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两周金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朕、余、我、虞、辝(台)".就出现频率看,前三词为高频词,后二词出现频率很低;就句法功能看,"朕、我、虞、台"以充当定语为主,"余"以充当主语为主;出现时间上,"朕"主要见于西周中期和晚期,"余、我"主要见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虞、台"只见于东周时期.  相似文献   

2.
李泽琴 《神州》2011,(17):25
在唐宋诸词中,存在着许多诗词化用的现象。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有一个相关的说法叫"夺胎换骨"。这里,我暂且借用一下。"夺胎换骨"有两层意思,一是"夺胎",二是"换骨"。具体来说,前者是直接将原句引入词中,后者则更强调化  相似文献   

3.
任超 《神州》2013,(6):65-65
一次语文课上,我给学生上一篇自读课文,我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首先从生字词着手,学习课文精华部分。这时,一名比较调皮的学生说了一句话:"这些生字词简单得很,一看就会,有什么好学的?"我意识到这话不仅体现出该生的学习态度,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风不可长。于是,我开始给学生灌输学习生字词重要性的思想。万丈  相似文献   

4.
词语洁癖     
最早发现自己有词语洁癖,是很多年前,第一次听朋友说起"美金"这个词的时候。"我这个表,是在友谊商店买的,500美金。"他说。"美金"这个词从他嘴边跳出来时,我的皮肤迅雷不及掩耳地冒出一层鸡皮疙瘩。不就是美元吗?为什么要说"美金"呢?难道一个国家有钱点,连个货币名称也要拽一点么?  相似文献   

5.
伍振 《旅游纵览》2010,(3):42-45
鄂尔多斯最值得一去的地方要数成吉思汗陵。毕竟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大英雄,也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雪》一词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让我深深地记住了成吉思汗,也让"一代天骄"成为了"成吉思汗"的代名词。瞻仰这位伟人的陵墓,自然也是我的神往之事。  相似文献   

6.
心理作用     
吴方言里有个高级词叫"心理作用"。小时候如果我肚子疼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妈妈就会扔给我一句话:"心理作用!"这个短促有力的句子用来描述一切没病因的毛病,以表达使用者的不屑。我是个"心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墨西藏     
<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西藏"。在那里,每颗心灵都会得到不同的慰藉。试图用一个词描述如此丰富的西藏,显然是空洞的,当然,试图用一组词完成对它的描摹,仍然可能是  相似文献   

8.
严珺 《神州》2011,(19):49-51
早在2009年的时候,天涯论坛上就有一篇帖子《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作者"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就这样,"被就业"一词诞生了,并且在论坛转载的过程中被放到了标题里:《2009年的7月,我毕业了,我也"被就业"了》。  相似文献   

9.
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在拟填补翰林院之缺席时,吏部呈其词给仁宗皇帝,其中有一首《西江月》词,词中有这么一句:“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仁宗看后很不高兴,作御批四句:“柳永不求富贵,谁将富贵求之;任你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柳永从此借皇帝御批,自嘲为“奉旨填词柳三变”,谢绝仕途,依红偎绿,放荡不羁。  相似文献   

10.
孙江 《史学月刊》2012,(9):5-11
<正>如果打开汉语因特网,输入"概念"二字检索,一定会蹦出数以万计关于"概念"的信息。"概念"一词如此普及,乃至不管人们是否了解其在逻辑学中的含义,都以为对概念有了"概念"(理解)。如果继之输入"概念史"一词检索,则会发现"概念史"是近几年才比较多地被使用的词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著述之中:一类为《新  相似文献   

11.
衙门八字开     
李日 《文史博览》2010,(5):47-47
<正>"官司"一词,本意为"让官员掌管、判定",后来引申为诉讼。封建官场中,能秉公执法的"清官"固然有之,但是许多贪官污吏多有混淆黑白、指鹿为马  相似文献   

12.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有"环"一词,对此词的理解学者有不同意见。作者认为应理解为"还",即"重复"之意。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传统史学的"实录"一词,始见汉代扬雄《法言·重黎》。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复引此词。自班固之后,"实录"作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叙史及议史中广为出现。不过,"实录"一词虽始见于汉代,然而"实录"思想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而且有其形成的过程。本文拟对此问题作出讨论。一扬雄《法言·重黎》谈及司马迁时有文:"太史迁,曰:实录。"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曰:"然自刘  相似文献   

14.
清浅的快乐     
<正>以塞亚·柏林,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活了97岁才十分不情愿地离开这个世界。有人曾问过柏林:"你为什么可以活得如此安详愉快?"柏林回答道:"我的愉快来自浅薄,人们不晓得我总是生活在表层。"我喜欢柏林俯下身子说这句话时的自得和狡黠。他的"生活在表层"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深刻,是"一览众山小"后的返璞归真,是历经风雨后的一种平淡祥和。这让我想起了"清浅"一词。"清"是心底无私,安之若素。"浅"是心无城府,  相似文献   

15.
正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心理学认为: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具体地说:其一,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通过"我们应当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确立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如:教学  相似文献   

16.
黄蕾 《沧桑》2008,(5):211-212
词发展至元明已经十分衰微,并逐渐形成了"以曲为词"的创作倾向,处于复兴时期的清初词坛的多位词家均对这一现象予以批评,认为"以曲为词"严重影响词学的发展。但笔者认为清初词家严绳孙的小令有"以曲风入词"的特点,这种创作手法表现了真实自然的情感,为清初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出一种既亲切又典雅的新词风。可以说"以曲风入词"不失为清词发展中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7.
愤青法国版     
法国有一群被称为"Chienlit"的人。戴高乐总统在"五月风暴"时使用这词称呼那些反对改革、瞎胡闹的滋事者。在法语里,"Chien"是"狗"的意思,这个以"Chien"为词根的词,绝不是什么好词。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历来对"吐蕃"一词的语源和读音很感兴趣,尤其是史学家、语言学家的探讨,自古以来就持续不断.最新版本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规定:"吐蕃"一词读音定为"T(u)bō".这使"吐蕃"一词的规范读音问题有了定论.本文针对吐蕃"一词读音问题的发展历程从古至今的进行了梳理,对"吐蕃"的"蕃"应当定音为bō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德治 《旅游纵览》2007,(10):1-1
<正>翻开中华民族无比灿烂的唐诗宋词,诗仙词圣无一不有关于"秋"的千古名篇。仅李白就有《秋浦歌十七首》《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秋下荆门》以及"南湖秋水夜无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太君"一词多被用于称呼侵华日军,有时亦泛指日本人。近代以来中国人在使用"太君"一词时,一般具有"长官"之意;从"太君"的发音与使用情况来推断,该词乃抗战时期日本人所使用的"大兵中国话"中"大人"(Taijin)一词的音译。用"太君"二字作为音译的对应词,体现了殖民统治下侵略者与被奴役者之间地位的尊卑。应该说,抗战时期所用"太君"一词,乃日本殖民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