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须弥山北周洞窟建筑及造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须弥山北周洞窟是我国石窟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其洞窟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中心柱窟、方形禅窟及僧房窟三种类型,造像风格与北魏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雕刻手法纯熟,形式变化多样,表现手法趋于写实。须弥山北周洞窟的形成与地方官吏的大力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受到来自麦积山、巩县石窟的影响,并融合了北齐石窟的特点,直接反映了北周时期都城长安新型造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石窟寺是佛教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它是在山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形的佛寺建筑。石窟本是僧侣居住的地方,释迦牟尼未灭度前就已经存在了。古印度的石窟寺通常是开凿成一长方形,在入口处有门窗。中央是僧侣集会的地方,两旁为住处。后来根据其形制和使用性质发展为两大类型:其一为“礼拜窟”,窟内雕刻佛像,供人们瞻仰礼拜;其二为“僧房窟”(亦称“禅窟”),主要供僧侣修行居住。礼拜窟有分为前后两室的,也有单独一室的;其平面有马蹄形的,也有方形的。  相似文献   

3.
西魏莫高窟第285窟是以禅观为主兼顾供养的石窟,该窟图像不仅反映出禅观在弥勒信仰中的重要作用,亦对“观无量寿佛法”“念七佛品”“观修五悔”以及“法华三昧观法”等观修内容予以具体呈现,还兼顾到供养人的信仰需求,展示出禅修与供养在图像层面的互通性以及互动关系。这些图像的有效融合有赖于佛教图像特殊的叙事策略,即通过连缀、杂糅和套嵌等手法促使各形象和情节构建出主旨明确的叙事逻辑,为佛教图像的思想解读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
雅尔湖石窟位于交河故城西南雅尔乃孜沟南岸的崖壁上,东距吐鲁番市10千米。现存15个洞窟,分上下两层,另有僧房、天井、阶梯等遗迹。洞窟形制多为长方形纵券顶,其中第1至7窟为一个组合,由礼拜窟和禅修窟组成。始建年代为北凉据有交河时期(450~460),一直延续使用到高昌回鹘时期。石窟内残存大量汉文、突厥文与回鹘文题记,从这些题记可以反映出石窟的兴废及其与周边政权和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从造像题材、组合内容等方面反映了禅观的思想。本文从禅观经典的翻译和翻译者的出身地论述中国早期石窟所反映的禅观思想来源于犍陀罗。麦积山石窟也不例外,同样受到了犍陀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麦积山石窟133窟造像碑的入藏年代,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洞窟内部墨书题记内容的认识和解读,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这个问题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是在北周武帝灭佛时期僧人们为了保护这些造像碑而放置在高层洞窟中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炳灵寺石窟第128窟连续一年的微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结合游客参观统计,探究了游客量对炳灵寺第128窟微环境的影响;其中CO2浓度与游客量呈正相关,窟内外温差越大,其衰减越快。洞窟温度升高与游客量呈一定程度正相关,温度增量主要为正值,负值与气象条件相关,温度的衰减与温度增量及窟内外温差正相关。窟内相对湿度变化较为复杂,监测期间游客参观对相对湿度影响在-5%~10%范围内,以降低窟内相对湿度为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开放模式有助于CO2浓度衰减,可适当扩大每批次参观人数至10人左右,以应对大客流状况;注重旅游旺季特别是5月、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时间段洞窟内相对湿度变化的监测,做好游客管理和洞窟相对湿度控制应对措施。本研究对于炳灵寺石窟第128窟及其他相似洞窟的旅游开放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丝绸之路上佛教石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认为进入黄河流域后,在佛教石窟的本土化进程中,洞窟形制的中国化或中原化是其重要的开端,主要表现在洞窟形制自然因素的着重采用和佛殿窟的着重采用上。本文对中原北方地区的炳灵寺、麦积山、云冈、龙门四大石窟早期洞窟形制的自然因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常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5):44-61+134-135
陕西省宜君县北部花石崖有四座石窟。第1-3窟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的6世纪初期,主要受到首都洛阳的影响,也吸收了来自平城的保守风格,表现为佛装样式为汉式与印度风格相结合。同时这三窟造像都有十分浓厚的陕西地方风格。此外,花石崖石窟还继承着传自平城与洛阳的一组双窟形式,造像题材有三世佛、千佛、维摩与文殊等,与当时佛教界流行的坐禅观想修行密切相关。花石崖第4窟可能是瘗窟或禅窟,开凿时代有待考察。  相似文献   

10.
在麦积山石窟诸多的洞窟中,保存着一些石雕造像,如127、133、135、117、47、43、55等。位于高层的三个大型洞窟如127、133、135窟是放置的重点洞窟,这些洞窟放置的石刻造像占麦积山石窟石雕的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学者来进行讨论,就是有关这些造像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运到这个洞窟中的。本文通过分析论述,排除了这些石刻造像是通过栈道搬运到高层洞窟中的可能,推测是采用类似滑轮的方法将这些石刻造像从山下搬运到高层洞窟中,而150和151窟作为两个窟龛其本来功用就是安置垂直运输石刻造像时的支架所用的大型桩孔。  相似文献   

11.
李博 《东方收藏》2023,(5):124-126
新疆克孜尔石窟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其第17窟位于谷西区上层西端,为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繁盛期洞窟之一。在文章中,笔者对其洞窟形制和壁画题材内容等进行了较为翔实的描述,通过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碳十四测定数据等,可判断第17窟大致开凿于公元6世纪。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环境设计美学的角度入手,应用空间设计学相关理论分析莫高窟第196窟主室中心佛坛的空间构成形式及艺术特色。通过探讨主室空间序列对佛教仪轨的影响;空间尺度对观者视觉的传达表现;空间布局为礼佛事观瞻提供的便宜;自然光线对洞窟营建的空间感受等问题,阐述第196窟作为晚唐殿堂窟,为信仰者带来的是一个多维度的空间营建思想,其中心佛坛的空间设计实质上也反映了该洞窟精神内涵,即人民表达美好憧憬和愿望的空间建造实质。  相似文献   

13.
莫高窟第464窟可以认为是西夏代表洞窟,但其营建史颇为复杂,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作者经对第464窟历史、考古、图像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该窟营建前后经历了多次重修:第一次重修确为西夏时期改造北朝多室禅窟为一座完整的礼佛窟,但前室未画壁画,为素壁;西夏晚些时候,对前室进行了二次维修,制造出前室西北角和西南角两个密闭的空间,这两个密闭空间又成为元代中晚期某个时间藏经的地方,使洞窟兼具了礼佛和藏经双重功能。而元代把大量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佛经封存在这个洞窟,有可能是作为佛教徒瘗埋的随葬品,从而使得464窟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兼具了瘗窟的属性。  相似文献   

14.
莫高窟第464窟可以认为是西夏代表洞窟,但其营建史颇为复杂,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经对第464窟历史、考古、图像作全面的分析,发现该窟营建前后经历了多次重修:第一次重修确为西夏时期,改造北朝多室禅窟为一座完整的礼佛窟,但前室未画壁画,为素壁;西夏晚些时候,对前室进行了二次维修,制造出前室西北角和西南角两个密闭的空间,这两个密闭空间又成为元代中晚期某个时间藏经的地方,使洞窟兼具了礼佛和藏经双重功能。而元代把大量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佛经封存在这个洞窟,有可能是作为佛教徒瘗埋的随葬品,从而使得464窟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兼具了瘗窟的属性。  相似文献   

15.
炳灵寺石窟学术意义上的发现始于1951年冯国瑞的初步考察,次年又组织勘察团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勘察。通过对照现存窟龛与早期考察成果(包括报告、老照片等),可以重新确认冯国瑞首次调查炳灵寺石窟的路线,即在崖面底部从南向北行至大佛南侧后,再到对岸以望远镜观察崖壁中部无法到达的窟龛。《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也按照他考察路线的顺序依次记录了所观察到的窟龛遗迹,其中许多现已不存。例如,"武德二年"题记当时很可能在靠近大佛南侧的洞窟中;"永康四年"题记也并非冯国瑞错认,其位置可能不在第169窟中。1952年,考察团再次来到炳灵寺,攀登了除第169窟和第172窟外的所有洞窟,补充了测绘图、照片等宝贵资料。70年前冯国瑞参与的这两次考察将学术界的目光投向炳灵寺石窟,如今更需要对当时的考察记录进行充分讨论与解读。  相似文献   

16.
常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3):101-120+150-151
山西省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共有八座洞窟、七所摩崖佛龛,主要开凿于北朝时期。第一期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太和年间,主要为三壁三龛式洞窟形制与三佛、千佛造像题材,佛像主要着传自印度的袒裸右肩式大衣与通肩式大衣,可能受到了平城以及其他地区的影响。第二期洞窟的主要形制也是三壁三龛式,佛与菩萨像主要着传自南朝的汉民族式服装,并有秀骨清像风格出现,应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晚期,与平城、洛阳的影响有关。该期第5号窟的释迦与交脚弥勒、倚坐弥勒菩萨的组合,是本地石窟的特色之一。第三期洞窟开凿于北齐时期,属于三壁设坛窟,坛上雕三佛造像。第1号是一所开凿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儒教洞窟。圣觉寺石窟为我们研究北朝山西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7.
洪辩作为敦煌张氏归义军首任河西都僧统,参与过张议潮推翻吐蕃的起义,是敦煌名僧,藏经洞保存有他的彩塑写真像,为学界所熟知。洪辩在莫高窟营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据敦煌写本记载他在莫高窟建"七佛药师之堂""法华无垢之塔",另据研究第16窟也是他的功德窟"吴和尚窟",因此他在莫高窟应该有相应的供养像,可惜因这些洞窟均经后期重绘,洪辩供养像的信息尚不明确。但经我们考察研究发现,在张议潮的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发现有洪辩的供养像,这与藏经洞洪辩彩塑写真及对应壁画组合有密切关联。更为有趣的是,经仔细梳理第156窟供养像的图像和历史信息,在第156窟洪辩像后跟随着同为敦煌名僧的弟子悟真供养像,他们师徒二人一起出现在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中。洪辩和其弟子悟真供养像在第156窟的发现,从供养像的角度,为敦煌佛教及其归义军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洪辩写真像与供养像的图像组合关系,简单探讨历史时期佛教高僧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侍人""侍者"现象。  相似文献   

18.
炳灵寺石窟加固工程启动于1997年9月29日 ,工期两年。主要对重点洞窟169窟及窟外崖面进行了全面加固 ,并通过原地疏导的方法安装排水管290米 ,使石窟长期存在的沙石坠落及渗水问题得到了解决。文章回顾了工程的整个过程 ,并对其重大意义和不足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是中国地理位置最西、开凿时间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其中,第14窟为方形窟,是古代僧侣和信徒的礼拜活动场所。文章根据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区段位置等信息,判定该洞窟的开凿年代应为公元6世纪。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实物资料,此文对佛教造像功用思想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对佛教石窟造像功用思想进行探讨,主要以凉州、敦煌、麦积山、云冈石窟中的个例,从窟主、形制、造像题材等方面来分析,探究洞窟功用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