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龚关 《近代史研究》2001,(1):141-167
清末到民国前期是华北集市的一个重大发展时期,表现为集市数量大幅度增加,集市网络层级结构更加分明,其功能也有重大变化。同时,这一时期也正是华北地区集镇的勃兴时期。集市的发展和集镇的勃兴同步进行,集镇的勃兴并没有使集市黯然失色,集市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既是华北地区在近代尤其是清末到民国前期商品化快速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也是华北区域市场发展迥异于江南地区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铁路与1912~1937年间的豫北工矿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初期,铁路在华北兴起并形成网络之后,加速了华北内陆与沿海通商口岸经贸交流的进程,推动了内陆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由此,豫北的工矿业发生了极富时代特色的变动。由于自然经济依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表现出很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通过对豫北近代工矿业发展的具体考察,揭示了华北内陆区域经济由传统向现代演变的主要特征及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近代华北的花生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后 ,巨大的需求刺激了花生种植和贸易的发展 ,其运销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 ,烟台、青岛、天津和上海四个以内地中小市场为依托、以港口为龙头的外向型运销体系逐渐形成 ,从而推动了近代港口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商品交流 ,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交通建设是传统时期山区社会形塑的重要方式。井陉道作为“太行八陉”之一,明清时代交通地位不断提升,交通建设迅速发展:沿河谷分布的主干线路逐渐完善,形成了“五横十纵”的路网体系;沿驿道设置的交通机构不断健全,形成了有层级、分职能的组织体系;区域的交通秩序基本理顺,朝规范化发展。在自然与社会各要素的综合影响下,以陉道为空间载体的华北山区腹地型交通功能区也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华北区域史研究取得了超越性发展,并以主题性研究和范围性研究为主导取向。这一取向产生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区域史学理或学科建构上的困境,它使得“华北区域史”的学术追求最终湮没在以“华北”命名的各类主题性研究或范围性研究中,一定意义上影响和决定着未来华北区域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日趋泛化的“区域化取向”遮蔽了真正的区域史学术诉求;一方面又造成近代史研究走向“碎化”的境地。突破既往的主题性研究和范围性研究在区域史学理建构上的困境,是华北区域史研究能否成功再出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铁路与石家庄城市的崛起:1905—1937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沛  熊亚平 《近代史研究》2005,1(3):170-197
近代以来,随着华北铁路网络的形成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华北区域城市兴起的条件、布局及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铁路枢纽地位的形成和近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需要,一些地方逐渐形成新兴的城市。1905-1937年间正太、京汉铁路与石家庄城市崛起间的关系,便具体展示了铁路运输业与石家庄城市的交通运输业、工商业,城市人口增长和街市扩展等方面的关联作用,及以铁路为代表的新式交通对近代华北城市群体的分布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等级规模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正林 《史学月刊》2007,(3):103-113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绥远、察哈尔以及陕西的北部位于我国农牧分界线以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皮毛产地,近代中国70%以上的皮毛产于这一地区。近代西北皮毛市场兴起是以天津开埠为起点。天津开埠后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和出口市场,其经济腹地不断由华北向西北延伸,带动了近代西北皮毛市场的兴起。近代中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是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原料的掠夺。因此,在西北皮毛市场兴起的过程中,外商、洋行、买办起了先导作用。在近代西北皮毛的市场链中,以产地市场为基础,以中转市场为枢纽,以出口市场为尾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市场体系。皮毛市场的勃兴,对西北区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学术界较少利用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撰写的《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中的资料,较细致地论述了近代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与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指出总体而言发展较快,尤其是1882—1931年的50年间,整整增长了15倍。依据进出口贸易量,探讨近代上海、广州、汉口、天津、青岛、大连等主要港口的地位变化,最后探讨不同区域的港口在20世纪前后的地位变迁,强调指出在以前上海常占全国份额的半数,华南诸港约占40%,其他口岸微不足道。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华北、东北和长江流域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以及日本在这些区域政治经济势力的迅速增长,形成华北和东北、华南和长江流域、上海各占全国份额三分之一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宋朝的统治者强调中央集权,重文轻武,这对当时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科举考试制度。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宋朝的科举制度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宋朝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试的性质由资格考试变为任用考试;取消应试人员的种种限制,鼓励全民参与考试;科举取士数量暴增;士子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防止考试作弊工作更加完善;在科举考试制度中强调中央集权制。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社会史兴起以来,区域社会史研究逐步成为社会史研究的主流,呈蓬勃发展之势,现今在华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北等地区已经形成"岭南模式"、"西北模式"、"江南模式"、"华北模式"等研究范式,并各自成立了相应的社会史研究机构。东北区域社会史研究,也正在日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东北模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人口为切入点,运用人口学、计量学、统计学、家庭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透析东北区域的人  相似文献   

11.
水银河 《湖南文史》2012,(10):60-60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宋朝就是个缺钙的王朝,别的朝代领土是越来越大,宋朝的领土是越来越小。缺钙也就罢了,在蒙古大军灭掉宋朝四邻,对其形成战略包围的存亡之际,宋朝还迎来了一位先天智障的皇帝。正是通过这位皇帝的“辛勤努力”,南宋王朝由日薄西山直接加速到气数已尽,在其死后5年内就迅速灭亡。这个人就是宋朝改名字次数最多的皇帝宋度宗,而他的先天智障仅仅是因为一碗堕胎药。  相似文献   

12.
冯春萍 《人文地理》2013,28(5):117-122
本文从区域地理的视角,通过对俄罗斯转型以来的经济地带、基本经济区、联邦区和联邦主体四个不同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现状进行动态分析,得出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无论在其经济整体下降或增长的同时均伴随着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绝对或相对扩大过程;二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反映了市场经济在不同区域的作用,即在市场条件基础较好和资源性外向型经济发展有利的区域经济增长优于其他区域;三是形成了大量的"低水平塌陷"区域,即经济指标低于全俄平均数的问题区域数量多,覆盖面大。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因素、市场发育水平、体制因素以及社会历史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各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与区域商贸中心的发展——以临沂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孔山 《人文地理》2005,20(2):101-104
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构成要素,可以降低区域经济运行成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对具有一定商流规模的区域商贸中心的改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临沂批发市场闻名全国,是典型的区域商贸中心,但滞后的现代物流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应当积极规划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整合商流与物流,促进临沂商贸中心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夏金梅 《沧桑》2013,(6):20-22
西汉前期,区域分工发展深化,各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迎来了西汉前期商品经济的繁盛。表现为:商品交换显著加强;货币铸造数量增多,流通速度加快;市场发育水平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5.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高峰,集中表现为市场的成长和扩大。随着市场的扩大,周边各少数民族被卷入了宋王朝的市场体系,对宋王朝形成强烈的经济依赖关系。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使宋王朝的君臣逐渐认识到可以用经济关系(互市)控制周边各少数民族,调节与各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宋王朝适时创新,形成了以"互市"为中心的一套民族政策,并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民族关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宋朝政府购买资金的调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朝政府购买资金的调拨采取了实物运输、信用汇兑、异地结算、截留上供、动用系省封桩钱物等多种手段,并且分别表现出了实物调运的“轻赍”化,便钱汇兑和异地结算的信用化,截留上供、动用系省封桩钱物的本地化等趋势性特点。这些情况,既体现了财赋周转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制度取向,也反映出宋朝的财政分配不仅在收支方面与商品货币经济联系密切,而且在调拨周转方面也对市场交换、信用制度的发展及商业资本的运营有很多依赖。  相似文献   

17.
郑忠 《安徽史学》2002,(1):44-48
近代长江下游城市功能结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其中,城市经济功能的近代化是决定性的,并具体表现为生产加工、商品贸易、金融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轻工业城市群、商业市场网络体系及区域金融市场体系.长江下游地区因此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试论宋代地方统兵体制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宋代地方统兵体制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李昌宪在唐宋变革时期中,兵制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唐以来以节度使、镇将为地方统兵系统的体制为宋朝以都部署、钤辖、都监、监押统辖所在兵马的新体制所取代。关于宋朝的地方统兵体制及其形成等问题,管见所及,宋史学...  相似文献   

19.
峥嵘 《文史博览》2007,(8):58-59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并逐渐与东北、山东、陕西等解放区相连,华北解放区的不断扩大使多年阻塞的交通逐渐恢复,多年来遭受破坏的各地区的经济关系和市场联系也逐渐恢复。各区间的民商往来日益频繁,物资交换也日益增加,解放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代武举弊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举始于武则天统治之时,但未形成制度,欧阳修认为“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武举形成制度是在宋朝,其制度之严密确实足可称道,但宋代武举共进行77次,却没有选拔出一位名将,可以推想其弊端也很严重。宋朝不武人所共知,原因很多,武举之弊乃是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