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事业,多次组织过武装起义。为筹措起义经费.孙中山先生飘洋过海,四处奔波,得到了海外华侨倾心相助。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曾收集到一张仅见的“中华民国中央银行钞票”,此票长15.8厘米,宽9.2厘米,四周有简单的花纹框,框内上端横书“中华民国中央银行钞票”,左旁印(1)07116编号,右旁印197116编号,中间花纹内直印“五圆”两字,下面中间印“中央银行发行”字样,四角印币值“五”和“5”字,背面都印花纹,中间圆形框内直印“五圆”币值,两旁印两个“5”字。从此票的编号来看,是试印中的呈阅样票(插四)。而此票印刷的时间,似乎同我捐赠给中国银行董事会的“中华民国度支部兑换券”同样,是民初的文物。我曾以未能找到“中华民国中央银行钞票”的历史资料为憾。 相似文献
4.
5.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钞票”称为“钱”。《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则将“钞票”定义为“纸币”。这些称呼和解释都毋庸置疑,但需要补充的是,钱、钞票和纸币在过去是不能简单地划等号的。钱,古称“泉”,取其流行周遍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7.
最近去南京夫子庙集币市场,觅得1张中央银行民国三十年发行的50元法币券。此票横式,长158、宽85厘米。正面为绿色,上方左向横印中央银行,两边为券号。中间右则皆为一座牌坊图案,左则是面额伍拾元。稍下左印为中央银行付总裁,右印皆是中央银行总裁。背面为棕色,中间由几何图型与50面值组成。左下签名是田亦民,右签名为李觉。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1 91 2—1 91 3年民国初建 ,政局飘忽不定。有关这一时期国家的财政状况 ,见诸于文献档案及后人著述中比比皆是“府库如洗”、“罗掘俱穷”、“日以借款为生活”之语。据不完全资料 ,1 91 2— 1 91 3年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不含外债 )仅 2 0 0 0万元 ,而军费支出达到 2 9亿元① 。为摆脱“中央国库空虚 ,收入毫无”、财力极度匮乏的困境 ,袁世凯政府曾经主办过一次不成功的货币发行 ,1 91 2年 3月度支部大臣周自齐提出的以中华民国国库名义发行“中华民国度支部兑换券”呈文获准 ,但因信用不足 ,这个名称怪异的钞票行之不远 … 相似文献
9.
10.
20 0 2年 8月 2 1日至 2 3日 ,“中华民国史 (1 91 2— 1 949)”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讨论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和美国黄兴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海内外的约 1 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讨论会共收到学术论文 90篇 ,涵盖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发展过程。大致说来 ,它们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普遍重视发掘新的史料 ,特别是档案材料 ,作为论证的基础。 (2 )一些“老”的问题得到了新的研究。 (3)采用新的方法 ,或从新的视角去提出、分析和尝试解决新旧历史问题。 (4)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 ,… 相似文献
11.
12.
191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财政部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整理广东纸币办法及拨用盐款合同》,规定由善后借款中整顿盐务费内拨出一百万英镑为准备金,由中国银行发行伍元特别券,用于收回广东辛亥革命时军政府发行加盖军政府戳记的原广东官钱局钞票和此后的粤省军政府军用钞票。中国银行广东伍元特别券在许多著作和资料中都说是大洋券,暂没见有实物(只见有民国二年版中国银行伍元券加盖“广东”样票),柏文则认为是“发行五元毫洋特别券”,并对民国二年版广东省银行伍元加盖“中国”和“毫洋”字样券是否为特别券持有疑义(插三上图1…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1 91 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批准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同年2月 5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开业 ,8月 1日中国银行总行开业 ,1 0月 1 1日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开业。总行和各地分行均使用原大清银行旧址。中国银行成立伊始 ,为应急需 ,将大清银行印制 (美国钞票公司承制 )好的尚未签字发行的李鸿章像兑换券 1元、 5元、 1 0元三种加印中国银行行名与北京、上海、天津、汉口、河南、东三省、直隶、山东等地名 ,加上图章和签字 ,采用十足准备金 ,加以发行。由此拉开了中国银行发行纸币的序幕。从 1 91 2年 1 0月至 1 939年 8月…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境内第一家外商银行 ,以往学术界一致认为是鸦片战争以后的 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商丽如银行 (OrientalBank :香港名称为东藩汇理银行 )。故该行于 1846年开始签发的香港流通钞票 ,一般被认定是第一张在中国境内使用的外商银行钞票。① 本文从发现的 1819年“广东银行”银票 ,对前此一般的看法提出质疑。原文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审定后 ,发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 2 0 0 2年第 3期。全文以学术论证为主导。因篇幅较长 ,部分有关发行此银票的家族历史背景及其他分析已被删除。因《中国经济史研究》为学术期刊 ,大部分纸币藏家都未… 相似文献
16.
早在北海银行总行成立前的1940年初,八路军一纵队根据山东分局指示开始筹建银行及印发北海银行纸币。具体事宜由一纵队供给部审计处负责,处长是洒海秋同志,参与人员还有王志成、贾洪、陈中、任志明四位同志。同年8月,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在鲁中区沂南青驮寺成立,一纵队撤销,印发北海币事宜转归战工会财政处。10月,北海银行总行正式成立,归战工会财政处领导,两机关合署办公,艾楚南任处长兼行长,洒海秋任副行长,下设三个科:发行科、会计科和营业科。发行科负责人是王志成和任志明二位同志。直到1941年春天,总行才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17.
18.
1911年12月2日,苏浙联军攻克了南京。12月8日,江苏都督府任命余成烈为度支部江宁造币分厂总理,林景为协理。维时军需孔殷,日促拨款,势难停工以待新币式之颁布。是以12月11日,该厂沿用旧模重新开铸“大清银币”银元①。 1912年1月,原度支部江宁造币分厂改名为中华民国江南造币厂,刊用了木质关 相似文献
19.
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中部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现象、结构、过程和机理对确立旅游业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产业地位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区划方法对大陆31个省份进行了分组,从"塌陷"概念出发,构造了表征"中部旅游塌陷"的理论假设模型.选定指标对四个区域内省份的旅游经济总量、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部省份不存在"旅游塌陷"的现象和结构;四个区域资源竞争力、市场水平、空间区位、交通通达性和软环境水平等地理学因子区域优势度的比较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省份不存在"旅游塌陷"的物质条件.进而从"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得到"由于游客旅游行为或目的地选择受政策影响较弱的开放性特征,使得在全国尺度上不存在‘中部旅游塌陷'现象的结论".最后探讨了"中部崛起"过程中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承担的职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