有利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5.
1957年下半年,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大辩论和讨论《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开展农业生产大辩论为中心,全国农村普遍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将近半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似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批判了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提高了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解决了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与农村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建立后以农业合作化对个体小农经济的改造,与农村工业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农村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农业工业化,关于农业合作化对农村工业化的作用,可以从发展农村的工业企业和促进农业工业化两个方面来考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合作化应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农村工业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合作化时期,为了推进合作化运动,巩固和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共中央就勤俭办社多次发出指示.贵州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社切实贯彻执行中央倡导的勤俭办社方针,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根据自身需要和现实条件,有计划地发展农村副业,开展多种经营,减少非生产性的开支,反对铺张浪费,从而活跃了农村经济,扶持了农业生产,节约了开支,增加了社员收入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发展新时代农村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8.
杜润生是中共党内资深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专家,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20世纪80年代农村体制改革的亲历者,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都有过直接交往,见证了两个时期中国农村变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管窥张闻天从个体农业经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闻天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是他为我们党留下的精神遗产的一部分。张闻天所说的供销合作社与生产合作社 ,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各种类型的劳动互助组织 ,发展供销合作社与劳动互助组织 ,为农业集体化准备条件 ,经过长期的说服教育 ,在经济上必须实行一条无产阶级的领导路线 ,以最终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搞新民主主义建设 ,张闻天提出发展合作社的道路 ,是从供销合作到生产合作。在这条道路中 ,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供销合作社是把小生产者与国营经济结合起来的桥梁和纽带 ,担负着改造小生产者社会制度的历史任务。需要坚持自愿互利原则 ,反对强迫命令 ;保护农民的私有权 ;正确处理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勇 《文史博览》2013,(6):10-1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在吸收马恩列斯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作出了深入思考。其主要思想有: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合作经济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唯一选择;合作社是教育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这些思想成为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