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皇后妆奁的筹备是清代皇帝大婚的重要内容,诸多机构参与其中,这使得皇后妆奁成为仪式最为隆重、规模最为宏大的嫁妆。本文通过对同、光两朝皇帝大婚档案中有关皇后妆奁资料的梳理,力图揭示清代皇后妆奁的筹办、构成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韩倩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7):92-110+142
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以光绪《大婚典礼全图》(以下简称《大婚图》)为线索,结合同治、光绪《大婚典礼红档》(以下简称《红档》)等清宫档案,辨析清代皇帝大婚前后在妆奁、铺宫、筵宴等不同场合使用的瓷器,以及这些瓷器的获取途径、筹办机构等,试图将大婚瓷还原至其所属的历史情境,从而理解宫廷用瓷在国家大典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清宫里,最喜庆热闹、最复杂隆重、最奢侈浪费的活动即是皇帝的大婚典礼,但不是每位皇帝都有幸在紫禁城里举办婚礼,只有幼年登极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皇帝,真正举行了大婚礼迎娶皇后。本文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大婚典礼红档》,简要介绍光绪帝大婚典礼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杜家骥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10):192-208+347
清承明制之锦衣卫而改设为銮仪卫,仅掌皇帝卤簿车轿仪仗,而除其侦缉职能弊端。其机构、设官较明代精简,卤簿执役人员也较唐宋明等朝大为减少,费用节省。銮仪卫是满人为主的旗人武职机构,其中汉军缺虽少于满洲缺,但相较于其他机构则较多,升迁也较快。该机构职官的升迁、校尉的接替带有内部性。銮仪卫职掌因具有近御侍从性,与皇帝、后妃的人身安全相关,其职权、禁近要差以满人执掌,掌卫事大臣多皇家贵戚近人。銮仪卫官职带有荣耀性,皇帝也以此笼络任职者。  相似文献   

5.
通过意外发现晚清如意馆画家沈振麟《百子呈祥图》背后的墨书,作者得知此作实际上是为清穆宗(同治帝)大婚所特制的,且查明了该画的绘制缘由、时间和张挂位置等。作者指出,作为贺婚庆的作品,画作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了皇家对喜乐欢庆、子嗣兴旺的企盼。今天,对该作品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进对同治帝大婚和坤宁宫东暖阁陈设格局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1922年12月1日溥仪举行大婚典礼,当时媒体对此事大肆渲染,一时"宣统大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媒体对于结婚当天情形的报道很多,可是舆论只看到光彩的表面,很少有人了解到"拮据"的溥仪筹钱的辛酸,他向民国政府讨要积欠多年的"优待费",变卖历朝遗物宝物,通过别人救济等来筹集婚礼费。作为一个"皇帝",这应该是溥仪的不幸,可是他应该认识清楚当今的局势,现在已经是民国了,他已经不是锦衣玉食的皇族,现在应该丢掉"皇帝"的外衣,安心做一个民国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坤宁宫在明清两朝都是象征皇后的宫殿,但实际上,在两朝中的功能并不相同。明朝它只是皇后的寝宫,清朝它却是个多功能的场所。名义上当然也象征着皇后,但却不专作皇后的寝宫,而是兼备杀猪、祭神与帝后大婚洞房之用。它与清后在实际上的联系,仅是个别皇后在大婚时与皇帝共渡花烛夜而已。那么,清代为何改变了坤宁  相似文献   

8.
正"皇亲国戚",其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皇亲"是和皇帝同一宗族的人。为了加强对皇亲的管理,清王朝就设立了"宗人府",各个朝代也都有类似的机构。这是皇家的私人家族管理机构,由皇帝任命专人管理。"皇亲"也就是"宗人",譬如李白,总是自称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虽然后来这位被李白反复念叨的凉武昭王李暠经皇上特批准隶于宗正寺,并被编入皇族户籍管理。但皇帝并没有因此就将李白纳入皇亲系列。  相似文献   

9.
朝袍是清朝皇帝举行登基、大婚、万寿圣节以及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所穿的礼服(图一)。这种朝袍由披领、上衣、衣袖、熨褶素接袖(满语称“赫特赫”)、马蹄袖端、腰帷、襞积、衽、裳等组成(图二)。据《钦定大清会典·礼部·皇帝冠服》载:朝服色用明  相似文献   

10.
费建文 《东方收藏》2020,(5):104-105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馆藏的丛兰五彩诰命圣旨进行释读,并分析了正德皇帝颁发此圣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圣旨是对皇帝授官或赐爵诏令的一种俗称。这种诏令有两种:诰命和敕命。一至五品官员皇家授以诰命(开头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开头为"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相似文献   

11.
王敬雅 《清史研究》2023,(5):95-103
康熙中后期,官员捐银频繁发生,其中旗人官员对于皇家工程的捐银有着显著特点。这些工程的认捐者仅限旗人官员,认捐数额巨大,且收取时带有明显强制性。很多被称为“巴彦”的旗人官员被皇帝挑选出来,指名认捐皇家工程,并从中获得一定利益。旗下官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属于皇帝所主导的八旗系统,也是国家官僚系统中的一员。这种捐银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个人生计。他们借助职任便利偷梁换柱、中饱私囊,对吏治造成了负面影响。旗人官员的捐银虽然短期内部分解决了皇家财政短缺的问题,但所暴露的国家与皇家财政界限混乱的现象,揭示了清朝政治运行过程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黄斌 《湖南文史》2012,(8):60-61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传统,就是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很多时候还是分开的,皇家的归皇家,国家的归国家。不过,因为天下是私家的天下,皇帝免不了常常要把手伸到国库中,把国库的钱财窃取到皇家的小金库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老话说:皇帝女儿不愁嫁。这大概是一般人的常识推断,但历史上的反证却不少。据说东汉皇帝看上了尚书杨乔,想让公主下嫁,杨乔却绝食以死抗婚;唐代皇家选士家子弟当驸马,常遭坚拒,许多公主成了真正的“单身贵族”;公主嫁了人,不美满的情况也颇多,有人甚至在宫廷争斗中丢了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1,(2):F0004-F0004
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寺庙的建筑和家具,古代帝王龙椅宝座都选用优质金丝楠木制作。金丝楠木在明清两代为皇帝御用之木,严格禁止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金丝楠木,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僭越礼制而获大罪。  相似文献   

15.
谢丹 《四川文物》2003,(5):85-87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是加拿大最大的博物馆,不仅藏品众多,展览丰富,同时也因成果卓和管理高效而名。其管理方式按企业运作,分工很细,各尽其职,中详尽介绍了该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许多方面值得中国的博物馆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北宋东京皇宫沿革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宋皇宫,又称皇城、宫城和大内,是北宋时期的皇家宫殿,为皇帝议事殿阁和寝宫所在地。在北宋王朝统治的168年中,太祖、太宗和真宗等九帝在此居住。研究北宋东京皇宫的营建与盛衰,对于探讨北宋皇宫的沿革及对其后各代的影响无疑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溥仪大婚是民国初年的一件大事,它吸引了各方的注意。各方人士的态度与目的不尽相同,而其中前清遗老与驻华使臣的动向引起了民国政府的关注。民国政府加强了对溥仪大婚的监督,使其控制在民国许可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优待条件的存在令民国政府还充当了其大婚经费的承担者与秩序维护者的角色。而民国政要与前清王朝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也成为了溥仪大婚的积极的参与者。因此,民国政府的参与是溥仪大婚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民国政府监管的不力,令溥仪大婚中背离民国潮流的行为得到凸显,以致废除优待条件的呼声不断。这加剧了皇室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1887年(光绪十三年),光绪帝已满17岁,到了配偶结亲的时候。按照清王朝的惯例,幼帝一经完婚,就要亲理朝政了。给光绪帝配偶成亲,对于西太后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在封建王朝中,皇帝的后、妃,尤其是皇后,对皇帝的思想及其政务活动具有特殊的影响力。慈禧本人,就是凭自己的丽质平步青云,逐步成为清廷的最高主宰者。根据清廷律例,在皇帝大婚之前,凡亲贵大员家中有女在14岁以上者,均须报名听选,经数次淘汰,取得优胜者,再由皇帝亲择选定。1888年1月8日(农历十月初五)由光绪帝最终选定后,妃的活动在体和殿进行。备选的三位达官…  相似文献   

19.
在所有理发的人中,清朝皇帝的头是最难剃的。清朝皇帝剃头有一定的日期,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就是皇帝剃头的日子,遇有大的庆典,另有加差。剃头时的讲究也特别多,例如剃头的时间要选在太阳升到东南角时,意为:如日之升。清宫还特别给为皇帝剃头的人定了几条硬性戒律:剃头师每次当差,进宫时必须经过检查,脱掉自己的衣服,换上皇家特制的服装,然后被太监领到皇帝面前叩头,请刀子。  相似文献   

20.
御医不好当     
古时专门给皇帝和皇宫里的皇家成员看病的医生被称为“御医”,也叫“侍医”,在外人眼里,御医能在皇帝的身边工作,是很风光的事情。这种看法其实也不无道理。由于御医的服务对象是皇帝,这要比其他医生的服务对象特殊,因此,很多人认为,肯定连皇帝有时也要听御医的话,对御医高看几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