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捷 《人文地理》1997,12(3):20
民俗文化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本文对民俗文化类型及其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划分。本文认为民俗文化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旅游地整体形象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或贡献。"地方"的概念是阐释旅游地整体形象形成及特征的有效工具。论文对九寨沟藏族民俗和江苏吴民俗进行了实例比较研究,讨论了其形成与地理环境背景的关系、各自特征、现状及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静 《旅游纵览》2022,(18):66-6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因其明显的资源独特性、丰富的资源类型以及较高的集聚度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区域。目前,民族旅游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资源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及影响等方面,民族旅游影响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对民族地区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关于旅游地文化景观变迁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居民感知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结合我国贵州省的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景观变迁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梳理不同因素对居民感知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并针对提升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感知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的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美汐 《旅游纵览》2023,(1):140-144
如今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除了传统的旅游地,新的旅游地也层出不穷。在大力发展旅游的背景下,旅游地形象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形象效应可以唤起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意识和初步印象,使其产生好奇感,进而驱动旅游者前往,所以做好旅游地特色的抓取、表达与形象的构建对于旅游地的宣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概括经典名胜地形象的文本进行分析,得出概括性语句的普遍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特色抓取、表达、形象构建和目的地形象营销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山  王铮 《人文地理》2006,21(2):5-11
本文从旅游地品牌构建的角度对旅游形象进行探讨,得到以下认识:首先,旅游口号是定位口号和营销口号的统称,它们分别表述旅游形象中的理念形象和营销形象。其次,旅游地(品牌)形象规划可分为"确定质量方针--定位理念形象--设计营销形象"三个层次,其中质量方针诉求"内部市场"、营销形象针对"外部市场"、理念形象则是"内"与"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再次,旅游地品牌是一个属性--利益--价值的阶梯,其中定位口号传播旅游地品牌属性,营销口号传播的则是旅游地品牌利益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直播+”背景下,旅游直播突破了时空界限,借以即时互动、沉浸式体验等特点成为旅游业相关主体共同认可的传播媒介,极大地影响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传播,本文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研究“直播+”背景下区域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传播,研究发现现阶段开封市旅游地形象内容呈现以宋文化为主题;旅游地形象传播主体以旅游景区为主;旅游地形象辐射范围国内强于国外。在互联网直播浪潮下,开封市应从形象丰富、渠道拓宽、团队建设和内容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开封市旅游地形象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的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竞争等核心定位理念,就宣传口号、行为形象、视觉形象进行了设计,构建了旅游地的形象系统,对如何推广甘肃的旅游形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对青海旅游形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旅游形象是游客选择旅游地点决策时的重要因素,以及提升旅游地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文章针对环湖赛对青海旅游形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尝试性地提出了整合营销战略、鼓励当地居民支持参与战略以及体育旅游资源整合战略,以期有助于提升青海旅游形象。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元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游客选择去哪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各个旅游相关部门及旅游地都纷纷寻找及采取各种营销方式或规划模式来提升自身的旅  相似文献   

8.
本以非旅游书目中的《化苦旅》为例,分析了书中所涉及的旅游地信息,指出《化苦旅》树立了人山水类的旅游地形象,并提出了如何运用非旅游书目来树立旅游地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玉雪  李娜  陈鹏 《旅游纵览》2016,(4):185-188
通过采集有关南京高淳桠溪的游客旅游攻略及游记,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方法和扎根理论方法挖掘旅游者对慢旅游地形象认知的总体特征并对景区吸引物名称、相关地名、形象描述、旅游行为、旅游情感的数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来对游客感知的慢旅游地形象进行测量,以期对慢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数据与观点的来源以及投射到现实领域的社交空间。旅游者通过网络来获取旅游信息的情况持续快速增长,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旅游信息的  相似文献   

10.
《旅游纵览》2013,(4):23-24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受与评价,旅游形象设计主要运用CIS理论。滁州市来安县山水自然资源条件优渥,历史人文底蕴独特。根据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借鉴CIS理论从理论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三个方面对来安县的旅游形象进行设计与定位,对来安旅游形象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受与评价,旅游形象设计主要运用CIS理论。滁州市来安县山水自然资源条件优渥,历史人文底蕴独特。根据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借鉴CIS理论从理论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三个方面对来安县的旅游形象进行设计与定位,对来安旅游形象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对于旅游行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旅游主题形象系统也就应运而生。旅游主题形象是对一定地区主要旅游产品的总体高度概括和评价。旅游地主题形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潜在旅游消费者的判断。做好旅游主题形象设计对旅游规划和项目设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包含旅游理念形象、旅游视觉形象和旅游行为形象。在进行旅游主题形象系统的定位和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旅游地自身优势和特点、周边同行业竞争状况和旅游市场发展态势等因素,创造新颖、健康、完善的旅游主题形象,更好地开发和经营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游览。  相似文献   

13.
伍婷 《旅游纵览》2013,(7):150-152
旅游地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目前对旅游地形象的探讨多从为实质性研究,从文化角度开展研究是一个较新颖的视觉,本文基于符号学的相关原理,从旅游形象的文化要素入手,构建桂林市的旅游形象文化要素体系。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旅游地形象的含义、特点及作用,在此基础上,从5个方面分析了舟山群岛新区旅游形象(以下简称为舟山旅游形象)问题的紧迫性,并从6个方面对舟山旅游形象的现状开展了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了几个结论。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旅游地形象的含义、特点及作用,在此基础上,从5个方面分析了舟山群岛新区旅游形象(以下简称为舟山旅游形象)问题的紧迫性,并从6个方面对舟山旅游形象的现状开展了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了几个结论。  相似文献   

16.
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与遗产地管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王晓晓  张朝枝 《旅游科学》2007,21(1):13-16,34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遗产旅游真实性的理解存在差异,游客、居民、旅游经营者对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较大,并且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本文从遗产旅游与真实性的概念剖析入手,分析与比较和利益相关者的真实性概念理解差异,以及这种理解差异造成的遗产旅游地发展恶性循环,探讨了如何通过构建真实性的手段来管理遗产旅游地.  相似文献   

17.
李蕾蕾 《人文地理》1999,14(4):10-14
本文认为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除了包括对旅游地所在地理环境实体,例如,风景实体的感知以外,还包括对旅游地中人文社会的抽象感知,它们共同构成旅游地形象感知内容的两大系统:人-地感知系统和人-人感知系统,本文主要分析和建立了人-人感知系统的内涵及其结构,初步探讨了对旅游地进行人-人感知形象设计的目标、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8.
旅游地的吸引力系统及其管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陈岩英 《旅游科学》2004,18(3):16-21
旅游地的吸引力是一种结构性的吸引力,它由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服务吸引力、旅游环境吸引力等要素共同构成,这一结构系统中的吸引力要素存在演化逻辑上的差异。从形成过程看,旅游地吸引力系统要经历运作结构形成、运作结构被感知、结构形象树立和结构吸引力定型等基本阶段。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地形象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现有研究主要涉及目的地形象概念、目的地形象组成要素、目的地形象影响因素、目的地形象测量与营销管理五大方面。在影响因素上鲜有学者从方言的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利用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方言对目的地旅游形象建构的影响,得出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是构成旅游地形象的重要因素,而方言作为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并不能完全表征出目的地形象,而是具有侧重性的,更多的与抽象的形象本体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本挖掘的古镇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朱家角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分析了新浪博客中关于朱家角的2633篇博文,根据词频统计结果,将游客对朱家角的旅游感知形象划分为地理位置形象、旅游地类型形象和地方性形象3种,其中旅游地类型形象涵盖词条数最多、频次最高,这表明朱家角作为江南古镇的类型形象强于朱家角的地理位置形象和地方性形象。通过共现分析发现,江南古镇的名称常常多个同时出现在博文中,这也表明朱家角与其他江南古镇的竞争表现在类型形象上,而非表现为与某特定古镇的竞争。结合长尾理论,本文发现,游客对朱家角旅游形象的感知呈现出“长尾”特征,同时在形象曲线的尾部出现了“非利基”形象,开发小众旅游产品时需要对出现在长尾中的形象进行仔细甄别。本文提出,在江南古镇整体氛围塑造的基础上,融入老上海元素和开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可以作为朱家角进行旅游产品差异化开发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