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立华 《旅游纵览》2022,(14):71-73
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文化,文化主题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业态,成为串联丝绸之路古今文化,融合当代丝绸之路人民生活语境,以及构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包含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陆上丝绸之路,尤其是西北丝绸之路,对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概述,分析当前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明确问题产生原因,结合市场导向和旅游者需求,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加工,精心设计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旅游主题,积极弘扬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主题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形式。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了解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并结合市场导向和旅游者需求,经过创意加工和提炼,从而设计出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主题。  相似文献   

3.
刘丹  梁保明 《东方收藏》2022,(4):126-128
合浦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出土了众多的历史文物,这些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见证了古代合浦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由于北海拥有厚重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底蕴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就为当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北海可以从改造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入手,打造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公园、文化旅游节、观光旅游项目以及特色民宿等,提升北海作为旅游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徐芳 《丝绸之路》2014,(22):15-17
唐朝的繁荣和辉煌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国与邻国的科技文化交流,而且带动了丝绸之路沿途各地的经济发展。目前,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建设,充分发挥丝路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地方区域经济融合的创新优势,优化政府管理理念,制定"文化立国"战略,坚持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精神,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的潜力,使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赢得经济财富的同时,塑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的国际形象,重振中华雄风。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2009,(8):91-91
2009年3月24日,香港城市大学郑翼之楼四楼的会议厅内宾客济济一堂,当晚“城市文化沙龙”的演讲嘉宾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的荣新江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敦煌与丝绸之路”。荣教授的讲演分为六个部分,由敦煌开始,谈到吐鲁番、于阆佛教王国、粟特地区、长安与洛阳,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28—29日,“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州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及考古文博单位20余家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至宋元时期最为鼎盛。但“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则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本文试图对“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产生与流变做一梳理,厘清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耿坤  戴莹 《文物天地》2023,(S1):38-46
“沉浸式”展览是近年国内外的热词,但多集中于当代艺术领域。在文物与博物馆领域,究竟如何实现沉浸互动,怎么进行叙事,怎样策划才不脱离博物馆的初心,是文博策展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江海奇幻游——长江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的多声部叙事方式、光影艺术创作重点、户外空间的沉浸手段、沉浸式新媒体技术运用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对文博类沉浸式互动展览的策划有所启发,以吸引更多的策展人关注并实践沉浸式展览。  相似文献   

9.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韩国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9月26日至29日在敦煌召开。本次会议以"敦煌学与丝绸之路"为主题,既有对丝路文明的宏观阐释,又有对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范围涉及丝绸之路与文明交流、敦煌学、艺术、文学、文化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徐玲 《东南文化》2018,(2):92-97
博物馆展览的女性文化属于社会建构的一种身份文化。因受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她"故事在"他"历史中,长期处于被叙事、被表征的从属地位。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博物馆,早期受"他"文化叙事模式的影响,展示中较多充斥着男权话语。20世纪80年代,受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多元叙事方式影响,女性主题叙事逐渐进入博物馆。近年,国内博物馆在展览实践中也开始改变传统"国之重器"观的宏大叙事模式,从"小历史"视角重新审视、诠释和再现女性文化,先后策划了一系列颇具变革性的女性主题展览,为消解男权表征体系中单调的女性形象,重构女性文化身份,实现"她"故事的自我讲述等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文化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2010,(18):44-44
2010年8月19日.“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研讨会在新疆新和县召开。这是继8月16日刚刚结束的新疆库车“汉唐文明下的龟兹文化”学术研讨会后,时隔三天新疆又一次举办的大型“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原因,然后概括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历史和各朝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征,最后就海上丝绸之路在海上贸易发展、增进文化交流、推动航海技术和海洋科学发展、提升区域地位等方面的历史作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甘肃省博物馆主办的《两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与英国》展览为切入点,从史料和文物实物的实证角度,从更为具象的社会发展观角度来分析中西文化交流。再从"中国元素"在当时欧洲的盛行,重点分析了中西文化交流在器物上的异同,阐释海上丝绸之路两端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西方古典地理学家托勒密著《地理志》中对"赛里斯之路"的记录过程,以及近代英国东方学家玉尔著《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中对"赛里斯之路"的研究。本文认为,上述记录和研究,是近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著《中国》第1卷中创造"丝绸之路"一词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舞台顶端投射下的几道蓝黄交错的光束中,马友友和他的丝绸之路合奏团成员走上舞台。57岁的马友友仍带着孩童般天真的笑容,而他领衔的这个合奏团可能是世界上最混搭的音乐团体。  相似文献   

16.
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梁启超引入西方地理环境论学说,诠释文化发生的原理,指出了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通过分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阶段、内涵、作用和影响,重新评价广东的区位优势和世界影响,指出鸦片战争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止。梁氏是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他根据各地历史、学风、流派、人物、论著等差异,将中国划分为20个文化区及若干亚区,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纵横剖面。梁氏后来重新审视了地理环境论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并明确指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三省的一种民歌形式,发源地为临夏。花儿所涉及的内容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花儿的创造者、传播者———出门人(脚户歌、筏子客、商贩)频繁往来于丝绸之路,他们借助花儿表述心中的苦闷,抒发心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依托黑龙江省情实际,黑龙江省提出了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并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本文就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背景暨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了相关考证。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大通道,也是古代中国与亚欧大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20世纪90年代的学者根据丝绸之路所经过的不同地域和环境,将原来所说的丝绸之路分别冠名为"绿洲丝绸之路"或"沙漠路",把途经北方草原的路冠名为"草原丝绸之路",把途经海上的路冠名为"海上丝绸之路",把云南进入缅甸、印度的路冠名为"西南丝绸之路"。我们这里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也称沙漠路)。穿越宁夏境内的就是绿洲丝绸之路,依丝绸之路的分段和走向,宁夏境内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  相似文献   

20.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历史上限,学术界有河姆渡时期、先秦、秦汉、中唐四种说法。作者通过对造船航海技术、丝绸生产状况、现存文化遗产和遗物的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其上限应在东汉晚期至东吴赤乌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