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资讯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30周年暨修订1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12月11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在北京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30周年暨修订1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讲话中指出,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30年来,文物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物事业整体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文物工作在实践中还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业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施行了。这是我国文物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措施。一我们的祖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遗存在地上地下极为丰富的文物,是我们的先人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志,是祖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  相似文献   

3.
国内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4,(2):109-110
正第九届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研讨文物事业与法制建设4月10日,第九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在无锡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文物事业与法制建设"。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论坛期间,13家承担《文物保护法》修法专题研究的课题单位与大家分享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与会者围绕文物的概念、文物保护补偿、文物行政强制执行、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合理利用、文物流通管理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4.
3月17日,江西省文物局在省博物馆多功能厅举办《文物保护法》讲座,特邀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原国家文物局综合司司长李晓东主讲。参加听讲的有省文化厅、文物局、在昌所有文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教师学生共200余人。去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文物保护法》,总结了1982年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以来文物工作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规范,对当前文物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其出台是我国文化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法制建设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正>21世纪,我国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文化遗产保护"从理论层面正式进入政府工作层面。2002年,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一步规范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是其中一个重点。2003年,我国作为起草国之一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已经5年了。我代表国家文物局向大家汇报5年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情况。自2002年10月2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施行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我  相似文献   

7.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我国文化领域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该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开启了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新篇章。2012年12月11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和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30周年暨修订10周年座谈会",对3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重要经验、存在问题、有待健全完善之处等相关方面予以深入探讨,这对于推进新时期文物法制建设和文物事业发展具有导向意义。为此,本刊特设《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30周年暨修订10周年座谈会纪要》专栏,以供参考,作为历史纪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简称《文物保护法》)。这是我国制定和颁布的第一部文化行政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实施,赋予了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规定了一切组织和公民在文物保护管理活动中的行为准则、权利义务和违法时应承担的责任。它是保护和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力措施。《文物保护法》继承了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对保护文物行之有效的原则和办法,体现了我国文物政策的延续和发展。保护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陆续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指示、条例、办法和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1961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这个《条例》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十多年来我国文物工作的经验,把这一时期公布的一些文物政策和法规加以系统化,形成了更加完整、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的文物行政法规。《条例》对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把文物工作逐步纳入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公布,不仅是我国文物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文物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要求,是进一步完善我国保护文化遗产法律制度的重大举措,而且是所有文物工作者欢欣鼓舞的一件喜事。它凝聚了全国文物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  相似文献   

10.
保护好文化遗产,首先要增强各级政府及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学习、贯彻《文物保护法》,加大文物行政执法力度,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处理好文物与旅游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并经国家主席于2002年10月28日明令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经实施了五年。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这是一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文物保护法,是新中国文物法制建设实践的总结和创新,凝聚了广大文物工作者和各界人士的经验和智慧,是按  相似文献   

12.
林华 《神州民俗》2009,(10):5-9,21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此项战略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加强重视、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各界都应切实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必须统筹规划,建立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健康、科学、持续、有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文物”概念关系到《文物保护法》文本内在的逻辑性和适用性,同时还牵涉到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操作性。“文物”概念的研究,成为《文物保护法》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对日常语境与我国现有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文物”概念作了具体分析.同时还从法律文本的角度对“文物”及“文化遗产”概念进行辨析.认为“文物”一词具有深厚的法律渊源,符合我国现有法律规范.被国内外所接受,为相关法律所承认,对该概念进行适度调整和内涵扩充,能够满足目前文物保护与管理的需要,建议继续在我国法律条文中出现,继续发挥作用。同时就《文物保护法》修订中增加文物概念的具体表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社会,文化建设成为树立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灵魂的重要内容。对于石家庄这样一座发展中的城市,利用博物馆保留文化遗产、涵育文化精神显得尤其重要。在石家庄市的城市文化建设中,河北博物院可以在保留城市文化传统、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塑造城市文化品格、促进城市文化沟通、扩大城市文化辐射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11,(5):1-1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是人们生活的家园。文化滋养着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所在。但城市文化资源的运用并非易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历史悠久、文化遗存较多的城市,各个遗址搬不走也动不得,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建设推进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对文化资源特别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直接压力。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文物保护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邻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文玉文物古迹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权威见证,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近些年来,我县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始终把加强文物保...  相似文献   

17.
宋莉 《神州》2014,(2):30-31
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及工作制度,全国上下掀起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热潮,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可以视为一种风险管理。对文化遗产面临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对风险预防与控制,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保护与管理文化遗产,体现的是预防性保护的思想和理念。本工作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文化遗产地风险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目前监测工作所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为改进我国文化遗产地监测工作的开展,构建我国文化遗产地监测体系框架以及提高文化遗产地的预防性保护与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92年5月,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李瑞环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简称“八字方针”)。这对于新时期贯彻《文物保护法》,进一步做好文物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文物工作“八字方针”是一座丰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文物的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也没有完整统一的文物工作方针。1982年下半年,虽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简称《文物保护法》),但文物工作的方针还是不明确。尽管在实践中形成过一些具体“原则”,如文物修缮所遵循的“保持现状或恢复原状”、“保养为主,重点修缮,维持不塌不漏”、“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两利两重”原则等。这些“原则”往往因过于“具体”而难于把握,而且对同一问题的提法不统一,叙述不准确,使文物部门和广大文博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有时感到无所适从。直到“八字方针”的提出,才使我国文物工作真正走上了既有法律保证,又有方针指导的轨道。“八字方针”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物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文物宝藏。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实物映照的中国文物世代...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18周年前夕,河南博物院筹办了《国盛宝归——境外追缴文物精品展》。这一展览在盛赞公安干警不辞劳苦追缴国宝的同时,意在宣传和普及文物保护法及有关的国际公约,揭示文物犯罪活动危害的严重性,展示我国政府对遏制盗掘、盗窃、走私文物犯罪活动的决心,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流失海外的国宝,珍惜现存地上地下文物,增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展览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我国历时三年从英国追回的3000件走私文物中挑选出的19件精品。这是我国运用法律手段、辅以外交交涉,迫使文物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