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02岁的周有光先生,有个外号叫"周百科",是连襟沈从文给起的。周有光早年专攻经济学,1955年受命改行,成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他和夫人张允和"举杯齐眉"70余载,成就了一段世纪佳话  相似文献   

2.
兔阴博士 褚民谊于1884年出生在浙江一个士大夫家庭,原名“明遗”,是因其青少年有“反清复明”之向而名。曾留学日本、法国,辛亥革命后回国,在上海结识了汪精卫、陈璧君,并由汪、陈两人做媒,与陈璧君母亲卫月朗的养女陈舜贞结婚。褚民谊就这样不但成了汪精卫的连襟,还成了汪政治上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3.
田频 《神州民俗》2007,(10):54-55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爱”与“美”的美学思想,是他表现人性最突出的作品。《边城》反映了湘西人在“自然”和“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的隐痛。  相似文献   

4.
凤凰古城是湘西的眼睛和符号,透过凤凰,人们开始认识湘西的神韵和魅力。不少人知晓凤凰,是从了解沈从文开始的, 读过沈从文作品的人,无不对他笔下的湘西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向往。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在湘西凤凰县的一条叫中营街的古巷里,清秀古雅的沱江穿城而过,重峦叠翠的南华山耸入云天,像母亲温暖多情的怀抱,陪伴沈从文度过了他的童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与张兆和自1933年结婚,到1988年沈从文逝世,共同生活了55年之久。但沈从文也是个多情而浪漫的男人,先后追求过几个女人,他曾说:“打猎要打狮子,摘要摘天上的星星,追求要追求漂亮的女人。……女人虚情假意,不能说真话。”其实,这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无非人性人情而已。沈从文曾经有过一段淡淡的婚外情,“第三者”人称“福建玫瑰”。  相似文献   

6.
《湖南文史》2013,(12):32-33
民间多把姐妹们的丈夫俗称为“一担挑”,而书面语言则雅称为“连襟”。  相似文献   

7.
盖叫天原名张英杰,号燕南,河北高阳人。他自幼习艺,年仅13岁就在上海和苏杭一带唱红.“盖叫天”的名字也就这样叫响了。盖叫天最擅长演武松戏,其中《打虎》、《快活林》、《十字坡》等剧目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他因此也成了在中国的京剧舞台上与杨小楼齐名的“江南第一武生”,被称为舞台“活武松”。  相似文献   

8.
赵连赏 《收藏家》2022,(12):17-20
许多人的印象中,沈从文从一位著名的文学创作者的生活中,半路出家,突然“转业”到了文化史的研究之中,并且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过程,充满了传奇和神秘。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人们猜想的那样。这当中,有沈从文特有的天赋因素一面,更重要的是与他长期对文物的学习和积累紧密相关。按沈从文自己的话说,他对文化史“一直有兴趣”。正是沈从文的这种对文物持之以恒的执着追求,才使他学有所成,成为大家,并开辟了一条利用文物结合历史文献解决学术研究问题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神州》2010,(8):9-9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龄的人”,为纪念有“乡土文学之父”之誉的一代文豪沈从文,以他名字命名的“沈从文文学奖”近日在湖南湘西凤凰古城正式设立。  相似文献   

10.
陈纪莲 《神州》2012,(6):31-32
以一个“乡下人”姿态砰然闯入中国现代文坛,以一张小学学历而最后成为大学教授,这便是沈从文传奇的一生。沈从文先后在吴淞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等高等学校任教。在以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实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大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知道沈从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西方伯乐”的马悦然先生,在沈从文先生逝世后三天,以《中国人,你可认得沈从文?》为题,发表了一篇表达自己扼腕之痛的悼念文章。马悦然先生是瑞典皇家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为了使沈从文得到他应有的世界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前些年他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甚至努力将沈从文作品译成瑞典文。译著在1988年8 月出版,可是沈先生却在5月去世了。上一年文学奖颁布时马悦然曾说:“等着看明年,我对明年最有希望。”然而沈先生等不到下一个十月就走了,中国失去了产生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机会。 到现在,沈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年…  相似文献   

12.
狂人刘文典     
刘文典跑警报刘文典教授,字叔雅,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1958年卒于云南昆明。关于他的逸闻太多了,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他与沈从文的逸闻。刘文典历来看不起新文学作家,在西南联大则尤其蔑视讲授现代文学写作课的沈从文。西南联大晋升沈为教授,刘文典很不满,怒气冲冲地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他要是教授,那我刘文典是什么?”还有一次遇日机空袭,刘文典在跑警报途中见沈从文也往山上跑,便对沈说“:你跑什么跑?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被炸死了,就没有人讲《庄子》;学生…  相似文献   

13.
其实,旅行者们干里迢迢、络绎不绝去参观、瞻仰的“沈从文故居”,可以说既是“沈从文故居”,亦不足“沈从文故居”了。自沈从文15岁不到离开这鹰位于风凰古城中营街的四合院后,这座于1886年间由沈从文祖父沈宏福筹资修建的大宅院,已数易其主,最后一任房主杨氏,以1300元的价格,卖给了沱江镇房屋管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素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他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以后完成了《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中长篇小说,构造了他心中的“湘西世界”,逐渐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如今,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因这套谬论而受到“围攻”令很多中国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恶毒攻击中国的人当中,竟然有一个美籍华裔。他叫章家敦,“中国崩溃论”使他成了海内外华人华侨唾骂的对象,就连很多理性的西方人也忍不住要数落他几句。  相似文献   

16.
阿郎     
阿郎的名字里并没有“郎”字,他叫黄阳烨,25岁,台湾高雄人,1米78的个子,白白胖胖,眼睛有点小,笑起来就眯成一条线。因为老是爱用手机放那首闽南语歌曲《阿郎》,嘴里又经常嚼着槟榔,混熟了,我们就叫他阿郎。  相似文献   

17.
魏家骏 《炎黄春秋》2002,(10):70-74
1936年5月,《从文小说习作选》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沈从文在为这本书撰写的序言中,提到在文学道路上给了他种种帮助和鼓励的一些“特别值得记忆”的人,其中第一个提到的就是徐志摩。沈从文深情地对读者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尤其是徐志摩先生,没  相似文献   

18.
柯云 《文史月刊》2004,(7):43-44
湘西,之所以闻名国内外,除了她本身所具有的奇特山水和特异风俗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与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作品有关。大凡到过湘西的人.无不留恋湘西:读过沈从文作品而未到过湘西的人更是渴望湘西。有人问:沈从文关于湘西的作品为何如此逼真、感人至深呢?那是因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湘西人”。1902年,沈从文出生在美丽的凤凰县城苗家小木楼内,原名沈兵焕。父亲沈宗嗣,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和文化人,使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书香熏陶。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他执著地追求生活,依恋人生,热爱自由。他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审美心理,他注重人格的独立。在情窦初开时,他追求完美的女性,乐此不疲。在追求张兆和时,历时四年情书不断,却没有得到一个字的回音,可谓情圣也。在他执著的追求下,终于和张兆和结为秦晋之好。结婚后,沈从文写过一篇《水云》的散文,他说:“我要的,已经得到了。名誉或认可,友谊和爱情,全部到了我的身边。”这时的沈从文正在新婚蜜月中,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一个作家的责任,他抓紧时间创作了名作《边城》、系列《湘行散记》。从1933年至1946年,沈…  相似文献   

20.
微名人     
一朵 《名人传记》2022,(9):72-73
老舍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点滴曲折里。沈从文1974年端午后的一天,沈从文走进了上海武康路巴金的家。昔日高朋满座的客厅,此时冷冷清清,楼上的书房、卧室还被封着,全家人挤在一楼,客厅也被改成临时卧房。外廊的地面和几张旧藤椅都灰扑扑的,茶几也不见了,一切都失去往日的雅致。与前几次来访对比,沈从文有种“旧事成尘”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