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往来     
《华夏人文地理》2005,(2):13-13
我们有新内容了! 从2005年1月号开始,我们的选题内容上有了一个新突破:每期将会同步刊登美国《国家地理》的部分内容,并会陆续增加篇幅。其 中有些是美国《国家地理》的经典摄影作品专辑,也有其精心策划的选题。衷 心希望每一位读者,通过作者与编者的笔,透过摄影师的镜头,去了解大地上的沧桑变化以及这变化中的人文生态。 《华夏人文地理》编辑部  相似文献   

2.
读者俱乐部     
我们一起办杂志尊敬的读者: 春节将至,在此辞旧迎新之际,《华夏人文地理》杂志社全体员工祝您新春快乐,合家团圆! 感谢您对《华夏人文地理》一直以来的关注和厚爱。新的一年开始了,杂志的读者俱乐部也要开始正式运作。希望新老读者在关注我们杂志的同时,能够积极参与我们的俱乐部,让我们为您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只要您如实填写“读者调查表”中的全部问题,并寄回“读者俱乐部”,  相似文献   

3.
《华夏人文地理》2004,(1):14-15
又一个春天要来了,这是《华夏人文地理》改刊后推出的第五期,虽然还远没有到收获的季节,但想必读者已在这几期中看出了变化、听到了我们的声音。和老《华夏人文地理》相比新《华夏人文地理》在定位上力求凸显时代感,展现多元文化,在包容和  相似文献   

4.
《华夏人文地理》2004,(10):12-12
每一期《华夏人文地理》的封面都是从上千张图片中精心挑选、制作而成。我们力图为您呈现最具视觉冲击力,最能体现杂志当期内容的封面。同时,哪一期封面最受读者欢迎也是我们最期盼知道的事。在10月份的网上调查区里,正在进行“华夏人文地理最佳封面评选”活动,诚心期待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华夏人文地理》2004,(4):16-17
改月刊四个月以来,编辑部里的忙碌可想而知。人员的流动、频繁的选题会,《华夏人文地理》每天都在变化,而不变的是读者始终如一的关注与热情。《华夏人文地理》一直致力于差异多元中展现真实的人文底蕴,力求为读者搜寻未知而鲜活的人文资讯,于是便有了《藏着的故宫》、《台湾人文50年》以及这期的《十三陵》等专题。这几个月明显增多的读者来信说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有这么多的读者与我们共同倾听华夏注目人文,即便是批评,我们都会以十二分的敬意来聆听,因为我们更需要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华夏人文地理》2001,(6):124-124
《华夏人文地理》杂志编辑:我一直是贵杂志的前身《山茶人文地理》的读者。今年新的《华夏人文地理》,更见精美了,而且.从过去偏于云南一隅走向了全国,视野也更广了。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我们的杂志改名了。经新闻出版总署同意,从这期开始《华夏人文地理》正式更名为《华夏地理》。长期支持我们的读者或许要问, 少了两个字的《华夏地理》与过去会有什么不同,难道我们不再关注“人文”了吗?  相似文献   

8.
《华夏人文地理》2004,(5):16-17
灼热的五月,北京提早迎来了它的夏天。编辑部也因为读者的热情加速升温。不只是来信.在《华夏人文地理》网站上的讨论区里.我们也收到了大量读者的回馈。网上讨论区是我们与读者的又一个交流平台.每月我们都会就本期的一个主要专辑或热门文化信息提出问题.与读者共同探讨它背后的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用华夏人的眼光考察全球文明以全球人的视角关注华夏人文 每一期《华夏人文地理》的封面都是从上千张图片中精心挑选、制作而成。我们力图为您呈现最具视觉冲击力,最能体现杂志当期内容的封面。同时,哪一期封面最受读者欢迎也是我们最期盼知道的事。在10月份的网上调查区里,正在进行“华夏人文地理最佳封面评选”活动,诚心期待您的参与。 相关链接http://www.trendsmag.com/trendsmag/client/magazine/cultural.jsp  相似文献   

10.
《西藏人文地理》2006,(2):165-165
2006年1月7日,在北京西郊大觉寺的明慧茶院举行了“2006年《西藏人文地理》新春茶话会”。茶话会由《西藏人文地理》的主编——诺杰·洛桑嘉措主持。西藏圣地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上官禾首先代表杂志社的全体工作人员,感谢一年多来,诸位专家学者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并感谢广大读者对杂志的支持和关注。与会藏学专家、学者及读者代表们畅所欲言,为杂志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近期,《华夏人文地理》深圳读者俱乐部展开了一次潮汕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12.
读者论坛     
《华夏人文地理》2005,(6):12-13
最近,有读者提出《华夏人文地理》越来越像一本科学杂志了,其实,我们办刊的思路始终是以一种更广阔的国际视野看大千世界,国外的选题(包括科技与自然地理等)能够让我们通过在了解别人的生活时反思自己的世界,物质的、科学的西方如何与人本的、精神的东方相结合,呈现优质的内容,不是一本杂志而是几代入需要摸索着前行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i西藏·武汉|武汉参加刊博会2016年9月23日——25日,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刊博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本届展会以"新理念,新融合,新发展"为主题。《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不仅为大家带去了《西藏人文地理》杂志,同时,展示的西藏文创产品也极受欢迎。展会期间《西藏人文地理》杂志在武汉美圃书店放映了"藏地新浪潮"电影《五彩神箭》,并举办了"探秘高原,典藏西藏"专题讲座,受到武汉读者和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见了《西藏人文地理》2005年我穿梭在繁华的城市,喧嚣的人群,纷扰的世界,但《西藏人文地理》一直在我身边2006年我要放松自己,去寻找那逝去的文明……非常感谢读者在两年来对我们杂志的支持,在你们的信中,我看见你们和我一样喜欢西藏的风光、喜欢西藏的艺术,喜欢西藏的文明……今年我要带你去西藏,带你去寻找那心中的圣地。你准备好了吗?和我共同完成丰富多彩的人文之旅!  相似文献   

15.
《旅游》2014,(1):97
《旅游》于1979年10月由北京出版社创刊。1987年《旅游》与北京旅游学会出版的《旅游论丛》、《旅游时代》合并,由旅游杂志社出版,刊名《旅游》。主管单位是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根据读者需求,介绍国内及世界各地旅游风光、人文地理、旅游线路、民俗风情、特色美食、旅游知识、业内动态。《旅游》坚持以国内选题配合部分国外选题为主要报道样式,力图扎实稳健地为读者展现各地不同的山水人文,做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选题做得深入细致,呈现出不同的旅行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华夏人文地理》2004,(8):14-15
用华夏人的眼光考察全球文明以全球人的视角关注华夏人文《华夏人文地理》改刊以来已经推出十一期了。在此期间得到了许多读者的支持和鼓励,这些也是让我们全心投入工作的动力。为了答谢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爱,本刊编辑部应读者要求将改刊后精心打造的十期杂志精品再次呈现!在时尚网站的活动专区上也推出  相似文献   

17.
经过24年,汉文版《绿松石》终于面世,姗姗来迟并未使读者的热情减少。有评论认为,这部作品是藏族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分水岭,历经岁月积淀,它在汉语读者中依然散发着质朴的诱惑力。在汉文版《绿松石》出版之际,《西藏人文地理》对该书作者朗顿.班觉、译者朗顿·罗布次仁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从百期《人文地理》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脉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竑  林婕  魏雷 《人文地理》2009,24(5):13-20
《人文地理》从创刊至百期,一直关注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正是依靠《人文地理》所搭建的平台,在《人文地理》的扶持、关爱及帮助下,我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才取得今日尽管依旧弱小,但也能悄然展放、显现美丽的局面。从过往100期的历程可以明了的是,它作为一个温床、一片实验田和一个跳板,孕育了包括文化地理在内的众多中国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也鼓舞、扶持了众多年轻的莘莘学子从稚嫩、从恐惧、从胆怯到充满自信、到成长,进而走向成熟。从这样的角度看,《人文地理》不啻又肩负了导师、领路人的角色。本文通过百期《人文地理》中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包括载文数量、文献作者和文献内容的分析,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文化地理学研究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必要继续在《人文地理》的领航下,借助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依靠与国际研究的接轨和对话,体现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区域特色,促进包括文化地理学在内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科的整体突破。  相似文献   

19.
从风土习俗看《方舆胜览》中的人文地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焰 《人文地理》1996,11(4):79-80
《方舆胜览》中记载了许多地方的风土习俗,包容了人文地理的诸多内容。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旅游》2005,(3)
《旅游》杂志社主编、编辑: 新年好!值鸡年春节之际特向全体编辑部同志,拜年!祝您们鸡年大吉大利,祝《旅游》越办越好。 我是《旅游》的老读者。这两年杂志在内容方面丰富了许多,图片质量也提高了。平时我们上班比较忙,每当收到《旅游》杂志总是比较高兴,每看到一些好的旅游介绍文章就像亲身旅游了一次,既了解到地理环境又了解到历史及当地的民俗风情,增加不少知识,更感到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和n千年的博大精深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