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宝沟文化聚落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己发掘的赵宝沟文化遗址数量不多,规模较小,且均为居住址,没有发现墓葬。作者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对赵宝沟文化聚落形态进行剖析,并分别将其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的聚落形态相比较,旨在探索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铜石并用时代的聚落形态,阐明聚落形态与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兴隆洼文化与富河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隆洼文化和富河文化是西辽河流域两支独立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从房址形制、聚落布局、遗物及经济形态的特征看,富河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直接吸收了兴隆洼文化的诸多因素,二者具有直接性承继发展关系.富河文化的部分因素被赵宝沟文化承继,成为赵宝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中,富河文化之前为兴隆洼文化,之后为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处于两个繁荣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其年代约为距今7200-7000年,与红山文化之间未曾产生承继或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宝沟文化分布范围北起西拉木伦河流域,南越燕山到达滦河流域,西起大兴安岭,东抵医巫闾山和渤海西岸。根据各地赵宝沟文化的差别,把赵宝沟文化划为小山类型、水泉类型、西寨类型,每个类型均分为三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西寨遗址陶器的分组、分期和与周邻相关遗址的比较研究,对西寨遗址及相关遗存的分期、分布和年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认为西寨遗址可分三期,它的源是相邻的东寨类型,它的流是赵宝沟文化.西寨遗址的一、二期陶器所代表的文化应称为西寨类型;西寨遗址三期陶器代表的文化因素应属于赵宝沟文化,并上推了赵宝沟文化的年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初,从细石器文化中辨别出富河文化。陶器以筒形罐为主,还有少量圈足碗、钵、杯、斜口器等,篦点之字纹和线形之字纹特征鲜明。石器中绝大部分是打制石器,压制细石器数量较多。骨器数量和种类多,卜骨上有灼痕。年代在距今7500~5000年,相当于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时期。分布在辽西地区东北部,主要集中分布在乌尔吉木伦河流域。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多数为方形或梯形,少数为圆形。以小型聚落为主,社会处于部落阶段,人与人地位平等。富河文化源于兴隆洼文化和西梁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同期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论赵宝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次一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二重要遗存分析三分期与年代四赵宝沟文化的渊源赵宝沟文化是分布于燕山南北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确立以后,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分布范围、文化属性、陶器分期、类型划  相似文献   

7.
赵宝沟聚落结构的微观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宝沟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部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上世纪80年代末方始命名,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丰富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内涵。也为该区文化谱系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课题。因赵宝沟文化确立时间相对较短。调查发掘的遗址也相对较少,故学术界对其文化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1930年我国著名学者梁思永先生曾到赤峰英金河畔和林西一带开展考古调查工作①,揭开了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建国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重心始终放在赤峰地区,正式提出了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的命名,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年代框架和谱系关系。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和确认是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收获之一,不仅为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找到了土著源头,…  相似文献   

9.
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杨官寨遗址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遗迹和遗物。其中保存较好的环壕聚落,为探索庙底沟文化的聚落布局与社会结构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大量半坡四期文化遗存的发现,丰富了关中中部地区特别是泾、渭河交汇地带该文化的内涵;尤其是制陶作坊的发现,对认识当时的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灵宝盆地庙底沟二期文化大型遗址的聚落情况,2019年6~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墙底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结果表明,该遗址主体是一处庙底沟二期文化大型聚落,面积约70万平方米,是这一时期该区域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该遗址还发现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遗存。  相似文献   

11.
筒形罐系统是新石器时代北中国地区重要的文化系统。新石器时代中期,筒形罐系统一度占据着太行山东麓的广袤区域,使得筒形罐系统的领地从东北地区拓展至冀南豫北地区,并且形成了具有明显过渡类型色彩的磁山文化。此后,随着东方釜鼎系统和西方仰韶系统交替占据黄河流域的主流地位,迫使筒形罐系统的南部前沿从冀南豫北地区向北退缩至燕山—西辽河一带,筒形罐系统此后的空间拓展方向也转向了东北腹地。在此背景下,燕山南北成为筒形罐系统与中原文化频繁接触、融合的新地带,先后产生了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强势文化支系。可见,黄河流域的文化格局不仅改变了筒形罐系统的空间拓展方向,而且直接加剧了筒形罐系统内部各支系间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巩文 《中原文物》2003,(4):28-38
本文依据目前的考古调查、发掘等资料,以史前人类近水而居、沿河建村为原则,将仰韶文化晚期的重要分布地——天水至郑州间的聚落遗址划分为12个聚落群,并将聚落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与小型聚落。认为凡中型以上的聚落都可能是本聚落群的中心聚落,也可能是若干个聚落群所组成的更高一级的中心聚落。在仰韶文化晚期,联邦已开始形成,这个时期可能正处于中国古代文明因素的孕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
经过30年来的发掘和研究,新砦遗址在文化谱系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多学科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二里头文化第一期不会是夏文化的上限,新砦期也不会是最早的夏文化。如果要追寻早期夏文化就必须到比新砦二期文化更早的龙山时代遗存中去寻找。在新砦遗址找到了城墙、护城河、内壕、外壕以及大型建筑。新砦遗址所在的溱洧流域自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裴李岗文化时期已经出现较发达的农业,仰韶文化前期,聚落得到较快的发展,仰韶文化后期,聚落分化明显加剧,到了龙山时代开始出现城址,至新砦二期终于出现了都邑性质的原始城堡,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心聚落似乎迁往它处,至东周时期再度繁荣。  相似文献   

14.
The earliest identified settlement is in the Marianas, dated to about 3500 B.P., while the other islands in the region appear to be settled from about 2000 B.P. onward. The archaeological remains reveal diverse approaches to island living. While Nan Madol and Leluh in the eastern Carolines are major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s, a discussion of these sites does not detract, for example, from the terrace systems of Palau or the lattestone groups of the southern Marianas. Of equal interest is the settlement of atolls and their recently recognized potential for preservation of stratified deposits. As information allows, each island or group is considered on an individual basis in order to allow for each specific island context to be assessed. This is described within the broader themes of architecture, chronology, environment, material culture, settlement pattern,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ubsistence. In conclusion, the current standing of prehistory in the region is outlined in relation to early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ocial organization, chronology, settlement pattern studies, portable material culture, subsistence, and atolls.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are made.  相似文献   

15.
迁西西寨遗址1988年发掘报告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正> 迁西县地处唐山市北部燕山南麓,滦河中游,是研究燕山南北古文化的重要区域之一。 西寨村属迁西县二拨子乡,在县城东北约33公里,遗址位于西寨村东南滦河北岸的山坡上,滦河古道即在坡下,现滦河水距此600米处由西而东流过(图1、照片一)。 遗址是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现存面积一万二千平方米。1988年8月为配合大秦铁路建设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唐山市文物管理处对遗址又做了详细调查、勘探,在铁路建设区内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800平方米。其中T31、T32在T1—30的东南部,相距为200米。遗址发掘过程中共发现烧土面一处,灶一个,灰坑5个。出土了完整或可夏原陶器二  相似文献   

16.
陈雪香 《华夏考古》2007,(1):102-113
本文考察了山东地区商文化的聚落形态演变过程及其历史背景。商文化聚落形态在山东地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早商时期仅济南大辛庄一处遗址;中商时期遗址数量增加并在泰沂山脉两侧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聚落群;晚商早期遗址数量保持稳定但等级较高的遗址处于衰落状态;晚商晚期不但遗址总数而且等级较高的遗址数量都明显增加,还出现了像苏埠屯这样的高规格墓地。这一聚落形态的演变反映了商文化在山东地区东扩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相似文献   

17.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he excavation at the site of Al-Khidr on Failaka Island that was probably a port or a fishermen’s settlement in the past. A very large number of stone architectural remains and artifacts have been discovered there. Al-Khidr is a typical Dilmun culture site and the settlement was probably contemporary with the known sites F3 and F6 located on the south-west coast of the island. Based on the pottery that has been processed, we preliminarily dated the site to a period between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millenium and approximately 1500 BC, although older settlement may have occurred, beginning at the end of the third millennium.  相似文献   

18.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carried out between 1998 and 2003 on the Asmara Plateau of Eritrea has provided new insight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to-mid first millennium BC settled agropastoral communities in the northern Horn of Africa. The settlement, subsistence, and material culture of these communities in the greater Asmara area, referred to as the “Ancient Ona culture,” bear both unique qualities and striking similarities to coeval communities in Tigray, Ethiopia.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regional settlement data and ceramic and lithic traditions from the greater Asmara area, drawing comparisons to other contexts of this period in the archaeology of the wider northern Horn. It is argued that we can see among the Ancient Ona sites distinct localized cultural expressions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trong links to a wider first millennium BC macro-cultur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