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春三月,古城咸阳。一大早,各机关单位还没有开始办公,中国成阳保健品厂的门里门外已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南腔北调的吵嚷声使过往的行人以为出了啥事?细问才知,这些操上海、广东、四川等地口音的人都是来采购505的。他们中有的人先汇款到厂又专程来催货;有的人一下飞机就直奔工厂;有的采购员来咸阳为买505,已坐等一个多月了,还毫无收获;有的人与供销科的同志争执得脸红脖子租。505神功元气袋系列产品供不应求,暂时脱销了,他们能不焦急吗? 505神功元气袋自1991年以来,早已声名鹊起,誉满中外。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人腰上戴着老…  相似文献   

2.
林白是美国著名飞行家,他于1927年5月21日驾驶单引擎飞机“圣路易精神号”从纽约不着陆连续飞行23个多小时,横越大西洋到达巴黎,创造了航空史上“世纪飞行”的壮举,也使他一夜之间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其夫人安是美国银行家和外交家德怀特·莫罗之女,美国著名作家,她曾作为助手,伴随林白进行过多次飞行。1931年,他们夫妇驾驶“天狼星号”水上飞机来到中国。 林白夫妇的中国之行是他们整个东方之旅的一站,他们当时计划从纽约出发,经过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日本,到达中国,开辟从美国到东亚的新航线。实际上,东方的…  相似文献   

3.
1971年,我作为知青从农村招工到一家三线工厂,被分配到机修车间当了一名电焊工。我们厂是一个新建的工厂,老师傅不多.我们几个才进厂的青工拥有一个共同的师傅,就是我们的班长。他姓吴,长得瘦小精干,别看他瘦小,  相似文献   

4.
遇难,是在访友的时候伦敦,英国的京城。1896年9月下旬,孙中山置身于这座陌生的现代化城市,展现在孙中山眼前的是:工厂林立,交通发达,商铺满街,客流如潮,一派繁荣。孙中山完成对美国的考察后,于1896年9月23日由纽约乘麦谒斯地号轮,过大西洋,到了英国的利物浦。昨天刚到伦敦,投住在斯屈郎街的赫胥旅店。怀着对另一个世界的新奇,第二天,他就早早地起了床,沿街观看城市风光。说实在的,他走了西方这么多城市,伦敦雾都,名不虚传。在街的中心,一个公用电话亭内,他拨通了康德黎老师家的电话。当天的下午,位在罩文…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从惠阳过来几个老乡,要我帮忙写份材料。事主刘三黑是我一块儿长大的伙伴,身体硕壮,一只手能把青石磙竖起来。小学时学习马马虎虎,到初中排在倒数,没毕业就去搞建筑。后来,我到县城上高中,他在街面上混生活,有点儿名声。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在街口看热闹,当事双方挥拳舞刀正酣,一人扬声喊着"闪开!闪开!"拨开看热闹的人群钻进场内,似乎这地盘他做主。刚一探青光头,脑袋上便中了一刀,立马见红。他手捂伤口,又喊着"闪开!闪开!"钻出人群,  相似文献   

6.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后来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  相似文献   

7.
愤怒出艺人     
艾尔顿·约翰喉咙多亮,粗口多响“我肯定你们一定没听过这首歌,因为那该死的环球没有出过一分力去宣传……”在这样一句一分钟的咒骂中,你能添加上几个粗口?“乐坛大姑妈”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就在里面加了15个F字的粗口。11月7日,艾尔顿·约翰在纽约长岛举行演唱会时,竟对着观众,用粗口狂骂环球唱片没有好好宣传其新碟《Captain And The Kid》。此张唱片面世后首周在英国大碟榜上排名第6,一周后就急跌至第24位,到了第3周,已跌出40。台上温文尔雅的艾尔顿在台下脾气大得要命。2004年他到台湾宣传时,曾怒骂在机场采访的记者和摄影师:“你们一班人真是一群猪呀!”同年,他在Q音乐颁奖礼上,在全场观众站立鼓掌时破口大骂:“麦当娜拿该死的最佳现场表演奖?该死去好啦!”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往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美国,一个具有传奇性的国家,从殖民地到世界第一强国,这个国家有着他独特的经历与命运,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前去。关于美国,人们总是有无尽的想象与憧憬,但真实的美国是怎么样的呢?答案就是这里既是天堂又是地狱,这里极  相似文献   

9.
追忆     
20世纪中的10月1日—15日黑帮大盗卡彭入狱1931年10月初,美国著名黑帮头目"刀疤脸"埃尔·卡彭因罪证确凿被判处11年监禁。卡彭是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的第四个儿子,他的犯罪生涯始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詹姆斯街头黑帮。1919年卡彭开始混迹于芝加哥色情业,1929年他控制了整个芝加哥的犯罪集团,1929年他率领人马制造了黑帮史上臭名昭著的"圣瓦伦丁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浪 《百年潮》2000,(8):62-65
在中国现代史的澎湃浪潮中,有人击楫中流,力挽狂澜;也有人随波逐浪,沉入漩涡。滔滔东去的江河,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今天,站在世纪之交的桥梁上回望,能够渡过惊涛骇浪、活到百岁以上的政界名人,可谓凤毛麟角。前不久,长住纽约的宋美龄女士过  相似文献   

11.
仿佛是11月黑五购物节的延续,上周四,存纽约的佳士得拍卖行,有人买到了沃森的诺奖,出价是475万美元,含佣余。报纸上,这个新闻的主人公是詹姆斯·沃森,他是第一个在世时就卖掉了自己奖章的诺奖得主。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最新出炉的联想新文化叫"新世界文化"。这个词语对于掌舵者杨元庆来说,首先是到了新世界——在收购IBMPC后,杨元庆做出的第一个个人决定就是:把家搬到美国,先是纽约,接着是联想新总部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这两三年来,他不停环绕地球——纽约、东京、新加坡、印度、德国、北京……  相似文献   

13.
正出任律师组长记得是1980年8月底,彭真有个讲话,说"两案"应该有律师参加。原话好像是"还是有律师好"。邓小平同意了。彭之所以能想到"有律师好",我想是两个原因,一是他长期领导政法工作,当时恰好刚刚公布《律师暂行条例》,这是主因;另一个是他在文革后期从囚禁地回来,给人讲过:"把咱们关起来的时候,要是有人给辩护辩护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14.
有人认为,同样是左派总统,和查韦斯不一样的是,严肃的经济学教育背景,让他比喜好咆哮哗众取宠的查韦斯理性、冷静得多在厄瓜多尔政坛,从没有一位政治家像拉斐尔·科雷亚这样,只用了19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教授到总统的跨越。11月27日,厄瓜多尔最高选举法院  相似文献   

15.
1989年的一个夏天,留学美国的王巍正在候机楼翻报纸,他在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实习,准备搭早班机返回纽约斯特姆大学。无意中,他沣意到人们争相同一个匆忙赶飞机的老人握手,老人从人群中望见了他,他也认出了对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16.
雷颐 《炎黄春秋》2006,(6):21-24
从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起,到1949年国民党仓惶逃离大陆,国民党在大陆度过了五十五个春秋。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中,它从一个仅二十余人的秘密小团体成为一举推翻清王朝的巨大政治力量、经过种种曲折终成统一全国、拥有最强大武装的执政党;但在权力达到顶峰时,它却轰然坍塌、黯然离去。回首这一段历史沧桑,不禁使人想起《桃花扇》中的名句:“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历史兴衰每每令人慨然兴叹,但感叹之后的深思,恐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波普主义     
<正>"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十五分钟。"——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亲笔回忆录栩栩如生地重绘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马丁·斯科塞斯引人入胜的绝佳电话八卦,让人发笑,又充满洞见。——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波普艺术,迷幻药,鲍勃·迪伦,地下电影制作——20世纪60年代,一场文化风暴以纽约为中心爆发开来,横扫了整个西方世界,当时处于这场风暴之眼的人便是安迪·沃霍尔。他的工作室,那个以"工厂"之名为人所知的曼哈顿敞间,正是整个60年代文化圈的枢纽。在这里,他不仅创作出了定义波普  相似文献   

18.
想写这篇文字已经好久了,迟迟没有动笔,是觉得凡·高这个名字,现在已被人提得太多、太多。原因是上世纪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凡·高的一幅作品就价值几千到十万美元。有人作了统计,他短暂的一辈子画了600多幅油画和800多幅其他作品,那么他全部作品的价值当在二、三千万美元之间。而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凡·高的一幅名作,就能标到二、三千万美元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十五分钟。"——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亲笔回忆录栩栩如生地重绘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马丁·斯科塞斯引人入胜的绝佳电话八卦,让人发笑,又充满洞见。——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波普艺术,迷幻药,鲍勃·迪伦,地下电影制作——20世纪60年代,一场文化风暴以纽约为中心爆发开来,横扫了整个西方世界,当时处于这场风暴之眼的人便是安迪·沃霍尔。他的工作室,那个以"工厂"之名为人所知的曼哈顿敞间,正是整个60年代文化圈的枢纽。在这里,他不仅创作出了定义波普  相似文献   

20.
《文史博览》2005,(1):34-34
宋美龄过世后,台湾当局派赴纽约照料宋美龄的10多名随从人员也陆续返台。但不久,曾长期负责宋美龄晚年饮食的“御厨”高瑞坤就上吊自杀了。终年53岁的高瑞坤是台湾嘉义人,学得一手川菜、淮扬菜绝活。后来,他结识了当时宋美龄的西餐“御厨”蒋茂发。蒋茂发请他到纽约宋美龄的寓所担任厨师,他便留下太太在台湾,只身前往美国——他在美国一呆就是20多年,直到宋美龄辞世后, 他才跟着宋身边的其他10多名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