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史学遗产答客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间:1981年一月。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来客:客甲,客乙。客甲:我读过您的《谈史学遗产》,感到中国的史学遗产很丰富,您是不是可以另外多谈一点?答:那篇文章是1961年三月间写的,到现在差不多二十年了。这些年,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想过,感到可谈的问题很多,不过下功夫研究过的问题还是很少的,我的一些想法也不一定对。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应如何加强它的研究和发展?想提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中国史学要想登上世界史学的高峰,真正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史学,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  相似文献   

3.
治史四要素     
治史四要素戴逸《安徽史学》办得很好。我记得“文化大革命”以前,《安徽史学》就有了,起初刊名为《安徽史学通讯》。当时全国省一级的史学刊物还是极少的,所以安徽办历史刊物是有传统的。我那个时候经常看《安徽史学》,因为那个时候刊物比较少,除了《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史学理论研究现状及其深入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所说的史学理论研究现状,是指对近两三年来史学理论研究情况的基本估计。深入点则是我对史学理论进一步展开研究的一些想法。 一、史学理论研究现状 有一位史学同仁给我来信说,近年来史学理论研究趋于“沉寂”。与一些史学朋友聊天,对史学理论研究现状,也不乏此见。我在认真阅读了近两三年发表的史学理论论作后,掩卷沉思,则形成了如下的看法:史学理论研究正在深入,当然也有不足。 1992年,在一次有关史学理论研究的座谈会上,我曾提出如下的建议:“一批史学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很高兴能参加史学史学术座谈会。因为这与我的工作有密切关系。这样的会在国内还是头一次,到会的同志很多,群贤毕至,少长成集,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这次来得很匆促,没有时间很好地准备。我想谈谈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的史学,严格地说应从《春秋》算起,孟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相似文献   

6.
外庐同志的学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外庐同志学术纪念会。外庐同志去世已经一年多了。外庐同志去世以后,我曾写了一篇文章,悼念侯外庐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我说,本世纪二十年代,李大钊同志的《史学要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史学领域里的发展的重要标志,郭沫若同志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代表三十年代的理论成就。四十年代,外庐同志的著作在当时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中有他特殊的地位。这篇文章中讲得很含蓄,但这种说法是经过长期考虑酝酿的。我认为,这种说法到目前为止,还是对的,是要肯定外庐同志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中  相似文献   

7.
高毅:近年来法国革命传统史学的修正派得意极了,到处都是他们的声音,以往在传统史学中备受推崇的雅各宾派也几乎声名扫地了。而您的新著《美德之外的善:法国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GoodnessBeyondVirtue:JacobinsDur。ngtheFrenchRevolution)却似乎在为雅各宾派提出某种辩护。是什么促使您写出了这样一本书呢?伊格内:法国革命二百周年之后,大革命的史学迅速冷寂下来了。我记得在我还是一个年轻助教的时候,每当我完成了一个课题后,总是会有另一个课题。但现在我第一次发现没有什么题目好做了。其部分原因在于法国革命史学的状…  相似文献   

8.
若不是于沛同志让我写这篇文章,我还真没有想起我们的杂志已然经历了20个春秋。只是当我翻开那一册册的杂志合订本,看着那一页页熟悉的目录,才真实地感觉到这段时光、这段经历的艰辛与漫长。这是新中国史学理论专业创立和发展的20年,也是我个人在这一专业领域起步探索的20年。学界一般将学术团体和专业杂志的出现作为某专业形成的标志。1984年第一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召开,1987年《史学理论》杂志创刊,1993年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成立,这些都标志着新中国史学理论专业的形成。可以说,史学理论专业的诞生是改革开放社会潮流在史学界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史学遗产和史学研究——读《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书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前,白寿彝同志曾撰写《谈史学遗产》(载《学步集》页129—154)一文。今年,他又在《史学史研究》季刊上,连续发表四篇《谈史学遗产答客问》。我认为,作者关于史学遗产的许多见解,对推进我们的史学研究工作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历史遗产和史学遗产“我们的史学工作者注意一般的历史遗产比较多,注意史学遗产还很不够”。这种情况,今天还是存在的。在这里,作者提出了“历史遗产”和“史学遗产”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史学月刊》1951年创刊时,不过是史学园地里一朵清丽的小花。60年后的今天,在极富史学资源的中原大地上,历经风雨变幻后,它已经长成枝柯繁茂的大树,更为光彩夺目。我从1955年开始正式学习历史专业,《史学月刊》一直是我时刻必读的心爱刊物之一。近二  相似文献   

11.
史学评论和史学工作者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前,我曾写过一篇《谈史学评论》的短文(见1985年5月27日《光明日报》),就史学的社会目的和史学自身的发展等问题,讲了我对史学评论之重要性的一些看法。现在,乘《安徽史学》组织史学评论专题讨论之便,我想就史学评论和史学工作者的关系,讲几点肤浅的认  相似文献   

12.
问:仓先生,您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已经40余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目前国内史学史研究的资深专家,能否谈谈您的治学经历呢?1958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起初主讲中国古代史与历史文选课程。1961年开始,高教部规定综合性大学历史系必须开设史学史课程,于是系里决定我改教中国史学史,当时我要求到北师大跟随白寿彝先生听课半年,竟未获系里批准,从此下决心要在这个学科做出点成绩。通过研究,我发现方志学与谱牒学是史学发展过程中分出的两个旁支,清代杰出的史学评论家、方志学家章学诚就成为我的研究重点。没想到在1964年的…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正处于"公众史学"学科的建设时期,有相当多的基本问题需要学界来回答。譬如,到底是用公共史学还是公众史学?大众史学与公众史学相通吗?公众史学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内在需要还是外部输入的结果?公众史学能够成为一股新的史学思潮吗?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较为周详的学理回答。一、公众史学与公共史学英语世界的"public history",到中国大陆以后,有人译为"公共史学",有人称为"大众史学"。③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教授同本刊编辑谈史学史研究1995年1月10日,本刊主编白寿彝教授同本刊编辑谈到史学史研究的问题。白寿彝先生说,近几年来,我们的史学史研究是有成绩的,但是,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和从史学发展的要求上来看,还是不够的。史学史研究要发展。白寿彝先生说,...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方古典史学入华史的学术通信李长林致张广智广智先生:您好!您在《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发表的大作《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及其在中国的回响》,我读后深受启发,您提出的西方古典史学最早何时输入中国?具体何种途径输入中国?这些都是饶有兴味的问题。我...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史学史助教进修班,已经学习了半年。我因为忙,很少和同学们接触。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座谈,我很高兴。在这里,我还是谈谈关于史学研究的一些问题。我们研究历史,说的是研究客观的历史,而不是写的历史。写的历史,不是不要研究,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为研究客观的历史服务的。李大钊同志写的《史学要论》,把客观的历史跟写的历史分开,他的意思就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去研究客观历史。写的历  相似文献   

17.
我是1954年到河南大学(时称河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的。工作后就与《史学月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担任过《史学月刊》的编辑、编委,直到现在仍是《史学月刊》的顾问。今年是《史学月刊》创刊60年华诞,仅以此短文向《史学月刊》表示祝贺。《史学月刊》的前身叫《新史学通讯》,是由河南大学老校长、著名历史学家嵇文甫教授倡议,于1951年元月创办的。它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创办的史学刊物之一,由当时的河南大学史地系  相似文献   

18.
全球正在“化”为一体,而史学研究的“碎片化”却大行其道,这一错位清楚折射出当今史学研究的“不合时宜”。近二三十年问,在后现代史学的冲击下,宏大叙事的历史备受质疑,微观史却独领风骚。在世界范围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微观史都已成为滔滔主流。  相似文献   

19.
正问:林先生您好!我们这是第三次访谈了。第一次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主要是请您谈一谈对当代中国史学思潮的看法;第二次在2006年,那是请您就您的整个学术经历做一次系统的回顾。这次我想主要还是请您就当前史学的状况谈谈您的看法。多年没有和您交流了,不知您现在的身体状况怎样啊?林:我是1931年出生的,今年已经85岁了。以前身体还不错,一年半前摔了一下,脊椎受了伤,痛得很厉害,躺了几个月。现在情况好一些,但是精力不行了,比  相似文献   

20.
1986年,白寿彝先生所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至今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重温此书《叙篇》关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围、任务、历史分期及其时代特点的论述,思考作者关于中国史学史发展前景的观点,理解作者关于先秦时期史学面貌的叙述,有助于体会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规划。在此基础上,观照这三十年来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路径,无论对未来的学科建设,还是对学者个人的发展,都会有所启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