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所据材料及研究方法的不足和不同,关于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生产年代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全面搜集嘉靖至万历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材料的基础上,重点依据观音阁窑址出土资料,结合居址、窖藏、沉船出土青花瓷及纪年器,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综合分析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器形、纹饰和款识三个因素,认为其生产年代为万历早中期(16世纪晚期)。并进一步指出,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同一时期存在精粗产品共存现象,且存在同类特征跨时期延续但工艺退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的产地、材料特征和制作工艺,对"南澳Ⅰ号"出水的6片外销青花瓷进行分析。元素成分结果显示,其中2片为景德镇所产,4片为漳州窑所产,两类外销青花瓷所用胎釉原料不同,但都采用了国产青花料;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漳州窑所产外销青花瓷的工艺有别于景德镇青花瓷,景德镇青花色料集中于胎釉结合处而漳州青花色料在釉层中间或在釉层内扩散。对漳州窑青花进行OCT无损分析显示青花部分呈弥散状亮点,显示青花料散布于釉层中。仿烧青花瓷片样品的显微结构对比也显示这批出水漳州窑青花可能采用了不同于景德镇釉下青花的工艺技法。热膨胀分析表明出水的两类青花瓷烧成温度接近,分别为1 160℃与1 175℃,当时可能采用相似的烧成技术。  相似文献   

3.
瑶里,古名“窑里”,属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浮梁县。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因瓷窑出名而得名。瑶里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瓷都景德镇早已誉满全球,而相距景德镇约60公里的瑶里,知名度却不高。其实,它是瓷都景德镇的主要发祥地,瑶里的高岭是闻名世界的陶瓷圣地“高岭土”的命名地。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批沉船出水青花瓷器,以景德镇观音阁窑址、湖田窑址等出土资料为依据,结合其他遗迹出土、出水青花瓷及已公开发表的纪年材料和图录中断代明确的器物,将这批瓷器年代定为明嘉万时期。根据沉船沉没地点的地理环境分析其沉没原因为碰触暗礁。最后,结合文献史料与考古出土资料,对沉船的航线、起点及目的地等问题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在宋代形成了青白瓷窑系中心,元代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明清两代在景德镇建立了御窑,铸就了景德镇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地位。在漫长而悠久的陶瓷烧造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生产工艺各有不同。而决定瓷器的品质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原料,二是包括窑炉烧成技术在内的生产工艺,因此景德镇地区历代的窑炉形式与结构,实为研究该地区瓷业生产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出水的大量陶瓷类文物进行安全高效的脱盐保护处理,选取“南澳Ⅰ号”出水的3种不同窑系的陶瓷文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胎体理化性能进行分析检测与对比,并在常温静水浸泡、加热静水浸泡、超声波与加热-超声波4种方法11种不同技术参数下分别进行脱盐实验,并作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加热与超声波技术相比常温浸泡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脱盐的速率,但是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与超声波频率的增加,脱盐速率增加幅度不大。实验中发现超声波对比较脆弱的陶瓷文物的釉面与胎体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对比实验基础上提出了3种不同窑系的陶瓷文物相应的最佳脱盐参数,以期为安全高效地完成“南澳Ⅰ号”出水的2万多件陶瓷器的保护脱盐提供研究支持,并为其他沉船陶瓷器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作为一座因制瓷而闻名世界的城市,除了景德镇之外没有第二座城市。听到景德镇的名字联想到的美伦美奂的瓷器、繁华的瓷都和那永不熄灭的窑火据宋元之际蒋祈《陶纪略》记,宋代景德镇瓷窑300余座。确认的烧瓷地点有湘湖和湖田,以及盈田、柳家湾、牛屎岭、枫湾等地。景德镇青白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名满天下,有“饶玉”之誉。湖田窑是宋时烧制青白瓷著名窑场之一,色釉纯润清雅,胎质洁白细腻,胎薄而坚实致密.  相似文献   

8.
宋元明时期与景德镇官窑相关的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中有“监造”“监陶”“董陶”“督陶”等内容,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分析各时期景德镇官窑中的官员委派制度,可证上述概念均为同一含义的不同表达,指监督景德镇官窑中的生产管理事务。北宋时期景德镇官窑中专职监造官的职能主要为收取瓷业税和管理生产。元丰五年(1082)八月以后(至迟不晚于重和元年),由于专职瓷业税官“瓷窑博易务”的出现,景德镇官窑中的监造官制度发生了改变,兼职监造官取代了专职监造官,仅负责管理生产事务。地方官窑中的监造官并非中国古代官手工业中的监察性质官员,二者选派来源不同,职能也不同,监察官员并不直接参与生产管理,而是根据相关规定对地方官窑中官员的业绩进行考核,提出赏罚意见。  相似文献   

9.
2005年7~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对景德镇丽阳乡元明瓷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瓷窑遗址外围残存一处土城墙,为了解古城墙与瓷窑遗存的关系,我们对古城墙分布的范围进行了调查和局部试掘。现将调查与试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沈平华 《收藏家》2009,(10):93-93
元明之际,江西景德镇瓷窑厂烧制的青花瓷器,由于造型丰富、胎骨坚致、釉色肥润、色彩艳丽、纹饰繁缛、富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而倍受世人青睐与关注。其中那些造型硕大、纹饰繁复、烧造工艺高超、有用进口“苏麻离青”钴料烧制的“至正型”青花器,更是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竞相收藏的首选。此件元青花八棱鸳鸯戏莲纹梅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与江西、福建相邻的浙南地区发现了一种新的窑系——青白瓷窑,有些与青瓷共存,从而说明古代浙江地区除了烧造青釉瓷、黑釉瓷外,也烧制青白瓷.1978年秋,泰顺县玉塔村青白瓷窑址的调查发掘,使我们对浙南地区青白瓷面貌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现以此为基础,谈谈浙南地区青白瓷与江西景德镇湖田青白瓷窑、福建德化屈斗宫青白瓷窑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繁昌窑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专烧青白瓷的窑口,也是青白瓷早期的生产中心;景德镇窑青白瓷应是在宋初随着南唐国衰亡逐渐崛起,至宋中期景德镇窑取代繁昌窑成为南方青白瓷的生产中心,进而形成以景德镇窑场为核心的青白瓷窑系。繁昌窑和景德镇窑青白瓷生产之间存在技术传承关系;在景德镇窑青白瓷的崛起过程中,南唐国和繁昌窑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江凌  詹嘉 《丝绸之路》2009,(24):26-28
景德镇在南唐时期生产青瓷和白瓷,进入宋代后只生产青白瓷。景德镇青白瓷来源可能是繁昌窑青白瓷技术传人或白瓷技术的自然过渡。宋初青白瓷窑址主要分布于南河流域,处于且耕且陶的初级阶段,其分布状况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浙江境内发现的30余处宋元时期青白瓷窑址,主要分布在浙南及浙西地区。本文通过比较其中有代表性的江山前坞窑及泰顺玉塔窑与江西、福建青白瓷窑址之间的关系,明确浙江青白瓷产品是在自身生产青瓷的技术基础上,受景德镇青白瓷产品的影响烧成的,而泰顺玉塔窑在窑炉技术方面上应归属于龙泉窑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元代中期新安沉船出水卵白釉瓷资料的初步整理和分析,可知其釉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装饰工艺及纹饰来源趋于多元化,这些信息充分显示出元代中期景德镇窑的卵白釉瓷正处于试产阶段。对比景德镇地区窑址调查和考古发掘资料可知,新安沉船出水部分卵白釉瓷为昌江河渡峰坑段至历尧村小学段窑场和景德镇老城区窑场烧造。此外,综合分析新安沉船出水瓷器品类、数量及各类瓷器面貌特征,再对比景德镇地区元代晚期陶瓷考古资料,可以进一步发现元代中期景德镇地区制瓷手工业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期。  相似文献   

16.
南澳Ⅰ号沉船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云澳镇三点金海域,2007年6~7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对其进行了调查与试掘。出水器物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等,其中瓷器的数量最多。根据对出水瓷器的形制、胎质、釉色、纹饰、制作工艺等的研究,并结合沉船考古的特点判断,南澳Ⅰ号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时期。南澳Ⅰ号沉船的发现对于明代中晚期海上贸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外销瓷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500年上下,没有几个瓷窑能与景德镇御窑厂媲美。迄元以降,自永、宣、成以来,那人杰地灵的江南小镇,那一方得天独厚的水土,终至独领风骚垂数百载而不衰。还有什么比遗址中相应地层中出土的器物更确凿,更令人信服的呢?因此,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历朝历代器皿,无疑已成为藏家借鉴、参照的标准器,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8.
汉口的观音阁,又称大观音阁,遗址在今中山大道与红燕巷相交的转角处.观音阁也是汉口的古老地名之一,今已不用.它是红燕巷的前身.现在的地名,一般有街、巷、里、路的后缀词,以前并非都是如此,有的老地名“就地取材”,借用具有知名度的庙宇名称来命名,除观音阁外,还有玉皇阁,老官庙(今利济路的中段与南段的前身)等等.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古代的龙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古代的瓷窑,可分为圆窑和龙窑两大类。圆窑形似馒头,所以又称馒头窑,有的窑床平面呈马蹄形,故又叫马蹄形窑。景德镇等地所用的蛋壳窑,是圆窑的一种发展。龙窑窑身狭长,前后倾斜,窑头低尾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约有300多万艘沉船分布于大洋底部。随着全球“打捞沉船热”的升温.加强对人类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遏制与打击“海底挖宝”的行为.开展科学的考古发掘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呼声。福建平潭碗礁I号清代沉船遗址.来自景德镇的几万件精美青花瓷器甫一发现即惨遭盗掘。国家博物馆和福建省有关部门闻讯紧急组成了前所未有的由34名水下考古队员组成的考古队.在2005年台风肆虐的季节,进行了艰苦危险的水下发掘.清理出水景德镇官窑瓷器17000余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