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川茂县点将台唐代佛教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理概况点将台唐代摩崖造像位于四川茂县叠溪镇校场坝。茂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是岷江上游沿岸的重要城镇,居民以羌族为主。校场坝[1]在茂县县城北约65公里处(图一),海拔高度约2650米。点将台是一块高约7米,周长约40米的椭圆形巨石,屹立在校场坝台地  相似文献   

2.
四川茂县牟托石棺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茂县牟托石棺墓的初步研究李先登杨英1992年发掘清理的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三个器物坑①,是近年以来四川西北地区岷江上游地区发现的规格最高、出土青铜器等器物最丰富的石棺葬,对研究战国乃至秦汉时期岷江上游地区的青铜文化及少数民族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3.
羌乡行走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散记王国基997年10月下旬,在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和“’97四川国际熊猫节”期间,我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茂县和汶川县,就羌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社会、经济现状进行了考察。现就具有羌民族文化特色的几个片断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北川县位于四川西北。西与茂县、松潘毗邻,北靠平武,东邻江油,南接安县。面积2800余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少数民族8.12万,占总人口的50%。少数民族以羌为主,约为7.8万。  相似文献   

5.
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物》1994,(3)
本期发表了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的清理简报。牟托石棺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玉石器,是岷江上游地区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出土文物中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现象,反映了当地同周边地区的密切交往。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每到五月,我都会收到来自外地朋友的各种询问,关于汶川。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使汶川、北川、绵竹、什邡、青川、茂县、安县、都江堰、平武、彭州……四川这些美丽的市镇变得满目疮痍。那个时候这些地方被我们称为“灾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刻佛教经典开始于北齐。北齐的唐邕自天统四年至武平三年(568——572)在今河北武安县北响堂山(即石鼓山)刻了许多佛教经典,这对后代佛教徒从事大规模石刻佛经有很大的影响。①四川在东汉延熹年间就有了佛教的摩岩造像。②南北朝时,刘宋孝武帝大明中(公元457——464),道汪在三峡中摩岩造像。③南齐永明元年(483年),北魏僧人释玄嵩在茂县造阿弥陀佛像。之后,随着北地僧人络绎不绝地到蜀中传法,北朝的造像风格也就传入了四川。在唐代以前,四川是否有人发起刻造石经,现在还未见到这方面的记载和实物。唐代,四川  相似文献   

8.
钟嘉 《世界遗产》2012,(3):56-57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多年来在中国岷山地区致力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前几年与家乐福公司合作,在四川茂县宝顶沟保护区周边的纳普村和另外两个村庄开展工作,帮忙解决替代生计、人畜饮水、乡村卫生等等问题,其中重要的一项是鼓励羌族妇女发展羌绣。  相似文献   

9.
9月23日,《四川羌族通志》编纂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来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绵阳市以及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汶川县、理县、茂县、黑水县、松潘县、丹巴县地方志部门代表参加会议。省志编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小彬在会上作动员讲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巡视员杨秀珍到会指导并讲话。省地方志编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罗亚夫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汶川出土的南朝佛教石造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12月,四川省汶川县出土一批南朝佛教石造像,因出土地点为唐代仁寿寺的旧址,故判断这批造像原供奉于该寺院。这是继1921年四川茂县出土南朝齐永明造像之后,又一次在岷江上游地区出土南朝佛教造像,因此具有重要意义。造像中有或为一释迦二弥勒佛的三佛题材,以及双观音的组合形式,这为研究四川地区南朝佛教造像样式、题材内容以及传播路线等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11.
4月中旬,本刊记者卫毅前任四川,进行“川震五周年”的主题报道,就在他结束采访准备返程当日,四川雅安地区发生了里氏7.0级强烈地震,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汶川、理县、茂县、黑水等地通信全部中断。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立即组织职工捐款捐物、报名献血,向州慈善总会捐款6300元,向汶川县史志办捐款1500元;在主任尕让他带领下,部分职工参加党员突击队,不分昼夜为灾区调配物资,投入抗震救灾战斗;不间断地与各受灾志办联系,深入重灾区理县、汶川、茂县和黑水志办慰问受灾职工,开展灾情调查,送去食品、饮用水、药品和5000余元慰问金。  相似文献   

13.
"振国"的原始出处为新罗人崔致远的《谢不许北国居上表》;"震国"的原始出处为唐幽州人张建章的《渤海记》."震国"之"震"当为渤海立国之初的原始用字."振"、"震"古通,但国名用字不可用通假字,故取"震国",而不取"振国".乞乞仲象受武周所封的原始用字可能为"辰国公",而非"震国公".乞乞仲象东走辽东,武周以"辰国公"封之,乃取箕子东走辽东、周以辰国封之之故事,以示羁縻;大祚荣改"辰"为"震",自立为"震国王",则别有寓意.  相似文献   

14.
《南方人物周刊》2008,(18):97-9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特大地震,顷刻之间人间变地狱,家园变瓦砾,无数生命在这一刻定格。地震震垮了钢筋水泥,震不垮中华民族的希望!所有幸存者,遇难者都是我们的同胞,在这个时刻,中华儿女凝聚为一颗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骤然降临在四川汶川等地,中华大地瞬间共震。灾区群众遭受了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数万生命顷刻陨落。在那生死交织、人神共泣的悲痛时刻,河南各级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与灾区人民紧紧地站在了一起,心连在了一起,积极参与抗震救灾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自然灾害历史上都或多或少有所记载,历史的教训能为我们今天的防灾救灾提供重要的经验和决策依据。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接受某电视台的采访,我提到在这样的地形地貌发生的地震,很可能形成堰塞湖。并非我有先见之明,其实只是简单地重复历史现象: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发生7.5级地震,强烈的山崩使岷江断流,形成巨大的堰塞湖。10月9日,堰塞湖崩溃,积水奔腾而下,所到之处,庐舍荡然,人畜无存,事后仅灌县境内捞获的尸体就有4000多  相似文献   

17.
宋初铁母说     
北宋初,四川、陕西等普遍行用铁钱。铸铁钱所用之模,称之为“铁母”。四十年代戴公葆庭曾专去四川重庆收集“铁母”月余,均无所获。有意思的是宋元通宝与太平通宝“铁母”都在外省发现,而川省不可得,“西南之钱而出于东北之地斯亦奇矣”。  相似文献   

18.
四川两宋铁钱琐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两宋时期的铁钱,是古钱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至今尚有许多问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讨。尤其是近几年,先后在四川的绵竹、资中、雅安、名山、芦山等县,发现多处两宋铁钱窖藏,从而为四川两宋铁钱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现就四川两宋铁钱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浅见,以供各方师友批评、指正。一、四川两宋铁钱铸地略考两宋之世、铁钱是四川地区流通的主要货币,其中有较长时期还是专行铁钱,禁止铜钱流通,故铁钱铸地及铸钱数额均多。  相似文献   

19.
萧玟 《考古》2012,(10):80
《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由茂县羌族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为大16开精装本,有正文178页,约36万字,文后有彩色图版80版,定价320元。  相似文献   

20.
清初移民四川与啯噜的产生和蔓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清政府鼓励在川境垦荒以及大规模地向四川移民。然而,在四川这个新的移垦区域中,社会整合与人口快速增长不相适应,社会控制机制未能很好地建立起来,对大量的移民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制约。移民中的棍徒、游手无赖之徒与本地流氓恶少相互勾串融合,产生了一种异姓结拜的松散组织——啯噜。啯噜的产生和蔓延,与清初不加限制地向四川移民,与四川这个未趋整合的移垦社会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