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潭帖》,又名《长沙帖》,以刊刻地点得名。曹士冕《法帖谱系·杂说上》称:“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慧照大师模刻于石,置之郡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古今石刻辨》说:“《淳化阁帖》既颁行潭州,即模刻二本,谓之《潭帖》。余尝见其初本,当与旧《绛帖》雁行。至庆历八年,永州僧希白重摹,东坡犹嘉其有晋人风度。建炎金骑至长沙,守城者以为炮石,无一存者。绍兴初,第三次重摹,失真远矣。”由于原石及各种翻刻均告毁佚,可靠拓本又长期未见,当四川省华泰新系统设计研究所出资赞助、陈滞冬先生任学术总监、四川辞书出版…  相似文献   

4.
王宝平 《世界历史》2001,(4):119-123
在繁若群星的日本研究著作中,黄遵宪于光绪十三年(1887)完成的《日本国志》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部之一。时至百年后的今天,它依然为学者津津乐道,其研究成果呈汗牛充栋之状。  相似文献   

5.
刘赟 《文献》2024,(1):186-207
南宋内府所刻《淳熙秘阁续帖》,帖石刻立不久即惨遭回禄,故拓本甚为罕见。南宋至民国各类文献中,对此帖拓本多有记载,但宋拓现似已无存,目前所见该帖拓本多为翻刻或伪刻本。国家图书馆藏八卷本为清代翻刻本,而有正书局影印十卷本(存八卷)、国家图书馆藏残本(卷四)则为伪刻本。依据相关史料,参考清翻刻本,可以初步复原《淳熙秘阁续帖》之卷目。  相似文献   

6.
徽州人在《近思录》及其整理本的传播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汪佑汇辑朱熹之言,增入《近思录》各卷末,合编为《五子近思录》十四卷。此书"大成全观","朱子集大成之梗概,昭著于世,而四先生之言,益有所论定折衷"。汪佑此编在清初朱子学传承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使程朱之学思想内容更趋完善。汪佑《五子近思录》面世后,重刻者接踵而至。其传刻本之多是任何一本《近思录》续编本难以企及的,推动了程朱理学学术思想的盛传。  相似文献   

7.
《古宝贤堂法帖》为太原府知府李清钥(字叔达,今辽宁省铁岭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在太原集刻的四卷石刻丛帖。明弘治二年(1489),晋世子朱奇源在太原集刻《宝贤堂集古法帖》十二卷,为继山西境内宋刻《绎帖》之后,规模更为宏伟的又一大型丛帖。为纪念曾经置放《宝贤堂集古法帖》的宝贤堂,并将集刻人朱奇源的法书收入此法帖,将石刻置于太原府署后圃原藏明刻《宝贤堂帖》之处,“小忘旧也,亦复古意也”,因名《古宝贤堂法帖》。  相似文献   

8.
《六月十一日帖》是元代著名文人黄溍传世墨迹中的唯一单帖。但因同黄氏其他题跋文稿书法不类,致使专家怀疑此帖非黄溍书。本文从文字内容和书法风格两方面论证此帖为黄溍书,上款德懋即赵孟(兆页)代笔人章德懋,元人中只有黄溍与之交厚。比较黄氏其他题跋可知,这些所谓黄氏手笔,竟各不相同。不足以之否定此帖。而徐一夔《始丰稿》中黄氏弟子王祎所说黄氏有代笔的记载则揭示了黄氏题跋文稿各不相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传世元刻孤本《乐善堂帖》所刻赵孟頫书的书写年代、刻帖者顾信之生卒年的考订,作者同时纠正了以往有关研究文章的谬误。此外,作者还考证出《乐善堂帖》后面的所谓“名贤法帖”实际上是南宋贾似道的门客廖莹中所刻《小世(纟采)堂帖》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刘赟 《收藏家》2024,(1):83-90
《鼎帖》原刻久佚,存世拓本甚为罕见。南宋至民国各类文献中,对此帖多有记载。关于此帖刊刻的内容,最主要的文献依据是宋曾宏父《石刻铺叙》中所录简目。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在理清此帖拓本源流的同时,对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藏宋拓《鼎帖》帖目进行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1.
佘彦焱 《文博》2001,(2):50-56,65
《汝帖》十二卷,目录一卷,北宋王案辑并刻于大观三年(1109)。该帖收录历代各家法书,自苍颉《戊己帖》至五代郭忠恕《尧舜帖》止,计77家又作者不明法书23种。  相似文献   

12.
鲁玲 《沧桑》2013,(1):61-62
《宝贤堂集古法帖》是山西历史上晋藩集刻的一部大型丛帖,也是明代中期法帖佳作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这部法帖的成帖过程和内容择选等,探讨帖学在明代中期的发展情况,再一次证明应该给予《宝贤堂集古法帖》在中国帖学史上重要的地位和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杨帆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5):141-145,163
《吕港帖》是明代胡宗宪致沈良才的一封信。胡宗宪在向上级汇报抗倭作战情况的同时,明确了倭寇驻扎的时间、地点以及胡宗宪拟布置兵力的时间,并说明了作战将领的心理状态。作者就信中人物和事件进行考证,推论出信中涉及的是明嘉靖三十五年七月江浙总督胡宗宪指挥的一次抗倭战事,即胡宗宪撰《筹海图编·大捷考》一章中的"乍浦之捷"。作为个案,《吕港帖》也反映了尺牍丰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清异录》最早完成于五代末至北宋初,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笔记,保存了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的很多重要史料,书中一半以上的条目分别被《辞源》和《汉语大词典》采录,其价值可见一斑。该书宋本已经不存,而传世各种版本甚多,内容文字差别颇大。现在的通行本是在元代孙道明的映雪斋残抄本和明代《说郛》抄本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梳理《清异录》版本源流,对认识其原貌以及进一步研究《清异录》,都有很大帮助。本文在考察现存主要版本的基础上,大致理清了《清异录》的版本源流,并对各本的特点、优劣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3年4月14日,晚,上海。一列车队,疾驶而过,直奔上海博物馆。其中一辆车上有位优雅大度的中年女士,和一只黑帆布旅行包。  相似文献   

16.
罗芸 《文物世界》2013,(1):55-57
现收藏于太原市双塔文物保管所碑廊的《宝贤堂集古法帖》是明代晋世子朱奇源于弘治二年(1489年)集刻的十二卷石刻丛帖。该帖是明代藩王府集刻的三大丛帖之一,也是《绛帖》既毁之后山西境内最大的丛帖。  相似文献   

17.
文献与刻帖所见的《出师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述了古帖《出师颂》宣和本的相关著录与题跋,并叙述了见于刻帖的9件《出师颂》刻本。说明一件古法帖在历史上会有多种摹本、临本和刻帖本并传。同时校勘了《出师颂》法帖与《文选》本(嘉庆十四年胡克家刻本)间的文字异同。  相似文献   

18.
在企盼中,刘建民、王雪农先生所著《中国山西民间票帖》一书终于由中华书局出版面世,呈献于读者面前。作为两位作者的老朋友,作为一个关注近代民间货币的人,我感到有必要对这本新书谈点想法。 货币是在人们的社会经济交往中产生、发展的,官方可能会做一些货币的规范、统  相似文献   

19.
现藏于太原双塔寺文物保管所的《宝贤堂集古法帖》十二卷石刻,是明代晋庄王世子朱奇源于弘治二年(1489年),在太原集刻的全国著名丛帖之一。中经明清之交兵火摧残,清康熙问,戴梦熊补刻50余块.又经数度搬迁。其传世拓本的早晚、优劣既难审辨,又因其中大部分帖幅摹勒于宋拓《大观帖》,自成帖始,便有帖商利用此法帖伪装《大观帖》牟取暴利、清代以来,又有以戴补本冒充明拓的作伪拓本。因而有必要认真加以校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八月刊     
卢子奇 《山茶》2010,(10):18-18
大学西迁是特殊年代下的必然,校迁教随。我听父辈说.那时人们的学风相当正统.尊师礼教.潜心向学。放在现在.有多少人在小学就读过《与妻书》、《婉蓉词》、四书五经、《古文观止》?我还听说那时是十万青年十万军.他们的热忱.他们的热血都洒在了华夏大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