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郑成林 《史学月刊》2004,(8):103-106
彭南生教授新《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以近代工商同业组织和学徒制度的转型为基线,主要探讨了行会制度在近代的存在与转型及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拓宽了近代中国商人团体研究的视野,丰富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内容,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内缘性的探讨上更具有纠偏和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国档案》2021,(1):144-144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杨瑞主持汇纂的《中国近代农业团体资料汇编》(全四十四册,16开本)已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2020年7月影印刊行。该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农业团体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收录中国近代农业团体相关文献52种,以专题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编排。  相似文献   

3.
晚清在华传教士教育团体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在华传教士教育团体述评王立新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活动涉及各个领域,但其“影响在教育方面最强”①。这一影响不仅表现在教会学校的林立和大批人才的培养,而且还表现在从事教育的传教士组织教育团体,协调教会教育工作,试图以群体的力量对中国社会施加影响。鸦...  相似文献   

4.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监督慈善团体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慈善事业基本法。它的出台是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也是规范慈善团体管理运作的客观需要。《监督慈善团体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慈善团体的目的与分类、慈善团体的设立及呈报办法、慈善团体所办事业之限制、发起人与会员的资格、会期与财务账目、募捐的许可与监管、褒奖等项。随后,国民政府各级主管官署着力从慈善团体的立案、监管以及慈善事业的褒扬等方面予以施行之。该法奠定了民国后期慈善法制的基石,但也有概念界定不准、内容未尽详备、法理不够充足等局限。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工业团体--中国全国工业协会成立于1943年4月.本文分析了中国全国工业协会的缘起、成立的历史原因和开展的主要活动,指出它的成立及活动在中国资产阶级成长史上亦有着重要意义.它的出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新的分化和组合;它的成立及其活动,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阶级和阶层意识,提供了工业资产阶级与政府联系和向社会表达主张的渠道,标志着中国工业资产阶级在组织上的逐渐成熟和政治上的新觉醒.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旅京华侨学会所属《侨学杂志》及同期报刊杂志所载相关内容为基础,对于旅京华侨学会之产生源起、组织机构、会员资格及制度规章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并对其筹备与建立过程、出版杂志、推动侨生教育、推广实业与保护侨胞等主要职能与具体活动加以探讨。1919年4月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家华侨学术教育团体——旅京华侨学会,是近代以高等学校华侨学生为主的归侨社团,是民国时期具有华侨特色的教育团体,也是国内沟通中国政府与海外侨胞的中介组织,作为近代中国成立较早的华侨教育团体,学会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的作用,在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华侨教育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冯筱才 《近代史研究》2006,1(4):134-145
一、前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上海商人团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此点尤以民国初年表现最为显著。辛亥以降的动荡时局中,上海工商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团体或者人物,因其背后潜在的经济力以及广泛的社会网络、与政界关系等而为各方注意。无论是政治人物还是财经专家,甚至外交代表、文化领袖,均曾经将目光投射于上海商人团体,希望这些团体能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各界对上海商人团体的评价也曾经因为时势及利益的考量,而出现富有趣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农学团体作为近代中国农业知识转型中的重要产物,充当了农学界人士联络同道,共同引介域外现代农学知识并用以推进本土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津梁。在地理分布上,近代农学团体肇端于开港以来的东南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此后由南而北、自东至西展开,这一历史进程从戊戌时期一直绵延至抗日战争前后,既是一部西北农学社团从无到有的演化史,也是一部近代农学知识的西进史。其原初形态渊源于戊戌时期关中士子讲学结社,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民间独立结社则要迟滞到20世纪30年代,因缘于农业"抗战建国"和"开发西北"现实需求而乘势兴起。其历时演进充分彰显了近代农学知识生产、农业改进和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二重变奏,其农业建设与救亡图兴相表里。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于1990年11月13日(南社成立81周年纪念日)在北京成立。 南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1909年由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发起成立。它以文学为武器,致力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朱兰兰 《民国档案》2006,(2):126-132
商会是中国近代产生的一种新型资产阶级工商业社会团体,在近代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在社会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档案资料。随着历史的发展,相当数量的商会档案流传至今。本文主要论述了近代商会档案的分布和特点,以展现近代商会档案这一专题历史档案资源丰富的内容和价值,为其能够更好地提供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商会是清末资产阶级的重要社会团体。自从有了商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才真正取得合法地位,以新式社团法人的姿态活跃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目前对于商会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史学工作者的普遍注意。  相似文献   

12.
近代慈善事业与中国东南社会变迁(1895-1949)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周秋光  曾桂林 《史学月刊》2002,11(11):84-94
1895-1949年,近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促使了中国东南社会的沧桑变迁及其慈善事业的近代化,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清末十余年是初步兴起时期,近代色彩的慈善理念得以萌生,慈善公益活动有了初步扩展,传统的善堂善会纷纷向近代慈善团体转变。民国是兴盛发展时期,东南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团体和慈善家群体,对于民国社会的维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代慈善事业实际上扮演着调节社会的重要角色,成为推动近代社会前进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燕茹 《黑龙江史志》2013,(17):256-256
民国时期国家的建立,政府部门与一些社会团体相辅相成,促进了近代中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从而逐渐改变旧中国脏、乱、差的卫生现象。国家力量虽然是公共卫生事业主要领导力量,引领行政部分服务大众的健康。但公共卫生事业在近代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响应与参与,社会力量一定程度弥补了行政机构的不足,并且发挥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会女子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教影响中国,却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学教育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接受新知识的新女性,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政党开启于孙中山及其时代,其萌生和创建与孙中山政党思想的起源历史地形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组织近代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近代社会变革中,中国社会政治组织的构建顺乎政治民主化趋势,初具近代形态,民主革命者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为表达其利益,在无议会可循的情况下开始组织创新;与之相应,政党首创于欧美诸国,西方政党观念输入中国并传播开来,为中国近代政党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和知识准备,以及由维新立宪者与民主革命者共享的政党思想资料,但民主革命者不仅有条件而且事实上先于维新立宪者在中国首先建党;在政党作业中,中国近代政党一方面从区域性、松散性团体逐步统一为全国性、紧密性的新兴政治参与主体,另一方面,革命政党、立宪政党相继创设,进而中国近代政党创建的基本格局初步呈现出来;从学科建设言之,中国近代政党政治的历史实际为政党政治学提供了除西方政党政治类型之外的另一种分析实证  相似文献   

17.
正义演,主要因其组织者不取收益,表演者不取或仅取少量报酬而得名,多数义演是为募捐而举办。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是在晚清灾荒救助背景下兴起的一种社会事象,是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的产物,一般多在大都市出现。近代慈善义演研究,是时下学界所认为的"非政治化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眼光向下、关注"中等人物"为其突出特点。据史料所见,近代慈善义演内涵丰富,多有社会名流现身。组织者有慈善团体、教育机构、票友会社、商会公会等;捐助者有喜爱娱乐的自愿购票者,也有被团体  相似文献   

18.
义冢和丙舍是同乡团体联络乡情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发展,这种传统习俗愈来愈表现出其落后性。公墓事关都市形象,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墓事业被纳入了政府的城市规划中。上海市政府在筹建市立公墓的同时,加强了对传统丙舍和停柩等旧习的取缔。近代上海都市化的发展和政府墓制改革推动了同乡团体殡葬观念的转变,同乡团体开始改良殡葬制度,陆续建立新式公墓。同乡团体公墓的出现,促进了传统丧葬习俗的演变,增进了都市文明的内涵,反映了近代上海都市社会公共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近代山东农业科技的推广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农业生产力的改进,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科技推广内容广泛,包括建立推广机构和团体,推广良种种植,促进使用化肥、农药和新式农具,改进与推广人工灌溉技术,改良土壤,倡导采用栽培新技术和新农艺,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等等。在近代山东,农业科技推广一直是传统农业改良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统农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关注的大课题是什么?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国史学界关注的新问题是什么?是从“现代化”的新视角对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经历的社会巨变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 中国近代社会科学,同近代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从西方传入的。众所周知,最初是社会进化论的新概念、新理论传入中国,思想界为之耳目一新,传统的国学(包括史学)研究才开始发生大变化。后来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引起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革命,从而也决定了此后中国社会科学与新史学的发展方向。总之,近代西方新思潮、新理论的输入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至于它对时代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