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991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陕西省咸阳市毕塬路和联盟三路西侧清理了一座东汉墓,出土陶瓶2件,其中一件较为完整,上有朱书文字,另一件仅余部分残片。现将较为完整者考释如下。陶瓶侈口,束颈,斜折肩,斜直腹,平底。  相似文献   

2.
汉初平四年王氏朱书陶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57年8月9日,在西安市和平门外雁塔路东,平整地基时发现几座古墓。其中4号墓内出土朱书灰陶瓶一件,口部微残,敞口细颈,鼓腹平底,高17.7、口径5、腹径16.1、底径6.8厘米(图版玖:1)。瓶内装有汉白玉石一小块,长3.5、宽2、厚1—2厘米。在陶瓶的腹部及腹下部满书朱文,共十八行,每行  相似文献   

3.
何志国 《中原文物》2023,(6):122-131
我国发现汉晋佛陀像超过130例,主要特征是:东汉佛像施无畏印,吴晋佛像施禅定印。咸阳青铜立佛左、右手均握衣角和袈裟形态与东汉佛像图像志特征不符,其肉髻有孔、细长眼、右撇式袈裟衣纹、莲座莲瓣扁平肥大均为十六国时期特征。咸阳青铜佛板二佛并坐的图像结构与释迦多宝佛相似,最早见于西晋竺法护所译《正法华经》,现存最早释迦多宝佛图像为十六国晚期。咸阳两尊十六国时期青铜佛像为后世混入东汉晚期M3015中。对于被盗后出土与墓葬时代特点不符的文物年代判断应当谨慎。  相似文献   

4.
宝鸡市铲车厂汉墓——兼谈M_1出土的行楷体朱书陶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4月中旬,宝鸡市铲车厂在基建中发现三座中等规模的汉墓,其中一座在施工中已经破坏,对另两座,我馆随即进行了清理。这三座墓葬(编号为M1、M2、M3),位于宝鸡市郊福临堡车站西部的台地上,东距市区五公里,南离渭河一公里(图一)。三墓东西排列,均是坐北向南方向。墓葬出土文物虽然不多,但其中两件解殃瓶上的朱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费家村南两座东汉墓葬M17和M19出土15件陶器表面彩绘成分及保存现状,通过XRF,XRD,FTIR和SEM-EDS等分析仪器进行检测。经分析检测发现:M17出土6件陶器表面使用铅丹作为颜料,部分铅丹已转化为白色碳酸铅(PbCO_3)。M19出土陶器表面分别使用朱砂和铁红颜料,同时确定在部分器物表面使用了髹漆工艺。在M19出土的3件器物口沿处发现二氧化锡层,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文献研究,确定其应为单质锡氧化而来,且使用锡汞齐方法镀锡,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批器物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家族墓地,出土了两尊金铜佛像,它们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可独立供养的金铜佛像。通过对其形制特征、制作工艺和金属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初步认定系本土制作的具有犍陀罗风格和马图拉风格的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的出土,对于佛教及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陕西咸阳成任墓地东汉墓M3015出土的两件犍陀罗风格金铜佛像开展了工艺考察和检测分析,主要采用了宏观观察、超景深显微摄像、X光摄像、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金矿相显微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两件佛像材质均为铅锡青铜,以陶范法铸造,并经插接组合、锉磨、钻孔等工序制成。两件金铜佛像的合金成分、铸造技术与犍陀罗地区同时期铜雕像技术有差别,而与商周秦汉青铜器的主流相同,应是具有犍陀罗风格的中国本土产品。  相似文献   

8.
殷墟出土的玉璋朱书文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资料最为丰富。除此之外,殷墟出土的朱、墨书文字资料,其研究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商代用朱、墨书写的简单文辞是1936年6月12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第13次发掘中于YH127坑中最早发现的"。从那时候起,便知道殷代已有书写的颜料和毛笔,还有不少涂朱涂墨的刻辞。1928一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发现了数万片有字甲骨,在一些甲骨上除了刻辞外,还发现了朱、墨书文字。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殷墟小屯南地出土的卜骨上也发…  相似文献   

9.
南李王陶瓶朱书与相关宗教文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李王陶瓶朱书与相关宗教文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2究所王育成1987年9月,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长安县南李王村发掘多座汉墓,其中M5出土一件细砂质灰色陶瓶,小侈口、束颈、折肩、平底,器高20.8、口径6.2厘米,编号M5:5,器外壁有朱书解除文...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在《安徽金融研究·钱币增刊》1991年第三期介绍过1985年西汉墓葬中一枚与五铢同出的铜质长方穿钱形物。该墓葬距汉武帝茂陵不远,7枚长方穿钱形物与120余枚五铢同置一陶罐内。 2001年11月,咸阳市东郊张家堡村墓葬再出这类长方穿钱形物。在一陶罐中共有五铢与长方穿钱形物200余枚,五铢时代多为东汉,长方穿钱形物共36枚。该物为圆形长方穿,直径与东汉五铢相近,穿孔比五铢窄且长,两面均无文字,有的正面有一星纹。这批长方穿钱形物的直径与厚薄比西汉墓葬同类物都有所减少,铸造质量也不一致。这两批材料具体数据及减重状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1.
邹城出土东汉画像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南苏北的汉代画像石素以画面宏阔,内容丰富,构图细腻缜密著称。本期刊发的邹城市出土的汉画像石特点尤为鲜明,其中一块所刻24名人物均有榜题,其他如“泗水捞鼎图”、“战争图”、“农耕图”等,均较精美。  相似文献   

12.
1971年12月,四川省郫县新胜公社第一大队四生产队社员在大坟堆的东南角取土时,发现古代残墓一座,出土随葬物铜器多件,除铜豆外,余器均为碎片,后经修补复原。现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九年四月,在云梦周田发掘了一座东汉晚期的砖室墓,出土了随葬器物三十余件.其中绝大多数为陶质模型明器,如:楼、井、仓、灶、磨、碓、鸭、狗等;其次是生活用具,如:四系青瓷罐、方枚半元乳神兽镜己即陶勺、陶耳杯、陶案、陶壶等;还出土了驽机、刮刀等兵器.尤为重要的是这座墓出土了一件作为地主庄园组成部分的建筑模型器——陶楼.这座陶楼的建筑结构新颖,造形完美,是目前少见的出土文物,其建筑工艺颇费匠心.适似一座宫庭建筑,价值不可低估.它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反映本时期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1984年7月18日,合江县文化馆在合江县城区张家沟岩墓中发现一座东汉石棺。 由於此墓早年被盗,加上墓顶垮塌严重,除发现四个完好的陶俑及一些残片以外,就只有这一石棺基本完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石棺长2.22、宽0.62、高0.79米。石棺的石刻纹饰是:两头的一边为伏羲托日和女娲托月(图一),另一边是阙(图二);两侧的一侧为青龙白虎戏玉瑗(图三),另一侧为墓主坐观青龙白虎嘻戏图,侍者远立于旁。棺盖无花纹,但钻路纹  相似文献   

15.
1964年11月,河南省建筑一公司104工程处在郑州市肉联工地施工时,发现一件陶瓶。现为河南省博物馆收藏。陶瓶为泥质灰陶。侈口,卷方唇,宽沿微隆,短颈,圆肩,鼓腹,平底内凹。高26.3、口径19.8、沿宽3.3、唇厚2.1、底径18.5厘米(图一)。口沿上用阳模压印等距离的三个五铢钱纹(图二:3);颈部饰由菱形、半同心圆和平行线组成的纹饰带,带下  相似文献   

16.
东汉是铜镜铸造的一个鼎盛阶段,洛阳地区出土的东汉铜镜早期风格多承袭西汉、新莽,中晚期发展出新的种类,表现为儒学思想、神道元素出现在镜背纹饰中,并盛行开来,新的纹饰布局格式也已出现。出土铜镜的物理损伤大都为断裂,化学病害主要是锈蚀,铜镜的修复重在对氯化亚铜与碱式氯化铜两种有害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1981年4月5日,在陕西省韩城市北关姚庄坡下晨钟村的一座汉墓中发现了一件引人注目的镇墓陶瓶。 陶瓶为泥质灰陶,通体素面,保存完好,肩部略鼓,平底,通高34、最大腹径24,底径10.4,口径7.2厘米。腹部丹书文字14行,前12行每行6字,最后两行分别为4字和1字,全文共78字(见图)。文字大部分清楚,个别因年代久远剥蚀严重,漫漶不可辨认。原器现藏陕西省韩城市博物馆。现录释如下: 黄帝使者,谨为 闾□□之家。移 殃去欲。□□子 里,移咎去油泵泱,更 山也乡,殃咎雄 雌,皆比□亡。重 复之鬼,不徐自 死。五(?)□□,不 徐自去。□□□ □□自留□□□ 百鬼何不疾行, 天帝神药压镇, 若急如律 令!  相似文献   

18.
都江堰出土东汉李冰石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4,(7)
都江堰位于四川灌县城西。1974年3月3日,修建都江堰枢纽工程的民工,在渠首鱼咀附近的外江里,发现一座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李冰石像,现已安全运到伏龙观。石像的出土地点,北距安澜索桥(即珠浦桥)130米,东距外金刚堤40米,埋在河床面以下4.5米深的卵石层中(图一)。出土时,石像横伏江心,面部朝下,头顶向西  相似文献   

19.
江苏溧水县近年两次出土东汉画像砖。 1972年夏,在柘塘公社交通大队出土"车马出行"画像砖,青灰色,长26.8、宽3.4、厚6.5厘米。砖一面为麻布纹,另一面  相似文献   

20.
左启 《四川文物》2006,(6):93-93
2001年2月三台县北坝镇姬家山东汉中出土了四块颇有特色的画像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