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戴壮强 《贵阳文史》2005,(6):I0001-I0001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的《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良心     
叶辛 《文史天地》2003,(12):10-11
在祝贺巴老百岁华诞的时候,我想先回忆几件往事。1967年夏天,上海得势的造反派批斗巴金。本来批斗会在杂技场举行,但因通过电台和电视转播,上海的大街小巷,响遍了“打倒黑老K巴金”的口号声。实事求是地说,那个年头上海的家庭中,没几户人家有电视机,更没几户人家有空调,上海人的夏天本来就是在弄堂里、阳台上乘风凉。广播喇叭里一宣传斗巴金,男女老少各式人等都涌到公家单位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去了。我那时在读中学,同学中有一位自己组装了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我们五六个运动当中的逍遥派,都聚到他家看电视实况转播去了。不是对批斗会感兴…  相似文献   

3.
王文仙 《百年潮》2011,(3):63-68
2008年至2009年,我有幸在墨西哥城的墨西哥学院做访问学者。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那么远的门,第一次离开家那么久。虽然已经时隔两年,但零零散散的记忆仍鲜活地飘游在心间。 墨西哥人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4.
明红 《炎黄春秋》2002,(6):62-63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他于1904年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1936年,巴金在大上海已是声誉卓著,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家》,深深唤醒了年轻一代。此时巴金收到了许多的书信,追求他的人很多,来信中,有一女生写的信最多,言词却不多,落款总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  相似文献   

5.
赵兰英 《世界》2005,(8):68-69
“不要重建我的故居”巴金诞生于成都正通顺街。不少人到成都时都想去巴金故居看看,但无法如愿。因为,巴金故居已经不复存在。四川的父老乡亲对没有保留巴金故居而深感遗憾。1985年,四川省作家协会给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要求恢复巴金故居。省委同意,并且成立了筹备小组。巴金知道后不同意,对侄子李致说:“不要修复故居。如果将来要搞点纪念,可以在旧址钉一个牌子,上面写‘作家巴金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当代文学泰斗巴金老人,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终年101岁。当晚我惊闻噩耗,唏嘘长叹,感慨不已。先是因为一个特殊机会,  相似文献   

7.
周瑞金 《世界》2005,(12):6-6
巴金走了,悼念巴金的热潮也退了。近日,我静下心来,把巴金逝世以来媒体上发表的报道、文章、专题,大体上浏览了一遍。脑际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我们对巴金最好的告慰是什么? 人所共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一生有两个辉煌。第一是他在青年时代创作小说《灭亡》、《家》、《春》、  相似文献   

8.
祁连印象     
刘希国 《丝绸之路》2012,(11):24-26
车驶出南丰炒面庄村,一路逶迤就进入了古时河西要塞——大斗拔谷,祁连山便矗立在眼前。群峰并肩,携手相拥,由西北蜿蜒至东南,邈远苍茫,恍若云溪,与近处的苍崖铁树、云岫岚烟形成两种明显的界面,构成一种仰望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文学大师巴金毕生从事文学创作活动,80年来写作、翻译作品总计达1300万字。其中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长篇小说《家》享誉中外。这部奠定了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小说名著是如何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10.
三国名将姜维长于军事亦颇有文采,今 存作品可分为书表、说辞、传记三类。其上后主刘禅之 表,言词恳切而说理明晰;游说钟会之辞,设计巧妙且气 势磅礴;为蒲元所立之传,以细节传神,颇有小说意味。 论文联系姜维生平全面论述了其文学成就,并指出其作 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侯志平 《纵横》2008,(2):54-57
巴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也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他生前曾长期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也曾担任全国政协第六届至第十届副主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2年荣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相似文献   

12.
立冬后的朝阳今年依旧映照太平山下的繁华都会;无奈此际今年的阳光,仿佛已不再似昔日十一月的晴空。毕竟,这个季节,我们去过一处阳光虽然稀少、但生趣盎然的地方。那里没有污染、没有灾害、没有战争;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澎湃的瀑布、清澈的溪流,沃泽的梯田、壮健的牛马和千百年来在雨雾中默默耕耘的不同民族。翻着写生画稿,我重拾贵州的珍贵回忆。  相似文献   

13.
印象中国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生 《中华遗产》2007,(2):26-33
中国红折射在皇城巍峨的宫门之上,中国红跳跃在乡间女子的红花袄上,中国红被捧在千手观音的虔诚里……红色就是国人的心理“底色”,民族的象征色彩。这种在中国风行上千年的独特颜色,为何受到我们民族如此的崇尚?  相似文献   

14.
印象济南     
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济南又称泉城,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一山东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总面积8227平方公里,人口596万,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连接着山东山水圣人、齐鲁文化和黄金海岸三条重要旅游线路,旅游业发展迅速。济南也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乐涵 《神州》2013,(1):12-12
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的日本,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蓝本。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留学日本的中国留学生逐渐增多。日本近代教育普及速度之快,是世界之最,其中包括女性教育。中国女性教育与日本女性教育发展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中国女性教育没有提出"良妻贤母"的明确教育目标。由于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长期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状态,欧美多国文明集汇于此,使中国女性有了更广阔的目光。诸多倡导新道德推翻旧道德的革命家,更是将女性解放放入革命之中,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赵威 《环球人物》2013,(21):82-83
他认为,要让先发展起来的经济去哺育发育不良的文化朱大可本人通相学,据他说自己天生有个"猪鼻"。因此,他的性情与文章完全不同:文章一出,霸气天成,满是傲气与威风;性格却是猪的笨拙与朴实,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闲聊的他便是如此。"我的精神摇篮是70年代"1956年,朱大可出生在上海。7岁时,他上了当地一所有名的小学,却不怎么被老师喜欢——成绩最好、不听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梳理了佛教与中国文学研究的概况,并对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文学受到佛教影响后在主题、题材以及文学观念上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北海道不仅以风光旖旎名重扶桑,其作家的数量和创作成就亦位居前茅。从明治初年登上北海道土地的国木田独步至30年代名扬世界的日本左翼代表作家小林多喜二,乃至今日誉满全球的渡边淳一等,均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的地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从文学地理的角度阐明了中国文学的地区差异与地域特色,分析了文学与地理之间的多层次关系及环境作用机理,并对文学与地理结合的"环境文学"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中国文学在地理分布上有着南北之分、东西之异、地域之别。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及其地域差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文学作品创作内容和作者创作灵感的诱发的影响,对文学作品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的影响,对文学流派及其地域文学人才的形成以及文学中心分布的影响。认为,地理环境作为生活条件塑造着作家的文化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间接影响文学作品风格是环境影响文学的主要机理。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生态等科学结合,是21世纪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