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志工作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国际间各国文化交流与融合进程加快;国家加大了文化建设投入,社会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发挥地方志文化资源作用亟待加强;国家信息化建设对地方志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依法修志,强化地方志机构工作职能,拓展工作内容与领域,切实行使依法行政职能和职责成为必然;方志、年鉴编纂体例,记录内容等业务上拓展创新;方志学理论与实践亟待完善与丰富;图书馆、情报部门、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和社会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给地方志部门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地方志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勇于创新,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完善法规;加大对地方志事业科技工作改革创新力度,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地方志事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加大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地方志工作服务社会与管理水平;加强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地方志法治化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地方志法治化进程应与地方志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着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不断推进。我国地方志事业从新方志编修起步,从地方志编纂阶段发展到地方志工作阶段,再到地方志事业阶段经历了30多年的历程。地方志法治化进程也相应从依规修志发展到依法修志,目前进入依法治志阶段。推进依法治志,党委政府是关键,法制建设是前提,地方志工作机构是主体。依法治志的目标与任务是,积极推动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法》,建立健全以地方志法为核心,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补充的地方志法律体系和依法治志工作机制,依照法律法规管理和发展地方志事业。  相似文献   

3.
李文革 《旅游纵览》2016,(4):312-313
地方志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我国存在的年代较为久远,早在古代的时候,我国历史上一些地理方面的大家就对我国各地方的一些地理环境的特点进行了记载。在我国的典籍中,有关于地方志的典籍占了总典籍的十分之一,其数量之多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地方志的重要性。每个历史时期对地方志进行记载的内容都有所变化,但大多都比较重视地方志的资政功能、存史功能和教化功能。地方志在我国从产生到现在最少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地方志对现代研究古代的一些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对地方志旅游资料的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分析其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至此,我国的地方志工作有了法律保障,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国的地方志工作开始步入了法制的轨道。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法规,也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地方志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高度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信息化的成功实现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实现地方志工作的信息网络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90年代中后期,我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在一些省市开始建设,已有20多个省市开展了地方志信息化建设,部分省市已建成投入使用.广西地方志信息化建设起步晚、...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与档案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纵观我国历史,档案工作与修志工作早有密切关系。编修地方志离不开档案,档案为编修地方志提供了最为客观、真实、权威、可靠的资料,是修志的基础和前提;而地方志又是保存档案资料的一种辅助形式,是档案的精华和浓缩,可丰富档案的馆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印证,互相补充,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7号,颁发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我国指导和规范地方志工作的首部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地方志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两年来,北海市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并紧紧依靠《地方志工作条例》指导全市的修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郑金月 《中国地方志》2022,(6):4-15+124
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对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从地方志信息化的定义、信息化的必要性、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标准建设、信息化建设实践6个方面,阐述我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现状,认为我国地方志信息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具有多元性、发展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但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和短板,应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志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增强地方志信息化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促进该主题在学术、技术与实践上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众所周知,《地方志工作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全国性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地方志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对于依法修志,建立修志工作长效机制,保障地方志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时至今日《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已有五年时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双鸭山市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为契机,有力推进了地方志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深刻认识《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重要意义编纂地方志是我国独有的优良传统。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发挥地方志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保障地方志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06年5月18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颁布了《地方志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我国地方志的起源和性质,认为地方志是记述一定地域内自然、社会、历史与现状科学的独特的保存丰富旅游资料性的文字载体,具有其他文献不可代替的功用,并对方志的主要功能特色和不同方志所具有的不同旅游学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凡  金忠民 《人文地理》2002,17(5):17-20,96
安徽黟县的皖南明清古民居群是世界文化遗产,本文在对西递、宏村和南屏三个古村落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出旅游对古村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指数,并对比旅游对三个古村落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古村落旅游发展影响效应已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即西递的旅游影响效应要高于宏村和南屏。并指出目前中国古村落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似的模式:古村落的保护、规划和旅游开发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轴线,其中社区村民和地方政府是两个最重要影响因素,在古村落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双方应在考虑到彼此的利益的前提下,达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以确保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心,是中国南方罕见的红砂岩洞窟,其成因迄今尚未形成共识。持采石观点的既有研究主要从地质岩性、开采技术和石料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以龙游县域乃至浙西地区为空间范围,在充分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区域历史、红砂岩采石传统、区域地形、采石成本四个方面论证了龙游石窟作为历史时期采石遗迹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之上,文章分析了龙游石窟较之相关世界遗产项目所具备的比较特点,认为龙游石窟符合世界遗产的第(i)、(iv)和(v)条标准。  相似文献   

14.
15.
对唐代贾耽的地理(地图)著述的名目进行辨析,分析了"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九州图》、《海内华夷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别录与通录的区别。指出《九州图》、《海内华夷图》是贾耽国图撰修总体事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总称。并从地图学传统、方志学传统入手,探讨了贾耽地理(地图)著述的性质,对其中的地图学成绩进行了重新评价,进而从"近意就实,依稀像真"分析了贾耽地图学的滞后性,指出"古墨今朱"应只是文字注记的区别,并非通过图形绘制表达古今地理要素的差异,由此审视了中国古代地图史上图形绘制与文字注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Propaganda occurs sporadically in the chronicles of medieval England, mainly in official histories (that is those commissioned by authority) and quasi-official ones (those not actually commissioned but representing the authority's point of view). It ranges from mere eulogy to forceful argument which may even involve deliberate misrepresentation. In monastic chronicles the propaganda is generally on behalf of the monastery itself, and is rarely tha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fact such chronicles tend to be critical of king and government. Government propaganda occurs more frequently in chronicles by other groups of writers, notably secular clerks. Although very few non-monastic chronicles were actually commissioned by the king (the only indisputable examples belong to the reign of Edward IV), a few are quasi-official, written probably to attract patronage and/or in a literary mode, especially that of romance literature, which tended to favour the king.Clearly government-sponsored history established no continuous tradition in England, comparable to that, for example, in France. Nor were quasi-official histories numerous. Therefore it seems that government propaganda was not congenial to most chroniclers in England, an impression confirmed by the fact that it only left a significant mark on the chronicles in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for instance at times of political crisis. Moreover, the chronicles containing it were by foreigners and/or were written when continental influence was particularly strong at court. The historiographical genre most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England was the monastic chronicle, with its strong local attachments and generally independent attitude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7.
Propaganda occurs sporadically in the chronicles of medieval England, mainly in official histories (that is those commissioned by authority) and quasi-official ones (those not actually commissioned but representing the authority's point of view). It ranges from mere eulogy to forceful argument which may even involve deliberate misrepresentation. In monastic chronicles the propaganda is generally on behalf of the monastery itself, and is rarely tha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fact such chronicles tend to be critical of king and government. Government propaganda occurs more frequently in chronicles by other groups of writers, notably secular clerks. Although very few non-monastic chronicles were actually commissioned by the king (the only indisputable examples belong to the reign of Edward IV), a few are quasi-official, written probably to attract patronage and/or in a literary mode, especially that of romance literature, which tended to favour the king.Clearly government-sponsored history established no continuous tradition in England, comparable to that, for example, in France. Nor were quasi-official histories numerous. Therefore it seems that government propaganda was not congenial to most chroniclers in England, an impression confirmed by the fact that it only left a significant mark on the chronicles in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for instance at times of political crisis. Moreover, the chronicles containing it were by foreigners and/or were written when continental influence was particularly strong at court. The historiographical genre most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England was the monastic chronicle, with its strong local attachments and generally independent attitude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8.
金雄波 《福建史志》2020,(2):13-17,71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因而非公有制经济是地方志书编修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类型曾于1980年、1992年、1998年、2005年多次变动制定(修订)经济类型(所有制)分类的规定,所以地方志书记述非公有制经济应全面掌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使非公有制经济分类及统计数据的选择使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记述事物归属得当,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统计数据准确、不重复。地方志书在记述非公有制经济时,还要注意"民营"不能与"私有"混为一谈,"民营"与"私有"两者不是同一概念,存在法律地位和定义范围的不同,地方志书不能将"民营"作为私有经济类型记述。记述非公有制经济应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分类,全面系统记述非公有制经济,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记述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9.
盛菊 《安徽史学》2005,(5):116-120
胡适在撰写年谱的学术活动中,就年谱体例的发展与创新、年谱的功用与价值、年谱与传记的关系等问题,形成了丰富系统的思想,并对年谱体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胡适认为年谱应该揭示谱主学问思想的变迁沿革与发展脉络,总结其学术地位与学术贡献,年谱不仅要记述谱主的成就,也可以进行评判与批评,指出他的错误与短处.胡适总体上是将年谱视为传记之一种,但也注意到年谱在内容、体例、功用等方面与一般传记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在绝大多数明清地方志中"星野"都占据着显著的位置.无论其内容的翔实或者粗疏,透过地方志近乎于陈陈相因的"星野"叙述,都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知识、观念与信仰世界的变迁轨迹.本文以请代贵州郡县方志的"星野"叙述为对象,考察其构建及瓦解过程,探讨"星野"叙述的功能并分析这种功能丧失的原因,以此来观照传统中国知识、观念及其话语体系近代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