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四库总目提要》释总集之失《四库总目提要》卷一八六“总集类”小序云:文籍日兴,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固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矣。此可谓释总集之名言,古今谈总集者多引之。如骆鸿凯《文选学》即以此为开篇。又张涤华《历代文学总集说略》亦引此而云:“据此,知总集可分两大类”。①然馆臣此说实有三失,而学者多忽之。(一)其说总集之起源与实际不符。检《隋书·经籍志》集部总集类小序云:总集者,从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以滋广…  相似文献   

2.
类书的起源及特点魏晋时,以文献内容性质为分类原则编纂而成的类书开始出现。宋王应麟认为:“类事之书,始于《皇览》。建云台者非一枝,成珍裘者非一腋,言集之者众也。”《玉海》卷五四)据载《皇览》是魏文帝下诏,令王象、刘劭等于延康元年撰至黄初三年间撰成。《三国  相似文献   

3.
东汉末年,郑玄杂糅今古文之说,打破两汉经学注释的门户之见。以后的经学家继承这一学风,摈弃墨守一家陈规的陋习,注意兼采诸家之长,于是新的注释形式——“集解”便应运而生了。经书的集解形式很快运用于史书及其它书的注释,并且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使用。何晏《论语集解》现存的十三经旧注,除《孝经》为唐明皇“御撰”外,汉人与魏晋人所撰各居其半,而魏晋人所注就有三部采用集解的形式,即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它们都不守一家之说,而集众家之解。何晏《论语集解》采孔安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学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文献学进入了成长阶段。在这一时期,文献著录的分类开始从《七略》的六分法向新的四分法转变,并且把文献的分类引进了新的领域,出现了按内容性质分类编排文献,以便省览的新书,这就是类书。类书的出现,对保存文献和检索文献,都有重要的意义。《文选》、《弘明集》等作为总集的典型,也是这一时期的新的成就。还有,汲冢书的考订、整理也为出土文献的整理,开辟了道路。在对文献的注释方面,这一时期也有重大发展,出现了“集解”、“义疏”等新形式。前者利于资料的保存;后者标志文献注释向高一层次延伸。另外,有些书有自注,既可补正文之不足,亦可免去他人揣测之累。注释范围继续扩大,不仅注经,而且注史、注笔记小说,并能根据有关特点,重视异说的列举和史实的考辨,为后世考异与考辨之先河。北齐颜之推,虽没有整理过任何典籍,但能从具体问题入手,探索文献典籍在流传、整理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是作者所著《中国历史文献学史》第三章,共七节。第一、二节在本刊本期发表。  相似文献   

5.
1999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平稳中继续前进 ,出版的专著有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主编的《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 2 ,以下简称《增刊》)、袁行霈主编的《中华文明之光·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等。据不完全统计 ,本年度发表的论文除考古方面约 40篇外 ,另有 170多篇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民族、人物、社会生…  相似文献   

6.
清代学者钱大昕说:“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因为“《通鉴》之取材,多有出于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唯《通鉴》可以当之。”可惜,以往治魏晋南北朝史者多以为《通鉴》成书较晚,尤其是魏晋南北朝部分,下距宋代已数百年,不能起史料书的作用,主要拿它当“通史”读。实际上,《通鉴》魏晋南北朝部分的史料价值是不应低估的。 (一) 《四库全书总目》说《资治通鉴》为“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之“绝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水经注》记载的淮河干支水系径流区域为依据,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纺织业、冶金业、制盐业、酿酒业、瓷器业、造船业曲折而缓慢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地分析了各个阶段的兴衰特点。  相似文献   

8.
周一良先生所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以下简称周著或札记),于1985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由《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札记凡11部分组成,共收346个条目,35万余言。周著出版之后,国内外学者引述者不少,称颂者尤不乏人,发表于中华书局的《书品》第三期之北大祝总斌教授所撰《一部别开生面的读史札记——简评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一文(以下简称祝  相似文献   

9.
2002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局面 ,仅出版的著作就有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山西大学出版社 ) ,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 )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 )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 ,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 ) ,李文才《南北朝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 )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卢海鸣《六朝都城》(南京出版社 ) ,张承宗《六朝民俗》(南京出版社 ) ,王永平《…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论著颇丰。主要著作有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 ) ,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 ) ,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 ) ,林校生《“八王之乱”丛稿》(福建人民出版社 ) ,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出版社 ) ,戴洪才、周瀚光主编《六朝科技》(南京出版社 ) ,王家葵《陶弘景丛考》(齐鲁书社 )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 ) ,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 ) ,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 ) ,…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史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史学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在学术领域内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阶段。作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标志是:魏晋以后,经、史、子、集四部分目的确立。众所周知,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是对于我国古代学术及文化典籍进行分类整理的创始人。他们把西汉时期一百多年当中政府收集到的古今著述,从内容性质和学术体系上加以区分,著为《七略》,分我国古代学术为六大门类,这六大类是:一、六艺(即六经),包括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等,二、诸子,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丰厚。其中专著有:罗开玉《三国南中与诸葛亮》(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唐翼明《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洪卫中《后三国梁末北迁士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杨恩玉《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中华书局)、赵灿鹏《梁书诸夷传异文比勘》(齐鲁书社)、罗新《黑毡上的北魏皇帝》(海豚出版社)、唐燮军《史家行迹与史书构造:以魏晋南北朝佚史为中心的考察》(浙江大学出版社)、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中华书  相似文献   

13.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颇多。出版的专著有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文物出版社 ) ,王大良《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以汉唐时期琅邪王氏为主的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 )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 )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剑敏《竹林七贤》(学林出版社 ) ,张作耀《曹操传》(人民出版社 )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 ) ,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杨耀坤校订《三国志旁证》(福建人…  相似文献   

14.
来琳玲 《沧桑》2012,(4):44-46,68
泰州为长江三角经济区新兴的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悠久,有凤凰城的美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学界对泰州的名称演变、风土人情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对泰州行政建制的演变也略有涉及,但主要侧重在唐宋之后。本文则主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探讨魏晋南北朝这一大分裂大变动时期泰州的行政建制。  相似文献   

15.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纪念缪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1—2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13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了大会。本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史相关研究论著颇丰,主要有:《缪钺全集》(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周伟洲《古都西安: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中华书局),张旭华《九品中正制…  相似文献   

16.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丰富,出版专著主要有:韩树峰《汉魏法律与社会:以简牍、文书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赵昆生《三国政治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姜望来《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王永平《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张旭华《魏晋南北朝官制论集》(大象出版社),付开镜《魏晋南北朝官员惩治与复起研究》(学苑出版社),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孟宪实、荣新江、李肖编《秩序与生活:中古时期的吐鲁番社会(繁体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丰建泉、王忠《三国时期军事情报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毕波《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以长安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齐明《亦术亦俗——汉魏六朝风水信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余欣《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屹《神格与地域——汉唐间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卢巧琴《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的鉴别》(浙江大学出版社),胡中才《道安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高人雄《北朝民族文学叙论》(中华书局),刘林魁《(广弘明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何诗海《汉魏六朝文体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柏俊才《“竞陵八友”考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7.
记得宋代苏轼《喜雨亭记》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 :亭以雨名 ,志喜也。古者有喜 ,则以名物 ,示不忘也。周公得禾 ,以名其书 ;汉武得鼎 ,以名其年 ;叔孙胜敌 ,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一 ,其示不忘一也。作为《中国钱币大辞典》的责任编辑 ,我参与了《魏晋南北朝隋编、唐五代十国编》从策划到定稿的全过程 ,深知这两编所遇到的困难之大 ,编纂者付出的力量之多 ,其间既有获得成功之喜悦 ,也有遭受挫折之苦恼。其中有一些事 ,至今仍萦回脑际 ,记忆犹新。后来我虽然因故无法继续担任这两编的责编 ,但对这两编的情结却始终难于解脱。现在 ,看到它终于…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谈到我国史学发展过程时,许多论者都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史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我国史学已逐步摆脱两汉时期那种附经而行的被动局面,发展为堪与经学分庭抗礼的一门独立而重要的学科.本文试图对其发展情况和原因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19.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认为:魏晋为经学中衰时代,南北朝是经学分立时代,并不能代表这个时期经学的全貌。东汉末年郑学的出现,标志着经学兼容古今而演变的方向。三国时期经学在南方传播,出现了南北互动的新气象。魏晋经学在北方继续传承,并在演变中得到发展。十六国北朝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变夷从夏”,缩小了胡汉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原儒学虽历经丧乱而得以存续,更值得注意的是妇女也参加了经学教学与学术传承。北朝经学继承两汉以来的传统,比较重视考证,而不善于创新。东晋南朝儒学受玄学的影响,清谈之风推动了儒释道的交流,教育格局多样化促进了儒学的玄化。所谓“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出现了南北学风的不同趋势。陆德明撰《经典释文》,由陈入隋入唐,将南学传入北方。颜师古、孔颖达定《五经正义》,亦多从南学。南学终于成为唐朝经学的主流,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呈现出兴旺的局面。本年度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七届年会于 8月 8日至 12日在山西大同召开 ,有近 2 0 0位海内外学者参加 ,是历届年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其中日本学者近 40人。此外 ,本年度出版的专著有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三联书店 )在近年来 15篇最新研究成果中引入“品位”、“职位”等新概念 ,对乐师、史官文化的传承 ,汉代的禄秩 ,北魏、北齐、北周乃至隋的官品、散官等作了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将传统的典制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