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余晨君 《区域治理》2022,(16):116-119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一号文件"建设法治乡村"概念于今仍然意义重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际,我国现代化步伐加快的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忽视.在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和法治宣传较为匮乏、乡村基层法治建设仍处在断链阶段的现状下,"法律明白人"工程的推进使得许多基层地区得以见法治天光.《乡村"法律...  相似文献   

2.
赵莉 《东南文化》2021,(4):164-170
近十年来,"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成为热点.2018年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在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体现出鲜明的跨文化诠释叙事策略.该展以"海丝"文化的两端中国和意大利作为叙事共同主体,形成双向叙事维度,通过还原跨文化生成的过程,凸显了展览的叙事动态节奏,实现展览主题与结构的内在统一,带来了跨学科视野下的叙事方法论创新.这是博物馆语境下聚焦"海丝"文化命题作出的有意义探索,为解决当下"海丝"展览同质化现象提供了启示性经验,对引领"海丝"主题展览叙事的多元走向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抢抓文旅机构整合和产业融合机遇,文旅融合发展小有成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新的契机下,开封市应积极挖掘所属区域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与其原有的文旅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借助"黄河文化元素"提升开封文旅产业融合质量.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化...  相似文献   

4.
刘萍 《抗日战争研究》2006,23(1):87-110
抗战时期,伪满政府为了解决劳动力的缺乏,在协和会的推动下,掀起了国民“勤劳奉公”运动。在运动中,协和会作为伪满政权最高的国民组织体,从组织上、思想上、实践上积极动员青年学生参加,为“勤劳奉公”制度的实施作了最充分的思想动员,并培养了大量的后备军,从而为该制度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在协和会的推动下,伪满政府颁布了“勤劳奉公法”,使之成为伪满后期劳务新体制的重要内容。该法律的根本目的,是日本军国主义为了确保劳力供给资源,利用国家权利来掠夺青年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包括两大阵营的出现,也使斯大林不得不重新考虑苏联的远东战略,包括对中共和国民党的态度,这使"一边倒"的出现最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一五"期间,我国资源供求状况及其配置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与这一时期的投资过热和经济波动存在必然联系."一五"时期的投资是个连续大起大落的过程,两次冒进间隔时间短,这在建国以来的投资史上是少见的.由于投资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供求形势全面紧张,促使国家将计划管理的力度和范围不断加大,从而加快了三大改造的步伐,全面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但自此也形成了追求高速度和外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大跃进"运动悲剧命运探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跃进"运动因其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巨大反差而成为一场深刻的历史悲剧.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受到了"政治统帅经济"的干扰,"以苏为鉴"误入回归革命经验的歧途,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为唯意志论所扭曲,赶超战略在积极平衡论的支配下走向极端,这些因素便是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丁盈  贺梦凡 《旅游纵览》2022,(2):113-115
"互联网+"时代,我国旅游业逐渐复苏.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成为助力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互联网+旅游"的融合发展势必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业数字化应用现状,结合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以旅游数字化传播、服务和管理为切入点,对旅游业数字化转型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旅游资源开发提...  相似文献   

9.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城乡关系和特有的城乡发展路径,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形成和运用,对于深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对其他国家的问题进行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我国"三农"问题总的情况是农业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还很严重,主要根源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要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乡镇现有的政权体制包括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联苏抗美"的国防战略是"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延伸,但不能将两者混淆。"一边倒"外交战略着眼点在于社会制度的一致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联苏抗美"的国防战略着眼于国家安全和国防巩固,它的提出既有历史经验的因素,更取决于新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它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证明是一个符合当时新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正确的决策,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劳资协商会议是党和政府调解劳资关系的重要制度,它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基本原则,对调解劳资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中央和河南省的指示精神,1950年,郑州市积极设立劳资协商会议,为私营工商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五反”运动后,郑州市的劳资协商会议对缓和劳资关系、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An Evolutionary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general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with multiple industries and regions, full labor and capital mobility, land use 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a dynamic adjustment process in which consumers maximize utility and firms respond to nonzero profits. All industries use intermediate inputs as well as land, labor, and capital. Systems of cities form endogenously within this framework, including asymmetrical urban hierarchies and citi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industry compositions. Each urban area has a bid-rent gradient and zones with land uses and densities as in the von Thünen model. The equilibrium depends not only on initial conditions but also on speeds of adjustment. The model is a prototype for empirical implementation, as illustrated with a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ransportation cost reductions.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对区内企业、产业集群及区域整体等三个不同主体的影响发挥作用的。在企业由传统成长模式向网络化成长模式转变,产业集群由聚集经济向创新网络转变,区域由空闻结构向网络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网络及内含资源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资本对三者的作用体现空间上的层次递进特征,即依循企业、集群、区域三个不同主体网络化递进发展的“织网模型”,依次由“发散状企业网络”向“经纬状集群网络”再向“多构面区域网络”发展的织网过程。社会资本及社会网络对企业的作用是摄取关键资源、信息等;对产业集群的影响是建立学习与创新机制、成本节约机制、形成合作竞争氛围;而对区域的积极意义是保持区域良好的信任文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新中国建国方针的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利用私营经济发展生产力的考虑,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把“劳资两利”确定为处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政策。它包括保障私营企业工人的权益、保障资本家的正当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三方面内容。这一政策体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为构建当代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和谐的劳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于富喜  薛伟贤  韩勇 《人文地理》2017,32(5):113-118
本文基于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视角,以杨凌示范区为例,在分析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生产率的作用路径基础上,通过估算资本存量,分析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的构成,并利用偏离-份额法研究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存在产业要素错配,第二产业成为杨凌示范区经济增长的核心部门,而第一产业的要素投入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不协调;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产业内部的增长效应,而非配置效应,其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张;资本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内部的作用,在杨凌示范区发展初期,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资本要素生产率起到了阻碍作用,但这一情况正在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16.
亢振峰 《人文地理》2004,19(2):39-42,96
西部各省提出的要"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一厢情愿。因此,西部地区在新世纪的工业化战略选择上必须立足于西部各省区比较优势的客观现实,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资源性产品丰富的优势,实现资本积累的稳步提高;同时西部也要充分利用几十年建设形成的经济基础,在局部地区、重点领域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突破,逐步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西部新世纪的工业化战略应包含这些不同水平的发展内容,复合式工业化战略就是体现这种特色的一个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李宝庆  陈琳 《人文地理》2014,29(1):94-98
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演化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模型对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情况和分空间情况进行研究,得出该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该产业仍然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各发展要素对该产业的贡献度不均衡、该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等结论。最后,对长三角区域如何有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n essential featur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e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has been the increasing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capital as a precondition for economic growth. Human capital has been found t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high-tech industries,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human capit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tech industries is yet to be analysed. This paper provides such an examination of low-tech industrie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employment data with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Denmark in the period 1993–2006. The findings highlight, first, that human capital appears to be equally importa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ow-tech industries and, second, that the divide between the large urban regions, especially Copenhagen, and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plays the primary role in explaining the geography of human capital. These findings stress the relevance of a broad conception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which goes beyond high-tech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劳工常常被看作是与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同类的经济要素,只重视劳动成本,忽视了劳工作为社会活动主要参与者的角色。近年来,劳工地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弥补了传统地理学研究的不足。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人运动、劳工组织和地方劳工控制体制,劳工市场的空间分割,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农区劳工地方化逐渐成为劳工地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Monica W Varsanyi 《对极》2005,37(4):775-795
This article illuminates a paradox in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mobilization of new Americans. While labor unions are taking an increasingly active role in the successful mobilization of foreign‐born residents in electoral politics,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these newly mobilized Americans are undocumented migrants and residents, and thus are members of a growing and permanently disenfranchised working class. While this marginalized labor force benefits capital, an expanding long‐term, non‐citizen population presents a serious challenge to democratic politics. In this article, I discuss a case study which demonstrates both sides of this paradox. Facilitated by broader Latino political mobilization, their membership in progressive labor unions, and labor's shifting political strategy, many undocumented residents of Los Angeles are participating in candidate endorsements, campaign rallies, and "get out the vote" efforts, even though they are unable to vote on election day. Their actions portend future reconfigurations of the boundaries which surround citizenship and suff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