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在四川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一个缩影。这个运动首先由立宪派所倡导,又由革命党人把它推向武装反清起义,从而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因此,认真研究立宪派在保路运动中的活动,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立宪派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在政治上,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公开抨击封建专制政体,迫切要求政治上的民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相似文献   

2.
正武昌起义爆发后,尽管在武昌在南京在部分省份发生过一些军事冲突,但从全局来说,战争并不是此后几个月的主题。当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国家未来体制的选择上,一部分立宪党人和新军将领,他们力主利用这次政治危机重回君宪主义道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而另外一部分人,特别是革命党人,他们不愿意在这种有利环境中重回什么君宪主义,在他们看来,共和主义就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几经争执,终于使共和主义占了  相似文献   

3.
1906年9月1日,清廷颁谕宣布“仿行宪政”后,在近代中国各社会集团中引起极强烈的政治反响。革命派抨击清廷是以立宪之名而行专制之实;在野立宪派则充满希望,曾几次掀起大规模的请愿运动,明确而又具体地提出自己的立宪要求。对此,有关论著已多有论列。但对预备仿行君宪政体的主体──清统治集团在君主立宪问题上,是否存在不同的认识、议论?其原因是什么?其实质与作用如何?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略陈管见。一早在庚辛新政期间,部分清政府官员,如出使日本大臣李盛铎、御史赵炳麟、会办商约大臣盛宣怀、两广总督陶模等,就曾分…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流亡日本,遵照他的老师康有为的意旨,鼓吹君主立宪,甚至和主张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革命派展开激烈的论战。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之后,他还写了《新中国建设问题》一文,极力主张保存现有皇统来实行君主立宪是解决国内时局危机的最适宜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杨度的政治主张在辛亥革命前后发生了急剧转向:从主张君主立宪转向赞同民主立宪,并组织共和促进会,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而呼号。杨度政治主张的这种转变,是迫于客观形势的暂时策略,还是政治思想的根本转变?学界向来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杨度从主张君主立宪向赞同民主共和的转变,是一种暂时性的策略,并不是其政治主张的根本改变,更不能说他根本放弃了孜孜追求的君主立宪理想而倾向民主共和。从总体上看,杨度仍然是君主立宪的信奉者,赞同共和制度只是权宜之计,不过君主立宪的"君主"内涵有了根本不同:立宪君主不再是清帝,而是一代枭雄袁世凯。正是抱定借"君主"以实现立宪的思路,杨度才会撰写《君宪救国论》并发起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大造舆论。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推翻了反动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使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辛亥革命因这一伟大的历史功勋,彪炳史册,为后人所铭记。但是.怎样评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之爱国思想,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日:“革命派始终强调的是,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来没有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作为革命的主要内容,甚至对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予以轻信。”①一日:革命党人“不仅呼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而且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方法及措施”,“制定了“驱除挺虏、恢复中华’的…  相似文献   

7.
马勇 《安徽史学》2012,(3):13-27
在辛亥传统叙事框架中,袁世凯重出江湖后一味搅局:先是利用武昌危机与清廷讨价还价攫取权利;继则用清军打压南方,威逼革命;终则利用南方革命党人逼退清帝,进而交换中华民国大总统宝座,"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这个传统叙事框架在过去特殊年代自有其解读的合理性,但显然不是从史料发出,用事实论证,多少带有以袁世凯后来帝制自为倒推其重出江湖时的心情和作为,与历史事实具有相当差距。本文根据新旧史料最大限度还原袁世凯在武昌起义后的一段心路历程,重建袁世凯从君宪到共和的踌躇、无奈、顺势及转变的限度。本文认为,作为晚清重臣,袁世凯从维新到新政,再到仿行立宪,一路走来,基本上充当着晚清政治变革重要推手,他们那一代政治精英能够认同的也就是君主立宪,所以袁世凯重出江湖后的政治选择就是利用政治危机推动政治变革,实现君主立宪,只是当君主立宪被各方面抛弃后,袁世凯方才顺势而为,变成一个有限的共和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明治维新后,日本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一种特殊的舆论环境下,社会上逐渐兴起了立宪主义思潮。日本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在了解西方立宪政体制度和接受欧美近代立宪思想基础上,初步认识到了近代宪法的性质,也开始意识到近代立宪政体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和限制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协调主权掌握者与人民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因此,他们开始鼓吹在日本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并且认为:只有实行立宪政体才能充分调动人民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的积极性,保障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马勇 《文史天地》2014,(7):18-20
正1898年的政治变革揭开了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序幕。光绪帝虽然没有明白作出这样的政治宣示,但其行动已经表明中国就是要向日本学习,就是要走明治维新的路,就是要构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被推迟被耽搁,直至20世纪初新政再启,君主立宪重回中国人的视野,也由此涌现出一批职业政治家,他们在后来的政治变动尤其是从立宪向共和的转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南通张謇就是其影响最大者。  相似文献   

10.
清末.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封建政权已尤如飘摇在大海中的一只破船。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步步紧逼,又遭到国内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抗。一班腐朽的皇族官僚不断放出改革朝政,实行“立宪”的虚假承诺,但已失信于民,不能起到欺骗作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不断举行武装起义,给垂死的满清王朝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到光绪三年(公元1911年),即辛亥年,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未明确提出反帝口号,史学界一般认为辛亥革命只反清、不反帝,缺乏正面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所以不敢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有的同志署文反对这一观点,以为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斗争的特点,资产阶级革命派既有反帝的思想,又有反帝的行动,当时只是出于防止帝国主义列强干涉中国革命、力争帝国主义列强不再援助清政府的外交策略的考虑才未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笔者赞同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斗争特点的观点,但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不明确提出反帝口号是由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活动的地域范围与革命力量组…  相似文献   

12.
雷颐 《炎黄春秋》2011,(10):1-6
"辛亥革命"已整整一百周年了。有关辛亥革命的研究、争论却一直激烈,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有学者反思激进主义,批评革命党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提出如果在清政府主持的"立宪"下,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更少波折。  相似文献   

13.
在立宪与革命之间--试论武昌起义前后章士钊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士钊是武昌起义前后中国少有的思想家、理论家。从1909年12月到1913年3月,他先后在《帝国日报》、《民立报》和《独立周报》上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介绍西方政治理论,指导国内立宪运动和共和革命。在立宪与革命之间,他只忠于学理,而不厚此薄彼。他曾先后提出一套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议会制、政党政治的理论和原则。其中虽不乏理想成分,但对当时特别是民初的议会制度、政党政治产生了相当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爆发以后,沙皇政府被迫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俄国政体发生了由“由无限专制制度到改行君主立宪”的演进。在探讨这一时期国家制度的变化时,国家杜马的性质尤为引人注目。苏联学者或是认为,据十月十七日诏书建立的国家杜马没有立法权,只是专制制度的附属物;或是认为,它是用伪立宪形式掩盖专制制度的立法咨议机构;个别  相似文献   

15.
论辛亥革命期间伍廷芳与革命党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礼恒 《近代史研究》2002,2(1):119-144
辛亥革命时期,伍廷芳与孙中山革命党人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作至疏远的过程。伍廷芳这位仕清近30年的封建高官之所以在辛亥革命期间加入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行列,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就其自身原因而言,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信念和清政府的愚顽不化,导致了他投向革命。这也是伍廷芳与孙中山革命党人合作的大前提。而革命党人主动邀请伍延芳入盟,既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片面政治主张的产物,也是基于伍延芳广泛的海内外影响,更是当时沪鄂相争的需要。双方的合作,加速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但在实施治国方案问题上,双方存有分歧。对“宋汉章案”、“姚荣泽案”的不同处理意见,最终导致了伍延芳与孙中山革命党人关系的疏远。  相似文献   

16.
正清末立宪运动是一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历时九年(1903-1911),波及除内外蒙古、青海、西藏之外的全国二十二省(内地十八省、东北三省和新疆),对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均发生过重要的影响。《清末立宪运动史料丛刊》收录了十九个专题史料,分别是:立宪运动的酝酿与发动,立宪派与革命派的论战,清廷的预备仿行立宪,立宪团体,国会请愿运动,资政院,顺直谘议局,奉天谘议局,  相似文献   

17.
俄国近代国家政治制度在 2 0世纪初发生了重大变化。在 1 90 5年革命的高潮中 ,沙皇被迫颁布立宪宣言 ,随后在立法、行政领域进行改革 ,最终以 1 90 6年《根本法》将国家制度的变革确定下来。本文拟在几个重要问题上提出与苏联时期史学家不同的观点 ,得出俄国通过上层建筑的变革 ,与近代德、日一样同属二元制君主立宪典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明治宪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冬梅 《日本学论坛》2000,(1):47-52,56
关于明治宪法,迄今为止,在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仍存在着许多疑点。传统观点认为,明治宪法只不过是“表面的立宪”,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主义。近年来,开始着力发掘明治宪法中的立宪因素,强调明治宪法具有专制与立宪二重性的观点也正在抬头。我认为,要认识明治宪法,不仅有必要纵向地考察明治宪法的制定过程,更有必要横向地将其同当时欧美各国主要是君主立宪国的宪法进行比较,尤其是对于最能体现宪法本质的议会权限与地位进行比较,才能为明治宪法作出较合理的定位。一制定一部近代宪法,建立西方议会制度,是明治时代有识者的共同向往。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9.
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评价,论者大都指为“骗局”,也有确认并非“假立宪”的,但其结论又认为预备立宪行不通,“只有民主共和国”才是中国历史的“选择”。这个结论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今天,如果我们放弃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中的感情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政治学观点去考察清末社会特点、政体与国情的关系,具  相似文献   

20.
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迫于内外交困,重新起用两年前被罢官的袁世凯。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后,率北洋军反攻,占领汉口、汉阳即按兵不动,造成南北对峙局面。一方面,利用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逼清帝退位;另一方面,利用其掌握的北洋重兵向革命派施加压力,迫使革命党人交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革命阵营内部开始分化,帝国主义列强也在施加压力,南北议和谈判在上海举行。1911年12月25日,坚决反对妥协的孙中山先生从海外回到上海,并在29日当选临时大总统。这样,就打乱了袁世凯的篡权计划,袁恼羞成怒,摆出决一死战的架式,一面撤销唐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