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懋镕 《文博》2009,(3):27-29
1993年,作者曾提出“周人不用日名说”的论点。1989年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出土一件应侯鼎,鼎铭显示周武王的庙号为“日丁”,似与“周人不用日名说”相抵牾。本文则认为:十多年来,能证明“周人不用日名说”的青铜器很多,达159件,而“周人用日名”的铜器只有应侯鼎一件,是为特例。况且偶尔使用日名的周人仅限于极少数姬周上层贵族,主要在成康时期,是西周初期殷周文化交流的反映,因此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也不足以动摇“周人不用日名说”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正>《陕西旬邑枣林河滩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关于周人及先周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已经发表了很多成果,但鲜有学者从植物考古的角度研究周人的生业经济。"古豳地"是周人先祖活动的主要区域,通过对该区域商周时期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了解周人的饮食结构、农业生产情况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内容。《陕西旬邑枣林河滩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一文  相似文献   

3.
正周人兴起戎狄间夏崇拜始于周人。周人以夏代传人自居,追溯周人来源是解决夏之谜的途径之一。他们都曾活跃于长城地带,其来龙去脉依然扑朔迷离。一同考察的张天恩博士是商周考古大家邹衡的得意门生,当我请教周人来源或先周文化起源问题时,他深感缺乏足够的考  相似文献   

4.
华夏族起源于商周之际的历史变革时期,华夏族的族称出自周人对自己建立的反商部族联盟的称呼。人们崇拜的黄帝原只是周人奉祀的祖先,后随着周人主导的民族融合才演变为华夏族共同祖先。周人出自白狄,与作为白狄祖先的黄帝一脉相承。这些史事的一些重要环节,由于近年来陕北神木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而逐渐得到证明。石峁遗址是古代黄帝部族的居邑,石峁一带同时是姬周族人最早发祥地。周人以后辗转迁徙到渭水流域,与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有关。石峁先民将宫室及其他建筑修建在山梁高处,反映了他们对天的崇拜,这与以后周人对于天、天命的信仰一脉相承。史载黄帝"以玉为兵",周的氏名亦反映周族出自以治玉为业的氏族,凡此种种均可与石峁出土的大量古玉器相印证。  相似文献   

5.
我们今天谈到商代的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人的转述,商周之际周人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社会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这些经验多保存在周人的政治文诰《尚书.周书》中。而商代实行了内外服的政治制度,也主要得见于周人的转述,周人转语中最直接说明商代存在内外  相似文献   

6.
“后稷”是周族历史记忆中的始祖,在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后稷出生、成长充满着带有原始思维的“神话”色彩,但在周人的诗歌中,又被赋予了独特的政治教化意义。他的事功以农业贡献为主,这在先秦时期的传世、出土文献中都能得到印证,是周人重视农业生产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7.
所谓受命,是周人为了争取其他方国和部族的拥戴而发动的一场政治造势运动。与殷商王朝以上帝为至上神而排斥天神不同,周人强调敬天,但也接纳上帝,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方国和部族的支持。文王受命肇端于"太姒之梦",周原庙祭甲骨表明,为了祈请商远祖策命文王代商,周人进行了祭祀。随着受命之君文王的离世,周人的这场政治造势运动受到很大的冲击。"文武受命"和"武王受命"表述的出现,彰显了受命主体身份的转换,武王时期的祥瑞吉兆集中出现在观兵孟津这一军事行动的过程中。而金文中的"文武受命"则到了共王时期,这或许与周初分封时所形成的文王、武王、周公三支宗法势力在西周中期以后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先周史溯源     
先周史溯源叶文宪周人是一个和夏人、商人并存的部族,夏商时代周人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弃(后稷)至不,第二阶段自不至公刘,第三阶段自公刘至古公在父,第四阶段自古公在父至武王。由于文献中关于先周史的记载过于简略,因此本文力图依据考古发掘所提供...  相似文献   

9.
周人、秦人、汉人和汉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人、秦人、汉人和汉族周伟洲一、周人的兴起及其融入华夏族中国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作为一个“民族”(指国家建立后狭义的民族)的共同体,到底形成于何时?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后,华夏族即开始形成;一是以为经...  相似文献   

10.
先周文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周文化探索牛世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族是与夏、商等族一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族,关于周族的起源与灭商以前的周人社会是中国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据《史记·周本记》等文献记载,先公、先王时期的周人都邑有邰、豳、周、丰、镐等地,关于其地望,清代以前注...  相似文献   

11.
夷夏新辨     
“华夏”族群的形成或出现 ,与“华夏”概念的产生当有所区别。族群的形成是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 ,观念的出现与形成标志着民族在文化上的自觉。西周时期的“夏”的观念事实上与春秋文献中的“夏”、“诸夏”、“华夏”所指并不一致。西周时期的“夏”所包涵的地理概念是指周人以宗周 (关中地区 )为中心的活动区域 ,并非指中原地区。“夏”所代表的文化族群观念则是指周人与周文化。自宗周倾覆 ,平王东迁洛邑之后 ,“夏”的地理和文化概念才发生了根本变化。自春秋始 ,“夏”与“中国”指中原地区以姬姜为主、居住着大量殷遗的各诸侯邦国。伴随着一统观念的形成 ,此地理文化概念乃逐渐形成为民族认同的“华夏”概念。本文认为周人“华夏”观念的形成 ,不应该否认有其被动的一面 ,从西周的以夏自居 ,到春秋的包容诸夏 ,以及夷夏之分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基于周人在华夷杂处 ,王室播迁之后所产生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2.
宴飨礼是周代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场合的具体礼仪细节有所不同,但普遍施行于上层贵族,甚至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宴飨礼的功能性,包括亲宗、敬友、安宾、乐民四部分.从同宗到民众,从同姓到异姓,宴飨影响所及体现出周人交往圈络的多元化,也表明在宗法制度下,周人的交往具有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记载,中和与至德是周人伦理学的核心,《师才鼎》铭文中记载了七种德目,反映了当时伦理学说的发达。周人的"敏德"即是"善",指仁义礼智。《师望鼎》铭文中关于明心的记载属于心性学说。  相似文献   

14.
周原出土商人庙祭甲骨来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仅从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考察,可以否定周人在周原立商王庙并祭祀商先王的说法,而且H11:1、H11:84、H11:112、H11:82等庙祭甲骨本身的解读(特别是祭及商族先王成唐、大甲等)和刻辞行款的分析,也更说明了这些庙祭甲骨应为商人之物。但是,这些商人庙祭甲骨在周原出土却是事实。为什么商人庙祭甲骨却在周原出土呢?这是在否定了这些甲骨为周人所有说以  相似文献   

15.
周原遗址殷商时期文化遗存试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原遗址殷商时期文化遗存试析张天恩周原遗址即周人发祥地岐邑故地,其在西周文化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早为学术界所认识。但长期以来,却很少有人对周原发现的殷商时期的墓葬、遗址和大量文化遗物做较全面的分析。而这些遗存对了解灭商以前周人在此活动的历史背景和发...  相似文献   

16.
关中神龛     
胡武功 《华夏地理》2003,(2):124-125
关中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祥地.远古时代,周人的祖先后稷就在湾水边教民稼穑,被后世尊为神农.  相似文献   

17.
周人祭天以祖配天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人举行郊天礼时要以祖配天而祭。周代祭天的最高祀典就是郊天礼,举行郊天礼时以始祖后稷配祭,这是周人祭天礼的常制,然亦不只是以后稷配祭。文献中还有所谓祭之礼,实为宗庙祭礼,与周人郊天配祖的制度无关。  相似文献   

18.
周人起源于今陕西武功县一带,在翦商之前曾有一段迁居甘肃陇东地区的生活经历。居陇时期的周人在首领不窋、公刘等的带领下光大部族,为日后取代商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甘肃陇东地区所孕育的先周文化以农耕为基础,以礼乐为核心。随着西周正式建国,周制天下,农耕文化传统与礼乐文化精神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丰镐地区进行了20多次发掘,已发掘1000多座西周墓,但以往发掘缺乏弄清墓葬整体布局的意识,以往研究中也未关注过该地区的人群构成情况。本文将历年发掘的西周墓葬进行统一梳理,据墓葬空间集结情况将该地区西周墓葬分为十个墓区,继而比较各区墓葬主要特征的差异,并将各区墓葬显现出的特点与典型的周人墓葬和商人墓葬进行比较,指出沣西A区显示出与周人墓葬相似的特点,主要是周人墓葬,沣西C区显示出与商人墓葬相似的特点,主要是殷遗民墓葬。  相似文献   

20.
吴民族是中国东南地区古代土著民族之一,其国家的建立与周人有一定的关系,商(?)人大伯、仲雍奔吴,带来了一些周人(?)使吴民族的文化发生了变化.周人灭商后,(?)变化更加显著了.周灭商后,“封建亲戚,(?)蕃屏周”(?)法其中一.周武王”求太伯、仲雍之后.(?)周(?)己君吴,因而封之”,吴从(?)周(?)诸侯,吴民族纳入了周王朝(?)之中周的分封是在商的制度的(?)以改造(?)形成的.它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按宗法制的亲疏关系造就了一个政治等级结构.其次,它又(?)一种根据宗法制的亲疏关系分封土地的土地分配形式,即又是一种经济等级结构,反映了当时的土地占有关系.吴民族的情况正是如此,195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