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陶瓷会2001年汝州年会暨汝瓷学术研讨会,于10月22日上午在河南汝瓷故——汝州市隆重开幕。这次汝州年会的主要学术议题为汝窑、汝瓷、钧窑及河南地区其他相关窑口。应邀出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英、美、日等1 O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古陶瓷研究专家、教授、学者共计180余人。本届年会产生了以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研究员为会长的新一届理事会。会议期间除对汝瓷、汝窑、钧瓷、钧窑及河南境内的其他窑口进行专题研讨,还组织参观了汝州市汝瓷博物馆、汝州市内张公巷窑址、严和店瓷窑道址、汝瓷厂及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的风六寺。这次学术研讨会,代表们向大会提交有关汝窑、钧窑及其他窑口的论文、报告80余篇,为了便于交流, 汇集成《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七辑),  相似文献   

2.
宝丰清凉寺汝窑由于应用了北方钧窑乳浊釉与南方越窑青瓷釉相结合,以及独到的玛瑙配釉技术而烧出的瓷器改良品种,在北方诸窑一举夺魁,并被朝廷命烧贡器。然而,由于宫廷对用瓷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汝窑在质量和御制器的设计上似乎跟不上宫廷的需要,以至于在政和年间朝廷便自置窑烧造官窑。这种从无到有的“自置官窑”,按南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所理解,当  相似文献   

3.
俞天 《收藏家》2002,(3):35-37
宝丰清凉寺汝窑由于应用了北方钧窑乳浊釉与南方越窑青瓷釉相结合,以及独到的玛瑙配釉技术而烧出的瓷器改良品种,在北方诸窑一举夺魁,并被朝廷命烧贡器。然而,由于宫廷对用瓷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汝窑在质量和御制器的设计上似乎跟不上宫廷的需要,以至于在政和年间朝廷便自置窑烧造官窑。这种从无到有的“自置官窑”,按南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所理解,当应设在汴京城西北隅的皇宫后苑。  相似文献   

4.
钧窑始烧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钧窑被称为宋代的五大名窑 ,但考古工作中一直没有可信的材料证明其始烧于宋代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多撰文将钧窑的始烧年代定在金代以后。本文系统地介绍了 2 0 0 1年发掘禹州神刘家门窑址最早地层的出土器物 ,总结了其器形、胎釉和工艺特征。继之将其与考古发掘的窑址和墓葬材料进行对比 ,探讨了出土早期钧窑器物的窖藏、墓葬和遗址的年代 ,讨论了早期钧窑几项重要工艺的时代特征 ,结合窑址出土的纪年材料 ,证明刘家门窑第一期前段的时代为北宋徽、钦二宗时期 ,这也是钧窑的始烧时间。最后简论了钧窑是仿汝窑产生的 ,在北宋末期与汝窑同时生产。  相似文献   

5.
国宝巡礼     
钧窑镂空座瓶元陈设品高58.3、口径17、底径18厘米197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元代丰州城遗址出土。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境内,属于北方青瓷系统,釉色以青蓝为基调而变化。钧窑成品釉层较厚,而且呈“乳浊现象”,不像其他青瓷那样有透明感。在北宋晚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元代钧窑产品以瓶、盘、碗、盆、尊等品种,以民间日用品为主,亦仿造古器造型。此件镂空座瓶,有一对螭耳,四面凸起狮纹。通体挂天青色釉,但釉色不匀。釉层较厚,烧制时流于底部,俗称为“流釉”。瓶上有大块红斑,是此处釉料中的含铜成分在烧制时还原而成。其形硕大…  相似文献   

6.
天青釉是中国古代珍贵的单色釉品种,一般认为其始于传说中的柴窑,而最早的天青釉实物则显现于汝窑。于是,有学者认为天青釉唯柴窑、汝窑所特有。然而近年来,又有学者指出天青釉实非柴窑与汝窑的“专利”,最早的天青釉应发轫于五代时期的耀州窑。本研究将五代二期的耀州窑与汝窑所谓的“天青釉”进行分类,再测定它们的色度,确定“天青釉”的色度数值和相应的天青釉样品,进而明确天青釉的窑口及其起源时间。  相似文献   

7.
王睿 《华夏考古》2019,(5):108-112
宋钧的出现和唐钧有密切的关系。钧窑早期还受到汝窑的工艺技术影响,当其自身特色逐步形成后,开始影响包括汝窑在内的周边窑场,并形成规模较大的钧窑系。钧窑刘家门与禹州城内两个钧瓷区之间似有一定的承袭和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钧窑三问——论钧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古代文献对钧窑研究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考证。第一,今人多将钧窑视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实际上钧窑在宋至明初大体默默无闻,明后期的文献中始对其记载,但直到民国时期仍未能列入“五大名窑”,20世纪后半叶钧窑才名列“五大名窑”,前提是“钧官窑”概念的确立,是建立在某些推论基础上的产物。第二,古代文献中所指的钧窑,除了指今之钧窑的一些特殊产品外,还可能指古钧州境内其他窑场的产品,现所称的钧釉瓷可能是某些文献所记之汝窑器。第三,《清波杂志》中关于窑变朱砂红瓷的记载,应指北宋末钧窑生产的红釉瓷。  相似文献   

9.
郑媛 《文物世界》2004,(4):73-78
宋元时期是中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各地瓷窑林立,各大名窑尽放异彩,北有磁州窑、耀州窑、定窑、汝窑、钧窑等,南有官窑、哥窑、越窑、建窑等。由于生产地域、原材料物质条件的差异,以及工艺手段的多样化,创造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艺术装饰。宋元陶瓷装饰种类颇多,按工艺材料归纳,可分坯体装饰、化妆土装饰、釉装饰、釉绘装  相似文献   

10.
修内司窑的正名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瓷器生产有官窑与民窑之分。宫廷所需瓷器由官办瓷窑生产,简称为官窑。宋官窑创烧于北宋徽宗时期,南渡后,“袭故京遗制”重建官窑。据文献记载北宋官窑有汝窑、钧窑;南宋官窑有修内司窑与郊坛窑,凡四种。 近年来,因北宋的汝窑、钧窑,南宋的郊坛官窑等遗址的陆续发现,使宋代官窑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而对于南宋修内司官窑,由于缺乏对有关文献记载的研究,又因其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则往往被加以否定,故对修内司官窑及其产品的特征,目前尚缺乏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钧窑与哥、官、汝、定窑齐名,被后人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瓷青中带红的釉色,兔毫丝缕般的釉面肌理,以及表面呈现的大片不规则红紫色彩斑,在中国古陶瓷中独树一帜,构成其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河北博物院藏有部分北宋、金、元时期的钧窑瓷器,具有钧窑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艺术特点。此文介绍了其中的4件精品,为北宋钧窑天蓝釉唇口盘、北宋钧窑天蓝釉梅瓶、金代天蓝釉红斑碗、元代钧窑天青釉大盆。  相似文献   

12.
探古寻秘--汝窑考古的最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窑系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青 瓷之首”的美誉。汝窑继承了隋唐时期 安阳相州窑釉下刻、划、堆、贴的工艺 传统,同时又吸收了越窑的施釉技术, 定窑的印花技术和耀州窑的支钉托烧技 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独特风格。汝瓷 土质细腻,视如碧玉。胎呈香灰色,胎 骨坚硬。其色以微带黄的卵白、天青、豆 青、虾青为主,还有葱绿、天蓝等色,尤 以天青为贵。其釉如堆脂,扣声如磐。汝 窑碗、盘器皿多采用外裹足满釉支烧, 图案以印或刻划出的云山海水、禽鸟游 鱼及各种缠枝、折枝花卉和团菊、菊瓣 为主,其刻花风格较为犀利,略带锋芒。 汝窑在…  相似文献   

13.
陶瓷     
钧窑宋金时期的著名瓷窑。中心窑址在河南禹县,这里古代属钧州,瓷窑因而得名。钧窑瓷器特色是以铜作釉的呈色剂,有玫瑰紫、海棠红等绚丽的彩釉,也有青蓝、月白相间的釉饰。元代钧窑瓷器生产扩大到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区。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我国陶瓷手工业发展的繁荣时期,一个最为显的标志就是驰名中外的“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的建立。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瓷器以其釉具五色、艳丽绝伦的铜红窑变釉而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5.
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之一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了探讨釉层呈乳光蓝色及其深浅的原因,利用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配备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配备EDS)、穆斯堡尔谱仪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7片出土于河南禹县钧窑遗址的具有深浅不一蓝色釉层的残片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发现,钧窑蓝色系釉层的主要着色剂为Fe2+,其含量的增加能够使釉面蓝色饱和度增大;此外,釉层中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分相液滴,小液滴尺寸增大,能够使蓝色釉面颜色偏绿、明度提高。即钧窑蓝色乳光釉的呈色是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的共同作用,也是对可见光散射和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乳浊釉瓷为表面施一种不透明釉的瓷器。这种不透明釉是在普通透明釉中添加乳浊剂而形成的,因釉层中含有大量的微细气泡,所以形成乳浊现象。这种不透明乳浊釉可以掩盖胎体的颜色和缺陷,使器物更具凝重感,故又称"盖地釉"。我国传统青釉的乳浊釉以北方的钧窑产品为代表。而浙江金华县铁店于1983年发现有元代乳浊釉瓷窑址,后又分别在武义县泉溪乡水碓周、赵宅,浦江县礼张  相似文献   

17.
王瑾 《四川文物》2020,(4):65-79
芝麻钉装烧是我国唐宋时期烧制瓷器时采用的一种重要装烧工艺,陕西、河南、北京、四川等地的多个窑口都采用过这一技术,尤以北宋晚期的汝窑最为著名。这种装烧工艺的使用可追溯至魏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低温釉器烧造,且和二次烧成有密切的关系。五代黄堡窑对这一技术进行了革新,并以新的面貌传承到了汝窑、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张公巷窑等举世闻名的窑场。这一技术的变革与窑工烧造经验的积累及供瓷制度的推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汝官窑,一个总是令藏家渴慕而心悸的亮点;一个近千年来,久已变得朦胧而神秘的窑口。自宝丰清凉寺汝官器被偶然发现后,舆论震动,玩家关注,本刊也收到各地热心读者的不断探问和各抒己见的文章。时至今日,对汝窑的认识应掀开崭新的一页了。为飨读者,本刊自这篇报道后,将连续刊载来自河南宝丰清凉寺一线考古专家对汝窑的全新诠注,相信醉心于鉴赏、收藏古陶瓷的朋友和热心读者,将对汝窑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丰富的古文献资料与传世文物,结合考古发掘出土的标本,讨论了汝窑的定名、汝窑的性质、汝窑遗址所在地、北宋宫廷“弃定用汝”的原因以及汝窑的烧造时间等问题。汝窑即文献所说的“北宋官窑”;“汝窑”之名只能用于北宋时汝州境内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瓷窑。北宋宫廷“弃定用汝”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于“以定州白瓷有芒”,其更深层的原因是因汝窑瓷器迎合了宋徽宗赵佶的审美趣味;汝窑烧造宫廷用瓷的时间不足20年。  相似文献   

20.
杨静荣 《收藏家》2000,(10):19-21
唐代花釉为钧窑前身,故也习称为“唐钧”、“唐花钧”。它是以黑釉或黄釉为底釉,上施蓝斑、褐斑、月白斑的多层施釉装饰的一种高温陶瓷釉色,在装饰效果上与唐三彩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以斑斓的色彩,反映出气势磅礴的盛唐文化艺术。河南鲁山窑、黄道窑、禹县窑、内乡窑,陕西耀州窑及山西交城窑均有生产。其造型有壶、盘、罐、花浇、腰鼓等,尤以罐类最多,腰鼓最为出名。唐代南卓著《羯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