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国发 《东方收藏》2023,(10):134-1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而雕刻技艺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雕刻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确保这一传统技艺的延续和繁荣,促进地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艺术创新和人文精神传播。因此,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生产技术。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面对传统技艺日渐减少的状况,中国在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主要是针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具体的生产内容,贴近民众生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对其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使之在生活中持久传承。  相似文献   

3.
李牧 《民俗研究》2022,(1):21-32
表演理论是20世纪美国民俗学对于学界的重要贡献,其核心是"表演"和"语境"。在表演理论提出以后,民俗学经历了从关注文本向强调语境的转向,使得以差异性为基础的本真性再次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议题。然而,在随后以"语境"为中心的研究实践中,研究者们逐渐开始质疑本真性问题存在的逻辑合理性以及在实际民俗活动中的可操作性,研究重点也由此从辨析民俗事象的真伪,转变为讨论本真性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文化政治。正是基于对"本真性"的祛魅,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学术话语所追求的本真性与实际操作中的共享原则之间的矛盾,便因此而消解,这为当代公共民俗学实践提供了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理论支撑和实操可能。在此,以行动认同为旨归的"表演"(形式)在"语境"(意义)的"式微"中重新凸显,实现了民俗传统的实践回归。  相似文献   

4.
5.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根植于中国特殊的人文与地理环境,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建筑材料、技术水平和社会观念等条件下的历史选择,反映了中国人营造合一、道器合一、工艺合一的理念。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受到猛烈冲击,包括营造技艺在内的一些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现代建筑思想和建造方式的巨大冲击而目益萎缩,已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本质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五个方面特点: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生动鲜活的传承形态、文化独特的传承土壤、藏量丰厚的传承领域、与时俱进的传承变异。探究这些特点,可以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保护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湘西蕴藏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了解其传承与保护的现状,笔者走进湘西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文揭示了湘西龙山县和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实境况,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黑龙江史志》2012,(12):28-29
本文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的缺失,提出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即:建立传承人生存状况评估体系、法律保护和创新保护。  相似文献   

9.
传承是拯救和保护“非遗”的命脉。创新传承机制,保护培养传承人,树立国人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十分重要。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联手以“非遗”保护传承为己任。本文将着重就“非遗”的传承方式和载体;传承手段和方法;传承对象和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意欲强调“传承”的重要性;呼吁整合社会资源,携手保护“非遗”,使中华5千年的灿烂“非遗”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深刻反映了从古代西域到今日新疆大地上的民族记忆和沉淀,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对这些濒危的传统技艺实施生产性保护、博物馆式等文化记忆保护,对传承人实行各种方式的帮扶,做好文本、影像记录,对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妍 《神州民俗》2009,(10):38-40
雪域高原上的艺术“奇葩”,藏传佛教独有的一种彩塑艺术性形式“酥油花”,被誉为“藏艺三绝”之冠。吸引着其他民族、国家的目光。有上千年的历史,题材广泛丰富,造型逼真细腻,色彩鲜艳夺目,具有鲜明的藏民族特色和高原地域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了藏族艺术特点。造型逼真细致,然而酥油花熔点较低极易消融,可以说是一种昙花一现的美丽。酥油花的制作工艺复杂艰辛,只有对信仰的执着与奉献精神的艺僧才能够完成。  相似文献   

12.
张北兴 《神州》2021,(9):44-45
本文以传统制扇技艺传承与保护策略为切入点,首先简要概述了传统制扇工艺,其次深入探讨了传统制扇工艺的发展,接着对传统制扇的审美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传承与保护传统制扇技艺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传统制扇技艺的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胶东民间山蚕茧古法纩丝技艺是以山蚕茧为原料,以草木灰浓汁作解舒助剂,使用脚踏板木纩丝车进行缫丝的传统纩丝技艺。以草木灰溶液制作弱碱用于浸泡柞蚕茧,以脚蹬纩丝机上进行抽丝的技艺,也叫“纩丝”。纩出来的丝俗称“灰丝”,具有耐酸碱、耐高温、韧性好的特点,由于其质地柔软,适用于个性化定制。胶东民间山蚕茧古法纩丝的核心技艺包括泡茧、煮茧和纩丝。文章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规章文件出发,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论述了地方非遗保护部门以此为指导,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胶东民间山蚕茧古法纩丝技艺”的保护实践中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织锦是中华民族织锦的奇葩,是土家族人众多优秀传统技艺的典范,也是土家族民族精神在工艺美术中的载体,曾广泛存在于各个土家族聚集地内,作为一种地域性和民族民间性很强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工业不发达的过去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土家族织锦技艺逐步淡出历史舞台,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成为濒危和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其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吴大清 《神州》2013,(32):38-3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为社会大众所世代相传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思维活动,是构成中华民族深层文化的基因,对于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加以分析阐述,以期给相关部门改进自己的工作以有益借鉴,进而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91项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164项。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1219项。  相似文献   

17.
18.
张家川“花儿”是我国世界级非遗“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独具特色,成为地域标志性民歌。文章在对张家川“花儿”深入调查基础上,就其传承与保护中由于“城镇化”进程造成的时代挑战和生存困境等问题加以梳理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作者认为,活态传承与自我革新、产业转化与旅游产品开发、培育公众文化自觉是改善张家川“花儿”传承与保护困境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王楠楠 《神州》2021,(3):22-23
传承主体、传承空间、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物,这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非遗文化力产生的主要结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力的基础是传承主体,对非遗存续力的保护主要是指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在工艺链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避免非遗要素因单独发展而产生偏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存续力持续和...  相似文献   

20.
乔秀艳 《满族研究》2013,(1):111-113
蒙古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蒙古族文化的民族聚居区,现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多样性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呼吁要注重全面普查工作、鼓励民间参与、落实和保障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以及加大人才培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