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在外人面前有多自信,在他内心就有多脆弱"下跪事件"挡不了李阳的路,谁能挡得住一个"疯狂者"的路呢?他照样星夜兼程,带着他的讲学团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包头、成都、武汉、江苏的泗阳、淮安……9月4日在包头的事件结束没多久,他就跟媒体扬言:要让成都最好的学生也跪下来。事隔一周,他又在武汉某高校鼓动一女大学生剃光头"明志",成为他的"亲传弟子"。  相似文献   

2.
"‘他文化’遗存"中的"他文化"是立足本位从文明、宗教、种族(民族)和国家角度来说的。人类历史的风云变化中留下了许多"‘他文化’遗存",但很长时间内对"他文化""尊重"的原则没有建立起来,只是到"二战"后,在世界遗产运动中,在"人类共同遗产"的理念下各国普遍将"‘他文化’遗存"予以认同,使之遗产化。总体来看,"人类共同遗产"的理念、历史间离效应和家园感是影响对"‘他文化’遗存"认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巨人汉卡、脑黄金、脑白金、"征途"网游,这一个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产品后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史玉柱。他的企业和个人命运起伏之大,在中国当代企业家中,堪称首位在改革开放30年的企业史上,他绝对是一个"另类企业家"。在个人与企业命运上,他经历过"天堂"和"地狱";在行事风格上,他常常狂放不羁,语惊四座;在创富路上,他更是以近乎极致的商业运作,收获骂名与财富,从  相似文献   

4.
<正>在哈尔滨市修志界里,提起郭东凡的名字,几乎尽人皆知。他甘于清贫、无私奉献;他尽职尽责、呕心沥血;他勤于笔耕、执著忘我;他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他对修志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堪称是新时期最具"三老"、"四严"作风的修志人。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个诗人,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在"苏门四学士"中位列首席;他是个书法家,行、草、楷十分精妙,在"宋四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是我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全能型"人才,虽然是苏东坡的门下弟子,却被后人以"苏黄"并称,是个足以与苏东坡比肩的文化大家。他,就是黄庭坚。  相似文献   

6.
正生意遍及全世界、早就被誉为"亚洲糖王"和"酒店业巨子"的郭鹤年(Robert Kuok),因极不愿意在公众面前露脸,所以又有"隐形富豪"之称。在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中,也罕见他的踪影。甚至在1985年他被选为马来西亚十大企业家之一的时候,他也没有出席颁奖仪式。他也不在任何社团担任职务,因此人们也休想在社团活动中同他见面。他一贯保持缄默,外界一切有关他的传闻,不管是真是假,他从来不作澄清,而抱定一个老主意:由人家说去!他从来不接受新闻传播媒介的采访。他手下人遇到记者探听消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2015,(7)
<正>我们都知道王大珩是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是"两弹一星"元勋,却鲜有人知道他可爱的一面。他在世的时候,当有人问他高寿,他会精确地告诉对方"我今天90.35岁了";我们都看到他荣誉满载、成就卓著,但却很少关注到他常常以"小学生"的姿态面对新知识、年长者;很多人想象老人的晚年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王大珩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都在不停地学习。  相似文献   

8.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宋真宗时期的进士,在宦海里漂泊半生,52岁时还临危受命,到前线战场上主持军政大事。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次被贬,与同僚发生过冲突,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也颇多苛评。他的仕途推荐人、宰相晏殊就曾责备他"好奇邀名";另一位宰相吕夷简也说他"务名无实"。但是,在他死后,南宋朱熹评论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明代方孝孺说他"时屯道难合,谤息名愈全"。在这些人眼中,范仲淹  相似文献   

9.
林艳 《中国土族》2012,(3):11-12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位藏族老师,他17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土乡大地,用一腔炽热的情和满心的爱坚守在教育战线。虽然他的名字后缀了很多诸如县级"三育人"优秀教师、海东地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海东好人"等荣誉,但他最为自豪,也让百姓交口称赞的是他作为一名普通乡村教师,给予学生的那份关爱和深情。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17,(3)
正"书画鉴定是一辈子的事业",知名书画鉴定家刘光启已经执著地坚守了7 0年。他的眼力一直为业界所称道,被誉为"神眼"、"刘半尺"的他为国家鉴定、找回的文物不胜枚举,荣获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称号,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富有的,但他又是清贫的,因为他几乎从不收藏,粗茶淡饭,生活朴素,心态平和。在刘光启看来,书画鉴定就是他最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大名鼎鼎的刘峙,曾任徐州"剿总"总司令。这位刘峙,在蒋介石嫡系中以"福将"著称。他对蒋忠心耿耿,唯命称"是"。蒋对他说话,不管时间多长,他总立正恭听。蒋对他发脾气,不管骂的内容,他总唯唯称"是"。抗战时,他在重庆任卫  相似文献   

12.
顾顺章从小好勇斗狠,曾是青帮小头目,在上海滩的帮会、流氓斗殴中表现显眼。他精明勇猛,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工人运动中脱颖而出。他精通化装术、魔术,双手开枪弹无虚发,国民党老牌特务称他是"全能特务""大师"。他曾是中共中央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中央特科领导人,叛变后使中共中央险遭灭顶之灾,周恩来称他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相似文献   

13.
何晓霞 《丝绸之路》2013,(16):71-73
柏拉图是雅典乃至整个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对"理想城邦"的向往。他尝试从哲学、美学、政治、伦理、教育、经济直至婚姻、妇女、优育、养生等诸多方面,来塑造他的"理想城邦"。在谈到对"理想城邦"的运转问题时,他开始将视野转向统治者、护卫者的教育问题。他认为护卫者之上没有任何护卫者,护卫者的唯一护卫者是一种适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敬播以他的博学多识,参与了唐初许多重要史学活动,为唐前期史学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身在史馆,能秉笔直书,所纂高祖、太宗《实录》,被誉为"信而详"、"颇多详直",从而赢得"陈寿之流"的美誉。他对史书的编纂体例有独到见解,纂修《晋书》有发凡起例之功。他参与纂修隋史,为唐初"鉴戒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由他编纂的《西域图志》,在边疆史地及中外交通史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刘知几对其史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具有"良史"之才。  相似文献   

15.
在艺术圈里提起"栗宪庭",可谓无人不知——他有一双慧眼,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有"艺术界F4"之称的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都因他的赏识和推介才为世人所知;他有一副热心肠,家中总是高朋满座,志同道合者通宵达旦地聊艺术,无论年轻年老者,都喜欢亲切地喊他"老栗";他有艺术圈中人大多缺乏的执行力,为鼓励年轻艺术家,短短几年把宋庄"发扬光大"成北京乃至中国最大的"画家村";他办展览、写美术评论、搞收藏……  相似文献   

16.
陈水扁疯了     
在铁证面前,他出尽"阴招"、"贱招"、"怪招"做垂死挣扎,令台湾人惊叹:在台北县永和市,62岁的"扁迷"(陈水扁支持者)陈柏仁,8年前为了表现挺扁决心,将自己的名字改成"陈水扁"。但最近,陈水扁家族洗钱案曝光后,他觉得实在太丢脸了,坚决要将"陈水扁"这个伴随他8年的丑恶名字彻底抛弃。陈柏仁曾是民进党支持者,过去家里随处可见陈水扁玩偶,甚至还有他的妻子与陈水扁妻子吴淑珍的合  相似文献   

17.
《南方人物周刊》2009,(52):48-49
2008年奥运会上,他以男子400米自由泳银牌在泳坛崭露头角。有着"小佟大为"之称的他,在之后的世锦赛、全运会、亚锦赛等赛事上,用自己的实力将"张琳"这个名字响亮化。镜头前的他总是一副干净落拓的  相似文献   

18.
袁伟时 《江淮文史》2015,(2):41-64,1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一直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因为他戊戌告密、镇压革命、复辟帝制,指斥他为背信弃义、寡廉鲜耻的"叛徒"、"窃国大盗";也有人因为他编练新军、倡导变法、逼迫清帝退位等维新活动,称赞他为"改革派人物中的第一人"、"共和国功臣"。世人评价如此天上地下,历史为什么还选择了袁世凯?且看著名学者袁伟时对一代枭雄袁世凯崛起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立三犯过"立三路线"的 严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但他 不止一次深刻检查过,并在实际 行动中努力认真改正,这在全党 都是知道的。 1956年9月,中共党的"八 大"前夕,他起草了一份在这个 大会上的发言稿,准备进一步反 省自己的错误。在这个草稿中, 他特别提及党的"七大"他被选 为中共中央委员的事,不仅"完 全出乎预料",而且"给了他莫大 的振奋"。他认为:从他这个犯路 线错误的人深刻感到党的"惩前 毖后,治病救人"等一整套反对  相似文献   

20.
他的新闻事业开始于战火纷飞的年代。60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的诞生、成长和发展。他说:"我的一生都在《人民日报》度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