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杏佛随蔡元培在大学院工作时,曾建议我也随蔡工作。杨此人有才气,思想进步,能说能写。他与宋子文感情好,宋有几匹好马,几次杨约我和内子沈性元跨马出东郊,欣赏紫金山、玄武湖风景。那时他正与宋庆龄、蔡元培在上海组织民权大同盟。宋庆龄发表的某些中文文字都出自杨手。他支持上海学生的反蒋活动,他从各地学生和他来往的信件中挑选精彩的给我看。浙江、上海各地大学生到南京请愿抗日,杨暗中予以金钱支持。他坚决反对独裁,主张民主自由。蒋介石恨之入骨。对民主大同盟的两位头头宋庆龄、蔡元培,我料想蒋不便下手,但对杨有可能加害,藉以警告…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发生后,宋子文骨子里是幸灾乐祸的,但为了蒋、宋联盟的共同利益,他还是没有袖手旁观。后人评价:能容忍对一个人的强烈不满并不遗余力地救他,这也许是宋子文的过人之处。国共和谈的失败使宋庆龄、宋子文姐弟对蒋介石再次失望。10月,宋子文到了香港。他对宋家姐妹说:他(指蒋)这个人,太好战,迟早要弄出事来。现在日本人这么疯狂,他不想法联共抗日,到时落得人、财、国几空!果然不出他所料,1936年12月12日,由于蒋介石消极抗日,引起人们不满,迫使部下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扣押后,最为紧张的是宋氏家人。…  相似文献   

3.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对蒋介石、汪精卫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反革命行径深恶痛绝的宋庆龄愤然出走苏联。她虽不是作为逃亡者流落异国他乡,但其出走的内幕也的确带有神秘色彩。"四·一二"、"七·一五",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宋庆龄对此深恶痛绝,愤然离开武汉到上海。"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后,蒋介石集国民党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权力的扩大使他的野心日益膨胀,从在南昌另立中央到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从在赣州杀害陈赞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发生时,宋庆龄对张、杨的主张极为赞同,当孔祥熙请她发表声明,谴责张、杨,并要求无条件释放蒋介石时,她明确地回答说:“张学良做得对,要是我处于他的地位,我也会这样做,甚至还会走得更远!” 但是,宋庆龄毕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她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立即作出了亲赴西安劝说张、杨释放蒋介石的决定。 据胡子婴回忆:“事变的第二天(即12月13日),孙夫人叫我到她家去,把西安事变告诉了我。作恶万端的独夫民赋落入法网,我以为她一定会高兴的。哪知她带着焦虑的样子,问我能否陪她到西安去。我好奇地问她:‘…  相似文献   

5.
辛言 《神州》2008,(4):104-109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对蒋介石、汪精卫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反革命行径深恶痛绝的宋庆龄愤然出走苏联。她虽不是作为逃亡者流落异国他乡,但其出走的内幕也的确带有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原配夫人、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是奉化岩头村人。她与蒋介石结婚后,仅生蒋经国一子。蒋介石在家乡居住时间很短,蒋经国十几岁又赴苏联求学,毛氏在家非常孤单寂寞。与蒋介石离婚后,毛氏一直住在丰镐房里,深居简出,不过问外间事情。有时蒋介石和宋美龄返回溪口家乡,毛氏就暂时离开,不相见面。她信仰佛教,在蒋丰镐房造了一间小佛堂。  相似文献   

7.
周幼马 《纵横》2012,(6):12-16
1949年初,宋庆龄热爱支持的中国共产党即将在中国大陆取得胜利。但黎明前的黑暗还没过去,即使上了苏联客轮的冯玉祥都死于非命。毛主席非常担心宋庆龄在上海的安危,准备安排中共地下党送她去香港。宋庆龄表示,“伟人的主席和全党对我的关注,至为感激”,然而“确认一动不如一静,我将在上海迎接解放,和诸公见面”,“蒋介石是无可奈何我的,请勿念”。  相似文献   

8.
罗先哲 《文史春秋》2008,(10):54-55
宋庆龄(1893--1981)是孙中山先生的理想与事业的坚定捍卫者和继承人,是中国共产党忠贞不渝的亲密战友。她一生投身于民主民族革命斗争和致力于人民的进步事业,反对蒋介石集团的对日妥协政策和独裁专制,广泛争取和团结国际上一切进步团体和友好人士。  相似文献   

9.
一天,宋美龄在翻阅件,倏然,一份带有机密头衔的件跳到她面前,这是南京政府翻印的一份中央件,标题为“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签名人为宋庆龄。件中对国民党和蒋介石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露。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喜好旅游,且每到一处,都将自己的游历感受记录于日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不久,无奈下野。在下野期间,蒋介石仍保持这一喜好,并更有时问详细记录游历感受。透过蒋介石的游历及记录,可以窥见蒋这一时期的心路变化。  相似文献   

11.
柏文蔚与蒋介石的关系,复杂曲折。柏曾亲自拟电要蒋介石下野,又电请蒋复职;一度参加改组派、扩大会议,和蒋介石公开决裂;最后又回到蒋介石的麾下,但与蒋貌合神离。本文拟着重从柏文蔚方面,就柏、蒋关系作简略考察。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师北伐,1...  相似文献   

12.
以批评政事、主张民主自由而闻名的胡适,曾对蒋介石多有批评,甚至劝过蒋下台;但一向刚愎自用的蒋介石居然不愠不火,不仅在生活上关心胡适,而且在政治上给予重用,委以许多要职,甚至推举他接替自己的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3.
宋庆龄在1949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是中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重要一年。是年8月28日,宋庆龄彻底与蒋介石决裂,摆脱国民党的追杀,应毛泽东、周恩来的盛情邀请,抵达北平,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的亲自迎接。之后,她担任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这一刻成为这位传奇女性一生的重要转折。详情请惠阅《宋庆龄在1949年》。  相似文献   

14.
提到虞洽卿,过去人们对他多有贬斥,是因为他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在蒋反共夺权时助过一臂之力。那是1927年的事,“4.12政变”前夕的3月26日,蒋介石刚到上海、虞洽卿便连夜晋见,二人商谈很久。蒋打算委任虞为财政部长,但虞以自己“在商言商”予以婉辞,但同月31日,他以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会长身份,支持江苏省及上海市财政委员会为蒋介石筹集经费,认销债券。  相似文献   

15.
陈诚是民国史上一位风云人物。陈诚之忠于蒋介石与蒋介石之宠信陈诚,在民国历史上已是不争的事实。自1934年7月蒋、陈分任庐山军官训练团正副团长起,蒋欲任陈为自己副手的端倪已经初现。蒋介石曾于1936年对阎锡山云:"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抗战战事的激烈进行,更给蒋陈关系的急速升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抗战期间,陈诚往往一身兼任党政军数种高级要职,且经常不受所任职务的限制,被蒋特别  相似文献   

16.
刘湘是民国史上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从民国初年到1933年,四川的大小军阀内战不休,大小战事竟达470多次。“战祸之烈,甲于全国。”刘湘是其中主要的角色。蒋介石登台后,刘湘为蒋所利用,积极充当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工具。1935年初,蒋介石插足四川军政后,刘、蒋激烈争夺对四川的控制权。刘湘在与蒋介石的矛盾斗争中,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立场,由一个反共拥蒋的地方军阀转变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能够参加抗日的地方实力派。对刘湘晚年的这一转变是应该适当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些年来史学研究的深入,关于宋庆龄的思想活动,也应该本着不断进取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重新考察。本文专就宋庆龄“反蒋抗日”问题,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蒋介石喜好旅游,且每到一处,都将自己的游历感受记录于日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不久,无奈下野。在下野期间,蒋介石仍保持这一喜好,并更有时间详细记录游历感受。透过蒋介石的游历及记录,可以窥见蒋这一时期的心路变化。最是故乡情浙江奉化溪口,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蒋介石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虽然蒋介石经常回忆幼时孤儿寡母的不  相似文献   

19.
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完全处于隔绝状态,直到1987年,蒋经国才下令准许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或旅游。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蒋氏族人才陆续有人回访大陆。蒋品雨首访大陆在蒋氏族人中,第一个回大陆探亲的名叫蒋品雨,她是蒋介石的侄孙女,其祖父蒋介卿是蒋介石的同父异母兄,生于1877年,长蒋介石10岁。蒋介卿生有一子名国秉,一女名华秀。蒋国秉(国柄)1949年逃亡到台湾,1982年病逝。1989年清明节前后,蒋国秉之女蒋品雨来到溪口,她此行的目的,一是祭扫祖父的坟茔,二是希望能将祖母单氏的灵柩由台湾迁返大陆,与祖父合葬一处。蒋品雨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相似文献   

20.
1938年,抗日名将冯玉祥随同民政府西迁到陪都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与委员长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蒋介石既想利用冯的军事才能为自己捞取政治本钱,又对冯的联合共产党抗日的主张非常不满。于是对冯r一是利用,二是排挤。而冯玉祥对蒋的品德早是嗤之以鼻,他在重庆8年,就两次调侃过蒋介石这个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