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逼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同年12月25日,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一般认为张学良羊落虎口,从此就以“待罪”或“获罪”之身,再也见不到蒋介石了。但是,随着蒋介石和张学良日记的解密,才披露出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之后,二人曾有i次会见。  相似文献   

2.
3.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要张学良护送他回南京,结果,张学良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雪窦山上被"仇家"发现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要张学良护送他回南京,结果,张学良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张学良和蒋介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良是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正义感的将领,在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蒋介石坚持反共内战的关键时刻,他以大无畏的气魄和惊世之举动,发动西安事变,扭转了国内局势,促成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他发动西安事变虽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铰为重要的便是在九一八事变中持不抵抗主义而断送东三省的沉痛教洲。因此,要阐明张学良走上西安事变的漫长道路,必须追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抗战史上,西安事变具有传奇一般的色彩,它"以突发的姿态出现,同时也以意想不到的结果收场".实际上,西安事变是张学良、蒋介石政治分歧和私人关系双重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其中任何一项,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即不可能.关于张、蒋政治分歧的论著很多,作者依据陕西省档案馆藏原始档案、史料、图片,就张、蒋关系对西安事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抗战爆发、1945年抗战胜利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构了中国现代史最重要的四个环节。其中,西安事变以其锐不可当的震撼力,扭转了现代中国的走向。时间的巨轮虽已推进至21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张学良与中东路事件之交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929年,藉南京国民政府推动“革命外交”之机,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在东北挑起了中东路事件,意图强行收回中方在中东铁路经营管理上应享之权。此举得到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鼎力支持,蒋并且试图藉机收回全部路权。对此,苏联方面以1924年中俄及奉俄条约为依据,亦不惜以武力相向。蒋则运用外交手段,希冀得到各国列强的支持而获得压制苏联的效果。却不料各国政府多不赞同中方的做法。结果,苏联大举兴兵,东北边防军损失惨重,张学良被迫单独与苏联订立了城下之盟。此举虽令南京不满。蒋却因顾虑到逐渐形成气候的反蒋风潮.而不得不曲予承认。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自1936年12月26日陪蒋介石从西安飞往南京,从此便陷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幽禁。在这50多年里,张学良曾给蒋介石多次写信,然而,这些信件大多处于绝密尘封状态。随着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先后作古,这些尘封多年的机密信函才得以陆续解密。现将张学良“西安事变”后亲笔写给蒋介石的七封信抄录如下:其一:1936年12月26日于南京介公委座钧鉴:学良生性鲁莽粗野而造成此次违反纪律不敬事件之大罪。兹腼颜随即来京,足以至诚,愿领受钧座之责罚,处以应得之罪,振纲纪,警将来,凡有利于吾过者,学良万死不辞。乞钧座不必念及私情有所顾虑也。学良不安,…  相似文献   

10.
于丽  晓叶 《纵横》2003,(12)
1956年11月,蒋介石以撰写《苏俄在中国》一书为名,要张学良将西安事变的经过写出来,以充实他写西安事变一节的内容。然而蒋的动机决不如此简单,而是一石三鸟。一是蒋介石丢失大陆后,必须找到充足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西安事变张学良等实行“兵谏”,是蒋一生的最大耻辱。而且在他看来,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原本所谓“剿共”,只要两个星期,至多一个月可竟全功,但由于张学良与“共匪”相“勾结”,发动的事变给已经濒临灭亡的中共东山再起之机,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壮大,最终使国军溃败到台湾。因此张学良是“国家”的罪人。如果现在由这个…  相似文献   

11.
传统政治文化观与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和蒋介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传统政治文化对张学良和蒋介石不同影响的层面,论述、阐释了张、蒋二人在西安事变中不同的思想、行为及其原因。张学良“以道事君”──“为民请命”的传统政治文化观是其得以发动事变的重要心理因素,而“事君以敬”──“负荆请罪”的传统政治文化观和时代全国精神的结合则是导致他主张和平解决事变并送蒋回宁的重要思想因素。相比较而言,蒋介石的君王意识和君臣心理支配下的“威武不屈”──“捍卫人格”的思想和行为,则表现了其思想的保守、阶级立场的顽固和集团私利的狭隘。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的不抵抗和张学良的不抵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德伟  庄兴成 《史学月刊》2003,(9):55-59,94
对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研究.史学界多局限在蒋介石和张学良的责任之争、原因之辩,而对二人在不抵抗上的异同却不见铺陈。其实,蒋和张的不抵抗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蒋因欲避免全国抗战而不抵抗。张因主张“全面抗战”而不抵抗;蒋可用局部抵抗来避免或拖延全国抗战,张却不愿独自局部抗战,只能用不抵抗来等待全国抗战。深入分析蒋和张二人这种在不抵抗上的分歧和演变,有助于弄清这一段历史的真实面目,理解他们间的这种分歧,实为西安事变的远因。  相似文献   

13.
在通天岩这如今著名而当年偏僻的南国文物与风景胜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发生过鲜为人知的一件事:蒋介石曾巡游至此,并有意欲将张学良幽禁于此。通天岩,位于赣州市西北郊,距市区约十公里,既是一处避暑胜地,而且山崖间的古代造像与题刻也颇有名。这一带岗峦起伏,林木繁茂,峻峭、多姿的崖壁布满唐宋时期的龛像四百一十尊,及宋代以来的名人题刻一百二十八品,数量之多,可谓江南之冠。其中有些造像脸部曲眉丰颐,体态飘逸,衣褶园细,刀法柔和,风格颇类隋唐之风,堪称成功的艺术杰作;题刻则字体繁富,刻工精致,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的回忆,提供了研究不抵抗主义的新证据、新视角,也引发了不抵抗主义谁之过的认识分歧。揆诸史实,张学良关于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是确实的;但他关于对日军侵略情况误判的回忆,以及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回忆,是不准确的。张学良服膺蒋介石、东北外交完全归国民党中央办理的约定和蒋介石在万宝山事件后的相关指示,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真正原因。"九一八"事变前后,张蒋在"力求避免与日人发生冲突"上达成高度共识,其实行结果就是不抵抗。实际上,不抵抗、诉之国联是国民党当局应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5.
正据亲历者宋子文的日记,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与中共达成和平解决的协议。但24日上午,局势突然发生逆转。首先是张学良的部下不同意在蒋介石未履行部分承诺的情况下就放其离开西安;其次是张学良为此与杨虎城闹翻,张甚至说杨不同意放人,尽可以开枪打死他。宋子文认为,"杨在西安城周有驻军九个团,他可用兵强扣委员长,故形势极为危险。张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的回忆,提供了研究不抵抗主义的新证据、新视角,也引发了不抵抗主义谁之过的认识分歧。揆诸史实,张学良关于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是确实的;但他关于对日军侵略情况误判的回忆,以及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回忆,是不准确的。张学良服膺蒋介石、东北外交完全归国民党中央办理的约定和蒋介石在万宝山事件后的相关指示,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真正原因。"九一八"事变前后,张蒋在"力求避免与日人发生冲突"上达成高度共识,其实行结果就是不抵抗。实际上,不抵抗、诉之国联是国民党当局应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日本广播协会记者在1990年8月采访张学良时提出:“你与蒋介石的分歧是何时开始的?”张学良答:“从开始我们两人就存在这方面的分歧意见,但没有后来这么尖锐。”“我同蒋总统存在政见之争,就是蒋总统主要是安内攘外,我就主张攘外安内。”沿着这一线索我研究了这个大家较感兴趣,然至今尚存  相似文献   

18.
何文珺 《神州》2012,(1):12-13
天地人合、九九归一,是中国人的哲学意境。道的理想在春节文明里得到了升华,使得炎黄子孙的情感寄托亘古绵延、真挚热烈。每当春节悄然来临,每个羁旅异乡的人怀揣似箭的归心,为回家过年忙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中人生轨迹回到了起点。在殊途同归后,每个人成为了传统伦理社会里的赤子。归根祭祖、慎终追  相似文献   

19.
1935年冬,李克农随长征北上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正是全国形势非常严峻的时刻。日本军国主义利用中国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从“九·一八”事变后,不停步地向中国进攻,企图独占中国。中共中央在陕北多次研究了全国的政治形势,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李克农写剧本《你走错了路》被俘团长高福源幡然醒悟为了加强统一战线工作,中共中央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中共中央联络局,又称西北联络局,由李克农担任局长。此局在周恩来、叶剑英的领导下,从事对国民党、特别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统一战线工作。这个局的统战工作重…  相似文献   

20.
王琴 《文史天地》2004,(3):21-24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5时17分,宋美龄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这个当年被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称为:“娇小和纤弱”的“中国第一夫人”,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横跨3个世纪:她亲眼目睹了清朝的没落、民国的启建、军阀混战和日军侵华带来的灾难;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更见证了冷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